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帖決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十七)
佛頂決(一)一字金輪(二)。
大佛頂(三)熾盛光(四)。
請觀音經(五)觀音(六)。
六字(七)十一面(八) 光明真言(九)随求(十)。
北鬥(十一)妙見(十二)。
炎魔(十三)毗沙門(十四)。
摩利支天(十五)吉祥天(十六)。
佛頂決(一)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說) 又釋迦是佛頂之主也。
一切佛頂以釋迦為主耳。
又藥師是佛頂部之攝也。
故陀羅尼集經在佛頂之中。
其陀羅尼是肉髻光中演說大陀羅尼也。
即是佛頂光明陀羅尼也。
安然和尚說佛頂光明真言。
又新渡藥師軌勸請及奉送真言曰○曳醘呬邬瑟抳沙○蘖車蘖車邬瑟抳沙(雲雲)可見之。
(長元年中決) 台藏言一切佛頂者。
是諸佛頂總印真言也。
問。
八佛頂之中攝金輪佛頂熾盛佛頂方何。
答。
此佛頂八佛頂之中無之。
若夫攝之最勝佛頂是金輪佛頂也。
金輪佛頂即熾盛佛頂也。
即是●●尊也。
甘露佛頂經雲○一字最勝佛頂輪王。
手持八輻金輪。
施綠色光焰(雲雲)。
尊勝軌雲。
最勝佛頂輪王○右手持蓮花。
于蓮上安八輻寶輪(雲雲)。
(同日說) 師曰。
九佛頂者。
八加大日(雲雲)小山台記雲。
九佛頂者。
一毗佛頂。
二白傘蓋。
三最勝佛頂。
四尊勝佛頂。
五光佛頂。
六殊佛頂。
七廣佛頂。
八無佛頂。
九發佛頂已上在慈覺大師所傳尊勝軌(并)曼陀羅文也(雲雲)大師進錄雲。
遍照佛頂真言一紙(雲雲)。
(永承三年閏正月二十三日說) 五佛頂八佛頂等者。
是如來最上殊勝功德也。
如頭頂最上耳。
即是無見頂相功德也。
衆相功德中最上故也。
其中遍覆一切。
是名白傘蓋佛頂(雲雲)其中勝功德。
是名勝佛頂。
其中最勝功德。
是名最勝佛頂。
其中光用功德。
是光聚佛頂。
其中除障用。
是名除障佛頂。
一字金輪(二)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說) 秘錄金輪外列一字。
謂唯依經題且分别也。
或雲一字頂輪經等(雲雲)或金輪佛頂(雲雲)可見經也。
(長曆四年) 一字金輪法。
若依金界修之(雲雲)。
(長久二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一字軌根本印。
如是贊四智無妨之(雲雲)。
一字金輪軌雲。
複從月輪内踴出大法輪。
金剛之所成輪辋皆鋒銳。
即觀智輪變成金輪王照如來身(雲雲)。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說) 一字金輪要略法。
根本印。
二手内縛二火豎。
端拄屈如劍形。
二空并立。
二風屈于二空端上。
各相拄。
猶如無處不至印之勢也。
(同十一月上旬雲) 一字金輪法末法之中必可修之也(雲雲)凡真言教法多為末法設之給耳。
一字一切時處。
軌之意唯随所住之處一切可修也。
而其法高勝故猶不能聊爾耳(雲雲)。
大佛頂(三)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說) 問。
大佛頂注稱名處多之何。
答。
皆可稱我名也。
而皆不必稱之。
問。
大佛頂者何。
答。
是五佛頂總真言也。
而以一字佛頂為主耳。
而以白傘光聚二佛頂。
為真言題之意。
可尋之。
師曰。
大佛頂真言雲瑟尼灑(雲雲)□字是阿薩迦章字也。
故可加●字。
贊捂瑟尼沙也。
或隻如文可讀瑟尼沙也。
(同三年十一月上旬說) 師曰。
大佛頂瑟膩钏之句不加邬字。
隻如文可讀之。
(寬德二年十一月上旬說) 大佛頂真言為行者除障說也。
多坐禅者修首楞嚴等者。
為除障說之也。
若絹等書之引圍居邊(雲雲)。
