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帖決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印事又使者法雲。
以右手無名指小指掘大母指。
直申頭指中指于額上。
而眉間垂頭指中指向下。
漸向發際引之向上。
師曰。
其風火指如刀印勢。
而于兩眉間風火二指端垂向下。
以風指二節初節直當額。
猶順額豎理文當之。
而直引上之至發際耳(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底裡三摩軌下雲○作此已○落飛鳥。
能令一切泉池枯竭。
獲得此已亦能團風而為一團(雲雲)師曰。
息障品意雲。
遇水風等此難觀之等(雲雲)今軌中具說此事也。
今如是落飛鳥竭泉池等(雲雲)成就得後可觀團風也。
不爾人不可用。
後息障品意也(雲雲)此文甚妙也(雲雲)後日檢息障品疏文。
與底哩哩軌文同也。
又底裡三昧耶法者。
謂濕哩底方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故雲爾也。
師雲。
底哩〃〃軌中諸木等梵名。
而其文尋始末不得之。
是即亂脫也。
謂題奧批文如可有之亂脫。
此中出之也。
又立印軌不載(梵本阙秘事也)(雲雲)底哩三昧耶中皆出之(或有别本巳上寬德二年說)。
八千牧事不動初行法者。
菜食滿十萬反。
謂先立壇塗爐如常。
而日日三時向爐念誦滿數反。
反數了後護摩。
一日三時以苦練木為乳木。
八千牧分三時護摩。
又設供養又斷食。
若三日三時許護摩。
其十萬反計也。
七日許可滿其數欤(寬德二年六月九日大原記說雲雲)。
問。
立印雲。
唯除十地大菩薩等(雲雲)可見。
若爾者何故大威德軌雲消融十地菩薩耶。
答。
師說雲。
今唯除十地者。
别圓二教意也。
此十地菩薩皆分破無明顯法身理。
故非燒融破碎之境凡真言門意以葉心明道心為事心明道者。
即初地初住斷無明之位也。
故非破壞燒融之境也。
但或處等覺。
皆有無明住地。
謂乃至等覺最後品無明也。
故付具無明邊雲燒融也。
故二處文各據一義并不相違。
但大威德軌十地者。
即通教十地菩薩也。
即此等皆為智火被焚燒也。
其智火者即界内智火也。
即大威德第六識智火也。
故通教菩薩被燒也。
九識中第六識在界内(雲雲)師雲。
五大尊即九識五智所現也。
不動尊第九識(法界性智)降三世第八識(大圓鏡智)軍荼利第七識(平等性智)蛇為璎珞者。
我癡我愛我執我見等四種我慢蛇也(如别決古決也)大威德第六識(妙觀察智)金剛夜叉前五識(成所作智)面有五眼者表五識也(雲雲)。
四尊(二十五) 五大尊曼荼羅等(三本)降三世聖主宰者何。
吽迦羅者何義耶。
師曰。
或雲。
吽迦陀野可尋。
首依真實王者何。
或說雲。
依金界堂内作法(雲雲)何禮(佛)淨(三業)合縛摧(自他清淨句金剛縛)入閉(開心門遍入)普賢印(金界ーー三摩耶三摩耶)按心稱(大三摩耶)本誓悅(極喜三摩耶)已。
又誦此摩诃?魯馱薩怛縛唅(已上文)此文心何。
又此真言有何意耶。
又其印何十四印如寶灌(雲雲)或說四佛灌頂也(雲雲)何。
髻甲二拟系(雲雲)或說髻甲也。
印(如金色)明雲(如文)何。
拍掌同金剛(雲雲)何。
即入三摩地(雲雲)(或雲。
入定谛觀心何字成月成日生五智杵雲或道場觀也)加三昧身(雲雲)或雲。
本尊并諸佛也。
吽迦羅印(雲雲。
降三世心巳上四佛)次寶。
次法。
次業五佛大日用等(雲雲)次五佛灌頂也。
寶用金剛寶。
餘二準知之(雲雲)(法業雲何)唯現于拟叱(雲雲)心何。
