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智慧。
幽默不是諷刺,它是智慧的言談,一句幽默的話語,蘊含着無限的深意和啟發;幽默不是嘲笑,它是自我的調侃,一個幽默的動作,傳達了無限的溫馨關懷。
幽默不是令人難堪的“直指人心”,幽默是一顆充滿悟性、靈巧、活潑與睿智的禅心。
幽默能化解尴尬,帶來愉悅。
羅貫中的“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何等放曠逍遙! 幽默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滌心靈的塵埃;又如天上的白雲,任運逍遙,不滞不礙。
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多一點兒禅心幽默,尤其現代人往往在一種不自覺的意識下被推動着向前,善惡是非的标準,都是社會共同的決定,沒有個人心智的真正自由。
所幸有了幽默,幽默是一顆禅心,幽默像太陽的熱能一樣,隻要有心,到處都有自己的熱能。
幽默有時候就像一位慈祥敦厚的長者,令人如沐春風;幽默有時候又像悄然開放的花朵,帶給人春意滿懷。
一代幽默大師卓别林,他那自我嘲弄的幽默,帶給世人無限的快樂,留給後人無限的緬懷。
在佛教裡,古來多少禅林大德,如佛印禅師、趙州禅師等,沒有一個不是幽默大師。
現代大文學家林語堂、魯迅,他們的文章語帶幽默諷刺,但卻諧而不谑,他們的風趣灑脫、超然淡泊,均為人間注入了一股清涼。
希望現代的社會,也能夠再多出幾位幽默大師,為人間平添些許趣味,帶來真正的祥和歡喜。
【思考】 1.何謂“幽默”? 2.禅宗公案中,有哪些表現出幽默的禅機? 3.請分享幾則幽默的小故事。
【延伸閱讀——佛光菜根譚】 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色彩;幽默,是世界上最好的作料。
幽默是睿智的禅心,它是自我解嘲,而非取笑别人;诙諧是智慧的言談,它是自我調侃,而非諷刺别人。
交道德的朋友,如讀聖賢列傳;交風趣的朋友,如讀散文小說;交精明的朋友,如讀财經文獻;交誠實的朋友,如讀曆史詩篇。
以誠相交 言誠有信,感人必深。
言不誠信,所感必深。
【提要】 一個人要培養自己的聲望,有待儲蓄自己的道德、人格、慈悲、善良,尤其誠信,用途廣泛。
别人和你來往,先要查看你人生的存折裡,有沒有誠信;人家要和你共事,也是一樣,要了解你過去的曆史裡,有無誠信的儲蓄。
有誠信的人,一句話就成交;沒有誠信的人,即使請人擔保,對方也不放心。
所以,有人說誠信是人的第二生命,人生的存折裡,儲蓄誠信方是無價寶。
【正文】 許慎的《說文解字》雲:“信,誠也。
誠,信也。
”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誠者,真實無妄之謂。
”程頤認為:“以實之謂信。
”所以誠信可謂是誠實無欺、信守承諾也。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一個人如果不誠實、沒有信用,就得不到大家的信賴:在工作上,主管不敢委以重任;在人際關系上,恐怕也得不到真誠的友誼。
商人、企業家如果沒有誠信,商譽不佳,事業就難以永續經營;政治人物沒有誠信,滿口謊言,得不到人們的信任,終會遭到大衆唾棄。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有個樵夫在河邊砍柴,一不小心把斧頭掉進河裡去了。
失去了謀生的工具,他坐在河邊痛哭。
河神可憐樵夫的處境,便潛入河中幫他撿斧頭,第一次,撈起一把金斧頭,問樵夫說:“這把金斧頭是你的嗎?”樵夫說:“不是。
”第二次,河神撈出一把銀斧頭來,問說:“是這把嗎?”樵夫仍然說:“不是。
”河神第三次下去,撈起樵夫自己原本那把普通的斧頭時,樵夫才說:“這正是我的斧頭。
”河神很贊賞樵夫誠實無欺的行為,就把金斧、銀斧一并送給他作為禮物。
樵夫得到金、銀斧頭的事,被另一個樵夫知道了,他起了貪心,決定去試試運氣,于是跑去河邊,故意把自己的斧頭丢到河流中,然後坐在河邊哭。
河神來了,也下河幫他撈斧頭,果然撈起一把金斧頭。
貪心的樵夫一看到金斧頭,便忙不疊地說:“呀!正是我的斧頭!”河神見這人這麼不誠實,便痛罵他說:“你這個騙子!”結果,這行騙的樵夫,不但得不到金斧頭,連自己原本那把普通的斧頭也失去了。
人往往因為貪心,而“偷雞不着蝕把米”,實在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啊! 有人問華人首富李嘉誠先生:“做人成功的要訣為何?”李先生說:“我認為做人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
要做到這樣,第一是誠信。
我答應的事,明明吃虧都會做,這樣一來,很多商業的事,人家說我答應的事,比簽合約還有用。
” 世人往往迷信追求物質上的名牌,殊不知建立自身誠信的品牌,才是最佳的名牌! 【思考】 1.為什麼誠信是做人成功的第一要訣? 2.如何樹立自己誠信的品牌? 3.試述閱讀本文的感想。
【延伸閱讀——佛光菜根譚】 誠不一,則心不能專;信不一,則言不能行。
識見不高,易生事端;德望不足,易生怒氣;誠信不夠,易生流言;道理不明,易生詭辯。
世道坎坷,靠一“耐”字能通行;人心難測,靠一“誠”字能知交。