熾盛光(四)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說) 熾盛光修之時。
不懸彼曼陀羅。
秘故大師曼荼羅納藏不出給。
或一忿怒尊懸之修之。
謂不動尊也。
若餘忿怒尊也。
若本尊佛頂一像等也。
以曼荼羅不可顯露也。
□字者即熾盛頂也(一字頂故也)故種子字書法曼荼羅意也。
後書佛頂大曼荼羅身現也。
●字為金剛手種。
●為觀音種子。
若互違欤。
可尋之。
(寬德二年十一月也) 熾盛光真言。
于娑發吒下應雲扇底哩迦室哩曳(雲雲)而煩故不必用之(雲雲)。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熾盛佛頂中無其名。
即是釋迦佛也。
一字金輪亦即釋迦也。
此三同也。
熾盛光八佛頂中最勝是也。
(同日說) 師曰。
熾盛光法東寺不修之(雲雲)。
(同日說) 師曰。
一百八個阿字者。
三十六會如弘決第八。
具如修法私抄出之。
請觀音經法(五) (長久五九月十一) 請觀音經法以阿彌陀三尊懸安置之。
而以聖觀音為本尊修護摩。
其供養法多分依蘇悉地修之耳。
番僧讀經。
又誦經中六字章句陀羅尼消伏毒害陀羅尼二咒(件二咒随筆随時随一用之)阿阇梨念誦并護摩用阿魯力迦明。
又根本印明用阿魯力迦印明。
蓮花部心也。
又每時設淨楊枝二枝(如世人所用楊枝)安脅機。
其楊枝前後獻阏伽之時。
各取一枝打渡閦伽器之上獻之。
護摩本尊壇時請供聖觀音(此法口授法也)師曰。
獻楊枝咒賀娑賀娑(雲雲)用此咒無妨欤。
謂三戒之時。
齒木咒也。
請觀音經中陀羅尼。
是是鬼名陀羅尼也(雲雲)。
觀音(六)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觀音右手開花勢者。
火指大指相撚也。
如世畫像也。
(永承六年七月二十日說) 觀音一印法。
初印明是最初三昧耶印明也。
如十八道用三部三昧耶印明也。
秘錄觀音部入降三世法之決(可見降三世決也)六字(七)。
六字記正念誦 登高座結線 大壇高座 讀經 師曰。
是如舊次第編之也。
而準師傳修之。
戶摩時令番僧結線讀經等是佳也。
此法師說依胎藏(雲雲)而又依悉地可也。
凡别尊法多依悉地。
是可也。
線滿百結之。
後與檀主有二說。
一中間百結滿即與之。
後時時隻如恒念誦讀經修之。
不打磬等耳。
二計結願時。
百結足與之(雲雲)前說佳也(雲雲)。
此咒索袋縫裹系頸耳。
勿着膚耳。
又灑水事先師不用之。
後解線時修觀音法。
念誦之時即誦真言解線耳。
已上寬德二年六月說。
(同十月十九日說) 六時法之時結線滿百。
與檀主其有二樣。
或中間時百結滿即與檀主令系頸。
已後時時不必結之(私雲前日說同之)或相計第七日結願時。
百結畢而與之(私雲。
六字私記說同之)。
師曰。
六字者非字數六。
是名字六也。
觀音利六趣故有六名字也。
又請觀音疏○有人此法依聖觀音法修之。
以觀音為本尊(雲雲)戶摩時阇梨念誦聖觀音咒。
番僧誦佉住佉住咒(雲雲)若獨修之時。
先觀音咒。
次佉住咒。
六字法中印受之了即根本印(雲雲)觀音印也(雲雲) 十一面(八) 十一面者。
除本大面。
頭上有十一面也。
故頂上佛即十一面一也。
非冠中彌陀佛像(雲雲)冠中彌陀一說一一面花冠中有之(雲雲) 師說。
十一面者即十一地也(真言立十一地)即表斷十一面無明(雲雲)頂上佛面即第十一地佛果位也。
而世所圖造十一面像。
頂上佛面作身體甚非也。
唯佛頭面也。
如餘十面(雲雲)若全體現之頂上佛可不雲頂上佛面(雲雲)或說。
加大面表斷十二品無明(雲雲)十一面小咒。
古說魯雞入縛羅(雲雲)未詳之。
可尋之。
光明真言(九)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師曰。
光明真言是毗盧遮那真言也(雲雲) 光明真言印。
金合。
二中指并豎頭合。
二頭指當二中指第三節上。
少不相着。
二大指掌中二節相并屈入。
永承四年五月十一日。
于持明房奉受了。
私檢不空罥索經。
