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得最厲害,她額前的碎發上都往下滴着渾黃的水珠。
李向南克制着憤怒冷冷地看了看潘苟世,潘苟世不禁戰栗了一下。
李向南緊繃着嘴角,咬着牙使勁地咽下一口唾沫,那口唾沫咕隆一聲很響,他感到喉嚨管被哽了一下似的憋脹疼痛。
這就是橫嶺峪的公社書記,這就是這方圓幾十裡的一方之主。
他聽見自己提書包的右手緊攥的關節發出微響。
縣委常委們都不作聲。
胡凡站在那兒疚愧不安,自己是分管教育的,這麼多年在古陵,就沒有注意過這種情況。
他難過得喉嚨被什麼東西哽住了。
康樂神情嚴肅地站在人群中,看到有的孩子把鞋放在膝蓋上,光着小腳踏在泥濘中,他能感到他們腳底的透涼。
他鼻子有些發酸。
林虹站在窯洞深處最暗的角落,她已放下挽起的裙子,靜靜地看着這場面。
李向南目光朝向肖婷婷。
這個看去孩子般瘦小纖弱的姑娘,和自己小學一年級時的班主任老師有些相像。
這在一瞬間引起的聯想,更刺激了他對眼前情景的憤慨。
“肖老師,能不能占你們十分鐘上課時間?”李向南打破了沉寂,他看了看挂在黑闆旁滴滴答答走的鬧鐘,問道。
婷婷迷惑地看看他,又看看人群,然後把疑問的目光轉向駝秘書。
她不認識這群人。
“這是新來的縣委李書記。
”駝秘書介紹道。
“你的工作很艱苦啊。
”李向南伸手握住她那孩子般纖弱的小手。
婷婷的睛睛一下濕了,像孩子見到親人似的,嘴翕動着不知說什麼好。
“主要是同學們,”她指了指地下的孩子難過地說,“下一場雨地上潮好幾天,他們會得關節炎的。
光線又不好,會壞眼睛,又沒有桌子。
” 李向南轉過頭來,問潘苟世:“這裡有你的孩子嗎?” “沒,沒,沒有。
”潘苟世口吃起來。
李向南目光陰沉地打量了他一會兒,好像明白了什麼似的,譏諷點了點頭。
一轉臉,發現潘來發也來了:“你呢,有孩子在這兒嗎?” “我也沒有。
”潘來發趕快搖了一下頭,眨着眼恭順地答道。
李向南又冷冷地點了一下頭,目光轉到駝秘書身上:“你呢,老駝?” “那是我孫子。
”駝秘書指了指坐在第二排一個清秀的大眼睛男孩。
李向南指着地上坐的幾十個孩子,問潘苟世和潘來發:“這些孩子,你們一點都不心疼嗎?”潘苟世頭轉來轉去,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潘來發讪笑了一下,想讨好地說什麼,但立刻感到不妥,把話咽回去了。
“都不是你們的孩子,都不往心上放,是吧?”李向南蹙着眉逼視着潘苟世和潘來發,過了一會兒,他又問駝秘書:“老駝,你自己的孫子在裡頭,天天坐在泥水裡,你不心疼嗎?” 駝秘書像受了一擊震顫了一下,缺牙少齒的扁嘴嗫嚅着。
他仰着臉,扶了扶要滑下來的老花鏡,眼湧出淚水。
“駝秘書隻有一個兒子,死了,兒媳婦也改嫁了,隻留下這麼個獨苗孫子。
”潘來發一邊察看着縣委書記的臉色,一邊壯着膽子乖覺地介紹道。
“鐘鐘,你過來。
”駝秘書伸出手招呼小孫子。
鐘鐘仰着小臉怯生生地看着這麼多人,坐在那兒沒動。
婷婷走過去把他牽了過來。
他雙手抓着駝秘書的衣服,緊緊偎在駝秘書身邊。
駝秘書指了指孩子膝上一個針腳很粗的羊皮護膝:“這兒濕陰,我怕他寒腿,給他縫了這個。
” 李向南轉過頭看着潘苟世:“這樣的問題,你為什麼不解決?” “我不,不了解情況。
”潘苟世局促地解釋道。
“當三年公社書記不了解這些情況?” “具體不是我分管。
” “是宋安生分管,就該他負責了,是吧?可宋安生光這一年時間就向你反映過十七次情況。
他分管,管得了嗎?橫嶺峪公社,駝秘書買個算盤,都得你潘書記簽字才行。
不冤枉你吧?” 潘苟世沒想到新來的縣委書記把這樣的小事了解得這麼清楚,他結結巴巴不知說什麼好。
也許是窯洞裡人多地潮,他隻覺得蒸籠般憋悶濕熱,脊背又都汗濕了。