又前觀智身。
自心流阿字(雲雲)心何。
生己悅我是也(雲雲)何(或極喜(一)拍掌(二)鈴(三)雲雲何)又大誓世尊即召滿空佛入金剛鎖悅。
又稱明顯言(雲雲)何。
即四印加持。
又示羯磨印滿月已五灌等(雲雲)何。
又四加示誓(雲雲)何。
旋時誦是鈎(雲雲)何。
又見自心月金剛。
具五峰中有所持明。
流射金剛火(雲雲)何。
何故雲。
根本真言持。
或摘枳王耶。
以本法四印四處制開之(雲雲)何。
又以真實王四印制開之(雲雲)何。
四禮五向者何。
師曰。
五向者五悔也。
向者第五回向也。
即以第五為名也。
降三世異本軌是一印法也。
其一印者彼金界印欤。
又置法界者●字欤(已上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同四年九月九日參丹州池上禦房雲雲) 降三世者如義釋。
又以五胎為三摩耶形(雲雲)。
(同三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降三世降伏第六天摩。
于須彌頂不動降伏也天大自在。
即以法界生真言為蘇息(雲雲)第四禅即見疏文(雲雲)或人雲。
大自在有後者。
準定惠意也。
強不可雲爾矣。
(長久四年九月ー) 降三世印二拳以右安左腕。
楞以右?入左地水間鈎結地也。
而二風立之臂結上下五處用之。
生師說。
有結印作法。
随吽字以拳安左右乳上等也。
今不必用之。
直結印可也。
其随吽結印法不見本文也。
本軌并金軌等皆不說之。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說) 降三世印随吽結事(雲雲)。
(同二年三月十九日說) 摘枳王者。
隻是諸尊忿怒名也。
如雲世天真言末也。
師曰。
降三世五重法界大底見縛法次第耳(雲雲)。
軍荼利軌。
問。
何故修阿閦禮耶。
師雲。
金剛薩埵有多眷屬。
軍荼利其一也。
又軍荼利木是金剛薩埵所生也。
故今此軍荼利儀軌是金剛部軍荼利儀軌也。
自古師說雲。
有五部軍荼利(雲雲)今此軍荼利與寶部軍荼利同印真言也。
故可想同尊欤。
但随本此軌中修阿閦禮。
并寶車送阿閦國也。
問。
此軌十指千度名從左手起何。
答。
殊無妨。
是一說也。
但今軌回文有之。
是又回文欤。
問。
佛部三昧部印二頭指何。
答。
師說二頭指付中背節上。
但至文者得意者有意樂。
人故可随師說也(十八道準之)問地結印二大指何。
答。
師說付地左右掣之。
但此軌文但針地(雲雲)故左右在人意樂耳(十八道準之軌雲。
欠字變)成毗盧遮那如來下(雲雲)菩薩勝印者(智拳印是也)。
(永承三年十一月說同之) 問。
何故翻名耶。
師曰。
瓶欤。
即甘露瓶水也。
以此印除降毗那夜迦等也。
又?伽名平等性智(雲雲)平等即南佛也。
故義通問。
此軌十度名從左手小指起欤。
又打地□何軌雲。
閣内觀阿左右吽。
甘露軍荼利法身種子。
東方觀吽。
降三世法身種子也。
南方怛羅字。
金剛藏法身種子也。
又西方纥裡字。
金剛軍童子法身種子也。
北方惡字。
金剛童子法身種子也(雲雲)心何。
問。
輪壇印即因菩薩印(雲雲)爾者金剛輪印明何。
師雲。
大金剛輪即大咒欤。
若爾者同可雲因菩薩印明(雲雲)問。
寶車何往阿閦佛國耶。
問。
花座印雲。
二手芙蓉合掌禅智檀惠為台。
餘度如金剛(雲雲)何師雲。
左右各三如三古金剛豎之。
問。
食印雲。
二手合芙蓉掌結印成心何師雲。
又不委也。
芙蓉合掌如常。
仰掌二大付風側(雲雲)問。
從金剛部母口流出本尊真言入瑜伽之口心何。
問。
左承珠右掏珠。
