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帖決卷第十五

關燈
指。

    或金合拳頂上。

    全身想獨古形(雲雲)。

     被申 (永承三年正月三日) 唵砧之字二拳。

    申風安左右膝觀之。

    而繞之堅結甲勢也。

    為觀字且臍前對安之。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台金界被甲。

    腰後結。

    左右腰手遺結勢佳矣(雲雲)。

     (寬德二年六月六日說) 二風●●字出藕絲。

    為錍縮(雲雲)理趣會軌文铠色繩編絲也。

     與願施願 (永承三年十一月說) 與願施印是同(雲雲)。

     (永承三年七月下旬說) 與願施願是同印也。

    故求聞軌雲。

    菩薩右手作與願(雲雲)大虛空藏軌雲。

    右手作施願勢(雲雲)而虛空藏印。

    于右膝上掌向外(雲雲)其寶生佛印。

    舉肘掌向上。

    指端少垂之(雲雲)拍掌印不同。

    金界行次之端載之。

    可見之。

     彈指 (寬德二年六月九) 彈指辟除。

    或仰拳。

    或立拳。

    但左轉彈之。

    又撥遣彈指。

    仰拳彈之。

    施餓鬼中施食彈指立拳彈之(雲雲)。

     蓮華印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定印彌陀二手各風空相撚。

    其形如蓮花葉形。

    即此定印。

    是蓮花印也。

     淨三業印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虛心合者。

    即是蓮花合掌也。

    其印相同故雲虛合也。

    而實是表蓮花清淨之意也。

     四葉六葉印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 又以四葉印為天部座。

    其印如八葉印。

    而左右水火風各并立。

    不合有間也。

    謂二地(合一)二空(合一)左水火風(一)右水火風(一)四葉也。

    又以六葉印為金剛部座有二樣。

    一如八葉印。

    各以風付火側。

    不令有間(不動定印是也)一二地二空四指頭掌中一處聚。

    如台六指開敷也。

     振鈴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說) 問。

    振鈴本文出何處耶。

    答。

    不空罥索經。

    又軌亦文有之耳。

     指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五佛頂經指名輪蓋光高勝是以五佛頂名指。

     (同五年九月十一日說) 十波羅蜜對十指從右計之通例也(慈覺大師二說雲雲具如記文)又雲。

    頭指者有示訓欤。

    可尋之。

    疏十三十指之處有口傳者。

    頭指雲文不見。

    故有此口傳也。

    謂頭指也。

    即小指也(文雲。

    左手小指○為惠度。

    頭指智度雲雲)。

     臂肘 (寬德三年六月九日說) 師曰。

    文臂肘者。

    肩下至臂尻也。

    肘名臂尻至腕也。

     結願神咒 (寬德二年六月說) 結願神咒者。

    童子經咒等十二神将咒等。

    如是結線咒也。

    謂随事結願神咒也(雲雲)。

     (同九日說) 藥師法等呼神名誦神咒結線事。

    若成就可解之。

     入定時真言用。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說) 入定時定印是普通事也。

    故不必用真言耳。

    但有二說。

    一不用真言也。

    二蓮花部有其真言。

    謂三摩地跛納魔乞裡(雲雲)佛部金部等又借用蓮部真言(雲雲)未見餘部真言。

     真言名者。

    真謂真谛。

    言謂俗谛。

    即真俗二部也。

    真謂言語道斷心行所滅真如之理也。

    此真如理中不可有言說。

    今為衆生故真理中假言說出。

    故雲真言。

    即佛依真出言。

    衆生依言入真也。

     私雲。

    是慈氏儀軌上卷。

    可見之。

     (永承三年說) 明者。

    從身分出雲明也。

    謂放光之義欤。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師曰。

    真言句中加名字等事。

    随其真言。

    随宜加之(雲雲)若令無其處者。

    莎賀之上加之(雲雲)。

     (同四年九月九日) 諸咒磨磨句下稱金剛名。

    若梵号等有何妨(雲雲)。

     (永承三年二月下旬) 如意輪多聞等明。

    必可除?命耳。

    義釋雲。

    凡一切真言字依梵字無落點讀之(雲雲)。

     如意寶珠事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說) 佛言。

    我閻浮提殘二如意寶珠。

    一是摩尼普供養陀羅尼。

    一是随求即得陀羅尼也(雲雲)可檢經文也。

