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意到這個問題,這就是我們的失職。
”他語氣很重地停頓了一下,“隻有一個同志例外。
” 他的目光落在小胡身上,小胡兀立在那兒。
“那就是小胡同志。
”李向南說,“他在一個關于卧龍莊的調查報告中提出了這個問題,而且很尖銳地指出,這是由農民對土地使用權的長期性、穩定性持懷疑的結果。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這塊地三年以後就不歸你種了,你還會考慮長遠的土壤改良嗎?不都要搞耗盡地力的掠奪式經營嗎?這就是農民的心理,這就是問題的實質。
”稍頃,他目光和藹地瞧着小胡,“小胡,你還願意再談談嗎?” 小胡沒說話,臉上卻露出一副根本不買賬的神情。
他敏感到李向南是轉而想拉他了。
收拾不動他,硬的不成來軟的了。
“小胡還是談談吧?”李向南說道。
小胡依然沉默不語,隻是略垂下眼,用眼簾擋避李向南的目光。
他的緘默等于給了李向南一個難堪,李向南自然明白。
一刹那,他有些懷疑起自己要争取小胡的決心來。
但他立刻微微颔首露出一笑。
不管小胡如何當衆難堪自己,也不管自己實際上多麼不喜歡這個心狹量窄的年輕人,他都要按自己既定的方針辦。
能争取一分就争取一分,哪怕先動搖一下他的立場也好。
小胡的才智在整個古陵都是難能可貴的。
得之,是一臂,失之,是一敵。
他把目光移向大家:“小胡不願談,我談談吧。
小胡可能覺得我這個縣委書記這樣做是為了拉他,”他看看小胡,“坦率說吧,我是要拉你。
”他堅定地說道,面向大家,“我很欣賞小胡在他的調查報告中表現出的思想,很欣賞他觀察問題的方法。
這也是我決定把小胡同志留在政策研究室的原因。
” 小胡的臉一下漲紅了。
他對這種以“工作需要”為由排斥異己的官樣文章太熟悉了。
從他離開人來人往、電話不斷的縣委辦公室,踏進空蕩冷落的政研室起,他就明顯地感到了自己的被排斥。
“少來這一套吧。
”他冷冷憋出一句。
“你——,還像個樣子嗎?”胡凡在一旁指着他大聲訓斥道。
“這不是在家裡,你少管那麼多。
”父親的當衆喝斥使小胡悻惱了。
李向南責備地看着小胡,長出了一口氣:“你很快就會知道,你這樣說是不應該的。
”接着,他又轉向常委們,“同志們,古陵縣的幾千畝綠肥消失了。
在這個人人忽略的平常現象後面,小胡同志看到了農民對待土地的态度和心理這樣的本質。
這是農民和土地的關系問題,中國頭等的大問題了。
“人們都靜靜地聽着。
”小胡的發現,我以為起碼有兩個重大意義。
第一,它關系到中國十五億畝耕地的發展前途。
十億人的吃穿,主要都在這十五億畝上了。
子孫的命運,民族的興衰。
大家想過嗎?“李向南停頓住,緩緩掃視着衆人,”現在,我們雖然盡量保持土地的包種分配情況的穩定,但農民也還是怕變動。
而實際上,随着農業的發展,農村家庭人口和勞力情況變化的累積,土地的包種分配情況也不可能永遠不變。
農民不願意對土地進行長期性投資建設也是必然的。
關鍵是我們必須制定一系列政策來鼓勵農民進行長期性土壤改良。
我們就是要以小胡的發現為基礎,開始一項決定十五億畝耕地發展前途的政策研究。
這是小胡同志的第一個貢獻。
“他有力地結束了第一點分析,停頓一下,又開始往下講:“第二個意義也許更大一些。
它提出了新形勢下我們的領導必須有的戰略眼光和政策眼光。
每個同志都必須具備這樣的政策眼光。
希望大家能在這兩天的下鄉中統一思想。
” 常委們感到了他嚴肅目光的壓力,特别是龍金生。
他垂着眼皮,兩眼盯着腳尖使勁地抽着煙,竭力想理清從黃莊水庫就開始受到震動的思想。
劉貌合上筆記本,對大家說明道:“小胡的調查報告,李向南早幾天就給了我,很不錯。
已經發往報社了。
報社昨天來信,準備很快刊登。
” 小胡意外地擡起眼。
“向南還以古陵縣委的名義寫了一段按語,題目是‘胡小光從農民不種綠肥中看到了什麼’,就是他剛才講的那些意思。
”他轉頭看着小胡,“你的某些措詞不妥之處,向南都做了修改。
” 小胡抱着胳膊兀立着,被剛才的敵意凝凍住的姿态還繃着沒變,但眼睛卻在鏡片後面微微眨動着。
李向南的目光移向了他:“小胡,我這可不單是為了拉你。
”他在風趣中透出責備,然後向大家說道,“我這個芝麻官有一點可以坦率告訴大家,我準備用三五年時間把古陵搞成在全國打頭的縣。
大家可以替我想想,除了調動一切人才,我還有别的辦法嗎?說我搞北京幫,”他轉頭看着身旁的康樂,“就憑你我二人,那不是自取垮台嗎?”