如轉法輪相者何師曰。
秘事也(雲雲)如例記之(已上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軍荼利者謂瓶也。
軍吒或雲軍持(雲雲)阿蜜哩多軍〃〃謂甘露瓶(尊●)等也。
故此尊以賢瓶為三形(雲雲)。
(永承三年十一月說) 軍○軌雲。
軌毗盧遮那如來色如素月光(雲雲)。
大威德軌結鎙印。
忿怒勵聲日日三時念誦。
文鎙印者何。
師曰。
二手内縛風空面合(雲雲)椛皮事何。
師曰。
或(カムハ)真言句中安彼人名何句又心咒句中安名(雲雲)何句耶。
師曰。
設吐魯句下在之(雲雲)鼠狼毛者何。
師曰。
獸名也。
心印如前根本印。
舒二頭屈如三戟叉(雲雲)心何。
師雲。
根本印明如文。
心印者内縛豎合二火。
二風二火背屈不着火。
是三戟叉也。
即三古形也(雲雲)心中心印如前心印。
直豎二頭指(雲雲)心何。
印直豎二頭指(雲雲)心何。
師雲。
如心印。
二風二火背不屈直豎。
猶如縛曰羅(雲雲)問。
此法有三明三印。
但世間多持心咒。
而以根本用之。
若爾者明與印相違雲何又以胎藏心咒加根本印而已八字師雲。
根本印明如軌。
但又說。
以根本印為心咒印。
即是為根本印明。
如台藏(雲雲)唵惡吽布字布像反自身心何(順○心也)問。
二十一種供養真言中。
阏伽之外有澡浴真言心何。
師曰。
阏伽洗足漱口料也。
澡浴今身沐浴之料也(雲雲)又供養獻念誦遍數真言(雲雲)心何師雲。
如部母真言欤。
加持粉明。
于建立壇時加持粉圍壇(雲雲)作法雲何又壇樣何。
師雲。
可随法也。
摩弩汝魯地羅者何。
師曰。
摩弩沙者人也。
魯地羅面也。
人面也。
苦練木枝削兩頭長十二指(雲雲)削兩頭心何最後真言其名何。
師曰。
有滿願義。
不說名字(雲雲)閻曼德迦者何義耶(疏雲。
降炎摩尊雲雲)此軌異本軌等何。
師曰。
調伏法可用内作法也(有别說。
内作者内作慈悲心也)以水書設吐噜名等。
但上字未幹之間皆書畢一點不幹。
努力〃。
勿他聞之。
大威德十六印第三印與軌第三印别也。
異說也。
第四印如文但微笑者。
如佛眼印勢也。
大指押二火中節也。
第五印如文。
但内縛(マヽニテ)各方空風相撚狀。
如(クサリノ也)第六印棒印。
根本亦是棒印也。
第十五如文。
但空風各相撚。
如環二水首左右虎口出第。
十六印不審〃〃。
案之二忿怒拳面相合。
二水二火各初節中節背合節齊。
二風如角。
二大付二火中節。
二地如本端付水中節也。
而文雲。
二拳共相背入并掌中(雲雲)恐此文字誤欤。
若亂腕落欤。
若背字皆欤。
謂二拳共相。
皆入并掌中欤。
心火水指入掌中也。
次指字落欤。
謂二拳共相背入并掌中欤。
心二拳面合水火二指背合也(已上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同四年說) 炎曼德迦者。
或雲。
降炎魔尊像降伏炎魔王鬼類故也。
故炎曼者炎魔也。
德迦者降義欤(未詳)此尊乘水牛。
其牛異于世牛。
其角如三角長大也。
謂又運戴大道衆生義故乘牛。
或雲。
降炎魔義欤(未詳)彼天乘牛故也。
(寬德二年十一月上旬) 大威德軌隻是花嚴部經中所出也。
不必依三部大法耳。
又有花嚴部儀軌。
今軌彼中一品也。
(同上旬說) 問。
大威德軌三部之中出何部中耶。
答。
一切别法不必出自三部之中。
或亦亦從餘部經之中出之。
如大威德軌。
亦是花嚴中所出也。
而譯者意異也。
故彼經中不譯載之耳。
如金光明經最勝經不同耳。
金剛夜叉軌根本印真言曰。
是咒印在别卷(雲雲)師曰。
即是●●經中印明也(雲雲)此軌自餘印等可尋之(寬德二年正月下旬二度重決受此軌中要事如彼。