他突然發現宋安生不知何時已經進來了,立刻像撈到稻草一樣:“去年顧書記和老馮來過,”他看了馮耀祖一眼,“宋安生和婷婷就向他們反映過。
” 李向南看了看宋安生。
“顧縣長說,縣委很關心,讓我們再艱苦幾天,教室問題一定能很快解決,他和有關單位打招呼馬上研究。
”宋安生站在人群後面,有些拘謹地說道。
李向南心中一震:這就是婷婷剛才教育孩子們時講的話。
他看了婷婷一眼,她表情單純地聽着宋安生的回答。
顯然,她對顧縣長的話始終是相信的。
她這次寫給縣委的信也流露出這一點。
她隻是小心怯怯地(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對不對)又講了講新的情況,小心怯怯地問了問教室是不是快解決了。
李向南當然不知道,婷婷在寫這封信時反複猶豫了幾個月:縣委一定很忙,縣委一定在想辦法,領導有實際困難……自己這樣再去信應該不應該? “研究了嗎?”李向南把目光移向身後的馮耀祖,放低了聲音問道。
“因為忙,一直沒顧上。
”馮耀祖連忙搪塞道,“不過,那次臨走時,顧縣長又和老潘交待了一下,讓公社盡量設法解決。
” 李向南咬了一下牙,腮幫子微微凸了起來。
這就是婷婷和幾十個孩子虔誠相信的“縣委的關心”和天天盼望的“馬上解決”。
“一年時間都沒顧上?也太忙了。
”因為涉及到不在場的顧榮,也因為他不想破壞婷婷對“縣委”的虔誠,李向南隻是略含譏諷地說了一句。
他轉過頭接着對潘苟世說道:“宋安生的父親,還有傅老順,一個羊倌,人老耳聾,他們知道冒着雨給小學生修路拉橋繩。
你這公社書記來了三年了,都做了些什麼工作?” 窯洞裡很靜,隻聽見臉盆裡落水的嘀嗒聲。
“這是太暗了點。
”馮耀祖上下看了看窯洞,對李向南讨好地附和了一句。
見了領導對别人發怒就想讨好,這是他的本能。
“是太黑暗了點。
”李向南厲聲說道,聲音也高了起來。
馮耀祖沒想到李向南反而火了,他尴尬地笑了笑,又讪讪地說:“不過,總還是個别地方。
” “當然是個别地方。
要
李向南克制着憤怒冷冷地看了看潘苟世,潘苟世不禁戰栗了一下。
李向南緊繃着嘴角,咬着牙使勁地咽下一口唾沫,那口唾沫咕隆一聲很響,他感到喉嚨管被哽了一下似的憋脹疼痛。
這就是橫嶺峪的公社書記,這就是這方圓幾十裡的一方之主。
他聽見自己提書包的右手緊攥的關節發出微響。
縣委常委們都不作聲。
胡凡站在那兒疚愧不安,自己是分管教育的,這麼多年在古陵,就沒有注意過這種情況。
他難過得喉嚨被什麼東西哽住了。
康樂神情嚴肅地站在人群中,看到有的孩子把鞋放在膝蓋上,光着小腳踏在泥濘中,他能感到他們腳底的透涼。
他鼻子有些發酸。
林虹站在窯洞深處最暗的角落,她已放下挽起的裙子,靜靜地看着這場面。
李向南目光朝向肖婷婷。
這個看去孩子般瘦小纖弱的姑娘,和自己小學一年級時的班主任老師有些相像。
這在一瞬間引起的聯想,更刺激了他對眼前情景的憤慨。
“肖老師,能不能占你們十分鐘上課時間?”李向南打破了沉寂,他看了看挂在黑闆旁滴滴答答走的鬧鐘,問道。
婷婷迷惑地看看他,又看看人群,然後把疑問的目光轉向駝秘書。
她不認識這群人。
“這是新來的縣委李書記。
”駝秘書介紹道。
“你的工作很艱苦啊。
”李向南伸手握住她那孩子般纖弱的小手。
婷婷的睛睛一下濕了,像孩子見到親人似的,嘴翕動着不知說什麼好。
“主要是同學們,”她指了指地下的孩子難過地說,“下一場雨地上潮好幾天,他們會得關節炎的。
光線又不好,會壞眼睛,又沒有桌子。
” 李向南轉過頭來,問潘苟世:“這裡有你的孩子嗎?” “沒,沒,沒有。
”潘苟世口吃起來。
李向南目光陰沉地打量了他一會兒,好像明白了什麼似的,譏諷點了點頭。
一轉臉,發現潘來發也來了:“你呢,有孩子在這兒嗎?” “我也沒有。
”潘來發趕快搖了一下頭,眨着眼恭順地答道。
李向南又冷冷地點了一下頭,目光轉到駝秘書身上:“你呢,老駝?” “那是我孫子。
