壹 事業篇
關燈
小
中
大
你會成功嗎
欲成佛門龍象,先做衆生馬牛。
成就大器 記得過去有一部日本影片,内容描述孫悟空修行的過程。
影片裡唐三藏對孫悟空說:“你若要随我學道,必須天天站在同一個地方一百天;站過之後,跪在那裡一百天;跪過以後,舉起雙手一百天;然後浸到水裡一百天,身邊烤火一百天……要經過這許許多多的考驗,我才教你佛法。
”孫悟空聽了,就依照唐三藏所講的話,一百天站着不動,一百天跪地不起,一百天高舉雙手,一百天浸在水裡……經過了一個一百天、兩個一百天、十個一百天……終于,孫悟空熬過了所有的一百天,這時,他也成道了。
現在的年輕人,正因為沒有經曆孫悟空所曆練這麼多的一百天,才會禁不起、耐不住,被太多的理由、太重的我執迷失了自己。
如上述那許多的一百天,會訓練我們的力量,加強我們的意志,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耐得住呢?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學業、事業、養兒育女皆能有成。
而常言道“大器晚成”,許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棵樹也得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方能長大。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經不起時間的磨煉,經不起挫折,要有所成就很難。
所以,成就大器要有四個條件: 一、要經得起煩嚣。
人要經得起各種煩惱才能有成就。
好比作為一個學生,光是考試就煩不勝煩,你必須接受事實,才會努力不懈;身為老師,指導不同的學生相同的問題,一再重複,必須能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學生的學業;商人做生意失敗了,得卷土重來;藝術家作品做壞了,也得再來一次。
人世間所謂“人多事多”,經不起别人的吵鬧,經不起外境的幹擾,經不起各種煩瑣,深陷在煩惱裡,則無法跳脫困境。
二、要受得了氣憤。
世間上沒有人處處得意、天天歡喜,有時不如意的事情會接踵而來,覺得自己受盡了委屈。
但是,生氣能解決問題嗎?生氣不但不能成就好事,反而還會壞事。
所以,生氣的時候要先忍之于口,不要輕易罵人;再忍之于面,不要展現憤怒的樣子;再忍之于心,心不氣了,最後就沒有事了。
《菩薩戒經》載,佛陀在過去世修行的時候曾經被五百個“健罵丈夫”追逐惡罵,佛陀走到哪裡他們就跟着罵到哪裡,而佛陀的态度是“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興慈救而用觀察”。
這種修持最後使佛陀證得無上菩提。
所以,我們要把一切外來的橫逆與侮辱都看作事業中的增上緣。
有勇氣有能力的人應該經得起狂風暴雨的吹打,應該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擊破壞。
榮辱毀譽來時要忍得住、耐得下,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三、要忍得下挫折。
遭受打擊、批評、陷害時該怎麼辦?跟人家打架,和人家起口角嗎?這都不是根本的解決方法。
《景行錄》裡說:“片刻不能忍,煩惱日月增。
”能忍得下挫折,表示你有力量,能擔當;不能忍譏耐謗,則煩惱不斷,則難成大器。
現在的年輕人往往逞一時匹夫之勇,為一件小事而拔刀相向,為一句閑話放在心裡久久不能消除。
沒有忍辱的功夫,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達到目标。
一句閑話就要計較,一點小小折磨就受不了,這種沒有力量應付環境的青年是不能擔當任務、創造事業的。
佛陀說:“學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毀罵,對惡毒攻擊不能如飲甘露,即不能算是學道的人。
”我們看“忍”這個字是心上一把刀,從這個字的構造也可以看出忍耐的意義。
一個人在平時生活裡若不培養忍耐的力量,沒有很好的修養,不要說一把刀插在心上受不了,腳皮割破一點就受不了而哇哇叫了。
四、要耐得住時間。
有些時候,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可以忍耐一年,兩年就不能了;可以忍耐兩年,三年就不行了……這樣的忍耐功夫還是不夠深厚,世上有的事情往往是要忍一年、兩年、十年,甚至是一忍再忍的。
你能耐得住時間,物換星移,人就成長了,如同見到花開,也就是離果子成熟的時間不遠了。
做人處世,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
心胸豁達開朗的人,凡事看得高遠,不會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心中狹隘的人,則處處與人比較、計較,徒增煩惱,往往不能成事,成不了大器。
佛光菜根譚 人格的可貴,是在功名富貴之外; 物質的可愛,是在贈者情義深長。