記之可見之)。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ー) 金剛夜叉者。
金剛者智惠也。
夜叉者啖盡義也(雲雲)。
(長曆三年九月十九日ー) 師曰。
夜叉印普通可用金剛界牙菩提印明也。
其密印明不可普通也。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 又金剛夜叉印二拳合面。
二空并立之。
二風屈來去之。
共二風頭住二空頭尚是宜也。
或本雲。
合掌而多本金拳也(雲雲)是佳矣又同軌雲。
根本大心真言曰(此咒印秘故非來儀軌雲雲)師曰。
瑜經根本印明是也(雲雲)又題奧雲。
身印如阿阇梨口傳者。
即是瑜經中印也。
又如金剛夜叉曼荼羅者。
九會中降三也會。
亦即是降三世别尊曼陀羅也。
五大尊曼荼羅。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又五大尊曼吒羅是息災向南也。
故以東降三世安巽。
乃至以北夜叉安艮也。
如立五瓶等也。
四忿怒之方如金界耳。
今是别向南。
曼荼羅故中尊向南也。
又或人。
圖金界艮角有夜叉(雲雲)如何。
答。
未聞之。
謂金界夜叉有背輪。
故别不安之也(雲雲)。
(同年十一月十一日說) 世雲。
五大尊曼荼羅無妨耳(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雲。
五大尊贊不動(如常)降三世謂金剛薩埵贊。
是是師傳也。
運荼利(如軌)或用牙菩薩贊。
文明十六曆(申辰)夷則天。
于桂輪院為興隆佛法。
四十帖決遂寫功說阿阇梨澄舜。
天文十七歲林鐘二十九(醜之上克)山門首楞嚴院桦尾谷榮壽院于中部屋書寫畢心榮(本國常州府中田餘圓妙寺住人)卑惡(合掌)。
以右手無名指小指掘大母指。
直申頭指中指于額上。
而眉間垂頭指中指向下。
漸向發際引之向上。
師曰。
其風火指如刀印勢。
而于兩眉間風火二指端垂向下。
以風指二節初節直當額。
猶順額豎理文當之。
而直引上之至發際耳(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底裡三摩軌下雲○作此已○落飛鳥。
能令一切泉池枯竭。
獲得此已亦能團風而為一團(雲雲)師曰。
息障品意雲。
遇水風等此難觀之等(雲雲)今軌中具說此事也。
今如是落飛鳥竭泉池等(雲雲)成就得後可觀團風也。
不爾人不可用。
後息障品意也(雲雲)此文甚妙也(雲雲)後日檢息障品疏文。
與底哩哩軌文同也。
又底裡三昧耶法者。
謂濕哩底方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故雲爾也。
師雲。
底哩〃〃軌中諸木等梵名。
而其文尋始末不得之。
是即亂脫也。
謂題奧批文如可有之亂脫。
此中出之也。
又立印軌不載(梵本阙秘事也)(雲雲)底哩三昧耶中皆出之(或有别本巳上寬德二年說)。
八千牧事不動初行法者。
菜食滿十萬反。
謂先立壇塗爐如常。
而日日三時向爐念誦滿數反。
反數了後護摩。
一日三時以苦練木為乳木。
八千牧分三時護摩。
又設供養又斷食。
若三日三時許護摩。
其十萬反計也。
七日許可滿其數欤(寬德二年六月九日大原記說雲雲)。
問。
立印雲。
唯除十地大菩薩等(雲雲)可見。
若爾者何故大威德軌雲消融十地菩薩耶。
答。
師說雲。
今唯除十地者。
别圓二教意也。
此十地菩薩皆分破無明顯法身理。
故非燒融破碎之境凡真言門意以葉心明道心為事心明道者。