第三說不空罥索根本印。
與此相似耳(雲雲)。
又光明真言經意猶謂不空罥索咒欤故也。
咒中有不空句蓮花句等也。
又猶大日真言欤。
若爾者觀音部大日欤。
隻随意樂修之。
或懸不空索像。
何妨乎。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光明真言軌雲。
毗盧遮那如來為授母陀羅尼印品(雲雲)師說文點如此。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 光明真言本尊事。
師曰。
大日不空罥之二尊之間可用之(雲雲)又前日說大日(雲雲)持曰。
隻以大日為本尊耳(雲雲)。
(随求(十))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
随求八印者。
大随求菩薩八臂所持物标也。
以第一印為根本受了。
以大随求菩薩為本尊(雲雲)番僧誦大陀羅尼(雲雲)印努印努此菩薩種子三形。
印明梵号等台藏教有之。
北鬥(十一)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說) 北鬥戶摩如常。
六段本尊段請供七星。
但七星各各一杓供物投之。
本命星三杓許投之。
次第一字金輪段者可有用意也。
謂宿段副供之。
如世天段副四辟不動也。
但依台藏修之。
爐樣随法改之。
但多依息災修之。
又用命木命谷。
命谷諸段花之次投之。
凡諸戶摩相摩物燒供之(有說文)又命木宛乳木用。
但世間所貴木等。
若桑皆人所惜也故本尊北鬥段七木許用之。
是用心也。
北鬥曼荼羅本法不說之。
故諸說不同也。
随意樂也。
或中心安不動。
或安文殊。
或一字佛頂也。
但一字佛頂中台安說合軌意欤。
軌中殊一字頂說故也。
北鬥四十九燈事。
後日問奉受之有師說也。
(同日說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說) 延命中北鬥法四十九燈。
于一本輪燈可燃四十九燈也。
或時結棚被居之。
其輪燈便宜處安之(雲雲)。
(同日說。
但後日說欤) 北鬥形像可依圖本耳說處不分明。
(長久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北鬥法如前說。
但師傳燃四十九燈。
或棚安之(謂七星各各七故七七四十九欤)又紙錢七捧獻之。
不必用币帛。
近世俗法也。
或輪燈一本燃四十九燈耳(其燈便宜處安之。
其棚者臨時不能造輪燈也)大内北鬥禦修法四十九燈。
油壹斛參鬥七升貳合。
日别一鬥九升六合。
一燈四合定。
先下一鬥五升(康平八年三月十五日行事)。
(長曆四年表紙) 北鬥軌雲。
重罪拟徹算。
輕罪去紀(雲雲。
如彼記之)。
持厶 又北鬥一一相對七曜。
諸記皆對之(可見之。
此五字注出之。
雲雲)。
(寬德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北鬥法本法意是息災法也。
而若為延命修之者。
依延命法修之。
淨衣等之色隻如常随法耳。
或依增益修之(雲雲)師曰。
北鬥法為延命修之。
故依延命法修之。
或依增益法修之。
淨衣亦黃也。
四十九燈又為延命也。
(同十一月) 北鬥法念誦可用飒飒多那羅迦之咒。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說如) 師曰。
北鬥者四北鬥。
三似柄。
西國鬥着柄也。
又二十八宿中星宿七星宿者。
是非北鬥七星。
别星七也。
又北辰妙見也等(雲雲)。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 或一說雲。
北鬥軌中召北鬥真言。
又奉送時同用此咒(雲雲)。
今私案。
改曳醯呬句可雲蘖車蘖車欤(雲雲)北鬥古私記一一文一一意不可尋之。
不遑得意耳(雲雲)。
妙見(十二)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又北辰妙見也。
