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至今見了總有些敬畏,總覺得低人一頭,好像别人的文化墨水對他有壓力似的。
所以,他有什麼病,隻能在橫嶺峪看。
橫嶺峪的醫院是他的天下。
他走進去走出來,步子該趿拉就趿拉,手該甩就甩,要說就說,要笑就笑,要溜達就溜達。
到處是笑臉,他又自在又舒服。
一出橫嶺峪到别的醫院,他在醫生護士面前就點頭哈腰,窘促不堪。
他現在同樣窘促。
他極力想擺脫自己的窘促。
他做出對一切都很好奇的樣子,俯下身子,探着頭湊近觀看每一樣儀器,問長問短。
他那淳樸的樣子,他那對一切回答都張着嘴睜大眼的專注神态,以及不管聽懂沒聽懂,裝作恍然大悟地笑着:“噢,噢。
是這樣啊,是這樣啊。
”無疑赢得了主人們的好感。
好幾個人簇擁着,競相回答他的問題。
潘苟世被這種熱情包圍着,感到很受用。
特别是那個漂亮姑娘,緊着為他講解,這尤其讓他得意。
但是,潘來發在一旁的行動則多少打擊了這種得意。
這位“潘三快”也開始用同樣的好奇博取着主人們的歡心。
而且他的目光眨動的感興趣,他搔着後腦勺啧啧驚歎的恍然大悟,帶有更大的誇張性。
聽着潘來發一驚一乍地引起他身邊那群人的笑聲,潘苟世感到嫉妒。
他想壓過潘來發,但他的做戲能力無論如何賽不過潘來發,這讓他的悻惱到了難以克制的程度。
特别是當那位漂亮姑娘的目光也被潘來發的大聲說笑吸引過去時,潘苟世簡直恨得咬牙切齒了。
真該撤了他,當初就不該用他。
“來發,”他轉過頭想起什麼似地、隔着人群對潘來發說道,“磚廠今天上午不是讓你去嗎?你現在是不是去一趟?” 潘來發連頭也沒顧上轉過來,在人群中回了一聲:“下午再說吧。
”接着又俯下身,對着一台儀器一驚一乍地表演着他的好奇,依然惹起人們愉快的笑聲。
潘苟世簡直想撥開衆人上去唾他一臉。
最後,他終于有一個舉動壓過了潘來發,揚眉吐了氣。
在實驗室裡,在一排排玻璃器皿中,有一個大玻璃瓶裝滿着透明無色的液體,上邊貼着标簽是“H2O”。
他貼近看着,驚歎道:“這看着和水一樣。
”主人們哄堂大笑。
潘苟世莫名其妙,不知這話何以有這樣大的力量。
等他知道H2O就是水的化學名稱後,他也笑了:“我還真不知道。
” 這個笑話使實驗室的氣氛活躍異常,這是他與潘來發競争中的一個意外勝利。
從這時起,主人們幾乎都被這位公社副書記吸引了。
他很得意。
潘來發雖然也想盡辦法嘩衆取寵,但已經不能奪回優勢了。
等這場“比賽”終于結束後,回到家裡,潘苟世卻感到了恥辱。
他為自己低三下四、邋裡邋遢感到寒碜,也為自己身邊潘來發這樣一幫人感到寒碜。
而造成這一切寒碜的是科研所那些戴眼鏡的和不戴眼鏡的人。
所以他最終還是更深地嫉恨他們。
宋安生現在就和他們泡在一起。
宋安生現在又仗恃着新來的縣委書記做後台。
潘苟世腦袋突然亮了一下,閃過一個“上挂下聯”的詞。
他意識到李向南——宋安生——科研所那些戴眼鏡的,那是一條線。
自己明顯不是那條線上的,自己和他們格格不入。
哪兒格格不入,他說不清楚。
但他知道,那撥人上台不會要自己這号的,自己在台上,也絕不會要他們。
自己是哪條線上的呢?他想到了顧榮——自己——潘來發。
這是另外一撥人。
而現在這撥人好像開始在全國都要受排擠了。
這就是他朦胧的感覺。
他在理論上想不很清,但他知道為保衛自己的利益拚盡全力,他知道什麼是自己的。