即初地初住斷無明之位也。
故非破壞燒融之境也。
但或處等覺。
皆有無明住地。
謂乃至等覺最後品無明也。
故付具無明邊雲燒融也。
故二處文各據一義并不相違。
但大威德軌十地者。
即通教十地菩薩也。
即此等皆為智火被焚燒也。
其智火者即界内智火也。
即大威德第六識智火也。
故通教菩薩被燒也。
九識中第六識在界内(雲雲)師雲。
五大尊即九識五智所現也。
不動尊第九識(法界性智)降三世第八識(大圓鏡智)軍荼利第七識(平等性智)蛇為璎珞者。
我癡我愛我執我見等四種我慢蛇也(如别決古決也)大威德第六識(妙觀察智)金剛夜叉前五識(成所作智)面有五眼者表五識也(雲雲)。
四尊(二十五) 五大尊曼荼羅等(三本)降三世聖主宰者何。
吽迦羅者何義耶。
師曰。
或雲。
吽迦陀野可尋。
首依真實王者何。
或說雲。
依金界堂内作法(雲雲)何禮(佛)淨(三業)合縛摧(自他清淨句金剛縛)入閉(開心門遍入)普賢印(金界ーー三摩耶三摩耶)按心稱(大三摩耶)本誓悅(極喜三摩耶)已。
又誦此摩诃?魯馱薩怛縛唅(已上文)此文心何。
又此真言有何意耶。
又其印何十四印如寶灌(雲雲)或說四佛灌頂也(雲雲)何。
髻甲二拟系(雲雲)或說髻甲也。
印(如金色)明雲(如文)何。
拍掌同金剛(雲雲)何。
即入三摩地(雲雲)(或雲。
入定谛觀心何字成月成日生五智杵雲或道場觀也)加三昧身(雲雲)或雲。
本尊并諸佛也。
吽迦羅印(雲雲。
降三世心巳上四佛)次寶。
次法。
次業五佛大日用等(雲雲)次五佛灌頂也。
寶用金剛寶。
餘二準知之(雲雲)(法業雲何)唯現于拟叱(雲雲)心何。
又前觀智身。
自心流阿字(雲雲)心何。
生己悅我是也(雲雲)何(或極喜(一)拍掌(二)鈴(三)雲雲何)又大誓世尊即召滿空佛入金剛鎖悅。
又稱明顯言(雲雲)何。
即四印加持。
又示羯磨印滿月已五灌等(雲雲)何。
又四加示誓(雲雲)何。
旋時誦是鈎(雲雲)何。
又見自心月金剛。
具五峰中有所持明。
流射金剛火(雲雲)何。
何故雲。
根本真言持。
或摘枳王耶。
以本法四印四處制開之(雲雲)何。
又以真實王四印制開之(雲雲)何。
四禮五向者何。
師曰。
五向者五悔也。
向者第五回向也。
即以第五為名也。
降三世異本軌是一印法也。
其一印者彼金界印欤。
又置法界者●字欤(已上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同四年九月九日參丹州池上禦房雲雲) 降三世者如義釋。
又以五胎為三摩耶形(雲雲)。
(同三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降三世降伏第六天摩。
于須彌頂不動降伏也天大自在。
即以法界生真言為蘇息(雲雲)第四禅即見疏文(雲雲)或人雲。
大自在有後者。
準定惠意也。
強不可雲爾矣。
(長久四年九月ー) 降三世印二拳以右安左腕。
楞以右?入左地水間鈎結地也。
而二風立之臂結上下五處用之。
生師說。
有結印作法。
随吽字以拳安左右乳上等也。
今不必用之。
直結印可也。
其随吽結印法不見本文也。
本軌并金軌等皆不說之。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說) 降三世印随吽結事(雲雲)。
(同二年三月十九日說) 摘枳王者。
隻是諸尊忿怒名也。
如雲世天真言末也。
師曰。
降三世五重法界大底見縛法次第耳(雲雲)。
軍荼利軌。
問。
何故修阿閦禮耶。
師雲。
金剛薩埵有多眷屬。
軍荼利其一也。
又軍荼利木是金剛薩埵所生也。