人格,建立在“不自私”三字; 成功,奠基于“不苟且”一語。
打不倒的人 有一隻小蝸牛,總是嫌自己背上的殼既笨重又不好看。
它羨慕天上的飛鳥,有天空守護;它羨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為依。
但是蝸牛媽媽告訴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殼。
”身上的殼雖不美麗,雖很笨重,卻是你自己的安全保障;嫌棄自己,羨慕别人,哪裡會成功呢? 人的一切操之于自我,别人給予我們的福樂不可靠,必須自我肯定、自我進取、自求多福;唯有自己先倒下,才會被人打倒,要相信命運操之在己。
人從出生之後,慢慢感受到人間的許多問題,像生老病死的問題、人我是非的問題、貧富貴賤的問題、煩惱得失的問題,此外還有國家、社會、政治、經濟、感情、人事等諸多問題,有些人很容易就被這些問題打倒了,有些人則不然。
那麼,必須具備何種特質才能成為“打不倒”的人呢? 一、做一個骨氣硬的人。
有的人“人窮志不窮”,做人很有骨氣,不向環境、困難屈服。
有骨氣的人,為人尊敬,為人信賴,為人看重;有骨氣的人,不會被人打倒。
二、做一個耐力強的人。
人要有力量才不會被人打倒,其中最重要的是忍耐的力量。
耐力強的人,不因一時一人一言而影響自己的情緒,當然也就不會輕易被人打倒。
參加馬拉松賽跑的選手要靠耐力才能到達終點,任何競賽,除了靠智能、武器來緻勝,耐力才是别人打不倒你的主要力量。
三、做一個勇氣足的人。
懦弱的人很容易被人打倒,甚至有的人不等别人打,自己就先倒下來了。
其實人是不應該被打倒的,隻要你有勇氣,什麼樣的難關不能通過,什麼樣的苦難不能擔當呢?松竹梅都要經過寒霜雨雪的考驗,人有勇氣和困境奮鬥才能生存。
四、做一個眼光遠的人。
有的人之所以不會被打倒,因為他有膽識,有遠見。
他看得遠,看得高,不計較一時的得失,能夠掌握先機,把握機會,而且能進能退,能前能後,能有能無。
即使遭遇挫折和打擊,他心中堅信雨雪總會停止,春風一定會到來,如此,怎麼會被打倒呢? 五、做一個腳步穩的人。
做人必須自己站穩立場,才不會被人打倒。
武術行家能夠蹲穩馬步,就不會被對方擊倒;搞政治的不貪污、不做虧心事,就能“夜半敲門心不驚”。
所以,要不被人打倒,先要自己不做易被人打倒的事。
六、做一個信心堅的人。
信心堅固的人,不容易被人打倒。
人要對自己的言行有信心,對自己的作為有信心,對自己的事業有信心。
如果對自己缺乏信心,不需要别人打倒,就自動倒下來了。
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财富,我們不但對自己要有信心,對家人、朋友都要有信心,不可以用疑心待人處世。
當然,古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有的人太過自信,太過相信别人,也會吃虧。
但是,甯可吃虧,也不能先用疑心。
隻要對自己的志節、道德、人格、信用防守嚴謹,就不容易被人打倒。
事實上,立身處世要不被人打倒确實不容易,因為社會上處處充滿陷阱,處處都有嫉妒我們、陷害我們、生發障礙的黑手。
想要逃過這些黑手,隻有自己小心謹慎,不做傷天害理的事。
隻要船頭坐得穩,不怕四面浪來颠,社會的風浪愈大,能幹的人愈是堅強,自然也就不會被人打倒了。
佛光菜根譚 污泥可以長出蓮花,寒門可以培養孝子,洪爐可以鍛煉鋼鐵; 困境可以成就偉人,苦澀可以醞釀甘甜,煩惱可以轉為菩提。
生活如波浪,有波谷,也有波峰。
在高峰的時候,且慢高歌; 在波谷的時候,不必落淚; 一浪翻一浪,一波過一波,便是彼岸。
跌倒的收獲 有個“漁王”非常苦惱,就因為三個兒子的捕魚技術都很一般。
他常向人訴苦:“我從兒子們剛懂事起就傳授技術,怎麼他們都比不上平常人的孩子?” 一位路人聽後,問:“你一直是手把手地教他們嗎?”“是啊,我很仔細、很耐心地教他們。
” “他們是一直跟着你幹活嗎?”“是啊。
為了讓他們少走些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着我幹。
” 路人說:“看起來這是你的錯。
你隻傳授給了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沒有教訓就不能成大器!” 人生不能沒有教訓,正如跌倒是每個嬰兒學習走路必經的。
不小心跌倒了,最好能不受傷害,更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意而一蹶不振。
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說:“跌倒了不必急着站起來,四周找找看有什麼可以撿的,再站起來!”此言确實不錯。
人生的順境、逆境,對于一個有智慧的人來說都是寶貴的經驗,都可能從中累積成功的資本。
所以,人生即使偶爾跌倒了,隻要自己不因此倒地不起,有時反而能有意外的收獲。
一、跌倒可以累積經驗。
跌倒不一定是壞事,孩子跌倒了,父母常常說:“不要緊,不要緊,跌得多,長得快。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如學習騎腳踏車,總要跌倒好多次才能學會。