”駝秘書指了指坐在第二排一個清秀的大眼睛男孩。
李向南指着地上坐的幾十個孩子,問潘苟世和潘來發:“這些孩子,你們一點都不心疼嗎?”潘苟世頭轉來轉去,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潘來發讪笑了一下,想讨好地說什麼,但立刻感到不妥,把話咽回去了。
“都不是你們的孩子,都不往心上放,是吧?”李向南蹙着眉逼視着潘苟世和潘來發,過了一會兒,他又問駝秘書:“老駝,你自己的孫子在裡頭,天天坐在泥水裡,你不心疼嗎?” 駝秘書像受了一擊震顫了一下,缺牙少齒的扁嘴嗫嚅着。
他仰着臉,扶了扶要滑下來的老花鏡,眼湧出淚水。
“駝秘書隻有一個兒子,死了,兒媳婦也改嫁了,隻留下這麼個獨苗孫子。
”潘來發一邊察看着縣委書記的臉色,一邊壯着膽子乖覺地介紹道。
“鐘鐘,你過來。
”駝秘書伸出手招呼小孫子。
鐘鐘仰着小臉怯生生地看着這麼多人,坐在那兒沒動。
婷婷走過去把他牽了過來。
他雙手抓着駝秘書的衣服,緊緊偎在駝秘書身邊。
駝秘書指了指孩子膝上一個針腳很粗的羊皮護膝:“這兒濕陰,我怕他寒腿,給他縫了這個。
” 李向南轉過頭看着潘苟世:“這樣的問題,你為什麼不解決?” “我不,不了解情況。
”潘苟世局促地解釋道。
“當三年公社書記不了解這些情況?” “具體不是我分管。
” “是宋安生分管,就該他負責了,是吧?可宋安生光這一年時間就向你反映過十七次情況。
他分管,管得了嗎?橫嶺峪公社,駝秘書買個算盤,都得你潘書記簽字才行。
不冤枉你吧?” 潘苟世沒想到新來的縣委書記把這樣的小事了解得這麼清楚,他結結巴巴不知說什麼好。
也許是窯洞裡人多地潮,他隻覺得蒸籠般憋悶濕熱,脊背又都汗濕了。
他突然發現宋安生不知何時已經進來了,立刻像撈到稻草一樣:“去年顧書記和老馮來過,”他看了馮耀祖一眼,“宋安生和婷婷就向他們反映過。
” 李向南看了看宋安生。
“顧縣長說,縣委很關心,讓我們再艱苦幾天,教室問題一定能很快解決,他和有關單位打招呼馬上研究。
”宋安生站在人群後面,有些拘謹地說道。
李向南心中一震:這就是婷婷剛才教育孩子們時講的話。
他看了婷婷一眼,她表情單純地聽着宋安生的回答。
顯然,她對顧縣長的話始終是相信的。
她這次寫給縣委的信也流露出這一點。
她隻是小心怯怯地(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對不對)又講了講新的情況,小心怯怯地問了問教室是不是快解決了。
李向南當然不知道,婷婷在寫這封信時反複猶豫了幾個月:縣委一定很忙,縣委一定在想辦法,領導有實際困難……自己這樣再去信應該不應該? “研究了嗎?”李向南把目光移向身後的馮耀祖,放低了聲音問道。
“因為忙,一直沒顧上。
”馮耀祖連忙搪塞道,“不過,那次臨走時,顧縣長又和老潘交待了一下,讓公社盡量設法解決。
” 李向南咬了一下牙,腮幫子微微凸了起來。
這就是婷婷和幾十個孩子虔誠相信的“縣委的關心”和天天盼望的“馬上解決”。
“一年時間都沒顧上?也太忙了。
”因為涉及到不在場的顧榮,也因為他不想破壞婷婷對“縣委”的虔誠,李向南隻是略含譏諷地說了一句。
他轉過頭接着對潘苟世說道:“宋安生的父親,還有傅老順,一個羊倌,人老耳聾,他們知道冒着雨給小學生修路拉橋繩。
你這公社書記來了三年了,都做了些什麼工作?” 窯洞裡很靜,隻聽見臉盆裡落水的嘀嗒聲。
“這是太暗了點。
”馮耀祖上下看了看窯洞,對李向南讨好地附和了一句。
見了領導對别人發怒就想讨好,這是他的本能。
“是太黑暗了點。
”李向南厲聲說道,聲音也高了起來。
馮耀祖沒想到李向南反而火了,他尴尬地笑了笑,又讪讪地說:“不過,總還是個别地方。
” “當然是個别地方。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