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他完了就要無緣無故對老婆發一頓不滿。
不是嫌玉珍邋遢,就是嫌她笨,嫌她不知道個待人接物,沒個靈活氣。
這會兒和小喬并肩走着,她身上那一股什麼粉的、水的幽香弄得他心裡麻酥酥的。
也該給自己那口買點這。
咳,也不知她那不土不洋的會不會用。
到了總機室,一拿起電話,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就都煙消雲散。
小喬笑吟吟地倚在旁邊,用手指在胸前繞卷着披下來的頭發。
他也看不見她了,連幽香也聞不見了。
他隻聽見電話裡顧榮和藹威嚴的聲音。
那聲音沉甸甸的,讓他感到很大的分量。
他甚至想起昨晚夢中的一個鏡頭:顧榮坐在高高的山頂上講話,整個山谷雷鳴一樣轟響着他的聲音。
小喬在一旁看着他,心裡覺得很好玩,剛才在家裡氣勢洶洶得吓人,眼睛要噴血似的;這會兒,隔着電話也點頭哈腰的,成另一個人了。
“我,我都有思、思想準備。
”潘苟世對着話筒有些結巴地說。
每到關鍵時刻,小時候口吃的毛病就又帶出來了。
“誰知道你那個準備是個什麼準備啊?再說,光有思想準備就行了?”顧榮親切中帶着點長輩的揶揄,“你不是精通《三國》嗎?大意失荊州哦……” “是是是。
”他連連點着頭。
放下電話,已然是一額頭的汗了,他掏出一團黑污皺巴的手絹擦着。
顧書記對自己的提醒和敲打是非常及時的,是完全必要的。
看看一早晨自己都幹了些什麼?鬧來鬧去的把正經事倒丢到一邊去了。
今天,新來的縣委書記不是要來嗎?明明是把橫嶺峪當眼中釘肉中刺,來拔釘挑刺了,自己還在怄傻氣,這不是要大意失荊州?顧書記到底有水平,敲打在點子上。
想到他居然還知道自己精通《三國》,他心裡頗有點暖烘烘醉陶陶的很感動。
顧書記真是知人善用。
他想起昨天去縣裡招待所“貴賓院”看望顧榮的情況。
最後隻剩下他們兩個人時,潘苟世鼓了半天勇氣,大着膽子說了一句:“顧書記,您身體好點了嗎?要不要我給您号号脈?……啊,我,我懂點脈理,懂,懂得不多。
”他有些結巴了,脊背上已經汗涔涔了。
“早不要緊了。
”顧榮仰身坐在沙發上,擺了擺手,“這麼遠,一二十裡地,你三天兩頭跑來看我,不容易啊。
”他指着他,诙諧地開玩笑道:“忠臣。
啊?呵呵呵。
” 潘苟世也笑了,眼睛都有那麼點潮濕了。
他的感動顧榮也看出來了,顧榮也有些感動。
其實,他原來很看不起潘苟世,幹什麼事太窮兇極惡,沒個分寸水平,影響太不好。
但是,他看中了這個人的忠心耿耿、敢打頭陣。
這樣的人其實最好用,沖鋒陷陣不怕得罪人,絕不會打着領導的牌子去打人,自己躲在一邊做好人;更不會尾大不掉離心離德。
因為他那股惡勁,到處積怨,很難另立山頭。
實在群情激憤,可以當衆訓他三句,護他兩句,既軟硬兼施收拾住了他,自己又能以此得人心。
這種老謀深算的用人藝術,當然是潘苟世想不到的。
“我總不能在顧書記遭災倒黴的時候躲得遠遠的。
我……”他結結巴巴地竭力想表示自己的忠誠,但這笨話無疑讓顧榮不快了。
他很快把話題轉到李向南第二天要帶着縣委班子下鄉的事上: “橫嶺峪,他不是要去嗎?”顧榮靠在沙發上說道,“不能說是眼中釘肉中刺,起碼是他不太順眼的點吧?你潘苟世也有姓顧的嫌疑。
