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關燈
是很有熱情的,是改革家。

    ” “‘家’的頭銜是不好亂封的,但現在幹的事情,我覺得有點意義。

    ” “我可是老了。

    ”林虹略帶傷感地說。

     李向南沉思地看了她一眼。

    她和學生時代的樣子不同了,雖然還很美,但像個成熟的年輕婦女了。

    這讓他頗有人生滄桑的惆怅,還有一種很難叫作失望的某種失望。

    但讓他沉默無語的還不止是這一點。

    “你這些年怎麼樣?”他問。

     “就那麼回事吧。

    ”林虹踢着沙石路水窪中的石子,聲音變低了:“你聽說我在古陵的情況了嗎?” “聽說了一些。

    你以後打算呢?” “也沒什麼打算。

    嗳,”她一擡頭,笑着把話題轉了,“你來到小時候住過的地方,有什麼感覺?” “你這是轉移話題嗎?” “不,我真的想問問。

    ”她說。

     “你看見那兩根杆子沒有?”李向南指着河對面說道,河對面在幾戶綠樹遮掩的農舍旁邊有兩根鏽了的鐵管子豎在那兒,中間拉着繩子,是用來晾衣服的,“我五歲時這兩根鐵杆子就豎在那裡,還爬過它們。

    二十多年了還在,隻是覺得不像過去高了。

    ” “你嫌中國變化太慢?” “是。

    當然也有變化,村裡的房子比過去好多了。

    ” “你是來變革的,是吧?” “你關心這些嗎?”他問。

     “我不關心。

    ” 李向南沉默了一下,問道:“這麼多年為什麼不給我寫信?“ “沒什麼可寫的。

    ”她的口氣很冷淡,表明這個問題不容再問下去。

     “你離開内蒙後到哪兒了?” “先是調到東北,後又調到山西。

    ” “我聽說了,寫信找過你。

    你沒回信。

    後來呢?” “又流浪了幾個地方。

    ” “再往後呢?” “什麼都幹過。

    再往後,就是結婚,離婚。

    ”說完這句話,她抖了一下頭發,很淡然地說:“就這樣,一晃十幾年。

    ” 林虹的漫不經心使李向南感到被什麼堵住了嘴。

     “最後到了古陵?”他又問。

     “是。

    ” “因為你舅舅在這兒?” “他是我惟一的親戚了。

    ” 兩人走進了學校後門。

     “有人說你現在很玩世不恭。

    ” “可能是吧,不過我讨厭玩世不恭這個說法。

    什麼都是玩世不恭,哪兒都用,太俗。

    ”她說。

     “林虹,你應該對生活積極點。

    ”李向南說。

     “你是不是鼓勵我像你那樣,也當個改革家?”林虹的話中含着一絲譏诮。

     “我不是說你具體幹什麼,我指的是總的生活态度。

    ”他看了林虹一眼,“做你應該做的事。

    ” “什麼是我應該做的,就是我寫的告狀信?” “那當然也應該做。

    不應該做,你怎麼會做了呢?” 她走了兩步,“那隻是我的過去留下的一點慣性。

    ” “林虹,也許你這些年的生活很曲折,人人都有自己的曲折。

    咀嚼這些也可能沒多大意義,你不願回顧,這我能理解。

    但關鍵的問題是……” “我們不談這些好嗎?” “聽我說下去。

    我不希望我們十幾年沒見面了,相互就隔膜起來。

    我希望你還像從前那樣坦率。

    ” “過去對我太遙遠了。

    ” “林虹,我的意思是說,你對生活不應該失去信心。

    我不是對你進行公式化的說教。

    ” “我覺得你這些話就挺公式化的。

    ” 兩人已經走到宿舍門口,林虹走上台階,轉頭笑了笑:“告訴你真話,别生氣,我聽你這些話挺厭煩的。

    ”李向南在台階下站住了。

    “生氣了?”林虹已經半推開門,又轉過身問道。

    李向南探究地看了她一眼,沒有回答。

    “傷你自尊心了?”她依然很随便地說道,“進來吧,别生氣,我現在說話就這習慣。

    ” 李向南默默地跟着她進了屋。

     “你喝水嗎?沖杯可可好不好?我屋裡是不是太亂?對了,我倒點熱水,你洗洗臉吧?”她忙活着。

    他搖了一下頭。

    “那你擦一把吧。

    ”她擰了熱毛巾遞給他,他接過來放在桌上。

    “吃糖吧。

    ”她把桌上的糖盒推到他面前。

     “我又不是小孩子。

    ”李向南把糖盒輕輕推到一邊。

     “還生我氣?”她面對他在床上坐下了。

     “你至少應該聽我把話講完。

    ”李向南說。

     “你現在要談什麼就談吧,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