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章第二建立者問何故定說六義等者。
建立門。
顯示能生種子因門。
決定唯六。
非是餘數。
于此門中。
有六問答。
第一問答。
簡去增減。
言一因有力不待緣等者。
初是因中。
具足自德。
無有所阙。
故不待緣。
此句即成第一第四。
次句因緣相資成故。
即成第二第五兩義。
後句因種所具衆德。
全讓緣法。
是故因力全成不作。
此句即成第三第六。
言又由上三義因中各有二義等者。
依他事法。
必具空有無性。
似有緣生無體。
二義曆然。
不相離故。
此等義理。
如前頻陳。
章何故不立第四句等者。
第二除去非因。
宋本有問答言。
義苑所牒章雲。
問何故不立第四句無力不待義耶。
答以彼非是因義。
故不立思之可見(已上)此是地論第三句。
不共生。
無知者故。
作時不住故之句。
雜集無作用故。
不共生句也。
若作不作義。
具足生法。
四句因緣。
一法上具。
今約緣起當相。
為言。
是故因無力不待緣。
非因。
章問待緣者待何等緣等者。
第三辨定緣體。
上六義中。
有四待緣。
空有力待緣等此所待之緣。
事須定指故。
言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緣者。
事法生起。
必由四緣。
一者因緣即是種子。
名親因緣。
是法親因。
辨生自體。
因即緣故。
名為因緣。
因立緣名。
非疏緣緣。
不同餘三緣緣是疏助之緣。
二等無間緣。
心心所法。
生起之時。
前念心心所。
開避引導。
令生後念心心所法。
若現在心法。
不落謝入過去世者。
後所應生心法。
不能生起。
前心壅住。
不開避故。
今此心法。
因緣具足。
依現在世引導力故。
後心得生。
前心後心。
皆是一類。
俱是心法。
是故言等。
前念次念。
此心得生。
于前後中。
無有間隔。
故雲無間。
等無間心為緣。
後心得生。
名等無間緣。
此新譯語。
舊雲次第緣。
前念次刹那中。
無間隔。
次第生故。
三所緣緣。
心心所法。
生起之時。
必托所緣境。
即得生起。
若無所緣。
心不能生。
以所緣境為緣。
是故名所緣緣。
舊雲緣緣。
心心所法生時。
此心即變境界。
此心轉變。
作境界故。
依所變境。
能緣之心。
即得生起。
心能變境。
托境心生。
此二必是一念同時。
無有前後。
心法速疾。
轉變自在。
作成諸法。
不可思議。
此等無間。
及所緣緣。
唯心心所起時具之。
色法無有此二緣故。
四增上緣。
色心法生時。
疏助與力。
令因感果。
名增上緣。
如彼五根令五識住。
令識緣境。
勢力增上。
或順或違。
助因必有勝勢用。
故立增上名。
此後三緣。
疏助名緣。
為因作緣。
非辨體故。
親辨果自體。
名親因緣故。
問此後三緣。
緣助用者。
為于因成緣。
于果作緣耶。
答疏助緣者。
助因令生現行果法。
本是助因即成助果。
由助因生果有勝勢力故。
等無間緣。
由所念心開避引導。
後念因種。
即生現行。
居現在故。
其所緣緣。
心法依托自所變境。
心心所法。
種子生現。
增上緣者。
由彼與力不障緣用。
種子生現。
是故三緣。
皆助親因及現果也。
此因緣者。
教中因此唯言因緣。
因即是緣。
持業釋故。
而顯幽抑。
名因緣緣。
問此因緣緣體。
總有幾種。
答因緣差别。
有二種體。
一者種子。
二者現行。
問種子親因。
應是因體。
何故現行。
名因緣體。
現行是種所生果故。
答此現行法。
亦熏種子。
是名現行熏種子因緣。
故以現行。
為因緣體。
總而言之。
有其三相。
一種子生種子因緣。
二種子生現行因緣。
三現行熏種子因緣。
雖種子體有其二種。
而開義門。
成此三相。
問種子現行。
俱為因緣。
此二種上。
各具幾義。
答種子之上。
具足二義。
一種子生種子。
