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縣委書記的風度來。
“交他的混帳東西。
你交不交?” “不交,這是我的政治态度。
” “什麼政治态度?交給我吧。
”李向南對小胡說。
小胡透過眼鏡片冷冷地翻了李向南一眼。
胡凡伸手一把從小胡手裡奪過那卷紙,雙手要撕。
李向南嚴肅地伸出手:“老胡,我看看。
” “李書記,這……” “我看看。
縣委機關一個幹部的政治态度,我這縣委書記不該關心關心嗎?” 李向南從胡凡手裡拿過了那卷紙。
小胡看了李向南一眼,扭過頭去。
李向南把那卷紙展開,白紙黑字,是一副對聯。
上聯:“得道多助”;下聯:“失道寡助”;橫批:“看你清醒不清醒?”李向南微蹙眉心,目光陰沉地看了看,略點了點頭,轉頭問小胡:“這是準備送給我這縣委書記的?“ 小胡背對着李向南不回答。
“他這是搗亂。
”胡凡冒火地叫道。
“是不是送給我的呀,小胡?”李向南繼續問。
“你可以這樣認為。
”小胡答道。
“那好,我收下了。
我認為這副對聯寫得很好。
來,康樂,”李向南一揮手,“幫我把它貼上。
” 康樂愣了,胡凡也愣了。
小胡回過頭迅速地看了李向南一眼。
“得道多助,五湖四海;失道寡助,衆叛親離。
這很好嘛。
”李向南慢慢點着頭說,“每天擡頭看看這兩句話,查查自己得道沒得道,再問問自己:‘看你清醒不清醒?’這副對聯很對我口味。
” 李向南說着拿過一大瓶漿糊,同康樂兩人把對聯展開,抹上漿糊,雙手提着走到屋外。
李向南的縣委書記辦公室就在隔壁。
上下聯和橫批立刻貼好了。
李向南退後幾步,上下端詳着,連連說道:“好,這副對聯寫得好。
” 胡凡木愣愣地站在旁邊看着。
小胡站在屋裡一直沒出來,他冷冷地看着外面的李向南。
“不過,對聯還缺一副。
”李向南打量着自己的辦公室說道。
縣委書記辦公室是兩間屋,中間相通,但又各有一門。
“來,康樂,咱們再寫一副貼上。
” 李向南說着又同康樂一起回到辦公室:“小胡,你的毛筆字不錯,再幫着寫一條。
”李向南招呼道。
小胡沉着臉不說話。
“這不是工作,有求可以不應。
”李向南幽默地說,“來,康樂,那你寫。
用什麼紙?還是白紙。
白紙黑字最警醒。
”康樂立刻裁好了三條白紙。
“上聯——‘求通民情’;”李向南口述着,“對,‘求通民情’,也是四個字,和小胡那一副規格相同。
下聯——‘願聞己過’……寫好了嗎?橫批:‘看你開明不開明?’” 第二副對聯很快又貼在另一個門上了。
于是,在縣委書記辦公室的兩個房門上,白紙黑字醒目地貼上了兩副對聯。
李向南背着手端詳着,“好,很好……”他微微點着頭,問道:“康樂,這一副‘求通民情,願聞己過’,你知道是誰的話嗎?” “誰的話?” “這是明代大哲學家王陽明的。
每赴新任,他就叫兩個人各扛一塊高腳牌,一塊上是‘求通民情’,另一塊上就是‘願聞己過’。
”李向南略含譏諷地笑了笑,“我就不相信我還不如這位明朝人開明。
” 小胡低着頭從辦公室出來,悄悄往院子外邊走。
“小胡。
”李向南叫道,小胡站住了。
“我叫你考慮一下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你考慮了嗎?” 小胡沉着臉不回答,拔腳又要走。
“這不是我個人求你寫字,有求可以不應,”李向南嚴肅地說,“這是我代表縣委對你的工作要求。
”小胡站住了。
“有意見盡可以提,工作必須考慮。
考慮好了,找我彙報。
”李向南嚴厲地說。
“我可以走了嗎?”小胡垂着眼問。
“這就是你的政治态度?”李向南一指門上小胡送來的那副對聯。
小胡僵硬地沉默着,過了一會兒冷冷地說道,“這不光是我一個人的政治态度!” 李向南陰沉地打量了他一下,“好,那你可以轉告所有和你政治态度相同的同志,”李向南一指門上的兩副對聯,“我的政治态度就是這兩句話。
一句,求通民情,願聞己過,歡迎同志們提意見。
還有一句,和他們一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隻不過是各人對‘道’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樣吧。