”他語氣很重地停頓了一下,“隻有一個同志例外。
” 他的目光落在小胡身上,小胡兀立在那兒。
“那就是小胡同志。
”李向南說,“他在一個關于卧龍莊的調查報告中提出了這個問題,而且很尖銳地指出,這是由農民對土地使用權的長期性、穩定性持懷疑的結果。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這塊地三年以後就不歸你種了,你還會考慮長遠的土壤改良嗎?不都要搞耗盡地力的掠奪式經營嗎?這就是農民的心理,這就是問題的實質。
”稍頃,他目光和藹地瞧着小胡,“小胡,你還願意再談談嗎?” 小胡沒說話,臉上卻露出一副根本不買賬的神情。
他敏感到李向南是轉而想拉他了。
收拾不動他,硬的不成來軟的了。
“小胡還是談談吧?”李向南說道。
小胡依然沉默不語,隻是略垂下眼,用眼簾擋避李向南的目光。
他的緘默等于給了李向南一個難堪,李向南自然明白。
一刹那,他有些懷疑起自己要争取小胡的決心來。
但他立刻微微颔首露出一笑。
不管小胡如何當衆難堪自己,也不管自己實際上多麼不喜歡這個心狹量窄的年輕人,他都要按自己既定的方針辦。
能争取一分就争取一分,哪怕先動搖一下他的立場也好。
小胡的才智在整個古陵都是難能可貴的。
得之,是一臂,失之,是一敵。
他把目光移向大家:“小胡不願談,我談談吧。
小胡可能覺得我這個縣委書記這樣做是為了拉他,”他看看小胡,“坦率說吧,我是要拉你。
”他堅定地說道,面向大家,“我很欣賞小胡在他的調查報告中表現出的思想,很欣賞他觀察問題的方法。
這也是我決定把小胡同志留在政策研究室的原因。
” 小胡的臉一下漲紅了。
他對這種以“工作需要”為由排斥異己的官樣文章太熟悉了。
從他離開人來人往、電話不斷的縣委辦公室,踏進空蕩冷落的政研室起,他就明顯地感到了自己的被排斥。
“少來這一套吧。
”他冷冷憋出一句。
“你——,還像個樣子嗎?”胡凡在一旁指着他大聲訓斥道。
“這不是在家裡,你少管那麼多。
”父親的當衆喝斥使小胡悻惱了。
李向南責備地看着小胡,長出了一口氣:“你很快就會知道,你這樣說是不應該的。
”接着,他又轉向常委們,“同志們,古陵縣的幾千畝綠肥消失了。
在這個人人忽略的平常現象後面,小胡同志看到了農民對待土地的态度和心理這樣的本質。
這是農民和土地的關系問題,中國頭等的大問題了。
“人們都靜靜地聽着。
”小胡的發現,我以為起碼有兩個重大意義。
第一,它關系到中國十五億畝耕地的發展前途。
十億人的吃穿,主要都在這十五億畝上了。
子孫的命運,民族的興衰。
大家想過嗎?“李向南停頓住,緩緩掃視着衆人,”現在,我們雖然盡量保持土地的包種分配情況的穩定,但農民也還是怕變動。
而實際上,随着農業的發展,農村家庭人口和勞力情況變化的累積,土地的包種分配情況也不可能永遠不變。
農民不願意對土地進行長期性投資建設也是必然的。
關鍵是我們必須制定一系列政策來鼓勵農民進行長期性土壤改良。
我們就是要以小胡的發現為基礎,開始一項決定十五億畝耕地發展前途的政策研究。
這是小胡同志的第一個貢獻。
“他有力地結束了第一點分析,停頓一下,又開始往下講:“第二個意義也許更大一些。
它提出了新形勢下我們的領導必須有的戰略眼光和政策眼光。
每個同志都必須具備這樣的政策眼光。
希望大家能在這兩天的下鄉中統一思想。
” 常委們感到了他嚴肅目光的壓力,特别是龍金生。
他垂着眼皮,兩眼盯着腳尖使勁地抽着煙,竭力想理清從黃莊水庫就開始受到震動的思想。
劉貌合上筆記本,對大家說明道:“小胡的調查報告,李向南早幾天就給了我,很不錯。
已經發往報社了。
報社昨天來信,準備很快刊登。
” 小胡意外地擡起眼。
“向南還以古陵縣委的名義寫了一段按語,題目是‘胡小光從農民不種綠肥中看到了什麼’,就是他剛才講的那些意思。
”他轉頭看着小胡,“你的某些措詞不妥之處,向南都做了修改。
” 小胡抱着胳膊兀立着,被剛才的敵意凝凍住的姿态還繃着沒變,但眼睛卻在鏡片後面微微眨動着。
李向南的目光移向了他:“小胡,我這可不單是為了拉你。
”他在風趣中透出責備,然後向大家說道,“我這個芝麻官有一點可以坦率告訴大家,我準備用三五年時間把古陵搞成在全國打頭的縣。
大家可以替我想想,除了調動一切人才,我還有别的辦法嗎?說我搞北京幫,”他轉頭看着身旁的康樂,“就憑你我二人,那不是自取垮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