所以人生跌倒了可以累積經驗。
有些老年人還會自豪地說自己很會跌倒,因為他懂得跌倒時要雙手緊抱,先以臀部着地,再往安全的地方斜靠。
累積了很多的跌倒經驗,就不怕跌倒;縱有跌倒,也會安全無恙。
二、跌倒可以鍛煉意志。
事業有成的人必定有很多跌倒的經驗。
世間許多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過多少挫折、多少次跌倒後重新站起來,所謂“打落牙齒和血吞”,再次往前沖,才能成功的。
多少成名的科學家都是曆經許多次研究失敗才有所成,多少政治家革命也是經過許多次失敗才成功,多少企業家創業也是累積了許多失敗的經驗才峰回路轉。
失敗為成功之母,成功屬于意志堅強、能堅持到底的人。
跌倒可以鍛煉意志,未嘗不是未來成功之肇因。
三、跌倒可以體會人情。
跌倒的人,最大的收獲是在增長經驗外還可以檢驗人情。
有的朋友見到我們跌倒了,揚長而去,此種人隻能同富貴,不能共患難;有的朋友平時往來并不密切,但他見我們跌倒了,真心安慰,熱心協助,這才是可以同甘共苦的朋友。
因為跌倒,可以認識人心,可以交到真正的朋友,未嘗不是另一種收獲。
至于跌倒後有的朋友幸災樂禍甚至冷言相譏,這時就要看我們的意志——是被這種人情閑話所挫敗,還是化悲憤為力量,再度站起來呢? 跌倒可以獲取成功。
蘇秦功名未成時,回到家中,家人不理不睬,他甚至連飯都沒得吃。
後來他獲得《太公陰符》,鑽研苦讀,獲佩六國相印,當他再經過家門時兄嫂匍匐歡迎。
嚴子陵與劉秀曾同時追求陰麗華,雖然愛情與事業都敗給劉秀,但他在幕後扶持劉秀為帝,自己功成不居,後世對其贊歎不亞于劉秀,嚴子陵的德光在世人眼中更加閃亮耀眼。
跌倒的人千萬不要氣餒,跌倒後能夠勇敢地重新站起來,成功還是會向你招手的。
佛光菜根譚 跌倒的時候,要能認識障礙,勇敢站起; 失意的時候,要能自我檢讨,再次出發; 困難的時候,要能冷靜分析,突破執著; 彷徨的時候,要能看清目标,不變随緣。
機會在哪裡 某國王有甲、乙二位大臣,甲大臣為國王所喜,乙大臣卻常受國王的呵斥與厭惡。
乙大臣起初甚為不解,于是他仔細觀察,發現原來每當國王咳嗽吐痰後,甲大臣立刻用腳将痰擦拭幹淨,所以甚得國王歡心。
乙大臣也想如法炮制,但是每次總被甲大臣搶先一步,始終找不到機會。
後來他想到一個可以捷足先登的辦法,以為必然可以搶到先機。
有一天,國王又在咳,想要吐痰,乙大臣見機不可失,趕緊對準國王的嘴邊踢去,以便搶在甲大臣之前擦到痰,哪知竟然将國王的牙齒給踢掉了。
乙大臣愚蠢地以為,隻要痰不落地,他就可以搶先甲大臣一步拭到痰。
弄巧成拙,這是乙大臣不懂得如何掌握機會,甚至他并不懂得什麼叫做機會。
其實,想赢得國王的歡心,不一定隻在擦痰這件事上。
機會在哪裡?機會就在每個人的手中,在眼前,在腳下。
機會不是找來的,必須多培養福德因緣;隻要種子播下去了,還怕不會開花結果嗎? 人都希望遇到好機會,好機會常被比喻為“千載難逢,萬劫難遇”,不是很容易遇到。
所謂機會,也要有緣分。
你有那個緣分,當然就有那個機會;平常少結善緣,當然就不會有很多機會了。
那麼,機會在哪裡呢? 一、機會在信心裡。
機會不是靠别人給予,也不會有上天賜予,機會還是要靠自己創造。
你有信心,才有機會。
你對航空、航海有興趣,有信心,航空、航海的因緣就會向你招手;你對留學、移民有信心,留學、移民的門路就會為你開啟。
你要拜師學藝,尋找善知識,你有信心,虛心請教,善知識就會微笑歡迎你;你要學文習武,學習各種技術,隻要你對其抱有信心,百行千業都将給你機會,也會成為你的好緣、助緣。
二、機會在能力裡。
機會屬于有能力的人所有。
你想有機會,先要把自己的能力充實好。
你會唱歌,就有唱歌的機會;你會繪畫,就有繪畫的機會;你會園藝,在園藝的行列裡就有你的一份。
内政外交、國防經濟、經理會計、公文起草……你有這些能力嗎?你若有能力,可能不必你去找機會,機會自然會來找你。
也許你慨歎自己沒有大才,不能大用,那麼你會掃地嗎?清潔隊裡歡迎掃地的人。
你會守門嗎?很多大樓的守衛處會看重你。
在這個社會,機會都是給有用、有專長的人。
隻要你有能力,到處都是機會。
三、機會在理想裡。
機會并非都操控在别人手中,隻要自己有理想也可以建立機會。
你理想中有人,人就要你;你理想中有事,事就要你;你理想中有慈悲、道德,慈悲、道德的行業裡就會要你。
你理想中要做一個标準的警員,社會會需要你;你理想中要做一個會計,金融商号就會給你機會。
建立理想中的目标,不計大事小事,隻想貢獻社會,機會多得是。
假如你沒有服務的理想,隻想人家給你,完全沒有想到給人,那麼機會見到你也會自動後退。
四、機會在結緣裡。
有時候機會不來找你,你可以主動廣結善緣,在你的善緣裡就有機會。
沒有機會,先給人家試用,試用也是機會;沒有機會,先屈就勞力的工作,勞力裡也有機會;沒有機會,主動服務,加入義工行列,機會就在義工服務裡。
凡事有因才會有果,所以不要一開始就想品嘗果實的甜美,先要栽種,才有果實可吃。
機會不一定要求之于人,先求自己吧! 佛光菜根譚 世界處處是财富,且看好事好話好心地; 人間時時皆吉利,但憑真情真義真心意。
哪些人不能成功 有兩個饑腸辘辘的人得到一根魚竿和一簍魚,于是甲要魚,乙要魚竿,然後分道揚镳。
