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關燈
康樂笑了。

     “小胡,坦率說吧,”李向南又把目光轉向小胡,“最初把你調到政策研究室,我還沒有看到你的調查報告,那是後來在舊文件堆裡翻到的;當時出于兩個考慮:一個,我要把身邊的縣委辦公室首先搞成個精幹的機構。

    我看你和康樂在一起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所以決定調走你,給康樂騰開手腳。

    在聯絡幹部、團結上下,還有組織會議、靈活應變等方面,康樂比你擅長些。

    是不是?”李向南放低聲音說,習慣地停了一下,又道,“第二個考慮,我當初就想加強一下政研室。

    一個縣的政研室成了個無人問津的冷衙門,這太不正常了。

    當然,具體怎麼加強,當時我還沒設想成熟。

    這兩點就是我調動你的初衷。

    你有意見,鬧情緒,可以理解,年輕人不願意到冷衙門閑起來。

    可你那種态度也有那麼點不像話吧?”李向南寬和地一笑,戛然而止了。

     人群很靜。

    遠遠傳來河灘對面的吆喝聲,還有不遠處那群農民中姑娘隐約的講話聲。

    李向南把目光投向大家:“常委同志們都在,我有幾點提議。

    ”他說,“第一,加強政策研究室。

    把它真正建設成一個把握動态、研究政策的機構,要在全縣範圍集中為數不多的優秀人才,要提高研究室的規格,擴大它的權限,給予它廣泛活動的範圍。

    它應該列席常委會,在決策方面有更大的發言權。

    縣委需要這樣一個高效率的參謀部。

    ” 人們,包括小胡都被他的話吸引住了。

     “第二,依靠這個機構,我們不僅要對古陵縣的政策性問題做出迅速反應和研究,而且,從此出發,應該對全國範圍内的政策研究做出我們的貢獻。

    我相信古陵會出很多經驗的。

    同志們相信嗎?” 人們既活躍又有些拘謹地笑了。

     “第三點,這個政策研究室的主任,我和常委幾位同志已經交換過意見,提議由小胡同志擔任,原來政研室的主任老周同志年紀大了,有病,我和他談過了,他自動提出了退休。

    至于為什麼安排小胡同志擔任這個工作,很簡單:他勝任。

    當然,”他把目光溫和地投向小胡,“這有個前提,那就是小胡願意留在我們古陵縣工作啰。

    從我個人來說,我希望你能這樣獨當一面,幹出些實際成績來。

    ” 小胡還是低着頭,看不見他的眼睛。

     “好,我們先告一段落,去那兒看看吧。

    讓小胡慢慢考慮,常委同志們也還可以再醞釀醞釀。

    ”李向南揮了一下手,說道。

     考慮什麼呢?小胡随着人們踏着濕漉漉的小草在稻田間的小路上走着,一簇簇剛插不久的秧苗在陽光下嫩綠透亮,稻田裡的水鏡子一樣照出他的臉。

    留不留在古陵,現在是個不用考慮就已朦胧看到結果的事情了。

    那個結果,雖然他的自尊心現在絕對不願承認,但是他直感道,那是自己最終不會違抗的。

     那他還考慮什麼呢?他想考慮一下自己與李向南的關系? 李向南來古陵是有宏圖大略的,這他看得太明白了。

    他早就承認李向南幹得很漂亮。

    天下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專門在他嫉妒的人身上尋找不如自己的地方來和自己比較,以安慰自己;另一種人是專門在他嫉妒的人身上尋找比自己強的地方來與自己比較,不斷地苦惱自己。

    小胡就是後一種人。

    他不斷地發現着李向南高于他的政治才能,增加着嫉妒的折磨。

    可是此刻,很奇怪,他心中幾乎感覺不到對李向南的妒嫉。

    是因為敵視情緒的消除?不是。

    他知道,嫉妒能産生敵視,但嫉妒也常常在毫無敵視的關系中産生。

    那是因為什麼呢?他想不清楚。

    他隻感覺到李向南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發生了一些變化:他開始把他看成縣委書記而不是一個與自己同齡的青年了。

    他現在完全承認了:李向南遠比自己成熟得多。

    可為什麼看清了相互間的差距,嫉妒反而沒有了呢?他不知道,嫉妒恰恰是在一定的間距内發生的,間距拉開了,嫉妒便消失了。

    就像一般人從不嫉妒偉人,尤其不嫉妒去世的偉人一樣。

    人隻是嫉妒自己能夠嫉妒的人。

    那他和李向南的關系還有什麼可考慮的呢? 來到了那群農民前。

    姑娘講話停止了,眼睛亮閃閃地看着宋安生領來的這群人。

     “這是縣委李書記,這是縣委常委的領導們,來看看咱們。

    ”宋安生介紹道。

     蹲在稻田邊的農民們,青年的、中年的鼓起掌來,老年的則仰着臉露出恭敬的笑容。

    有人撐着膝蓋站起來,李向南伸開雙手示意大家不用起來。

    農民們認出他們熟悉的小胡和龍金生,顯得不那麼拘束了。

    龍金生也在農民中蹲下,接過一個老漢手中的旱煙袋吱吱地抽起來。

     “你是秀秀吧?你一定講得不錯啰。

    ”李向南笑着向那個姑娘伸過手去。

     那個叫秀秀的姑娘握着縣委書記的手,有點臉紅了,圓圓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