而自己碗裡的不讓别人伸手,别人碗裡的自己也不去探爪,這是他的道德準則。
他從小不偷不搶,但是别人要拔走他家的一根秫稭稈,他就要紅着眼去拚命。
不讓他當省長、部長、縣委書記,他絕不眼氣,那不是屬于他的職位。
但是,橫嶺峪公社書記這個權力,現在是屬于他的。
誰要侵犯他的所有權,他就要和誰來一場你死我活。
他一邊這麼想着,一邊騰騰冒着火,在這丁字路口來回轉了一圈。
其實也就是七點多鐘,太陽剛出來不久,可他已經覺得熱氣逼人。
東邊一輛卡車,西邊一輛卡車,響着刺耳的喇叭嗚嗚地開過來,把一輛小驢拉的平車夾在中間。
小驢受了驚,不聽趕車人的吆喝,猛往前颠跑。
兩輛卡車急往路邊一打,咔楞楞挂碰着路邊的什麼,沒有停,一東一西地嗚嗚開走了。
往西的那輛卡車上站着幾個穿着藍帆布工作服的年輕人,手捂成喇叭筒狀回頭喊道:“潘——二——酸——!”他一眼認出是縣農機廠的車,再看路邊,寫着“橫嶺峪公社”的路标被撞歪了,像個人哭喪着臉平伸兩手無可奈何地向後斜倒下去。
這簡直如撞在他身上。
他直愣愣地生了一會兒氣,噔噔噔走上去,兩手抓着路标使勁往回扳,力太猛,喀嚓一聲響,路标從立柱上掉了下來,釘子帶出白花花的木茬。
他一個後趔趄差點摔在地上。
“潘副書記,您這是幹什麼呢,這麼大火?” 随着一陣撥浪鼓響,身後過來一個豆腐挑。
喜眉笑眼地搖着撥浪鼓的瘦幹巴老漢,是方圓幾十裡都出名的“萬事能”賈二胡。
要說他“萬事能”,名副其實。
田裡犁耧耙種,場上碾打揚垛,道上趕馬駕車,山上放羊放鹿,圈裡養豬喂兔,給牲口看病,連釘掌帶骟性;鐵匠木匠泥瓦匠,粉房醋房豆腐房,裡裡外外,連做帶賣;遠道販山貨,近道販鮮蔬,八九七十二行,樣樣精通。
用橫嶺峪一帶人的話說:除了生孩子不會,沒他不會的。
頂多還有一樣不會的:哭
所以,他有什麼病,隻能在橫嶺峪看。
橫嶺峪的醫院是他的天下。
他走進去走出來,步子該趿拉就趿拉,手該甩就甩,要說就說,要笑就笑,要溜達就溜達。
到處是笑臉,他又自在又舒服。
一出橫嶺峪到别的醫院,他在醫生護士面前就點頭哈腰,窘促不堪。
他現在同樣窘促。
他極力想擺脫自己的窘促。
他做出對一切都很好奇的樣子,俯下身子,探着頭湊近觀看每一樣儀器,問長問短。
他那淳樸的樣子,他那對一切回答都張着嘴睜大眼的專注神态,以及不管聽懂沒聽懂,裝作恍然大悟地笑着:“噢,噢。
是這樣啊,是這樣啊。
”無疑赢得了主人們的好感。
好幾個人簇擁着,競相回答他的問題。
潘苟世被這種熱情包圍着,感到很受用。
特别是那個漂亮姑娘,緊着為他講解,這尤其讓他得意。
但是,潘來發在一旁的行動則多少打擊了這種得意。
這位“潘三快”也開始用同樣的好奇博取着主人們的歡心。
而且他的目光眨動的感興趣,他搔着後腦勺啧啧驚歎的恍然大悟,帶有更大的誇張性。
聽着潘來發一驚一乍地引起他身邊那群人的笑聲,潘苟世感到嫉妒。
他想壓過潘來發,但他的做戲能力無論如何賽不過潘來發,這讓他的悻惱到了難以克制的程度。
特别是當那位漂亮姑娘的目光也被潘來發的大聲說笑吸引過去時,潘苟世簡直恨得咬牙切齒了。
真該撤了他,當初就不該用他。
“來發,”他轉過頭想起什麼似地、隔着人群對潘來發說道,“磚廠今天上午不是讓你去嗎?你現在是不是去一趟?” 潘來發連頭也沒顧上轉過來,在人群中回了一聲:“下午再說吧。
”接着又俯下身,對着一台儀器一驚一乍地表演着他的好奇,依然惹起人們愉快的笑聲。
潘苟世簡直想撥開衆人上去唾他一臉。