二種子生現行。
此一種子。
通二門故。
現行法上。
唯有一義。
即熏種子因緣之義。
問此三因果。
生起之相。
為是同時。
是異時耶。
答種子自類相生因果。
必是異時。
前念種子。
生後念種。
同一類故。
不能同時。
前後隔念。
法爾相故。
種子生現。
現行熏種。
必是同時。
種子現行。
是異體法。
故是同時。
不相違背。
問種子生現。
現行熏種自類他類。
雲何分别。
答種子生現。
必是自類。
此類種子。
決定不生餘類現故。
若生異現。
非是其法種子義故。
現行熏種。
即能熏成自類他類種子。
于此所熏。
皆因緣義。
問自類現行。
熏自類種。
因緣是爾。
如何此現熏他類種。
成因緣義。
其現熏成行相雲何。
答種生現行必是自類。
現行熏種。
非唯熏成自類種子。
亦是熏得他類種子。
且如眼識現行緣境熏得後念眼識見種。
即是自類眼識現行。
即熏自類眼識種子。
若善惡中。
熏得前六業感異熟無記種子。
即是現行。
熏他類種。
成因緣義。
無有遮妨。
問種子自類相生因果。
種子生現。
現行熏種。
此三因緣。
為實因緣。
有不爾耶。
答種子生現。
實是因緣。
親辨成生自體果故。
現行熏種。
實是非因增上緣。
增上緣中。
談因緣義。
唯是現行熏種而已。
非是辨生自體果故。
而名因緣者。
不同餘法增上緣故。
種生現時。
彼增上緣。
與力疏助。
故唯得名增上緣力。
永不能與其因緣名。
今此現行。
熏種子時。
必有親辨其果之義故。
親建立因緣名義。
種子自類相生因緣。
不同種子生現因緣。
唯是種子。
有為法故。
念念生滅。
自類自類。
前滅後生。
既是自類。
非是他類。
故是名為自類因緣。
上三類中。
實親因緣。
唯是種子生現因緣一種而已。
而複餘二。
以别義故。
名為因緣。
有親辨故。
問一切因緣皆親因緣耶。
親因緣故。
生現行耶。
答此事不定。
不可一例。
或有是因緣法。
不名因緣。
或有此因緣法。
亦名
建立門。
顯示能生種子因門。
決定唯六。
非是餘數。
于此門中。
有六問答。
第一問答。
簡去增減。
言一因有力不待緣等者。
初是因中。
具足自德。
無有所阙。
故不待緣。
此句即成第一第四。
次句因緣相資成故。
即成第二第五兩義。
後句因種所具衆德。
全讓緣法。
是故因力全成不作。
此句即成第三第六。
言又由上三義因中各有二義等者。
依他事法。
必具空有無性。
似有緣生無體。
二義曆然。
不相離故。
此等義理。
如前頻陳。
章何故不立第四句等者。
第二除去非因。
宋本有問答言。
義苑所牒章雲。
問何故不立第四句無力不待義耶。
答以彼非是因義。
故不立思之可見(已上)此是地論第三句。
不共生。
無知者故。
作時不住故之句。
雜集無作用故。
不共生句也。
若作不作義。
具足生法。
四句因緣。
一法上具。
今約緣起當相。
為言。
是故因無力不待緣。
非因。
章問待緣者待何等緣等者。
第三辨定緣體。
上六義中。
有四待緣。
空有力待緣等此所待之緣。
事須定指故。
言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緣者。
事法生起。
必由四緣。
一者因緣即是種子。
名親因緣。
是法親因。
辨生自體。
因即緣故。
名為因緣。
因立緣名。
非疏緣緣。
不同餘三緣緣是疏助之緣。
二等無間緣。
心心所法。
生起之時。
前念心心所。
開避引導。
令生後念心心所法。
若現在心法。
不落謝入過去世者。
後所應生心法。
不能生起。
前心壅住。
不開避故。
今此心法。
因緣具足。
依現在世引導力故。
後心得生。
前心後心。
皆是一類。
俱是心法。
是故言等。
前念次念。
此心得生。
于前後中。
無有間隔。
故雲無間。
等無間心為緣。
後心得生。
名等無間緣。
此新譯語。
舊雲次第緣。
前念次刹那中。
無間隔。