故今此軍荼利儀軌是金剛部軍荼利儀軌也。
自古師說雲。
有五部軍荼利(雲雲)今此軍荼利與寶部軍荼利同印真言也。
故可想同尊欤。
但随本此軌中修阿閦禮。
并寶車送阿閦國也。
問。
此軌十指千度名從左手起何。
答。
殊無妨。
是一說也。
但今軌回文有之。
是又回文欤。
問。
佛部三昧部印二頭指何。
答。
師說二頭指付中背節上。
但至文者得意者有意樂。
人故可随師說也(十八道準之)問地結印二大指何。
答。
師說付地左右掣之。
但此軌文但針地(雲雲)故左右在人意樂耳(十八道準之軌雲。
欠字變)成毗盧遮那如來下(雲雲)菩薩勝印者(智拳印是也)。
(永承三年十一月說同之) 問。
何故翻名耶。
師曰。
瓶欤。
即甘露瓶水也。
以此印除降毗那夜迦等也。
又?伽名平等性智(雲雲)平等即南佛也。
故義通問。
此軌十度名從左手小指起欤。
又打地□何軌雲。
閣内觀阿左右吽。
甘露軍荼利法身種子。
東方觀吽。
降三世法身種子也。
南方怛羅字。
金剛藏法身種子也。
又西方纥裡字。
金剛軍童子法身種子也。
北方惡字。
金剛童子法身種子也(雲雲)心何。
問。
輪壇印即因菩薩印(雲雲)爾者金剛輪印明何。
師雲。
大金剛輪即大咒欤。
若爾者同可雲因菩薩印明(雲雲)問。
寶車何往阿閦佛國耶。
問。
花座印雲。
二手芙蓉合掌禅智檀惠為台。
餘度如金剛(雲雲)何師雲。
左右各三如三古金剛豎之。
問。
食印雲。
二手合芙蓉掌結印成心何師雲。
又不委也。
芙蓉合掌如常。
仰掌二大付風側(雲雲)問。
從金剛部母口流出本尊真言入瑜伽之口心何。
問。
左承珠右掏珠。
如轉法輪相者何師曰。
秘事也(雲雲)如例記之(已上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軍荼利者謂瓶也。
軍吒或雲軍持(雲雲)阿蜜哩多軍〃〃謂甘露瓶(尊●)等也。
故此尊以賢瓶為三形(雲雲)。
(永承三年十一月說) 軍○軌雲。
軌毗盧遮那如來色如素月光(雲雲)。
大威德軌結鎙印。
忿怒勵聲日日三時念誦。
文鎙印者何。
師曰。
二手内縛風空面合(雲雲)椛皮事何。
師曰。
或(カムハ)真言句中安彼人名何句又心咒句中安名(雲雲)何句耶。
師曰。
設吐魯句下在之(雲雲)鼠狼毛者何。
師曰。
獸名也。
心印如前根本印。
舒二頭屈如三戟叉(雲雲)心何。
師雲。
根本印明如文。
心印者内縛豎合二火。
二風二火背屈不着火。
是三戟叉也。
即三古形也(雲雲)心中心印如前心印。
直豎二頭指(雲雲)心何。
印直豎二頭指(雲雲)心何。
師雲。
如心印。
二風二火背不屈直豎。
猶如縛曰羅(雲雲)問。
此法有三明三印。
但世間多持心咒。
而以根本用之。
若爾者明與印相違雲何又以胎藏心咒加根本印而已八字師雲。
根本印明如軌。
但又說。
以根本印為心咒印。
即是為根本印明。
如台藏(雲雲)唵惡吽布字布像反自身心何(順○心也)問。
二十一種供養真言中。
阏伽之外有澡浴真言心何。
師曰。
阏伽洗足漱口料也。
澡浴今身沐浴之料也(雲雲)又供養獻念誦遍數真言(雲雲)心何師雲。
如部母真言欤。
加持粉明。
于建立壇時加持粉圍壇(雲雲)作法雲何又壇樣何。
師雲。
可随法也。
摩弩汝魯地羅者何。
師曰。
摩弩沙者人也。
魯地羅面也。
人面也。
苦練木枝削兩頭長十二指(雲雲)削兩頭心何最後真言其名何。
師曰。
有滿願義。
不說名字(雲雲)閻曼德迦者何義耶(疏雲。
降炎摩尊雲雲)此軌異本軌等何。
師曰。
調伏法可用内作法也(有别說。
内作者内作慈悲心也)以水書設吐噜名等。
但上字未幹之間皆書畢一點不幹。
努力〃。
勿他聞之。