甲生火煮魚,狼吞虎咽,連魚帶湯吃了個淨光,再後來就餓死在空魚簍旁。
乙忍饑挨餓,提着魚竿向海邊走去,還沒有到海邊,使完了最後的力氣,也餓死了。
又有兩個人,同樣也得到一根魚竿和一簍魚。
兩人沒有各奔 東西,每天合煮一條魚吃,共曆艱險來到海邊,此後以捕魚為業,很幸福。
常言“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重重的樹木,互相包容依賴,才能成為叢林。
世間無論什麼事,成功的背後必是衆因緣的相互依存與成就。
如先人的開山、帝王的建朝,企業的開發、家園的成立,乃至一頓飯菜,無不是衆人團結合作、勤勞不懈的成果。
人生在世,莫不希望自己建功立業;不一定要功勳蓋世,至少能留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業。
人都希望有功于社會鄉裡,可惜很多人求功好利,往往适得其反,功敗垂成。
那麼,哪些人不能成功呢? 第一,無功受祿的人不能成功。
沒有功勞而想獲祿,這就如同緣木求魚,沒有因怎麼會有果呢?我們看到一些人成功,就該知道,他們都是經過許多的辛苦才功成名就。
人生在世,隻要能建立功勳,實至名歸,就是有人辜負你,曆史或大衆都不會虧待你;反之,無功受祿的人,如曆代的外戚,靠裙帶關系,縱然受封,别人不服氣,也無法成功。
第二,急功好利的人不能成功。
建功立業是一生的事,不是一時的。
有的人沒有耐性,指望一時僥幸,所以急功好利。
其實,急速成長的樹木花草價值有限。
第三,居功自傲的人不能成功。
有的人本來建立了功勞,讓人崇敬,但是他居功自傲,反而因功獲罪。
例如鳌拜,就因居功自傲使得康熙受不了,最後被鏟除。
居功自傲的人應該以此為戒。
第四,貪功起釁的人不能成功。
有些人為了貪取功名,制造是非,挑起事端,讓别人互相鬥争,他好從中取利。
這種人或能僥幸獲利,但長此以往,讓人認識了他的詭計,彼此往來謹慎,縱使一時成功,但孤家寡人一個,沒有朋友,人生又有何樂趣呢? 第五,邀功求賞的人不能成功。
古今的英雄建立功勞後都希望獲獎。
韓信向漢高祖要求封代理齊王,漢高祖生氣不允,後經張良暗示,靈機一動,改口說:“要封就封正式的,何必要代理呢!”因此封他為齊王,但韓信因此埋下殺身之禍。
第六,前功盡棄的人不能成功。
有的人立下許多功勞,但不能守成,由另外的因緣不具,讓之前所有的功勞付之東流,殊為可惜。
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所以能夠謹守功勞也是人生重要的功課。
佛光菜根譚 工作,讓人開發生命的潛力,展現生命的價值; 服務,讓人發揮生命的光熱,照亮生命的内涵。
你會成功嗎 母親對我談起小時候的情形:“過年時家中都備有糖果,你3歲多,糖果罐還拿不動,就拖到院子,招呼左右鄰居的小孩來吃糖。
大家都笑我養了一個呆子……家中的日常用品要靠擺渡到運河對岸去采購,戰争時沒有人肯為了賺一毛錢而冒生命危險去擺渡。
那時你才10歲,衣服脫下往頭上一紮,就下水了。
那運河水很急,少有人敢下去遊泳,可是每次你都能把家裡需要的東西買回來,大家都說這二小子不簡單,李家桃樹上的果子将來就看這一顆紅。
”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一個圓滿。
圓滿的人生要有許多方面的成功才能完成,例如在情感婚姻路上祈求百年好合,在待人處世上要廣結善緣,在經濟事業上期望飛黃騰達。
但是,成功有成功的條件,想成功必須先建立良好的觀念,否則可能就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成功的觀念則如“隻問耕耘,不問收獲”、“隻慰他苦,不祈我樂”、“隻想付出,不求回報”、“隻願成就,不計辛苦”。
事業成功的條件有很多,尤其有四點不能不特别注意。
一、誠信笃實的人會成功。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早年間開個小店,店内都會挂個告示牌說“童叟無欺”,表示做買賣重視的是誠信。
做人也要誠信,不要想去愚弄别人,想要愚弄别人的人最後反而愚弄了自己。
喊“狼來了”的小孩,三次就自食惡果了。
所以,做人要本分,不要投機取巧。
中國人一向以忠厚待人為美德。
花言巧語騙人于一時,不能永遠得逞,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誠信。
二、守時勤奮的人會成功。
守時是做人應有的禮貌,也是人際之間應該共遵的道德。
猶記得小學的國語教科書中有一句“短衣短褲上學校,從不遲到半分鐘”,這句話深印在我的腦海。
我這一生不但不退票,而且非常守時,就是深受這句話的影響。
過去我曾說,我這一生都是在“限時專送”中趕赴行程,到後來甚至成為“快遞”。
守時的人必定在預定時間之内把事情做好,今日事今日畢。
三、結緣助人的人會成功。
經常聽到一些人說“廣結善緣”、“助人為樂”,不要以為這是老生常談,沒有意義,此中蘊藏着深奧的成功之道。
一般的農夫都懂得春種秋收的道理,一個人平時如果能夠到處結緣助人,還怕别人不與你結緣,不幫助你嗎?你無意間在哪裡說了一句好話,做了一件善事,經過一段時間,你所播下的種子起了作用,
