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宗所立五教十宗大意略抄
關燈
小
中
大
世也。
問。
此教三僧祇與三乘教三僧祇。
有何差别乎。
答。
以三乘始教一大僧祇為一數。
數十為第二。
如此展轉祇成佛。
圓教速疾成佛不道理。
答。
雖然須臾經故速疾也。
但顯次第行布門故之爾耶。
問。
五教菩薩勝劣如何。
答。
以小乘菩薩極位為始教初心位。
以始教菩薩頂位為終教初心。
以終教極位為圓教初心也。
問。
五教淺深差别如何耶。
答。
有五門。
一随執非有門(小乘教。
唯佛一人有佛性。
一切無佛性也)二随事舒盈門(始教。
五種性中二乘定性無性有情。
無佛性不成佛也)三從理遍情門(終教。
一切有情悉有佛性。
悉皆成佛。
唯除非情草木也)四絕相離言門(頓教。
一切皆大來佛不論有無也)五性備衆德門(圓教。
有情非情皆有佛性成佛。
毗盧遮那佛身雲不二故也)故文雲。
通攝一切三世間中衆生及器。
無非佛故。
一大法身具十佛故(雲雲)問。
五教能化差别如何。
答。
小乘教能化佛經三僧祇百劫成佛。
丈六八相羅漢身佛也。
始教能化佛經三大僧祇成佛。
大化身佛也。
又他受用佛也。
終教能化佛是自他受用身報佛也。
頓教能化佛唯自性佛也。
圓教能化佛三世間中一大法身摩诃毗盧舍那如來也。
是一途說總相道理也。
但題機不同也。
問。
五教各立幾佛身耶。
答。
小乘教立生身法身二佛耳。
始教立三身佛。
終教立三身四身。
頓教立一佛。
圓教立十佛。
又立十身(謂國土身·衆生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佛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法界身也)具如宗章疏文(雲雲)問。
五教所立分齊寬狹如何。
答。
小乘教唯娑婆穢土一種。
大乘始教立三身土。
終教立世界海。
世界種·世界所土分等。
頓教立自性土。
圓教立三種世間。
并是立十十無盡世界。
總皆攝花藏世界耶。
問。
先小乘等四教所被衆生。
留各教證菩提。
為當如何。
答。
皆至第五圓教證菩提。
故引大乘同性經雲。
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
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毗盧舍那智藏大海(雲雲)問。
爾何回入耶。
答。
釋此事有四門。
一以本從末門。
華嚴圓教為本。
從頓教主小乘教為末也。
二攝末歸本門。
三乘末教歸一乘圓教也。
三本末差别門。
一乘與三乘義門各别也。
四本末無礙門。
一乘與三乘互融也。
十宗者 一。
我法俱有宗(有二。
一人天乘。
二小乘中犢子部·賢胄部·正量部·蜜林部·出經量部·法上部。
立三聚法。
有為·無為法·非二聚也。
可見) 二。
法有我無宗(薩婆多宗等也。
一者多門部。
雪山·飲光也。
各有二種所攝。
一名。
二色等也)三。
法無去來宗(大衆部等也。
雞胤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化地·法藏部也。
有部無為過未天等雲雲) 四。
現通假實宗(此宗計世出世法皆通假名及以真實。
此有一部。
之說假部也) 五。
俗妄真實宗(此宗計世法颠俱有假名。
出世非倒法是真實。
一說部等也) 六。
諸法但名宗(此宗計若世間法。
若出世法。
但有假名而無實體。
說出世部等也) 七。
一切皆空宗(大乘始教等) 八。
相真德不空宗(大乘終教) 九。
相想俱絕宗(大乘頓教) 十。
圓明具德宗(圓教) 具五教如上卷(雲雲) 華嚴宗祖師 普賢菩薩文殊菩薩 馬鳴菩薩龍樹菩薩 堅惠菩薩覺賢菩薩 日昭菩薩杜順菩薩 智嚴菩薩法藏菩薩 元曉菩薩大賢菩薩 表員菩薩見登菩薩 良辨菩薩實忠菩薩 世不喜菩薩總道菩薩 道雄菩薩 華嚴宗所立五教十宗大意略抄