幽默不是諷刺,它是智慧的言談,一句幽默的話語,蘊含着無限的深意和啟發;幽默不是嘲笑,它是自我的調侃,一個幽默的動作,傳達了無限的溫馨關懷。
幽默不是令人難堪的“直指人心”,幽默是一顆充滿悟性、靈巧、活潑與睿智的禅心。
幽默能化解尴尬,帶來愉悅。
羅貫中的“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何等放曠逍遙! 幽默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滌心靈的塵埃;又如天上的白雲,任運逍遙,不滞不礙。
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多一點兒禅心幽默,尤其現代人往往在一種不自覺的意識下被推動着向前,善惡是非的标準,都是社會共同的決定,沒有個人心智的真正自由。
所幸有了幽默,幽默是一顆禅心,幽默像太陽的熱能一樣,隻要有心,到處都有自己的熱能。
幽默有時候就像一位慈祥敦厚的長者,令人如沐春風;幽默有時候又像悄然開放的花朵,帶給人春意滿懷。
一代幽默大師卓别林,他那自我嘲弄的幽默,帶給世人無限的快樂,留給後人無限的緬懷。
在佛教裡,古來多少禅林大德,如佛印禅師、趙州禅師等,沒有一個不是幽默大師。
現代大文學家林語堂、魯迅,他們的文章語帶幽默諷刺,但卻諧而不谑,他們的風趣灑脫、超然淡泊,均為人間注入了一股清涼。
希望現代的社會,也能夠再多出幾位幽默大師,為人間平添些許趣味,帶來真正的祥和歡喜。
【思考】 1.何謂“幽默”? 2.禅宗公案中,有哪些表現出幽默的禅機? 3.請分享幾則幽默的小故事。
【延伸閱讀——佛光菜根譚】 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色彩;幽默,是世界上最好的作料。
幽默是睿智的禅心,它是自我解嘲,而非取笑别人;诙諧是智慧的言談,它是自我調侃,而非諷刺别人。
交道德的朋友,如讀聖賢列傳;交風趣的朋友,如讀散文小說;交精明的朋友,如讀财經文獻;交誠實的朋友,如讀曆史詩篇。
以誠相交 言誠有信,感人必深。
言不誠信,所感必深。
【提要】 一個人要培養自己的聲望,有待儲蓄自己的道德、人格、慈悲、善良,尤其誠信,用途廣泛。
别人和你來往,先要查看你人生的存折裡,有沒有誠信;人家要和你共事,也是一樣,要了解你過去的曆史裡,有無誠信的儲蓄。
有誠信的人,一句話就成交;沒有誠信的人,即使請人擔保,對方也不放心。
所以,有人說誠信是人的第二生命,人生的存折裡,儲蓄誠信方是無價寶。
【正文】 許慎的《說文解字》雲:“信,誠也。
誠,信也。
”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誠者,真實無妄之謂。
”程頤認為:“以實之謂信。
”所以誠信可謂是誠實無欺、信守承諾也。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一個人如果不誠實、沒有信用,就得不到大家的信賴:在工作上,主管不敢委以重任;在人際關系上,恐怕也得不到真誠的友誼。
商人、企業家如果沒有誠信,商譽不佳,事業就難以永續經營;政治人物沒有誠信,滿口謊言,得不到人們的信任,終會遭到大衆唾棄。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有個樵夫在河邊砍柴,一不小心把斧頭掉進河裡去了。
失去了謀生的工具,他坐在河邊痛哭。
河神可憐樵夫的處境,便潛入河中幫他撿斧頭,第一次,撈起一把金斧頭,問樵夫說:“這把金斧頭是你的嗎?”樵夫說:“不是。
”第二次,河神撈出一把銀斧頭來,問說:“是這把嗎?”樵夫仍然說:“不是。
”河神第三次下去,撈起樵夫自己原本那把普通的斧頭時,樵夫才說:“這正是我的斧頭。
”河神很贊賞樵夫誠實無欺的行為,就把金斧、銀斧一并送給他作為禮物。
樵夫得到金、銀斧頭的事,被另一個樵夫知道了,他起了貪心,決定去試試運氣,于是跑去河邊,故意把自己的斧頭丢到河流中,然後坐在河邊哭。
河神來了,也下河幫他撈斧頭,果然撈起一把金斧頭。
貪心的樵夫一看到金斧頭,便忙不疊地說:“呀!正是我的斧頭!”河神見這人這麼不誠實,便痛罵他說:“你這個騙子!”結果,這行騙的樵夫,不但得不到金斧頭,連自己原本那把普通的斧頭也失去了。
人往往因為貪心,而“偷雞不着蝕把米”,實在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啊! 有人問華人首富李嘉誠先生:“做人成功的要訣為何?”李先生說:“我認為做人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
要做到這樣,第一是誠信。
我答應的事,明明吃虧都會做,這樣一來,很多商業的事,人家說我答應的事,比簽合約還有用。
” 世人往往迷信追求物質上的名牌,殊不知建立自身誠信的品牌,才是最佳的名牌! 【思考】 1.為什麼誠信是做人成功的第一要訣? 2.如何樹立自己誠信的品牌? 3.試述閱讀本文的感想。
【延伸閱讀——佛光菜根譚】 誠不一,則心不能專;信不一,則言不能行。
識見不高,易生事端;德望不足,易生怒氣;誠信不夠,易生流言;道理不明,易生詭辯。
世道坎坷,靠一“耐”字能通行;人心難測,靠一“誠”字能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