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健翔序·後記·感謝信
關燈
小
中
大
得很多人對這句評論的贊同,因為大眼的文字的确很好,而且,故事也講的很好,頗有催人淚下的威力。
當然,也肯定會有人跳出來罵街,而且必定把我和他“捆綁銷售”,一起消遣了。
因為舉凡愛情故事,無非那些情節那些橋斷那些眼淚那些巧合。
似曾相識不是大眼的錯,是生活的本質;依舊能動人卻是作者的本事,不是庸人的作為。
就在昨天,大眼威脅我說,如果不好好地給他的小說寫點捧場的話,就到處胡說我就是小說主人公的原型。
我說,這樣的威脅已經不起作用,除非你拿了錄像帶來才夠驚爆。
于是兩個人又狂笑。
其實我們都很清楚,小說就是小說,對号入座的人最傻。
忘記這本書的作者,忘記李承鵬是個著名足球評論員,帶着平時平常讀書看小說的心情來讀這本書,然後給出你的評價。
我們的社會裡有一些人,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甚至連作夢的能力也萎縮了,于是很看不慣别人的角色變化和多種嘗試。
對大眼的非議一定會有這樣貌似強大的理論:你一個足球記者,寫什麼小說啊?你會麼?你還是老老實實寫你的球評去吧? 讓想像力飛翔,這樣的人大約不知道,海明威也不是從小就學文學創作的,中戲編導戲畢業的也未必都能寫出好劇本來,齊白石大師原來是個木匠。
以大眼的脾氣,像我這樣跟他們說話都是對牛彈琴純粹多餘,讓他們看着别人活得精彩活得自在,想嘗試什麼就可以放手去做,而且還有市場價值有人買單,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答————嘿嘿,有本事你也來一個給我們看看?有人給你掏錢捧場嗎?别自己掏腰包再累着!! --------------------------------- 《後記》——我隻是想講一個每個人内心都隐藏的柔軟狀态·兼感謝信 這不是一本一氣呵成的小說,從2005年的某一天至2007年正月初八,寫寫停停,停停寫寫,像一次漂泊的旅行。
最後一版的寫作于2007年1月4日開始,那天從上海飛回北京時,李尋歡在寒風中向我告别,有點戲谑:“你肯定行的,我以後還要指望你幫我掙錢……”回來後,趴在電腦前奮戰一個多月,每日主要以聯華超市的饅頭和老幹媽辣醬為食,唯一的解乏方法就是看兩集《武林外傳》。
寫作《你是我的敵人》這樣細膩憂傷的故事,是應該以郭芙蓉、秀才、佟湘玉們作為解藥的,否則會很神傷。
在此謝謝甯财神、尚敬及各位主演,有機會請你們喝酒。
然後回到成都過年,在這個溫潤而包容的城市裡寫完小說的第四和第五部份,除夕那晚,我坐在書房裡聽到窗外如天雷般的鞭炮聲,硫磺的味道從縫隙中擠進來刺激着鼻粘膜,我在一種黯然而興奮的狀态下寫作着,那天晚上好像正寫到“楊一”孤獨地走在雪山腳下的部份,突然猶入化境。
我的書房供着佛像和從西藏請來的“唐卡”,我覺得佛、菩薩、飛天們都活躍起來,眼睛栩栩如生……媽媽在外屋催促我的聲音傳來:快來吃年飯。
老人家一直不太清楚我這一年來在幹什麼,她隻是看到我一直在寫,一直在寫,歎息着、開心着、偶爾還流過淚。
我得感謝這位偉大的女人,她教會了我很多,這個前部隊文藝女兵,年輕時很漂亮,但感情上一直不順,一度活得很凄苦,可她一直堅持獨自把我撫養長大,像最後一個戰士堅守着陣地。
小說裡有她的影子,我還記得,當年她總愛拿一把梳子給我梳頭(我小時候留長發),說:“兒子,長大一定要有出息”。
一本小說的出生總要感謝很多人,這本小說其實隻是講每個人都内心都隐藏着的柔軟的狀态,每個人的故事都會不同,但狀态是似曾相識的。
感謝發生過情感故事的人們,我們隻是因為這些故事,才能證明我們曾經很好地活過,而不是其它。