次第生故。
三所緣緣。
心心所法。
生起之時。
必托所緣境。
即得生起。
若無所緣。
心不能生。
以所緣境為緣。
是故名所緣緣。
舊雲緣緣。
心心所法生時。
此心即變境界。
此心轉變。
作境界故。
依所變境。
能緣之心。
即得生起。
心能變境。
托境心生。
此二必是一念同時。
無有前後。
心法速疾。
轉變自在。
作成諸法。
不可思議。
此等無間。
及所緣緣。
唯心心所起時具之。
色法無有此二緣故。
四增上緣。
色心法生時。
疏助與力。
令因感果。
名增上緣。
如彼五根令五識住。
令識緣境。
勢力增上。
或順或違。
助因必有勝勢用。
故立增上名。
此後三緣。
疏助名緣。
為因作緣。
非辨體故。
親辨果自體。
名親因緣故。
問此後三緣。
緣助用者。
為于因成緣。
于果作緣耶。
答疏助緣者。
助因令生現行果法。
本是助因即成助果。
由助因生果有勝勢力故。
等無間緣。
由所念心開避引導。
後念因種。
即生現行。
居現在故。
其所緣緣。
心法依托自所變境。
心心所法。
種子生現。
增上緣者。
由彼與力不障緣用。
種子生現。
是故三緣。
皆助親因及現果也。
此因緣者。
教中因此唯言因緣。
因即是緣。
持業釋故。
而顯幽抑。
名因緣緣。
問此因緣緣體。
總有幾種。
答因緣差别。
有二種體。
一者種子。
二者現行。
問種子親因。
應是因體。
何故現行。
名因緣體。
現行是種所生果故。
答此現行法。
亦熏種子。
是名現行熏種子因緣。
故以現行。
為因緣體。
總而言之。
有其三相。
一種子生種子因緣。
二種子生現行因緣。
三現行熏種子因緣。
雖種子體有其二種。
而開義門。
成此三相。
問種子現行。
俱為因緣。
此二種上。
各具幾義。
答種子之上。
具足二義。
一種子生種子。
二種子生現行。
此一種子。
通二門故。
現行法上。
唯有一義。
即熏種子因緣之義。
問此三因果。
生起之相。
為是同時。
是異時耶。
答種子自類相生因果。
必是異時。
前念種子。
生後念種。
同一類故。
不能同時。
前後隔念。
法爾相故。
種子生現。
現行熏種。
必是同時。
種子現行。
是異體法。
故是同時。
不相違背。
問種子生現。
現行熏種自類他類。
雲何分别。
答種子生現。
必是自類。
此類種子。
決定不生餘類現故。
若生異現。
非是其法種子義故。
現行熏種。
即能熏成自類他類種子。
于此所熏。
皆因緣義。
問自類現行。
熏自類種。
因緣是爾。
如何此現熏他類種。
成因緣義。
其現熏成行相雲何。
答種生現行必是自類。
現行熏種。
非唯熏成自類種子。
亦是熏得他類種子。
且如眼識現行緣境熏得後念眼識見種。
即是自類眼識現行。
即熏自類眼識種子。
若善惡中。
熏得前六業感異熟無記種子。
即是現行。
熏他類種。
成因緣義。
無有遮妨。
問種子自類相生因果。
種子生現。
現行熏種。
此三因緣。
為實因緣。
有不爾耶。
答種子生現。
實是因緣。
親辨成生自體果故。
現行熏種。
實是非因增上緣。
增上緣中。
談因緣義。
唯是現行熏種而已。
非是辨生自體果故。
而名因緣者。
不同餘法增上緣故。
種生現時。
彼增上緣。
與力疏助。
故唯得名增上緣力。
永不能與其因緣名。
今此現行。
熏種子時。
必有親辨其果之義故。
親建立因緣名義。
種子自類相生因緣。
不同種子生現因緣。
唯是種子。
有為法故。
念念生滅。
自類自類。
前滅後生。
既是自類。
非是他類。
故是名為自類因緣。
上三類中。
實親因緣。
唯是種子生現因緣一種而已。
而複餘二。
以别義故。
名為因緣。
有親辨故。
問一切因緣皆親因緣耶。
親因緣故。
生現行耶。
答此事不定。
不可一例。
或有是因緣法。
不名因緣。
或有此因緣法。
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