紫宮中心星下當有之。
此妙
大佛頂(三)熾盛光(四)。
請觀音經(五)觀音(六)。
六字(七)十一面(八) 光明真言(九)随求(十)。
北鬥(十一)妙見(十二)。
炎魔(十三)毗沙門(十四)。
摩利支天(十五)吉祥天(十六)。
佛頂決(一)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說) 又釋迦是佛頂之主也。
一切佛頂以釋迦為主耳。
又藥師是佛頂部之攝也。
故陀羅尼集經在佛頂之中。
其陀羅尼是肉髻光中演說大陀羅尼也。
即是佛頂光明陀羅尼也。
安然和尚說佛頂光明真言。
又新渡藥師軌勸請及奉送真言曰○曳醘呬邬瑟抳沙○蘖車蘖車邬瑟抳沙(雲雲)可見之。
(長元年中決) 台藏言一切佛頂者。
是諸佛頂總印真言也。
問。
八佛頂之中攝金輪佛頂熾盛佛頂方何。
答。
此佛頂八佛頂之中無之。
若夫攝之最勝佛頂是金輪佛頂也。
金輪佛頂即熾盛佛頂也。
即是●●尊也。
甘露佛頂經雲○一字最勝佛頂輪王。
手持八輻金輪。
施綠色光焰(雲雲)。
尊勝軌雲。
最勝佛頂輪王○右手持蓮花。
于蓮上安八輻寶輪(雲雲)。
(同日說) 師曰。
九佛頂者。
八加大日(雲雲)小山台記雲。
九佛頂者。
一毗佛頂。
二白傘蓋。
三最勝佛頂。
四尊勝佛頂。
五光佛頂。
六殊佛頂。
七廣佛頂。
八無佛頂。
九發佛頂已上在慈覺大師所傳尊勝軌(并)曼陀羅文也(雲雲)大師進錄雲。
遍照佛頂真言一紙(雲雲)。
(永承三年閏正月二十三日說) 五佛頂八佛頂等者。
是如來最上殊勝功德也。
如頭頂最上耳。
即是無見頂相功德也。
衆相功德中最上故也。
其中遍覆一切。
是名白傘蓋佛頂(雲雲)其中勝功德。
是名勝佛頂。
其中最勝功德。
是名最勝佛頂。
其中光用功德。
是光聚佛頂。
其中除障用。
是名除障佛頂。
一字金輪(二)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說) 秘錄金輪外列一字。
謂唯依經題且分别也。
或雲一字頂輪經等(雲雲)或金輪佛頂(雲雲)可見經也。
(長曆四年) 一字金輪法。
若依金界修之(雲雲)。
(長久二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一字軌根本印。
如是贊四智無妨之(雲雲)。
一字金輪軌雲。
複從月輪内踴出大法輪。
金剛之所成輪辋皆鋒銳。
即觀智輪變成金輪王照如來身(雲雲)。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說) 一字金輪要略法。
根本印。
二手内縛二火豎。
端拄屈如劍形。
二空并立。
二風屈于二空端上。
各相拄。
猶如無處不至印之勢也。
(同十一月上旬雲) 一字金輪法末法之中必可修之也(雲雲)凡真言教法多為末法設之給耳。
一字一切時處。
軌之意唯随所住之處一切可修也。
而其法高勝故猶不能聊爾耳(雲雲)。
大佛頂(三)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說) 問。
大佛頂注稱名處多之何。
答。
皆可稱我名也。
而皆不必稱之。
問。
大佛頂者何。
答。
是五佛頂總真言也。
而以一字佛頂為主耳。
而以白傘光聚二佛頂。
為真言題之意。
可尋之。
師曰。
大佛頂真言雲瑟尼灑(雲雲)□字是阿薩迦章字也。
故可加●字。
贊捂瑟尼沙也。
或隻如文可讀瑟尼沙也。
(同三年十一月上旬說) 師曰。
大佛頂瑟膩钏之句不加邬字。
隻如文可讀之。
(寬德二年十一月上旬說) 大佛頂真言為行者除障說也。
多坐禅者修首楞嚴等者。
為除障說之也。
若絹等書之引圍居邊(雲雲)。
熾盛光(四)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說) 熾盛光修之時。
不懸彼曼陀羅。
秘故大師曼荼羅納藏不出給。
或一忿怒尊懸之修之。
謂不動尊也。