問。
此教三僧祇與三乘教三僧祇。
有何差别乎。
答。
以三乘始教一大僧祇為一數。
數十為第二。
如此展轉祇成佛。
圓教速疾成佛不道理。
答。
雖然須臾經故速疾也。
但顯次第行布門故之爾耶。
問。
五教菩薩勝劣如何。
答。
以小乘菩薩極位為始教初心位。
以始教菩薩頂位為終教初心。
以終教極位為圓教初心也。
問。
五教淺深差别如何耶。
答。
有五門。
一随執非有門(小乘教。
唯佛一人有佛性。
一切無佛性也)二随事舒盈門(始教。
五種性中二乘定性無性有情。
無佛性不成佛也)三從理遍情門(終教。
一切有情悉有佛性。
悉皆成佛。
唯除非情草木也)四絕相離言門(頓教。
一切皆大來佛不論有無也)五性備衆德門(圓教。
有情非情皆有佛性成佛。
毗盧遮那佛身雲不二故也)故文雲。
通攝一切三世間中衆生及器。
無非佛故。
一大法身具十佛故(雲雲)問。
五教能化差别如何。
答。
小乘教能化佛經三僧祇百劫成佛。
丈六八相羅漢身佛也。
始教能化佛經三大僧祇成佛。
大化身佛也。
又他受用佛也。
終教能化佛是自他受用身報佛也。
頓教能化佛唯自性佛也。
圓教能化佛三世間中一大法身摩诃毗盧舍那如來也。
是一途說總相道理也。
但題機不同也。
問。
五教各立幾佛身耶。
答。
小乘教立生身法身二佛耳。
始教立三身佛。
終教立三身四身。
頓教立一佛。
圓教立十佛。
又立十身(謂國土身·衆生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佛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法界身也)具如宗章疏文(雲雲)問。
五教所立分齊寬狹如何。
答。
小乘教唯娑婆穢土一種。
大乘始教立三身土。
終教立世界海。
世界種·世界所土分等。
頓教立自性土。
圓教立三種世間。
并是立十十無盡世界。
總皆攝花藏世界耶。
問。
先小乘等四教所被衆生。
留各教證菩提。
為當如何。
答。
皆至第五圓教證菩提。
故引大乘同性經雲。
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
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毗盧舍那智藏大海(雲雲)問。
爾何回入耶。
答。
釋此事有四門。
一以本從末門。
華嚴圓教為本。
從頓教主小乘教為末也。
二攝末歸本門。
三乘末教歸一乘圓教也。
三本末差别門。
一乘與三乘義門各别也。
四本末無礙門。
一乘與三乘互融也。
十宗者 一。
我法俱有宗(有二。
一人天乘。
二小乘中犢子部·賢胄部·正量部·蜜林部·出經量部·法上部。
立三聚法。
有為·無為法·非二聚也。
可見) 二。
法有我無宗(薩婆多宗等也。
一者多門部。
雪山·飲光也。
各有二種所攝。
一名。
二色等也)三。
法無去來宗(大衆部等也。
雞胤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化地·法藏部也。
有部無為過未天等雲雲) 四。
現通假實宗(此宗計世出世法皆通假名及以真實。
此有一部。
之說假部也) 五。
俗妄真實宗(此宗計世法颠俱有假名。
出世非倒法是真實。
一說部等也) 六。
諸法但名宗(此宗計若世間法。
若出世法。
但有假名而無實體。
說出世部等也) 七。
一切皆空宗(大乘始教等) 八。
相真德不空宗(大乘終教) 九。
相想俱絕宗(大乘頓教) 十。
圓明具德宗(圓教) 具五教如上卷(雲雲) 華嚴宗祖師 普賢菩薩文殊菩薩 馬鳴菩薩龍樹菩薩 堅惠菩薩覺賢菩薩 日昭菩薩杜順菩薩 智嚴菩薩法藏菩薩 元曉菩薩大賢菩薩 表員菩薩見登菩薩 良辨菩薩實忠菩薩 世不喜菩薩總道菩薩 道雄菩薩 華嚴宗所立五教十宗大意略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