” “那我非和他幹不行。
” “幹什麼?”顧榮不滿地擡起眼看着潘苟世,拉長了聲音訊問道,“要團結為重嘛。
回去把公社的工作總結總結。
擺主流,擺成績,要理直氣壯。
有什麼問題,特别是難解決的問題,也可以擺出來向縣委書記請示工作嘛。
” 這話,潘苟世聽明白了。
這就是密授機宜。
他連連點着頭,羅圈着腿恭順地站了起來:“顧書記,您坐着,我這就回去準備。
”他塌着右肩,右手垂在膝前,袖子又長出一截,一邊連聲不疊地勸阻着顧榮,一邊倒退着出了房間。
這種絕不把脊背對着領導退出辦公室的“潘式”步法,早已給他帶來流傳甚廣的伴着哄笑的“榮譽”。
那是他本人還不自知的“榮譽”。
此時,他騰地從電話機旁站了起來。
昨天,他已安排好了對縣委書記“将軍”的陣勢;現在,他還要趁着早晨和前半晌的時間再周全地過一遍。
李向南來橫嶺峪拔釘,就要讓他撞在鐵釘上。
他剛走出電話室,大虎跑來叫他回家吃早飯。
他不耐煩地揮了一下手,打發道:“回去告訴你媽,我沒時間,不吃了。
”大虎仰着小圓臉畏怯地看着他,一聲不響地走了。
都什麼時候了,還吃早飯?太陽已經照得公社大院那排西房的白灰牆亮晃晃的,橫嶺山也鍍上一層耀眼的金黃,土是土,樹是樹,連小石小草都看得清清楚楚了。
還顧得上吃飯? 要抓緊。
第一,把公社的工作再通盤周密地考慮一遍,檢查安排一遍,絕不能有任何漏洞叫李向南抓住。
整人都是抓住借口才能下手的,這個經驗他是最明白不過的。
第二,更重要的,要準備上一堆難題,“請示”縣委書記。
讓他難辦,碰個灰溜溜。
想到給新來的縣委書記來個“出難題”,他又興奮又緊張,手心都攥出熱汗了。
不是嫌玉珍邋遢,就是嫌她笨,嫌她不知道個待人接物,沒個靈活氣。
這會兒和小喬并肩走着,她身上那一股什麼粉的、水的幽香弄得他心裡麻酥酥的。
也該給自己那口買點這。
咳,也不知她那不土不洋的會不會用。
到了總機室,一拿起電話,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就都煙消雲散。
小喬笑吟吟地倚在旁邊,用手指在胸前繞卷着披下來的頭發。
他也看不見她了,連幽香也聞不見了。
他隻聽見電話裡顧榮和藹威嚴的聲音。
那聲音沉甸甸的,讓他感到很大的分量。
他甚至想起昨晚夢中的一個鏡頭:顧榮坐在高高的山頂上講話,整個山谷雷鳴一樣轟響着他的聲音。
小喬在一旁看着他,心裡覺得很好玩,剛才在家裡氣勢洶洶得吓人,眼睛要噴血似的;這會兒,隔着電話也點頭哈腰的,成另一個人了。
“我,我都有思、思想準備。
”潘苟世對着話筒有些結巴地說。
每到關鍵時刻,小時候口吃的毛病就又帶出來了。
“誰知道你那個準備是個什麼準備啊?再說,光有思想準備就行了?”顧榮親切中帶着點長輩的揶揄,“你不是精通《三國》嗎?大意失荊州哦……” “是是是。
”他連連點着頭。
放下電話,已然是一額頭的汗了,他掏出一團黑污皺巴的手絹擦着。
顧書記對自己的提醒和敲打是非常及時的,是完全必要的。
看看一早晨自己都幹了些什麼?鬧來鬧去的把正經事倒丢到一邊去了。
今天,新來的縣委書記不是要來嗎?明明是把橫嶺峪當眼中釘肉中刺,來拔釘挑刺了,自己還在怄傻氣,這不是要大意失荊州?顧書記到底有水平,敲打在點子上。
