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每天早晨在縣城轉一圈,也是顧榮的習慣和享受。
當他背着手在清冽的空氣中從這條街慢慢走到那條街時,能在人們笑臉相迎充滿敬意的招呼中,感到一種當家長的權威地位和心理滿足。
這是他每日清晨必做的精神操。
再瞌睡倦怠,一做這套精神操,也便舒暢抖擻起來。
但是,李向南來了這兩周,不僅在各個方面侵犯他的利益,居然也和他争奪起這個特權。
顧榮清晨在縣城踱步而行時,不時與李向南相撞。
這讓他惱火。
因為一見面,他就想到李向南是縣委第一把手這個巨大的現實。
他顧榮雖然是老古陵,根深葉茂,權重威高,但是,人們對第一把手的敬重和笑臉絕不會比對他的少。
他當然不會退卻。
他每天清晨散步更一天不漏,更早。
和李向南照面就照面,越是照面,越是讓他意識到清晨出來散步的必要性。
今天早晨為了去車站接小莉,他四點鐘就起來了。
這會兒回到家,雖然有點疲困,但一看表,還不到七點,他又背着手出了家。
剛出院子,馮耀祖低着胖腦袋迎面而來:“顧書記,我正找你。
” “怎麼了,慌慌張張的?”顧榮不滿地批評道。
“今天早晨小組讨論會上,他們就幹開了!” “他們是誰啊?” “李向南、莊文伊他們呗。
噢,那個林虹也回來了。
” 顧榮又不滿地看了看他:“就這些?” “就這些。
”馮耀祖小心地看着顧榮。
“那有什麼?”顧榮有些不耐煩,邊說邊邁開方步往外走。
“那……該怎麼辦?”馮耀祖略哈着腰跟了兩步,小心翼翼地問。
“怎麼辦?”顧榮冷冷地看了馮耀祖一眼,刻滿有力皺紋的大臉盤上浮出一絲不屑,“該吃飯就吃飯,該睡覺就睡覺。
就這麼辦。
” 馮耀祖愣怔地站在那兒。
顧榮走了兩步站住,回頭看了他一眼,有些不耐煩地訓斥道:“以靜制動,懂不懂?” 馮耀祖似懂非懂地點着頭。
“你這兩天不在學太極拳嗎?懂不懂因勢利導,順勢化勁,四兩撥千斤?” “……懂,懂。
”馮耀祖依然似懂非懂。
“要從容點,看着情況來,不要幫倒忙。
這能懂吧?” “我懂。
”這下,馮耀祖真懂了。
“這就行了。
”顧榮臉色和緩了。
恩威并施原是政治家的必要手段。
“沒條件,形勢不成熟,甯肯穩穩當當坐在那兒不動,不要毛毛躁躁的。
”他諄諄教導地說,“搞那些說三道四、流言蜚語沒多大意思,别鼓搗那些小聰明。
你不是會下象棋嗎?有時候局勢僵着,需要走兩步閑棋。
” “我懂了,什麼事有機會才下手。
” “什麼叫‘有機會才下手’,這是共産黨的語言?”顧榮又微微瞪起眼,略含不滿地嗔道。
“啊……”馮耀祖滿臉堆笑,“什麼事要因勢利導,實事求是。
” 同一種意思有多種說法,這是人類的語言藝術。
冠冕堂皇的言語比露骨的言語更含蓄,因而也更可怕。
顧榮目光中含着批評,看着馮耀祖愛護而又諷刺地哼了一聲,又朝前走了。
這些人吃了一輩子政治飯,也沒學會怎麼當領導。
他顧榮自己呢? 1945年在古陵參加革命,一開始當文書,也是個蓬蓬勃勃的楞頭青。
解放後在縣裡當幹部,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在縣裡許多“衙門”幹過,很有些跌宕起伏。
幾十年來曆經運動,用他的話講,正面經驗反面教訓都有。
他總算真正了解了中國國情,懂得了主觀要符合客觀。
每想到此,他不勝感慨。
現在,他有了一整套習慣性的經驗,有着一整套政治章法和條件反射。
他總能恰如其分地适應各種環境。
論能力,他或許可以管一個地區,甚至管一個省,他思想深處十分自信這一點。
但是,他也有一言難盡的種種曲折,始終不得施展他的能力。
搞政治,條件和機遇常常比才能更重要。
對于這一點,他也有他的理論解釋:條件和機遇是客觀的,才能是主觀的,客觀決定主觀。
這不是唯物主義的結論嗎? 如果問他有什麼特點,幾乎很難說他有什麼突出的特點。
