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處出現,嘎地在他們面前刹住。
“還沒進村就找見你了。
”新華社記者黃平平從車裡跳出來,那雙特别黑的眼睛閃着笑意。
“什麼事這麼急?” “關于悶大爺,還有鳳凰嶺大隊,我各寫了一篇報道,想請你看看。
我今天半夜就坐火車回北京去。
” “就這事?” “還有,想和你談談。
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黃平平看了旁邊的林虹一眼,“想聽你談談你的關于農村發展的長遠設想,你不是有個三十年展望嗎?” 李向南笑了:“你可真能跟蹤追擊。
” “當記者的就得這樣‘追捕’對象。
”黃平平快活地一笑。
她又看了看林虹。
“我給你們介紹一下,”李向南說道,“這是新華社記者黃平平,這是陳村中學老師林虹。
” “林虹?一到古陵就聽說你了。
”黃平平熱情地伸出手。
林虹友好地伸出手。
黃平平充滿活力的性格,還有她那飄甩的頭發,黑眼睛中溢射出的熱力和光彩,讓她隐隐感到一絲妒意。
“這樣吧,”李向南看着黃平平說道,“文章你留下。
我明天頭腦清醒一些再看。
你回北京,今晚就照原計劃回吧。
兩天後,會有人去北京,把文章給你送去。
有意見給你附上。
你看好嗎?” 黃平平想了想,問:“去北京的人是誰,可靠嗎?” “當然可靠,保管讓你滿意。
”李向南含着一絲幽默說道,“至于三十年展望,我這兩天躲在陳村再想想。
到時候,或許能給你談個五十年展望,好嗎?” 黃平平想了一下,又看了林虹一眼:“好,那就這樣吧。
”她從書包裡掏出文章留下,跳上吉普車走了。
看着吉普車遠去,林虹收回了有些恍惚的目光,看着李向南,不無善意地諷刺道:“你真是個改革家,一邊挨着整,一邊還三十年展望。
” 李向南推上自行車慢慢走着,自嘲道,“又想改革社會,還想改革人生。
” “你以為憑幾個佼佼者就能改變這麼大一個社會嗎?你還沒開始行動,就已經要把你改造社會的權力剝奪了。
” 李向南一下站住了,他轉過頭有些發火地說:“這個權力我要争。
” 林虹垂下眼沉默了一下:“已經有人造輿論說你是野心家了。
” “野心家?”李向南冷笑一聲,氣忿地說,“用這樣一條輿論把真正的事業家打下去,而真正的野心家就會在謹慎乖覺、曲意逢迎中,在倍受賞識中成長起來。
” “那你還改造什麼社會呢?” “我先要改造這一條。
” 奶媽家到了。
幹打壘的土院牆,小門,門口旁邊的牆下停放着一個石碾。
李向南看着碾子站住了。
“孫大娘家到了,這就是。
”林虹說。
“我知道。
” “那你愣什麼呢?” “我在看這個碾子。
”李向南用手輕輕推了推,碾砣在碾盤上滾動了一下,發出了不大的隆隆聲,“這個碾子二十六七年前就在這兒,現在還在這兒,什麼都沒變。
”他撫摸着碾子說道。
“感慨了?” 一個身子硬朗的老太太,正在早已掃得幹幹淨淨的院子裡拿瓢輕輕潑着水。
見有人進了院子,她直起腰。
李向南一眼就認出這是奶媽,同時也一眼就看到了她老得多麼厲害。
二十多年前,她三十多歲,還是個健壯的中年婦女,現在已經是滿臉皺紋的老太太了。
“奶媽,我是南南呀。
”李向南連忙靠住自行車,上前幾步握住老人的手。
碾子沒變,院子沒變,房子沒變,哺育過自己的奶媽卻已經衰老了,一種蒼涼酸楚湧上來,他兩眼濕了。
“哎呀,你是南南啊。
”孫大娘揉着眼,“這我可不敢認了。
讓我看看,都這麼高了。
跟你爸爸長得一樣,比他高,比他細。
你托人帶信說今天來,咋到這快黑了才來啊。
我做着飯一直等你呢。
”孫大娘又笑又抹淚,不知說什麼好,忙手忙腳地就要弄飯。
“奶媽,我吃了飯來的,您别張羅了。
” “吃了來的,一路也早餓了。
臭臭,快過來。
”她一邊裡裡外外忙着一邊喊着。
跑來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
“快叫,這是你南叔。
” “南叔。
”小男孩叫道。
“你多大了,十歲了?奶媽,這是根喜哥的孩子?” 根喜是奶媽的兒子,比李向南大半歲。
“是,這是他大的。
臭臭,快去叫你爹,說你南叔來了,快去。
”孫大娘一邊唠唠叨叨地把孫子打發去了,一邊把矮方桌擺在了院子裡,一會兒就堆滿了盆盆碗碗,又是炒雞蛋,又是炖肉,又是豆腐。
“我這就給你下餃子,早就捏好了等你。
路上跑熱了,先吃碗涼粉吧,這是你小時候最愛吃的。