想到他居然還知道自己精通《三國》,他心裡頗有點暖烘烘醉陶陶的很感動。
顧書記真是知人善用。
他想起昨天去縣裡招待所“貴賓院”看望顧榮的情況。
最後隻剩下他們兩個人時,潘苟世鼓了半天勇氣,大着膽子說了一句:“顧書記,您身體好點了嗎?要不要我給您号号脈?……啊,我,我懂點脈理,懂,懂得不多。
”他有些結巴了,脊背上已經汗涔涔了。
“早不要緊了。
”顧榮仰身坐在沙發上,擺了擺手,“這麼遠,一二十裡地,你三天兩頭跑來看我,不容易啊。
”他指着他,诙諧地開玩笑道:“忠臣。
啊?呵呵呵。
” 潘苟世也笑了,眼睛都有那麼點潮濕了。
他的感動顧榮也看出來了,顧榮也有些感動。
其實,他原來很看不起潘苟世,幹什麼事太窮兇極惡,沒個分寸水平,影響太不好。
但是,他看中了這個人的忠心耿耿、敢打頭陣。
這樣的人其實最好用,沖鋒陷陣不怕得罪人,絕不會打着領導的牌子去打人,自己躲在一邊做好人;更不會尾大不掉離心離德。
因為他那股惡勁,到處積怨,很難另立山頭。
實在群情激憤,可以當衆訓他三句,護他兩句,既軟硬兼施收拾住了他,自己又能以此得人心。
這種老謀深算的用人藝術,當然是潘苟世想不到的。
“我總不能在顧書記遭災倒黴的時候躲得遠遠的。
我……”他結結巴巴地竭力想表示自己的忠誠,但這笨話無疑讓顧榮不快了。
他很快把話題轉到李向南第二天要帶着縣委班子下鄉的事上: “橫嶺峪,他不是要去嗎?”顧榮靠在沙發上說道,“不能說是眼中釘肉中刺,起碼是他不太順眼的點吧?你潘苟世也有姓顧的嫌疑。
” “那我非和他幹不行。
” “幹什麼?”顧榮不滿地擡起眼看着潘苟世,拉長了聲音訊問道,“要團結為重嘛。
回去把公社的工作總結總結。
擺主流,擺成績,要理直氣壯。
有什麼問題,特别是難解決的問題,也可以擺出來向縣委書記請示工作嘛。
” 這話,潘苟世聽明白了。
這就是密授機宜。
他連連點着頭,羅圈着腿恭順地站了起來:“顧書記,您坐着,我這就回去準備。
”他塌着右肩,右手垂在膝前,袖子又長出一截,一邊連聲不疊地勸阻着顧榮,一邊倒退着出了房間。
這種絕不把脊背對着領導退出辦公室的“潘式”步法,早已給他帶來流傳甚廣的伴着哄笑的“榮譽”。
那是他本人還不自知的“榮譽”。
此時,他騰地從電話機旁站了起來。
昨天,他已安排好了對縣委書記“将軍”的陣勢;現在,他還要趁着早晨和前半晌的時間再周全地過一遍。
李向南來橫嶺峪拔釘,就要讓他撞在鐵釘上。
他剛走出電話室,大虎跑來叫他回家吃早飯。
他不耐煩地揮了一下手,打發道:“回去告訴你媽,我沒時間,不吃了。
”大虎仰着小圓臉畏怯地看着他,一聲不響地走了。
都什麼時候了,還吃早飯?太陽已經照得公社大院那排西房的白灰牆亮晃晃的,橫嶺山也鍍上一層耀眼的金黃,土是土,樹是樹,連小石小草都看得清清楚楚了。
還顧得上吃飯? 要抓緊。
第一,把公社的工作再通盤周密地考慮一遍,檢查安排一遍,絕不能有任何漏洞叫李向南抓住。
整人都是抓住借口才能下手的,這個經驗他是最明白不過的。
第二,更重要的,要準備上一堆難題,“請示”縣委書記。
讓他難辦,碰個灰溜溜。
想到給新來的縣委書記來個“出難題”,他又興奮又緊張,手心都攥出熱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