小說的緣起其實很早,在2003年非典前: 有個晚上,我坐在昆明一家
當然,也肯定會有人跳出來罵街,而且必定把我和他“捆綁銷售”,一起消遣了。
因為舉凡愛情故事,無非那些情節那些橋斷那些眼淚那些巧合。
似曾相識不是大眼的錯,是生活的本質;依舊能動人卻是作者的本事,不是庸人的作為。
就在昨天,大眼威脅我說,如果不好好地給他的小說寫點捧場的話,就到處胡說我就是小說主人公的原型。
我說,這樣的威脅已經不起作用,除非你拿了錄像帶來才夠驚爆。
于是兩個人又狂笑。
其實我們都很清楚,小說就是小說,對号入座的人最傻。
忘記這本書的作者,忘記李承鵬是個著名足球評論員,帶着平時平常讀書看小說的心情來讀這本書,然後給出你的評價。
我們的社會裡有一些人,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甚至連作夢的能力也萎縮了,于是很看不慣别人的角色變化和多種嘗試。
對大眼的非議一定會有這樣貌似強大的理論:你一個足球記者,寫什麼小說啊?你會麼?你還是老老實實寫你的球評去吧? 讓想像力飛翔,這樣的人大約不知道,海明威也不是從小就學文學創作的,中戲編導戲畢業的也未必都能寫出好劇本來,齊白石大師原來是個木匠。
以大眼的脾氣,像我這樣跟他們說話都是對牛彈琴純粹多餘,讓他們看着别人活得精彩活得自在,想嘗試什麼就可以放手去做,而且還有市場價值有人買單,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答————嘿嘿,有本事你也來一個給我們看看?有人給你掏錢捧場嗎?别自己掏腰包再累着!! --------------------------------- 《後記》——我隻是想講一個每個人内心都隐藏的柔軟狀态·兼感謝信 這不是一本一氣呵成的小說,從2005年的某一天至2007年正月初八,寫寫停停,停停寫寫,像一次漂泊的旅行。
最後一版的寫作于2007年1月4日開始,那天從上海飛回北京時,李尋歡在寒風中向我告别,有點戲谑:“你肯定行的,我以後還要指望你幫我掙錢……”回來後,趴在電腦前奮戰一個多月,每日主要以聯華超市的饅頭和老幹媽辣醬為食,唯一的解乏方法就是看兩集《武林外傳》。
寫作《你是我的敵人》這樣細膩憂傷的故事,是應該以郭芙蓉、秀才、佟湘玉們作為解藥的,否則會很神傷。
在此謝謝甯财神、尚敬及各位主演,有機會請你們喝酒。
然後回到成都過年,在這個溫潤而包容的城市裡寫完小說的第四和第五部份,除夕那晚,我坐在書房裡聽到窗外如天雷般的鞭炮聲,硫磺的味道從縫隙中擠進來刺激着鼻粘膜,我在一種黯然而興奮的狀态下寫作着,那天晚上好像正寫到“楊一”孤獨地走在雪山腳下的部份,突然猶入化境。
我的書房供着佛像和從西藏請來的“唐卡”,我覺得佛、菩薩、飛天們都活躍起來,眼睛栩栩如生……媽媽在外屋催促我的聲音傳來:快來吃年飯。
老人家一直不太清楚我這一年來在幹什麼,她隻是看到我一直在寫,一直在寫,歎息着、開心着、偶爾還流過淚。
我得感謝這位偉大的女人,她教會了我很多,這個前部隊文藝女兵,年輕時很漂亮,但感情上一直不順,一度活得很凄苦,可她一直堅持獨自把我撫養長大,像最後一個戰士堅守着陣地。
小說裡有她的影子,我還記得,當年她總愛拿一把梳子給我梳頭(我小時候留長發),說:“兒子,長大一定要有出息”。
一本小說的出生總要感謝很多人,這本小說其實隻是講每個人都内心都隐藏着的柔軟的狀态,每個人的故事都會不同,但狀态是似曾相識的。
感謝發生過情感故事的人們,我們隻是因為這些故事,才能證明我們曾經很好地活過,而不是其它。
小說的緣起其實很早,在2003年非典前: 有個晚上,我坐在昆明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