當他背着手在清冽的空氣中從這條街慢慢走到那條街時,能在人們笑臉相迎充滿敬意的招呼中,感到一種當家長的權威地位和心理滿足。
這是他每日清晨必做的精神操。
再瞌睡倦怠,一做這套精神操,也便舒暢抖擻起來。
但是,李向南來了這兩周,不僅在各個方面侵犯他的利益,居然也和他争奪起這個特權。
顧榮清晨在縣城踱步而行時,不時與李向南相撞。
這讓他惱火。
因為一見面,他就想到李向南是縣委第一把手這個巨大的現實。
他顧榮雖然是老古陵,根深葉茂,權重威高,但是,人們對第一把手的敬重和笑臉絕不會比對他的少。
他當然不會退卻。
他每天清晨散步更一天不漏,更早。
和李向南照面就照面,越是照面,越是讓他意識到清晨出來散步的必要性。
今天早晨為了去車站接小莉,他四點鐘就起來了。
這會兒回到家,雖然有點疲困,但一看表,還不到七點,他又背着手出了家。
剛出院子,馮耀祖低着胖腦袋迎面而來:“顧書記,我正找你。
” “怎麼了,慌慌張張的?”顧榮不滿地批評道。
“今天早晨小組讨論會上,他們就幹開了!” “他們是誰啊?” “李向南、莊文伊他們呗。
噢,那個林虹也回來了。
” 顧榮又不滿地看了看他:“就這些?” “就這些。
”馮耀祖小心地看着顧榮。
“那有什麼?”顧榮有些不耐煩,邊說邊邁開方步往外走。
“那……該怎麼辦?”馮耀祖略哈着腰跟了兩步,小心翼翼地問。
“怎麼辦?”顧榮冷冷地看了馮耀祖一眼,刻滿有力皺紋的大臉盤上浮出一絲不屑,“該吃飯就吃飯,該睡覺就睡覺。
就這麼辦。
” 馮耀祖愣怔地站在那兒。
顧榮走了兩步站住,回頭看了他一眼,有些不耐煩地訓斥道:“以靜制動,懂不懂?” 馮耀祖似懂非懂地點着頭。
“你這兩天不在學太極拳嗎?懂不懂因勢利導,順勢化勁,四兩撥千斤?” “……懂,懂。
”馮耀祖依然似懂非懂。
“要從容點,看着情況來,不要幫倒忙。
這能懂吧?” “我懂。
”這下,馮耀祖真懂了。
“這就行了。
”顧榮臉色和緩了。
恩威并施原是政治家的必要手段。
“沒條件,形勢不成熟,甯肯穩穩當當坐在那兒不動,不要毛毛躁躁的。
”他諄諄教導地說,“搞那些說三道四、流言蜚語沒多大意思,别鼓搗那些小聰明。
你不是會下象棋嗎?有時候局勢僵着,需要走兩步閑棋。
” “我懂了,什麼事有機會才下手。
” “什麼叫‘有機會才下手’,這是共産黨的語言?”顧榮又微微瞪起眼,略含不滿地嗔道。
“啊……”馮耀祖滿臉堆笑,“什麼事要因勢利導,實事求是。
” 同一種意思有多種說法,這是人類的語言藝術。
冠冕堂皇的言語比露骨的言語更含蓄,因而也更可怕。
顧榮目光中含着批評,看着馮耀祖愛護而又諷刺地哼了一聲,又朝前走了。
這些人吃了一輩子政治飯,也沒學會怎麼當領導。
他顧榮自己呢? 1945年在古陵參加革命,一開始當文書,也是個蓬蓬勃勃的楞頭青。
解放後在縣裡當幹部,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在縣裡許多“衙門”幹過,很有些跌宕起伏。
幾十年來曆經運動,用他的話講,正面經驗反面教訓都有。
他總算真正了解了中國國情,懂得了主觀要符合客觀。
每想到此,他不勝感慨。
現在,他有了一整套習慣性的經驗,有着一整套政治章法和條件反射。
他總能恰如其分地适應各種環境。
論能力,他或許可以管一個地區,甚至管一個省,他思想深處十分自信這一點。
但是,他也有一言難盡的種種曲折,始終不得施展他的能力。
搞政治,條件和機遇常常比才能更重要。
對于這一點,他也有他的理論解釋:條件和機遇是客觀的,才能是主觀的,客觀決定主觀。
這不是唯物主義的結論嗎? 如果問他有什麼特點,幾乎很難說他有什麼突出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