若餘忿怒尊也。
若本尊佛頂一像等也。
以曼荼羅不可顯露也。
□字者即熾盛頂也(一字頂故也)故種子字書法曼荼羅意也。
後書佛頂大曼荼羅身現也。
●字為金剛手種。
●為觀音種子。
若互違欤。
可尋之。
(寬德二年十一月也) 熾盛光真言。
于娑發吒下應雲扇底哩迦室哩曳(雲雲)而煩故不必用之(雲雲)。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熾盛佛頂中無其名。
即是釋迦佛也。
一字金輪亦即釋迦也。
此三同也。
熾盛光八佛頂中最勝是也。
(同日說) 師曰。
熾盛光法東寺不修之(雲雲)。
(同日說) 師曰。
一百八個阿字者。
三十六會如弘決第八。
具如修法私抄出之。
請觀音經法(五) (長久五九月十一) 請觀音經法以阿彌陀三尊懸安置之。
而以聖觀音為本尊修護摩。
其供養法多分依蘇悉地修之耳。
番僧讀經。
又誦經中六字章句陀羅尼消伏毒害陀羅尼二咒(件二咒随筆随時随一用之)阿阇梨念誦并護摩用阿魯力迦明。
又根本印明用阿魯力迦印明。
蓮花部心也。
又每時設淨楊枝二枝(如世人所用楊枝)安脅機。
其楊枝前後獻阏伽之時。
各取一枝打渡閦伽器之上獻之。
護摩本尊壇時請供聖觀音(此法口授法也)師曰。
獻楊枝咒賀娑賀娑(雲雲)用此咒無妨欤。
謂三戒之時。
齒木咒也。
請觀音經中陀羅尼。
是是鬼名陀羅尼也(雲雲)。
觀音(六)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觀音右手開花勢者。
火指大指相撚也。
如世畫像也。
(永承六年七月二十日說) 觀音一印法。
初印明是最初三昧耶印明也。
如十八道用三部三昧耶印明也。
秘錄觀音部入降三世法之決(可見降三世決也)六字(七)。
六字記正念誦 登高座結線 大壇高座 讀經 師曰。
是如舊次第編之也。
而準師傳修之。
戶摩時令番僧結線讀經等是佳也。
此法師說依胎藏(雲雲)而又依悉地可也。
凡别尊法多依悉地。
是可也。
線滿百結之。
後與檀主有二說。
一中間百結滿即與之。
後時時隻如恒念誦讀經修之。
不打磬等耳。
二計結願時。
百結足與之(雲雲)前說佳也(雲雲)。
此咒索袋縫裹系頸耳。
勿着膚耳。
又灑水事先師不用之。
後解線時修觀音法。
念誦之時即誦真言解線耳。
已上寬德二年六月說。
(同十月十九日說) 六時法之時結線滿百。
與檀主其有二樣。
或中間時百結滿即與檀主令系頸。
已後時時不必結之(私雲前日說同之)或相計第七日結願時。
百結畢而與之(私雲。
六字私記說同之)。
師曰。
六字者非字數六。
是名字六也。
觀音利六趣故有六名字也。
又請觀音疏○有人此法依聖觀音法修之。
以觀音為本尊(雲雲)戶摩時阇梨念誦聖觀音咒。
番僧誦佉住佉住咒(雲雲)若獨修之時。
先觀音咒。
次佉住咒。
六字法中印受之了即根本印(雲雲)觀音印也(雲雲) 十一面(八) 十一面者。
除本大面。
頭上有十一面也。
故頂上佛即十一面一也。
非冠中彌陀佛像(雲雲)冠中彌陀一說一一面花冠中有之(雲雲) 師說。
十一面者即十一地也(真言立十一地)即表斷十一面無明(雲雲)頂上佛面即第十一地佛果位也。
而世所圖造十一面像。
頂上佛面作身體甚非也。
唯佛頭面也。
如餘十面(雲雲)若全體現之頂上佛可不雲頂上佛面(雲雲)或說。
加大面表斷十二品無明(雲雲)十一面小咒。
古說魯雞入縛羅(雲雲)未詳之。
可尋之。
光明真言(九)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師曰。
光明真言是毗盧遮那真言也(雲雲) 光明真言印。
金合。
二中指并豎頭合。
二頭指當二中指第三節上。
少不相着。
二大指掌中二節相并屈入。
永承四年五月十一日。
于持明房奉受了。
私檢不空罥索經。
第三說不空罥索根本印。
與此相似耳(雲雲)。
又光明真言經意猶謂不空罥索咒欤故也。
咒中有不空句蓮花句等也。
又猶大日真言欤。
若爾者觀音部大日欤。
隻随意樂修之。
或懸不空索像。