最後,他終于有一個舉動壓過了潘來發,揚眉吐了氣。
在實驗室裡,在一排排玻璃器皿中,有一個大玻璃瓶裝滿着透明無色的液體,上邊貼着标簽是“H2O”。
他貼近看着,驚歎道:“這看着和水一樣。
”主人們哄堂大笑。
潘苟世莫名其妙,不知這話何以有這樣大的力量。
等他知道H2O就是水的化學名稱後,他也笑了:“我還真不知道。
” 這個笑話使實驗室的氣氛活躍異常,這是他與潘來發競争中的一個意外勝利。
從這時起,主人們幾乎都被這位公社副書記吸引了。
他很得意。
潘來發雖然也想盡辦法嘩衆取寵,但已經不能奪回優勢了。
等這場“比賽”終于結束後,回到家裡,潘苟世卻感到了恥辱。
他為自己低三下四、邋裡邋遢感到寒碜,也為自己身邊潘來發這樣一幫人感到寒碜。
而造成這一切寒碜的是科研所那些戴眼鏡的和不戴眼鏡的人。
所以他最終還是更深地嫉恨他們。
宋安生現在就和他們泡在一起。
宋安生現在又仗恃着新來的縣委書記做後台。
潘苟世腦袋突然亮了一下,閃過一個“上挂下聯”的詞。
他意識到李向南——宋安生——科研所那些戴眼鏡的,那是一條線。
自己明顯不是那條線上的,自己和他們格格不入。
哪兒格格不入,他說不清楚。
但他知道,那撥人上台不會要自己這号的,自己在台上,也絕不會要他們。
自己是哪條線上的呢?他想到了顧榮——自己——潘來發。
這是另外一撥人。
而現在這撥人好像開始在全國都要受排擠了。
這就是他朦胧的感覺。
他在理論上想不很清,但他知道為保衛自己的利益拚盡全力,他知道什麼是自己的。
而自己碗裡的不讓别人伸手,别人碗裡的自己也不去探爪,這是他的道德準則。
他從小不偷不搶,但是别人要拔走他家的一根秫稭稈,他就要紅着眼去拚命。
不讓他當省長、部長、縣委書記,他絕不眼氣,那不是屬于他的職位。
但是,橫嶺峪公社書記這個權力,現在是屬于他的。
誰要侵犯他的所有權,他就要和誰來一場你死我活。
他一邊這麼想着,一邊騰騰冒着火,在這丁字路口來回轉了一圈。
其實也就是七點多鐘,太陽剛出來不久,可他已經覺得熱氣逼人。
東邊一輛卡車,西邊一輛卡車,響着刺耳的喇叭嗚嗚地開過來,把一輛小驢拉的平車夾在中間。
小驢受了驚,不聽趕車人的吆喝,猛往前颠跑。
兩輛卡車急往路邊一打,咔楞楞挂碰着路邊的什麼,沒有停,一東一西地嗚嗚開走了。
往西的那輛卡車上站着幾個穿着藍帆布工作服的年輕人,手捂成喇叭筒狀回頭喊道:“潘——二——酸——!”他一眼認出是縣農機廠的車,再看路邊,寫着“橫嶺峪公社”的路标被撞歪了,像個人哭喪着臉平伸兩手無可奈何地向後斜倒下去。
這簡直如撞在他身上。
他直愣愣地生了一會兒氣,噔噔噔走上去,兩手抓着路标使勁往回扳,力太猛,喀嚓一聲響,路标從立柱上掉了下來,釘子帶出白花花的木茬。
他一個後趔趄差點摔在地上。
“潘副書記,您這是幹什麼呢,這麼大火?” 随着一陣撥浪鼓響,身後過來一個豆腐挑。
喜眉笑眼地搖着撥浪鼓的瘦幹巴老漢,是方圓幾十裡都出名的“萬事能”賈二胡。
要說他“萬事能”,名副其實。
田裡犁耧耙種,場上碾打揚垛,道上趕馬駕車,山上放羊放鹿,圈裡養豬喂兔,給牲口看病,連釘掌帶骟性;鐵匠木匠泥瓦匠,粉房醋房豆腐房,裡裡外外,連做帶賣;遠道販山貨,近道販鮮蔬,八九七十二行,樣樣精通。
用橫嶺峪一帶人的話說:除了生孩子不會,沒他不會的。
頂多還有一樣不會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