成就大器 記得過去有一部日本影片,内容描述孫悟空修行的過程。
影片裡唐三藏對孫悟空說:“你若要随我學道,必須天天站在同一個地方一百天;站過之後,跪在那裡一百天;跪過以後,舉起雙手一百天;然後浸到水裡一百天,身邊烤火一百天……要經過這許許多多的考驗,我才教你佛法。
”孫悟空聽了,就依照唐三藏所講的話,一百天站着不動,一百天跪地不起,一百天高舉雙手,一百天浸在水裡……經過了一個一百天、兩個一百天、十個一百天……終于,孫悟空熬過了所有的一百天,這時,他也成道了。
現在的年輕人,正因為沒有經曆孫悟空所曆練這麼多的一百天,才會禁不起、耐不住,被太多的理由、太重的我執迷失了自己。
如上述那許多的一百天,會訓練我們的力量,加強我們的意志,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耐得住呢?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學業、事業、養兒育女皆能有成。
而常言道“大器晚成”,許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棵樹也得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方能長大。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經不起時間的磨煉,經不起挫折,要有所成就很難。
所以,成就大器要有四個條件: 一、要經得起煩嚣。
人要經得起各種煩惱才能有成就。
好比作為一個學生,光是考試就煩不勝煩,你必須接受事實,才會努力不懈;身為老師,指導不同的學生相同的問題,一再重複,必須能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學生的學業;商人做生意失敗了,得卷土重來;藝術家作品做壞了,也得再來一次。
人世間所謂“人多事多”,經不起别人的吵鬧,經不起外境的幹擾,經不起各種煩瑣,深陷在煩惱裡,則無法跳脫困境。
二、要受得了氣憤。
世間上沒有人處處得意、天天歡喜,有時不如意的事情會接踵而來,覺得自己受盡了委屈。
但是,生氣能解決問題嗎?生氣不但不能成就好事,反而還會壞事。
所以,生氣的時候要先忍之于口,不要輕易罵人;再忍之于面,不要展現憤怒的樣子;再忍之于心,心不氣了,最後就沒有事了。
《菩薩戒經》載,佛陀在過去世修行的時候曾經被五百個“健罵丈夫”追逐惡罵,佛陀走到哪裡他們就跟着罵到哪裡,而佛陀的态度是“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興慈救而用觀察”。
這種修持最後使佛陀證得無上菩提。
所以,我們要把一切外來的橫逆與侮辱都看作事業中的增上緣。
有勇氣有能力的人應該經得起狂風暴雨的吹打,應該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擊破壞。
榮辱毀譽來時要忍得住、耐得下,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三、要忍得下挫折。
遭受打擊、批評、陷害時該怎麼辦?跟人家打架,和人家起口角嗎?這都不是根本的解決方法。
《景行錄》裡說:“片刻不能忍,煩惱日月增。
”能忍得下挫折,表示你有力量,能擔當;不能忍譏耐謗,則煩惱不斷,則難成大器。
現在的年輕人往往逞一時匹夫之勇,為一件小事而拔刀相向,為一句閑話放在心裡久久不能消除。
沒有忍辱的功夫,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達到目标。
一句閑話就要計較,一點小小折磨就受不了,這種沒有力量應付環境的青年是不能擔當任務、創造事業的。
佛陀說:“學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毀罵,對惡毒攻擊不能如飲甘露,即不能算是學道的人。
”我們看“忍”這個字是心上一把刀,從這個字的構造也可以看出忍耐的意義。
一個人在平時生活裡若不培養忍耐的力量,沒有很好的修養,不要說一把刀插在心上受不了,腳皮割破一點就受不了而哇哇叫了。
四、要耐得住時間。
有些時候,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可以忍耐一年,兩年就不能了;可以忍耐兩年,三年就不行了……這樣的忍耐功夫還是不夠深厚,世上有的事情往往是要忍一年、兩年、十年,甚至是一忍再忍的。
你能耐得住時間,物換星移,人就成長了,如同見到花開,也就是離果子成熟的時間不遠了。
做人處世,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
心胸豁達開朗的人,凡事看得高遠,不會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心中狹隘的人,則處處與人比較、計較,徒增煩惱,往往不能成事,成不了大器。
佛光菜根譚 人格的可貴,是在功名富貴之外; 物質的可愛,是在贈者情義深長。
人格,建立在“不自私”三字; 成功,奠基于“不苟且”一語。
