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關燈
明天要下鄉。

    傍晚,李向南轉了轉,準備到幾個幹部家看看。

     一進莊文伊家,莊文伊正在和妻子吵架。

    他妻子也是個大學畢業,搞植物栽培的,正在訓斥丈夫:“你就是頭腦發熱。

    你又不搞政治,參與那些幹什麼?得罪了顧榮,又和李向南鬧得這麼僵,還不如在家寫你的書。

    ”她一邊說着,一邊系着圍裙收拾家。

    晚飯後的碗筷還狼藉地堆在桌上,兩個四五歲的男孩在地上互相揪打着,小的哇哇哭。

     “你們鬧什麼?”莊文伊煩躁地沖孩子嚷着,揚手要打。

     “你有氣沖孩子撒什麼?”妻子一邊上來拉孩子一邊戗他。

    莊文伊使勁唉了一聲,立起身要往外走,迎面看見站在門口的李向南。

     “怎麼内戰了?”李向南笑着進了屋。

     “他明明不是搞政治的人,可還覺得自己挺行。

    已經有人說他是野心家了。

    ”做妻子的繼續數落着丈夫。

     “搞政治有什麼難的?”莊文伊不服氣地說了一句。

     “我看你就有些野心。

    要當什麼政治學術家。

    不直接搞政治,可要站在政治家之上,用理論去指導政治。

    ” “你胡說八道什麼?”莊文伊惱羞成怒,他并不願意把這“野心”公布于衆,有些話隻能是夫妻間說的。

     李向南笑笑,他太理解這些了:“當政治學術家算什麼野心?都要有點這‘野心’,對社會倒是好事。

    “他打着圓場,一邊接過莊文伊遞過來的煙,一邊把這個家掃視了一遍。

    靠窗的一張寫字台上,攤着一攤書籍資料,上面有個台燈。

    靠牆的一架放下機頭的縫紉機上也堆着一堆資料,也有一盞台燈。

    ”你們這是夫妻倆各自一攤陣地吧?“李向南坐下來說道,”老莊,我歡迎你當政治學術家,經常給我們這些幹實際事的人一些指導。

    “ “你不要來安撫我。

    我不怕受氣,也不怕和你争吵。

    隻要為改革,值得。

    ”莊文伊帶着情緒說道。

    他呼啦拽過一個小闆凳,一屁股坐下,用力抽了兩口煙:“改革的關鍵是什麼?第一是決心,第二是決心,第三還是決心。

    沒有決心,真正的改革者都要被你們犧牲掉的。

    “莊文伊說着情緒激動起來,他騰地站起來,從書架上嘩啦啦抽出幾本書,”你看看世界經濟史和科技史,對比一下咱們的情況。

    隻要徹底擯棄舊體制,破釜沉舟,就能成功。

    這是曆史的潮流。

    “ 李向南笑着擺了一下手:“我今天來是和你們拉家常的。

    關于改革的争論,咱們明天下鄉了再進行。

    ” “下鄉能争什麼?” “結合具體問題争啊。

    ”李向南說道。

     和莊文伊夫妻閑聊了一會兒,李向南起身告辭了。

    看來,要說服這位書生意氣的“激進派”不是很容易的。

    思維方式是天下最頑固的東西之一。

    看明天開始的下鄉之行吧。

     李向南要看的第二個人是龍金生。

    他單身一人在縣城借住着一間民房。

    一進院門,他聽見龍金生在不耐煩地喊“不行”的聲音,他不禁站住了。

    他第一次聽見龍金生粗腔大嗓地發火。

    這是個大雜院。

    龍金生站在他住的那間房子門口。

     門外站着一個穿藍補丁衣服的農村婦女,看樣子有五十來歲。

    她不時小心地看看龍金生,正在哀求他什麼。

    “你就一點不管管?”她低聲說着。

     “這事我不能管。

    ”龍金生說。

     “這又不犯政策……” “這就是最大的犯政策。

    ” “你一個都不管?” 龍金生不耐煩地長歎一口氣。

     “我求别人幫着辦,你這次别攔,行不?”農村婦女又怯怯地看看龍金生。

     “不行,我告訴你不行。

    ” “我今天為三小子求你一回。

    ” “你咋這麼渾啊。

    ”龍金生發火了。

     李向南進了院子:“怎麼回事,大嫂?”他看了一眼龍金生,向那個農村婦女問道。

    龍金生要攔又不能攔,無奈地歎了口氣。

     “你有啥事兒呀,大嫂?”李向南又一次問。

     “你别管她。

    ”龍金生一擺手對李向南說道。

     那個農村婦女想要說什麼,看了看龍金生,又閉住了嘴。

     “怎麼回事?”李向南看着龍金生問道。

     “他是我老伴。

    ” 李向南愣怔了。

    他知道,龍金生在古陵當了二十多年縣級領導,至今沒有把老婆孩子轉為城鎮戶口。

    “大嫂,您有什麼事?”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