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關燈
也是在這樣實際的比較中顯示出它對西方的影響嗎?” 詹姆士夫婦愈感興趣,愈不斷地對李向南提問題,李向南愈感到不安。

    他臉上不時感到旁邊鄭達理隐隐的不快輻射過來的寒意。

    但是,他又不好不回答問題。

    當最後李向南回答完“你們準備如何建設中國式的東方文明”這樣的問題之後,詹姆士夫婦很感興趣地看着李向南問道:“既富有理論力量,又富有實踐力量,你的這些才幹是如何造就的呢?” 李向南笑笑,轉過頭看着鄭達理,鄭達理沒有看他,雙手放在沙發扶手上,正用一種平淡的目光看着對面擋住客廳門口的四扇屏上的山水畫。

     “很簡單,用三句話回答吧。

    ”李向南對詹姆士夫婦說道,“第一句,我們這代人都是理想主義者,始終在為建設一個理想的社會努力,在實踐、在讀書。

    這造就了我們富有想象力的品格。

    第二句,中國的十年動亂使我們廣闊地看到了袒露的社會矛盾、社會結構,這造就了我們俯瞰曆史的眼界和冷峻的現實主義。

    第三句,在一個幾千年來就充滿政治智慧的國家裡,不斷地實際幹事情,自然就磨練出了政治才幹。

    ” “具體到你自己呢?” “更簡單:從上高中到現在十幾年來,我一天也沒有停止過讀書、實踐、思考。

    ” “你的回答很簡潔,也很令人滿意。

    ” 鄭達理會滿意嗎? 送走外國客人之後,鄭達理一邊和李向南慢慢往回走,一邊輕輕地拍了拍李向南的胳膊,很溫和地一句一句慢慢說道:“向南,我經過再三考慮,既為了古陵工作,也為了你本人好,決定給省委打個報告,把你的工作适當調動一下。

    ” 适當? “還有一件事,向南,你是年輕人,可又是領導幹部,在生活作風上務必要注意檢點啊。

    ” “那是造謠。

    ” “我并不是指調查組提到的事情。

    我是指在古陵。

    這方面的傳聞,我這兩天也多少聽到了一些……” 李向南從心中也從牙縫中發出了狠狠的冷笑。

     叭,一隻手從背後伸過來,按下了錄音機停止鍵。

    轟鳴的交響樂戛然而止。

    “在為命運感慨?”是康樂來了。

    他大大咧咧拉過椅子在一旁坐下,跷起二郎腿,“有什麼?大不了不伺候這幫庸吏,還回省裡,要不就轉回北京得了。

    ” 李向南點着了煙,沒說什麼。

     “你清楚你和鄭達理的矛盾嗎?”康樂說,“你知道你犯了什麼忌嗎?” 李向南擡頭看了康樂一眼,沉默着。

     “這叫‘聲高蓋主’。

    ” “我有什麼聲望,也一點不想壓倒誰。

    ”李向南自嘲地淡淡說道,擺了一下手,站了起來,“走,陪我去遛遛。

    ” 暮色像一層層灰藍色的薄紗從天上落下來,把被晚霞鍍亮的群山慢慢罩起來,把小小的縣城也罩起來。

    黃昏正在黯然退去,空氣中蕩漾着夏日山區被蒸熱一天後散發的氣息,有山的氣息,田野的氣息,正在收割着的黃熟的麥子的香味。

    他們沿着“之”字形的小路,走下縣城外西崖的十幾丈黃土陡壁,來到河灘上。

    這裡暮色更濃重些。

    隔着疏疏樹影,能看見河水的閃光,聽到河水的聲音,能感到腳下沙灘的細膩松軟。

    被踩翻的鵝卵石碰在穿涼鞋的腳面上,還帶着日曬的餘熱。

    空氣中也漸漸分辨出鵝卵石一天滾燙中散出的石腥氣。

     “我發現,我并不适合搞政治。

    ”李向南慢慢走着,說道。

     “真是心随境遷。

    這會兒,勃勃雄心一下都沒了?”康樂笑道。

     “我是真的這樣想。

    搞政治要有耐心,要有熬勁,要用大部分精力去搞權術保護自己。

    我沒那種耐心,也不喜歡權術。

    ” “你不是崇尚政治智慧嗎?” “政治智慧或許應該包含點權術?但智慧總不是權術。

    ” “你在古陵認輸了?” “認輸不會,我還要扳回局勢來。

    我不能輸了離開棋盤。

    ”李向南停頓了一下,“我也不會像小說中的改革家那樣感情沖動,一驚一乍,悲悲憤憤。

    那都是小家子氣。

    我隻是覺得花很大精力去搞這些政治算術,應付瑣碎,沒多大意思。

    ” “那你打算幹什麼?” “我想以後當個政治學術家,這是從莊文伊那兒學來的名稱。

    我可以給中國的改革家們當個高級幕僚,提供各種戰略方案供他們選擇。

    那樣搞點研究,可能更有意義。

    用你的語言說,更能實現自我。

    ” “說認真的吧,向南,别看我平常對你的雄心勃勃盡說涼話,可你要退出,我不贊同。

    ” “為什麼?” “因為那樣你就不能實現你的真正價值了。

    ” “怎麼不能?我剛才不是說了,我可以搞理論研究、戰略研究工作,這并不是消極,而是積極。

    ” “不,你的政治實踐才能是很突出的。

    你隻有這樣一邊實踐一邊研究,做個親自幹的戰略家,才能打出你的綜合優勢。

    ” “我搞研究,實踐經驗還是有用的,它能使我提出的理論、戰略切中實際,有可行性。

    ” “這不一樣。

    一個人要有所建樹,必須看明白自己的優勢。

    你看,當今世界上一切有貢獻的人都是依靠他在幾個領域的綜合優勢,在幾個領域的接合部、雜交部、邊緣部提出新東西。

    現在,有理論思想的人不少,有實際才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