     種三贊事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

    佛菩薩忿怒尊諸天等種子。

    或普通字。

    或真言中字用之。

    又三形。

    或普通。

    或手取物贊。

    随部用之。

    或隻四智用之(雲雲)。

     (同日說) 師曰。

    無三昧耶形。

    佛不必觀之(雲雲)。

     又如千手等。

    多手尊之三形随所要門。

    随一手取物以之為三摩耶形。

    如要福德者觀●字。

    變成如意寶珠。

    如欲成就佛道者觀●字。

    變成五色雲(雲雲)水天決中委可見之。

    又成就壇決奧有之。

    委可見之。

     (長久年中決) 佛部普通三形佛頂印也。

    謂佛頂髻也。

    蓮花部蓮花也。

    金剛部三古杵等(雲雲)為大日種子者。

    約行者也。

    從因向果意也(雲雲)。

     又雲。

    以輪為大日三形。

    瑜伽古來軌有有(雲雲)。

     七寶種子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說) 輪壇真言。

    若因菩薩種子●字珠●(寶部種子)女(可尋)馬(金記雲。

    寶部座種子●子)象(金記雲。

    金部座種子●字)主藏主兵二神●字欤。

    又兵神無能勝也。

    種子●字也。

    後日說女種子泥吠字欤。

    謂提婆男天也聲呼(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師曰。

    七寶之中女寶寶種子泥吠可書也。

    謂男天提婆也。

    女天泥吠也(雲雲)。

     贊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師曰。

    東寺不誦大贊普賢百字百八等。

    唯灌頂贊等并十六尊贊等(雲雲)。

     (同日) 師曰。

    吉慶九偈之贊誦之。

    九頭龍贊也。

    九偈宛九頭(雲雲)。

     (永承三年閏正月二十三日說) 慈大師傳吉慶贊是歡喜聲也。

    東寺傳哀歎聲是也(雲雲)。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 四智贊第一句。

    唵縛曰羅薩埵縛僧伽羅迦(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兩界曼荼羅供贊。

    台大贊普賢贊。

    金普賢贊百八贊。

     雜三(三十七) 形座衣蓋喻。

     四面毗盧遮那。

     師曰。

    四面毗盧遮那者。

    唯是頭随向不背德也。

    兩界俱何妨者耶。

    故或台藏曼荼羅四個大日各向四方畫之。

    四寶冠在一處也(上安祥寺有之)二臂也。

    又作三昧耶相者雲相應相形。

     佛菩薩聲聞天等形如座。

     (寬德三年十月二十日說) 古菩薩像冠中作螺髻形(雲雲)。

     (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說) 聲聞坐荷葉亦表心蓮不開耳。

    支佛蓮成佛相故欤。

    義釋雲。

    若聲聞緣覺○或坐俱勿頭花葉(雲雲)天部座荷葉者。

    謂未開心蓮故耳。

    但圖中梵天坐蓮花者。

    三界主故表勝故耳。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

    五佛大日是智處城成道相也。

    故同天人寶冠璎珞相也。

    四佛下界成道出家相也(雲雲)。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師曰。

    下類天等坐荷葉不爾。

    天等坐四葉蓮。

    而普通天等唯用荷耳(雲雲)。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說) 是如丁字者。

    片足沓。

    片足舉故如丁字也。

    又說(雲雲)。

     (寬德三年四月上旬) 釋三雲。

    大日○首戴發髻。

    猶如冠形。

    此文不分明也。

    隻是首陀會天形也。

    而亦于冠上有绀發。

    此意欤。

    未詳也。

     河泊面 (寬德二年十一月上旬) 毗沙門前帶形造物雲之河泊面。

    謂河伯神形欤。

    又台藏門桁造形。

    又是河泊面也(畫匠雲。

    カハメ)。

     宣台 (同日說) 說天部之座中坐宣台(雲雲。

    可梨底母法等有之)謂其座似宣字故雲爾也。

     或古精舍五佛亦各令坐宣台(雲雲)其座之形上左右角圓有牙狀。

    猶宣字也。

    如地中所持瓶雲白瓶。

    謂其瓶平如曰字也。

     天女形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丹州說) 天女形或同人界。

    故垂發似女人。

    如吉詳天女也。

    或天人故上發似着冠如辨才天女八供天女也。

    而發囊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