何妨乎。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光明真言軌雲。
毗盧遮那如來為授母陀羅尼印品(雲雲)師說文點如此。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 光明真言本尊事。
師曰。
大日不空罥之二尊之間可用之(雲雲)又前日說大日(雲雲)持曰。
隻以大日為本尊耳(雲雲)。
(随求(十))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
随求八印者。
大随求菩薩八臂所持物标也。
以第一印為根本受了。
以大随求菩薩為本尊(雲雲)番僧誦大陀羅尼(雲雲)印努印努此菩薩種子三形。
印明梵号等台藏教有之。
北鬥(十一)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說) 北鬥戶摩如常。
六段本尊段請供七星。
但七星各各一杓供物投之。
本命星三杓許投之。
次第一字金輪段者可有用意也。
謂宿段副供之。
如世天段副四辟不動也。
但依台藏修之。
爐樣随法改之。
但多依息災修之。
又用命木命谷。
命谷諸段花之次投之。
凡諸戶摩相摩物燒供之(有說文)又命木宛乳木用。
但世間所貴木等。
若桑皆人所惜也故本尊北鬥段七木許用之。
是用心也。
北鬥曼荼羅本法不說之。
故諸說不同也。
随意樂也。
或中心安不動。
或安文殊。
或一字佛頂也。
但一字佛頂中台安說合軌意欤。
軌中殊一字頂說故也。
北鬥四十九燈事。
後日問奉受之有師說也。
(同日說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說) 延命中北鬥法四十九燈。
于一本輪燈可燃四十九燈也。
或時結棚被居之。
其輪燈便宜處安之(雲雲)。
(同日說。
但後日說欤) 北鬥形像可依圖本耳說處不分明。
(長久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北鬥法如前說。
但師傳燃四十九燈。
或棚安之(謂七星各各七故七七四十九欤)又紙錢七捧獻之。
不必用币帛。
近世俗法也。
或輪燈一本燃四十九燈耳(其燈便宜處安之。
其棚者臨時不能造輪燈也)大内北鬥禦修法四十九燈。
油壹斛參鬥七升貳合。
日别一鬥九升六合。
一燈四合定。
先下一鬥五升(康平八年三月十五日行事)。
(長曆四年表紙) 北鬥軌雲。
重罪拟徹算。
輕罪去紀(雲雲。
如彼記之)。
持厶 又北鬥一一相對七曜。
諸記皆對之(可見之。
此五字注出之。
雲雲)。
(寬德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北鬥法本法意是息災法也。
而若為延命修之者。
依延命法修之。
淨衣等之色隻如常随法耳。
或依增益修之(雲雲)師曰。
北鬥法為延命修之。
故依延命法修之。
或依增益法修之。
淨衣亦黃也。
四十九燈又為延命也。
(同十一月) 北鬥法念誦可用飒飒多那羅迦之咒。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說如) 師曰。
北鬥者四北鬥。
三似柄。
西國鬥着柄也。
又二十八宿中星宿七星宿者。
是非北鬥七星。
别星七也。
又北辰妙見也等(雲雲)。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 或一說雲。
北鬥軌中召北鬥真言。
又奉送時同用此咒(雲雲)。
今私案。
改曳醯呬句可雲蘖車蘖車欤(雲雲)北鬥古私記一一文一一意不可尋之。
不遑得意耳(雲雲)。
妙見(十二)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又北辰妙見也。
紫宮中心星下當有之。
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