打不倒的人 有一隻小蝸牛,總是嫌自己背上的殼既笨重又不好看。
它羨慕天上的飛鳥,有天空守護;它羨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為依。
但是蝸牛媽媽告訴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殼。
”身上的殼雖不美麗,雖很笨重,卻是你自己的安全保障;嫌棄自己,羨慕别人,哪裡會成功呢? 人的一切操之于自我,别人給予我們的福樂不可靠,必須自我肯定、自我進取、自求多福;唯有自己先倒下,才會被人打倒,要相信命運操之在己。
人從出生之後,慢慢感受到人間的許多問題,像生老病死的問題、人我是非的問題、貧富貴賤的問題、煩惱得失的問題,此外還有國家、社會、政治、經濟、感情、人事等諸多問題,有些人很容易就被這些問題打倒了,有些人則不然。
那麼,必須具備何種特質才能成為“打不倒”的人呢? 一、做一個骨氣硬的人。
有的人“人窮志不窮”,做人很有骨氣,不向環境、困難屈服。
有骨氣的人,為人尊敬,為人信賴,為人看重;有骨氣的人,不會被人打倒。
二、做一個耐力強的人。
人要有力量才不會被人打倒,其中最重要的是忍耐的力量。
耐力強的人,不因一時一人一言而影響自己的情緒,當然也就不會輕易被人打倒。
參加馬拉松賽跑的選手要靠耐力才能到達終點,任何競賽,除了靠智能、武器來緻勝,耐力才是别人打不倒你的主要力量。
三、做一個勇氣足的人。
懦弱的人很容易被人打倒,甚至有的人不等别人打,自己就先倒下來了。
其實人是不應該被打倒的,隻要你有勇氣,什麼樣的難關不能通過,什麼樣的苦難不能擔當呢?松竹梅都要經過寒霜雨雪的考驗,人有勇氣和困境奮鬥才能生存。
四、做一個眼光遠的人。
有的人之所以不會被打倒,因為他有膽識,有遠見。
他看得遠,看得高,不計較一時的得失,能夠掌握先機,把握機會,而且能進能退,能前能後,能有能無。
即使遭遇挫折和打擊,他心中堅信雨雪總會停止,春風一定會到來,如此,怎麼會被打倒呢? 五、做一個腳步穩的人。
做人必須自己站穩立場,才不會被人打倒。
武術行家能夠蹲穩馬步,就不會被對方擊倒;搞政治的不貪污、不做虧心事,就能“夜半敲門心不驚”。
所以,要不被人打倒,先要自己不做易被人打倒的事。
六、做一個信心堅的人。
信心堅固的人,不容易被人打倒。
人要對自己的言行有信心,對自己的作為有信心,對自己的事業有信心。
如果對自己缺乏信心,不需要别人打倒,就自動倒下來了。
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财富,我們不但對自己要有信心,對家人、朋友都要有信心,不可以用疑心待人處世。
當然,古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有的人太過自信,太過相信别人,也會吃虧。
但是,甯可吃虧,也不能先用疑心。
隻要對自己的志節、道德、人格、信用防守嚴謹,就不容易被人打倒。
事實上,立身處世要不被人打倒确實不容易,因為社會上處處充滿陷阱,處處都有嫉妒我們、陷害我們、生發障礙的黑手。
想要逃過這些黑手,隻有自己小心謹慎,不做傷天害理的事。
隻要船頭坐得穩,不怕四面浪來颠,社會的風浪愈大,能幹的人愈是堅強,自然也就不會被人打倒了。
佛光菜根譚 污泥可以長出蓮花,寒門可以培養孝子,洪爐可以鍛煉鋼鐵; 困境可以成就偉人,苦澀可以醞釀甘甜,煩惱可以轉為菩提。
生活如波浪,有波谷,也有波峰。
在高峰的時候,且慢高歌; 在波谷的時候,不必落淚; 一浪翻一浪,一波過一波,便是彼岸。
跌倒的收獲 有個“漁王”非常苦惱,就因為三個兒子的捕魚技術都很一般。
他常向人訴苦:“我從兒子們剛懂事起就傳授技術,怎麼他們都比不上平常人的孩子?” 一位路人聽後,問:“你一直是手把手地教他們嗎?”“是啊,我很仔細、很耐心地教他們。
” “他們是一直跟着你幹活嗎?”“是啊。
為了讓他們少走些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着我幹。
” 路人說:“看起來這是你的錯。
你隻傳授給了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沒有教訓就不能成大器!” 人生不能沒有教訓,正如跌倒是每個嬰兒學習走路必經的。
不小心跌倒了,最好能不受傷害,更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意而一蹶不振。
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說:“跌倒了不必急着站起來,四周找找看有什麼可以撿的,再站起來!”此言确實不錯。
人生的順境、逆境,對于一個有智慧的人來說都是寶貴的經驗,都可能從中累積成功的資本。
所以,人生即使偶爾跌倒了,隻要自己不因此倒地不起,有時反而能有意外的收獲。
一、跌倒可以累積經驗。
跌倒不一定是壞事,孩子跌倒了,父母常常說:“不要緊,不要緊,跌得多,長得快。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如學習騎腳踏車,總要跌倒好多次才能學會。
所以人生跌倒了可以累積經驗。