那是芥末。
吃辣子
“還沒進村就找見你了。
”新華社記者黃平平從車裡跳出來,那雙特别黑的眼睛閃着笑意。
“什麼事這麼急?” “關于悶大爺,還有鳳凰嶺大隊,我各寫了一篇報道,想請你看看。
我今天半夜就坐火車回北京去。
” “就這事?” “還有,想和你談談。
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黃平平看了旁邊的林虹一眼,“想聽你談談你的關于農村發展的長遠設想,你不是有個三十年展望嗎?” 李向南笑了:“你可真能跟蹤追擊。
” “當記者的就得這樣‘追捕’對象。
”黃平平快活地一笑。
她又看了看林虹。
“我給你們介紹一下,”李向南說道,“這是新華社記者黃平平,這是陳村中學老師林虹。
” “林虹?一到古陵就聽說你了。
”黃平平熱情地伸出手。
林虹友好地伸出手。
黃平平充滿活力的性格,還有她那飄甩的頭發,黑眼睛中溢射出的熱力和光彩,讓她隐隐感到一絲妒意。
“這樣吧,”李向南看着黃平平說道,“文章你留下。
我明天頭腦清醒一些再看。
你回北京,今晚就照原計劃回吧。
兩天後,會有人去北京,把文章給你送去。
有意見給你附上。
你看好嗎?” 黃平平想了想,問:“去北京的人是誰,可靠嗎?” “當然可靠,保管讓你滿意。
”李向南含着一絲幽默說道,“至于三十年展望,我這兩天躲在陳村再想想。
到時候,或許能給你談個五十年展望,好嗎?” 黃平平想了一下,又看了林虹一眼:“好,那就這樣吧。
”她從書包裡掏出文章留下,跳上吉普車走了。
看着吉普車遠去,林虹收回了有些恍惚的目光,看着李向南,不無善意地諷刺道:“你真是個改革家,一邊挨着整,一邊還三十年展望。
” 李向南推上自行車慢慢走着,自嘲道,“又想改革社會,還想改革人生。
” “你以為憑幾個佼佼者就能改變這麼大一個社會嗎?你還沒開始行動,就已經要把你改造社會的權力剝奪了。
” 李向南一下站住了,他轉過頭有些發火地說:“這個權力我要争。
” 林虹垂下眼沉默了一下:“已經有人造輿論說你是野心家了。
” “野心家?”李向南冷笑一聲,氣忿地說,“用這樣一條輿論把真正的事業家打下去,而真正的野心家就會在謹慎乖覺、曲意逢迎中,在倍受賞識中成長起來。
” “那你還改造什麼社會呢?” “我先要改造這一條。
” 奶媽家到了。
幹打壘的土院牆,小門,門口旁邊的牆下停放着一個石碾。
李向南看着碾子站住了。
“孫大娘家到了,這就是。
”林虹說。
“我知道。
” “那你愣什麼呢?” “我在看這個碾子。
”李向南用手輕輕推了推,碾砣在碾盤上滾動了一下,發出了不大的隆隆聲,“這個碾子二十六七年前就在這兒,現在還在這兒,什麼都沒變。
”他撫摸着碾子說道。
“感慨了?” 一個身子硬朗的老太太,正在早已掃得幹幹淨淨的院子裡拿瓢輕輕潑着水。
見有人進了院子,她直起腰。
李向南一眼就認出這是奶媽,同時也一眼就看到了她老得多麼厲害。
二十多年前,她三十多歲,還是個健壯的中年婦女,現在已經是滿臉皺紋的老太太了。
“奶媽,我是南南呀。
”李向南連忙靠住自行車,上前幾步握住老人的手。
碾子沒變,院子沒變,房子沒變,哺育過自己的奶媽卻已經衰老了,一種蒼涼酸楚湧上來,他兩眼濕了。
“哎呀,你是南南啊。
”孫大娘揉着眼,“這我可不敢認了。
讓我看看,都這麼高了。
跟你爸爸長得一樣,比他高,比他細。
你托人帶信說今天來,咋到這快黑了才來啊。
我做着飯一直等你呢。
”孫大娘又笑又抹淚,不知說什麼好,忙手忙腳地就要弄飯。
“奶媽,我吃了飯來的,您别張羅了。
” “吃了來的,一路也早餓了。
臭臭,快過來。
”她一邊裡裡外外忙着一邊喊着。
跑來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
“快叫,這是你南叔。
” “南叔。
”小男孩叫道。
“你多大了,十歲了?奶媽,這是根喜哥的孩子?” 根喜是奶媽的兒子,比李向南大半歲。
“是,這是他大的。
臭臭,快去叫你爹,說你南叔來了,快去。
”孫大娘一邊唠唠叨叨地把孫子打發去了,一邊把矮方桌擺在了院子裡,一會兒就堆滿了盆盆碗碗,又是炒雞蛋,又是炖肉,又是豆腐。
“我這就給你下餃子,早就捏好了等你。
路上跑熱了,先吃碗涼粉吧,這是你小時候最愛吃的。
那是芥末。
吃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