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
賣十斤粉面的涼粉,就是三十六塊。
” “我這買的是高價粉面,正經高粱粉。
” “是一塊一斤吧?” “啊……是。
” “十斤十塊錢,是本錢。
” “還有這些黃瓜調料呢!”老頭一指方桌上的蒜泥鹽水罐、芥茉罐、醋罐、辣椒罐說道。
“這些黃瓜調料,加上做涼粉的白礬、煤火錢,往多了說,一天六塊錢怎麼也打住了吧?” “打住了。
” “三十六塊錢刨去十斤粉面的十塊錢,再刨去這六塊,不是一天掙二十塊?” “您可真會算賬,您是當會計的?” “會計倒不是,可會算點賬。
您并不是天天都能趕上大集;平常賣五斤粉面的、三斤粉面的時候也有;陰天下雨了,就沒買的了,所以也不能天天這麼掙。
是吧?” “是是是。
”老頭連忙點頭。
“錢是掙到懷裡的怕少,說到嘴上的怕多。
”李向南笑嘻嘻地看着老頭。
老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
”停了一下,突然想起什麼,看看左右小聲問道:“您……是不是縣委李書記啊?” “您怎麼突然想起來了?” 老頭一笑:“照人家說的,您像。
” “人家怎麼說?” “都說您看一眼買賣就有賬。
” “有個會替你們算賬的縣委書記好不好?” 老頭憨厚地樂了。
李向南在方桌旁的小凳上坐下,抽出煙遞過去一支,自己也叼上一支。
兩個人點着了煙。
“您能不能告我句實在話,您現在攢下多少錢了?” “我……” “我不打聽您姓名。
我就是知道您姓名,也替您保密。
我說話算話。
” “四千九百多塊。
” “您想掙到多少錢?” “我想掙夠六千。
” “給兒子娶媳婦?” “我沒兒女,老伴倆。
” “蓋房子?” “房子已經蓋下了。
” “置家具?” “我不置東西。
” “存銀行,得利息?” “不存銀行,存不慣。
” “存到銀行,一大把票子變成一個小卡片,就好像被騙走了一樣,不如藏在磚縫縫裡、米缸裡實在。
是吧?”李向南揶揄道。
老頭不好意思了:“是。
” “光有錢就能防老了?” “還得花點錢積點德,掙下人緣。
” “怎麼積德、掙下人緣?” 老頭難為地笑笑,沒說話。
“不好說?咱倆交個朋友,您有事和我商量,我有事和您商量,興許我能給參謀參謀。
” “我這是住在縣城親戚家,我家在山裡,村旱,不下雨,莊稼幹死不說,連人喝的水都沒有,全村人隻靠一眼小泉,說沒水就沒水。
” “您是南垴村的吧?” “您怎麼知道?” “這都是我縣委書記管的地盤,我能不知道?”李向南說,“你想給村裡出錢打眼井?” “不,我們村打了十幾輩子井也沒打出過水。
我是想……想修個龍王廟。
” “修個龍王廟?”李向南震驚了。
“為求個雨。
” 李向南垂下眼,臉色陰沉地使勁抽着煙。
“這犯法不?”老頭看看李向南小心問道,“我在山上修上個一間房大的小廟,供個龍王,犯法不?” “犯法。
不是您犯法,是我犯法。
”李向南說。
“您犯哪兒的法?” “一個村,四百多人,是四百多人吧?” “是。
” “連吃水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我這縣委書記就犯了國法啦。
” 老頭一時呆住了:“那……咋辦?” “大伯,您就這麼信神信鬼?”李向南問。
“有時候就不信……” “沒辦法了又不能不信,是吧?” “啥事要都有辦法,誰還信迷信?” “大伯,我跟您商量一下,這麼辦好不好,我給你們請個打井找
賣十斤粉面的涼粉,就是三十六塊。
” “我這買的是高價粉面,正經高粱粉。
” “是一塊一斤吧?” “啊……是。
” “十斤十塊錢,是本錢。
” “還有這些黃瓜調料呢!”老頭一指方桌上的蒜泥鹽水罐、芥茉罐、醋罐、辣椒罐說道。
“這些黃瓜調料,加上做涼粉的白礬、煤火錢,往多了說,一天六塊錢怎麼也打住了吧?” “打住了。
” “三十六塊錢刨去十斤粉面的十塊錢,再刨去這六塊,不是一天掙二十塊?” “您可真會算賬,您是當會計的?” “會計倒不是,可會算點賬。
您并不是天天都能趕上大集;平常賣五斤粉面的、三斤粉面的時候也有;陰天下雨了,就沒買的了,所以也不能天天這麼掙。
是吧?” “是是是。
”老頭連忙點頭。
“錢是掙到懷裡的怕少,說到嘴上的怕多。
”李向南笑嘻嘻地看着老頭。
老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
”停了一下,突然想起什麼,看看左右小聲問道:“您……是不是縣委李書記啊?” “您怎麼突然想起來了?” 老頭一笑:“照人家說的,您像。
” “人家怎麼說?” “都說您看一眼買賣就有賬。
” “有個會替你們算賬的縣委書記好不好?” 老頭憨厚地樂了。
李向南在方桌旁的小凳上坐下,抽出煙遞過去一支,自己也叼上一支。
兩個人點着了煙。
“您能不能告我句實在話,您現在攢下多少錢了?” “我……” “我不打聽您姓名。
我就是知道您姓名,也替您保密。
我說話算話。
” “四千九百多塊。
” “您想掙到多少錢?” “我想掙夠六千。
” “給兒子娶媳婦?” “我沒兒女,老伴倆。
” “蓋房子?” “房子已經蓋下了。
” “置家具?” “我不置東西。
” “存銀行,得利息?” “不存銀行,存不慣。
” “存到銀行,一大把票子變成一個小卡片,就好像被騙走了一樣,不如藏在磚縫縫裡、米缸裡實在。
是吧?”李向南揶揄道。
老頭不好意思了:“是。
” “光有錢就能防老了?” “還得花點錢積點德,掙下人緣。
” “怎麼積德、掙下人緣?” 老頭難為地笑笑,沒說話。
“不好說?咱倆交個朋友,您有事和我商量,我有事和您商量,興許我能給參謀參謀。
” “我這是住在縣城親戚家,我家在山裡,村旱,不下雨,莊稼幹死不說,連人喝的水都沒有,全村人隻靠一眼小泉,說沒水就沒水。
” “您是南垴村的吧?” “您怎麼知道?” “這都是我縣委書記管的地盤,我能不知道?”李向南說,“你想給村裡出錢打眼井?” “不,我們村打了十幾輩子井也沒打出過水。
我是想……想修個龍王廟。
” “修個龍王廟?”李向南震驚了。
“為求個雨。
” 李向南垂下眼,臉色陰沉地使勁抽着煙。
“這犯法不?”老頭看看李向南小心問道,“我在山上修上個一間房大的小廟,供個龍王,犯法不?” “犯法。
不是您犯法,是我犯法。
”李向南說。
“您犯哪兒的法?” “一個村,四百多人,是四百多人吧?” “是。
” “連吃水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我這縣委書記就犯了國法啦。
” 老頭一時呆住了:“那……咋辦?” “大伯,您就這麼信神信鬼?”李向南問。
“有時候就不信……” “沒辦法了又不能不信,是吧?” “啥事要都有辦法,誰還信迷信?” “大伯,我跟您商量一下,這麼辦好不好,我給你們請個打井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