有些老年人還會自豪地說自己很會跌倒,因為他懂得跌倒時要雙手緊抱,先以臀部着地,再往安全的地方斜靠。
累積了很多的跌倒經驗,就不怕跌倒;縱有跌倒,也會安全無恙。
二、跌倒可以鍛煉意志。
事業有成的人必定有很多跌倒的經驗。
世間許多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過多少挫折、多少次跌倒後重新站起來,所謂“打落牙齒和血吞”,再次往前沖,才能成功的。
多少成名的科學家都是曆經許多次研究失敗才有所成,多少政治家革命也是經過許多次失敗才成功,多少企業家創業也是累積了許多失敗的經驗才峰回路轉。
失敗為成功之母,成功屬于意志堅強、能堅持到底的人。
跌倒可以鍛煉意志,未嘗不是未來成功之肇因。
三、跌倒可以體會人情。
跌倒的人,最大的收獲是在增長經驗外還可以檢驗人情。
有的朋友見到我們跌倒了,揚長而去,此種人隻能同富貴,不能共患難;有的朋友平時往來并不密切,但他見我們跌倒了,真心安慰,熱心協助,這才是可以同甘共苦的朋友。
因為跌倒,可以認識人心,可以交到真正的朋友,未嘗不是另一種收獲。
至于跌倒後有的朋友幸災樂禍甚至冷言相譏,這時就要看我們的意志——是被這種人情閑話所挫敗,還是化悲憤為力量,再度站起來呢? 跌倒可以獲取成功。
蘇秦功名未成時,回到家中,家人不理不睬,他甚至連飯都沒得吃。
後來他獲得《太公陰符》,鑽研苦讀,獲佩六國相印,當他再經過家門時兄嫂匍匐歡迎。
嚴子陵與劉秀曾同時追求陰麗華,雖然愛情與事業都敗給劉秀,但他在幕後扶持劉秀為帝,自己功成不居,後世對其贊歎不亞于劉秀,嚴子陵的德光在世人眼中更加閃亮耀眼。
跌倒的人千萬不要氣餒,跌倒後能夠勇敢地重新站起來,成功還是會向你招手的。
佛光菜根譚 跌倒的時候,要能認識障礙,勇敢站起; 失意的時候,要能自我檢讨,再次出發; 困難的時候,要能冷靜分析,突破執著; 彷徨的時候,要能看清目标,不變随緣。
機會在哪裡 某國王有甲、乙二位大臣,甲大臣為國王所喜,乙大臣卻常受國王的呵斥與厭惡。
乙大臣起初甚為不解,于是他仔細觀察,發現原來每當國王咳嗽吐痰後,甲大臣立刻用腳将痰擦拭幹淨,所以甚得國王歡心。
乙大臣也想如法炮制,但是每次總被甲大臣搶先一步,始終找不到機會。
後來他想到一個可以捷足先登的辦法,以為必然可以搶到先機。
有一天,國王又在咳,想要吐痰,乙大臣見機不可失,趕緊對準國王的嘴邊踢去,以便搶在甲大臣之前擦到痰,哪知竟然将國王的牙齒給踢掉了。
乙大臣愚蠢地以為,隻要痰不落地,他就可以搶先甲大臣一步拭到痰。
弄巧成拙,這是乙大臣不懂得如何掌握機會,甚至他并不懂得什麼叫做機會。
其實,想赢得國王的歡心,不一定隻在擦痰這件事上。
機會在哪裡?機會就在每個人的手中,在眼前,在腳下。
機會不是找來的,必須多培養福德因緣;隻要種子播下去了,還怕不會開花結果嗎? 人都希望遇到好機會,好機會常被比喻為“千載難逢,萬劫難遇”,不是很容易遇到。
所謂機會,也要有緣分。
你有那個緣分,當然就有那個機會;平常少結善緣,當然就不會有很多機會了。
那麼,機會在哪裡呢? 一、機會在信心裡。
機會不是靠别人給予,也不會有上天賜予,機會還是要靠自己創造。
你有信心,才有機會。
你對航空、航海有興趣,有信心,航空、航海的因緣就會向你招手;你對留學、移民有信心,留學、移民的門路就會為你開啟。
你要拜師學藝,尋找善知識,你有信心,虛心請教,善知識就會微笑歡迎你;你要學文習武,學習各種技術,隻要你對其抱有信心,百行千業都将給你機會,也會成為你的好緣、助緣。
二、機會在能力裡。
機會屬于有能力的人所有。
你想有機會,先要把自己的能力充實好。
你會唱歌,就有唱歌的機會;你會繪畫,就有繪畫的機會;你會園藝,在園藝的行列裡就有你的一份。
内政外交、國防經濟、經理會計、公文起草……你有這些能力嗎?你若有能力,可能不必你去找機會,機會自然會來找你。
也許你慨歎自己沒有大才,不能大用,那麼你會掃地嗎?清潔隊裡歡迎掃地的人。
你會守門嗎?很多大樓的守衛處會看重你。
在這個社會,機會都是給有用、有專長的人。
隻要你有能力,到處都是機會。
三、機會在理想裡。
機會并非都操控在别人手中,隻要自己有理想也可以建立機會。
你理想中有人,人就要你;你理想中有事,事就要你;你理想中有慈悲、道德,慈悲、道德的行業裡就會要你。
你理想中要做一個标準的警員,社會會需要你;你理想中要做一個會計,金融商号就會給你機會。
建立理想中的目标,不計大事小事,隻想貢獻社會,機會多得是。
假如你沒有服務的理想,隻想人家給你,完全沒有想到給人,那麼機會見到你也會自動後退。
四、機會在結緣裡。
有時候機會不來找你,你可以主動廣結善緣,在你的善緣裡就有機會。
沒有機會,先給人家試用,試用也是機會;沒有機會,先屈就勞力的工作,勞力裡也有機會;沒有機會,主動服務,加入義工行列,機會就在義工服務裡。
凡事有因才會有果,所以不要一開始就想品嘗果實的甜美,先要栽種,才有果實可吃。
機會不一定要求之于人,先求自己吧! 佛光菜根譚 世界處處是财富,且看好事好話好心地; 人間時時皆吉利,但憑真情真義真心意。
哪些人不能成功 有兩個饑腸辘辘的人得到一根魚竿和一簍魚,于是甲要魚,乙要魚竿,然後分道揚镳。
甲生火煮魚,狼吞虎咽,連魚帶湯吃了個淨光,再後來就餓死在空魚簍旁。