大威德十六印第三印與軌第三印别也。
異說也。
第四印如文但微笑者。
如佛眼印勢也。
大指押二火中節也。
第五印如文。
但内縛(マヽニテ)各方空風相撚狀。
如(クサリノ也)第六印棒印。
根本亦是棒印也。
第十五如文。
但空風各相撚。
如環二水首左右虎口出第。
十六印不審〃〃。
案之二忿怒拳面相合。
二水二火各初節中節背合節齊。
二風如角。
二大付二火中節。
二地如本端付水中節也。
而文雲。
二拳共相背入并掌中(雲雲)恐此文字誤欤。
若亂腕落欤。
若背字皆欤。
謂二拳共相。
皆入并掌中欤。
心火水指入掌中也。
次指字落欤。
謂二拳共相背入并掌中欤。
心二拳面合水火二指背合也(已上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同四年說) 炎曼德迦者。
或雲。
降炎魔尊像降伏炎魔王鬼類故也。
故炎曼者炎魔也。
德迦者降義欤(未詳)此尊乘水牛。
其牛異于世牛。
其角如三角長大也。
謂又運戴大道衆生義故乘牛。
或雲。
降炎魔義欤(未詳)彼天乘牛故也。
(寬德二年十一月上旬) 大威德軌隻是花嚴部經中所出也。
不必依三部大法耳。
又有花嚴部儀軌。
今軌彼中一品也。
(同上旬說) 問。
大威德軌三部之中出何部中耶。
答。
一切别法不必出自三部之中。
或亦亦從餘部經之中出之。
如大威德軌。
亦是花嚴中所出也。
而譯者意異也。
故彼經中不譯載之耳。
如金光明經最勝經不同耳。
金剛夜叉軌根本印真言曰。
是咒印在别卷(雲雲)師曰。
即是●●經中印明也(雲雲)此軌自餘印等可尋之(寬德二年正月下旬二度重決受此軌中要事如彼。
記之可見之)。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ー) 金剛夜叉者。
金剛者智惠也。
夜叉者啖盡義也(雲雲)。
(長曆三年九月十九日ー) 師曰。
夜叉印普通可用金剛界牙菩提印明也。
其密印明不可普通也。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 又金剛夜叉印二拳合面。
二空并立之。
二風屈來去之。
共二風頭住二空頭尚是宜也。
或本雲。
合掌而多本金拳也(雲雲)是佳矣又同軌雲。
根本大心真言曰(此咒印秘故非來儀軌雲雲)師曰。
瑜經根本印明是也(雲雲)又題奧雲。
身印如阿阇梨口傳者。
即是瑜經中印也。
又如金剛夜叉曼荼羅者。
九會中降三也會。
亦即是降三世别尊曼陀羅也。
五大尊曼荼羅。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又五大尊曼吒羅是息災向南也。
故以東降三世安巽。
乃至以北夜叉安艮也。
如立五瓶等也。
四忿怒之方如金界耳。
今是别向南。
曼荼羅故中尊向南也。
又或人。
圖金界艮角有夜叉(雲雲)如何。
答。
未聞之。
謂金界夜叉有背輪。
故别不安之也(雲雲)。
(同年十一月十一日說) 世雲。
五大尊曼荼羅無妨耳(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雲。
五大尊贊不動(如常)降三世謂金剛薩埵贊。
是是師傳也。
運荼利(如軌)或用牙菩薩贊。
文明十六曆(申辰)夷則天。
于桂輪院為興隆佛法。
四十帖決遂寫功說阿阇梨澄舜。
天文十七歲林鐘二十九(醜之上克)山門首楞嚴院桦尾谷榮壽院于中部屋書寫畢心榮(本國常州府中田餘圓妙寺住人)卑惡(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