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關燈
虛無是一種哲學;絕對利己是一種哲學;為曆史進步捐軀是一種哲學。

    人生哲學很多,其實,一種哲學都是一種社會處境造就的。

    ” “那你的哲學是什麼處境造就的呢?”林虹看着李向南問。

     “一句話很難說清。

    不過,簡單講,我主張人應該抓緊幹些有價值的事,抓緊有價值的生活,是因為我現在能幹事,能追求有價值的生活。

    曆史給了我這條件。

    ” “如果曆史剝奪了你這個條件,你也一樣沉淪垮掉?”林虹尖銳地诘問着。

     “當然可能。

    ”李向南坦誠地承認這一點,“對于事業的絕望,對于生活的絕望,有時會使最堅強的信仰都崩潰的。

    曆史上這樣的先例還少嗎?對這一點,”李向南委婉地停頓了一下,“你應該有切身的體會。

    ” 被院牆相夾的鄉村街道在緩緩往後移動着。

    一個個院子裡傳來大人的說話聲、小孩兒的哭喊聲。

    前面街口出現了一片燈光通明的喧鬧。

    村中心的一大塊空地上,一個破籃球架上挂着兩個幾百度的大電燈泡。

    幾十個小夥子正吆喝着,上上下下地支架綁紮着一根根長木杆,釘着木闆,拉着幕布。

    這是在搭戲台。

    麥收完了,村裡農民們湊了份子,要請戲班子來唱三天大戲。

     又是黑暗狹窄的街道。

     “照你的理論,你現在這樣雄心勃勃,有朝氣,隻是因為處境幸運?”林虹接着剛才的話說道。

     “當然有這原因。

    我承認我是幸運者。

    所以,我絕不輕視那些不幸而消沉者。

    别人可能有我沒有的困難境遇。

    ”李向南誠懇地說,“可另一方面,同樣的境遇,有人垮了,有人沒垮,這就是性格強弱的差别了。

    所以,我鼓勵人都能強一些,戰勝境遇。

    ” 黑暗中聽見一個粗魯的嗓門在旁邊的房頂上喊着:“孩子他娘,把煙袋和火給我扔上來。

    ”那是怕熱的男人,在房頂鋪上席仰面看天地躺下睡了。

     “你是唯物主義者。

    ”林虹說。

     “可能是吧。

    所以我說,要改變一個人對生活的态度,最有力的是改變他的生活。

    要改變整個社會的人生哲學,就要靠改變整個社會生活。

    ” “可你會不會有一天灰心了,垮掉呢?” “這個問題,十幾年前你問過我。

    ” 林虹沉默了。

    臨插隊前在操場上散步的情景又浮現出來。

    也是黑夜,也是這樣甯靜,也是這樣緩緩并肩的腳步。

     “你還是那八個字,百折不撓,愈挫愈奮?”她輕聲說道。

     “這或許是我的人生格言。

    ”李向南在黑暗中說道,“我感謝曆史給了我強者的性格,我絕不有負于曆史。

    ” 他們出了村,走在去陳村中學的路上了。

     夜有些深了。

    遠遠看見縣城方向星星點點的燈火,天空中橫着一條淡淡的星河,田野上升起潮濕的泥土和莊稼的醉人氣息。

    兩個人沉默地走着,路顯得很短。

    遠遠村北口,有人在黑夜中還吱嘎吱嘎地搖着辘轳,從井裡絞着水,嘩嘩地澆着菜地,那聲音在深夜中顯出一種古老的蒼涼。

     “我查過曆史資料,這辘轳有兩千年以上的曆史了。

    ”李向南感慨道,“咱們現在的耕種方式、耕種工具,有許多還都是一兩千年前的東西。

    ” “又發你的曆史感慨了,”林虹笑了笑,“你不是要争取對社會的改造權嗎?你打算下一步怎麼争啊?” 李向南沉默了一會兒:“我準備搞一個大的行動。

    ” “在古陵?” “不,在上層。

    過兩天,我要回趟北京。

    ” “你跟黃平平說過兩天有人去北京,是你自己嗎?” “是。

    ” “去北京幹什麼?” “第一,我要說服我父親,取得他的支持。

    否則,他的幹預就能把我擋死。

    第二,我要在盡可能多的上層政策研究機構中活動,廣泛争取對我的支持。

    第三,我要廣為接觸這一代有思想者,開闊我的思路。

    我還想請一些年輕的經濟理論家,來古陵幫我搞長遠改革規劃。

    ” “計劃夠宏偉的。

    ” “第二個行動,我要去省裡,找省委第一書記顧恒談談,争取他對我的支持。

    ” “他能支持你嗎?” “我覺得可能。

    我和他談過幾次,他對有抱負的年輕人是很愛惜的。

    我上個星期已經給他寫過一封彙報信。

    ” “就這麼簡單嗎?”林虹問。

     李向南思索了一下,在黑暗中看了看林虹:“是有些複雜性。

    一個是顧榮的影響,親兄弟的話,會有特殊說服力的吧。

    ” “不光是這個吧?” “還有地委書記鄭達理的傾向性。

    這大概也能影響省委對古陵的判斷。

    ” 林虹沉默了一下:“這可能也不是最複雜的。

    ” “這夠複雜了。

    ”李向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