乙忍饑挨餓,提着魚竿向海邊走去,還沒有到海邊,使完了最後的力氣,也餓死了。
又有兩個人,同樣也得到一根魚竿和一簍魚。
兩人沒有各奔 東西,每天合煮一條魚吃,共曆艱險來到海邊,此後以捕魚為業,很幸福。
常言“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重重的樹木,互相包容依賴,才能成為叢林。
世間無論什麼事,成功的背後必是衆因緣的相互依存與成就。
如先人的開山、帝王的建朝,企業的開發、家園的成立,乃至一頓飯菜,無不是衆人團結合作、勤勞不懈的成果。
人生在世,莫不希望自己建功立業;不一定要功勳蓋世,至少能留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業。
人都希望有功于社會鄉裡,可惜很多人求功好利,往往适得其反,功敗垂成。
那麼,哪些人不能成功呢? 第一,無功受祿的人不能成功。
沒有功勞而想獲祿,這就如同緣木求魚,沒有因怎麼會有果呢?我們看到一些人成功,就該知道,他們都是經過許多的辛苦才功成名就。
人生在世,隻要能建立功勳,實至名歸,就是有人辜負你,曆史或大衆都不會虧待你;反之,無功受祿的人,如曆代的外戚,靠裙帶關系,縱然受封,别人不服氣,也無法成功。
第二,急功好利的人不能成功。
建功立業是一生的事,不是一時的。
有的人沒有耐性,指望一時僥幸,所以急功好利。
其實,急速成長的樹木花草價值有限。
第三,居功自傲的人不能成功。
有的人本來建立了功勞,讓人崇敬,但是他居功自傲,反而因功獲罪。
例如鳌拜,就因居功自傲使得康熙受不了,最後被鏟除。
居功自傲的人應該以此為戒。
第四,貪功起釁的人不能成功。
有些人為了貪取功名,制造是非,挑起事端,讓别人互相鬥争,他好從中取利。
這種人或能僥幸獲利,但長此以往,讓人認識了他的詭計,彼此往來謹慎,縱使一時成功,但孤家寡人一個,沒有朋友,人生又有何樂趣呢? 第五,邀功求賞的人不能成功。
古今的英雄建立功勞後都希望獲獎。
韓信向漢高祖要求封代理齊王,漢高祖生氣不允,後經張良暗示,靈機一動,改口說:“要封就封正式的,何必要代理呢!”因此封他為齊王,但韓信因此埋下殺身之禍。
第六,前功盡棄的人不能成功。
有的人立下許多功勞,但不能守成,由另外的因緣不具,讓之前所有的功勞付之東流,殊為可惜。
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所以能夠謹守功勞也是人生重要的功課。
佛光菜根譚 工作,讓人開發生命的潛力,展現生命的價值; 服務,讓人發揮生命的光熱,照亮生命的内涵。
你會成功嗎 母親對我談起小時候的情形:“過年時家中都備有糖果,你3歲多,糖果罐還拿不動,就拖到院子,招呼左右鄰居的小孩來吃糖。
大家都笑我養了一個呆子……家中的日常用品要靠擺渡到運河對岸去采購,戰争時沒有人肯為了賺一毛錢而冒生命危險去擺渡。
那時你才10歲,衣服脫下往頭上一紮,就下水了。
那運河水很急,少有人敢下去遊泳,可是每次你都能把家裡需要的東西買回來,大家都說這二小子不簡單,李家桃樹上的果子将來就看這一顆紅。
”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一個圓滿。
圓滿的人生要有許多方面的成功才能完成,例如在情感婚姻路上祈求百年好合,在待人處世上要廣結善緣,在經濟事業上期望飛黃騰達。
但是,成功有成功的條件,想成功必須先建立良好的觀念,否則可能就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成功的觀念則如“隻問耕耘,不問收獲”、“隻慰他苦,不祈我樂”、“隻想付出,不求回報”、“隻願成就,不計辛苦”。
事業成功的條件有很多,尤其有四點不能不特别注意。
一、誠信笃實的人會成功。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早年間開個小店,店内都會挂個告示牌說“童叟無欺”,表示做買賣重視的是誠信。
做人也要誠信,不要想去愚弄别人,想要愚弄别人的人最後反而愚弄了自己。
喊“狼來了”的小孩,三次就自食惡果了。
所以,做人要本分,不要投機取巧。
中國人一向以忠厚待人為美德。
花言巧語騙人于一時,不能永遠得逞,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誠信。
二、守時勤奮的人會成功。
守時是做人應有的禮貌,也是人際之間應該共遵的道德。
猶記得小學的國語教科書中有一句“短衣短褲上學校,從不遲到半分鐘”,這句話深印在我的腦海。
我這一生不但不退票,而且非常守時,就是深受這句話的影響。
過去我曾說,我這一生都是在“限時專送”中趕赴行程,到後來甚至成為“快遞”。
守時的人必定在預定時間之内把事情做好,今日事今日畢。
三、結緣助人的人會成功。
經常聽到一些人說“廣結善緣”、“助人為樂”,不要以為這是老生常談,沒有意義,此中蘊藏着深奧的成功之道。
一般的農夫都懂得春種秋收的道理,一個人平時如果能夠到處結緣助人,還怕别人不與你結緣,不幫助你嗎?你無意間在哪裡說了一句好話,做了一件善事,經過一段時間,你所播下的種子起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