大家要以國計民生、天下大利為道。
失此道,可是難免要衆叛親離的。
” 小胡想說什麼沒說,走了。
“看見沒有,這就是你付出的代價。
”康樂看着小胡的背影說。
“要想哄着所有人高興,那就什麼改革也不要搞了。
即使那樣,也無法使所有人高興。
”李向南嚴肅地說,“該觸犯的就要觸犯。
” “李書記,我,咳,我沒管教好他。
”胡凡一指小胡走出去的院門,氣得白胡茬直顫
“交他的混帳東西。
你交不交?” “不交,這是我的政治态度。
” “什麼政治态度?交給我吧。
”李向南對小胡說。
小胡透過眼鏡片冷冷地翻了李向南一眼。
胡凡伸手一把從小胡手裡奪過那卷紙,雙手要撕。
李向南嚴肅地伸出手:“老胡,我看看。
” “李書記,這……” “我看看。
縣委機關一個幹部的政治态度,我這縣委書記不該關心關心嗎?” 李向南從胡凡手裡拿過了那卷紙。
小胡看了李向南一眼,扭過頭去。
李向南把那卷紙展開,白紙黑字,是一副對聯。
上聯:“得道多助”;下聯:“失道寡助”;橫批:“看你清醒不清醒?”李向南微蹙眉心,目光陰沉地看了看,略點了點頭,轉頭問小胡:“這是準備送給我這縣委書記的?“ 小胡背對着李向南不回答。
“他這是搗亂。
”胡凡冒火地叫道。
“是不是送給我的呀,小胡?”李向南繼續問。
“你可以這樣認為。
”小胡答道。
“那好,我收下了。
我認為這副對聯寫得很好。
來,康樂,”李向南一揮手,“幫我把它貼上。
” 康樂愣了,胡凡也愣了。
小胡回過頭迅速地看了李向南一眼。
“得道多助,五湖四海;失道寡助,衆叛親離。
這很好嘛。
”李向南慢慢點着頭說,“每天擡頭看看這兩句話,查查自己得道沒得道,再問問自己:‘看你清醒不清醒?’這副對聯很對我口味。
” 李向南說着拿過一大瓶漿糊,同康樂兩人把對聯展開,抹上漿糊,雙手提着走到屋外。
李向南的縣委書記辦公室就在隔壁。
上下聯和橫批立刻貼好了。
李向南退後幾步,上下端詳着,連連說道:“好,這副對聯寫得好。
” 胡凡木愣愣地站在旁邊看着。
小胡站在屋裡一直沒出來,他冷冷地看着外面的李向南。
“不過,對聯還缺一副。
”李向南打量着自己的辦公室說道。
縣委書記辦公室是兩間屋,中間相通,但又各有一門。
“來,康樂,咱們再寫一副貼上。
” 李向南說着又同康樂一起回到辦公室:“小胡,你的毛筆字不錯,再幫着寫一條。
”李向南招呼道。
小胡沉着臉不說話。
“這不是工作,有求可以不應。
”李向南幽默地說,“來,康樂,那你寫。
用什麼紙?還是白紙。
白紙黑字最警醒。
”康樂立刻裁好了三條白紙。
“上聯——‘求通民情’;”李向南口述着,“對,‘求通民情’,也是四個字,和小胡那一副規格相同。
下聯——‘願聞己過’……寫好了嗎?橫批:‘看你開明不開明?’” 第二副對聯很快又貼在另一個門上了。
于是,在縣委書記辦公室的兩個房門上,白紙黑字醒目地貼上了兩副對聯。
李向南背着手端詳着,“好,很好……”他微微點着頭,問道:“康樂,這一副‘求通民情,願聞己過’,你知道是誰的話嗎?” “誰的話?” “這是明代大哲學家王陽明的。
每赴新任,他就叫兩個人各扛一塊高腳牌,一塊上是‘求通民情’,另一塊上就是‘願聞己過’。
”李向南略含譏諷地笑了笑,“我就不相信我還不如這位明朝人開明。
” 小胡低着頭從辦公室出來,悄悄往院子外邊走。
“小胡。
”李向南叫道,小胡站住了。
“我叫你考慮一下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你考慮了嗎?” 小胡沉着臉不回答,拔腳又要走。
“這不是我個人求你寫字,有求可以不應,”李向南嚴肅地說,“這是我代表縣委對你的工作要求。
”小胡站住了。
“有意見盡可以提,工作必須考慮。
考慮好了,找我彙報。
”李向南嚴厲地說。
“我可以走了嗎?”小胡垂着眼問。
“這就是你的政治态度?”李向南一指門上小胡送來的那副對聯。
小胡僵硬地沉默着,過了一會兒冷冷地說道,“這不光是我一個人的政治态度!” 李向南陰沉地打量了他一下,“好,那你可以轉告所有和你政治态度相同的同志,”李向南一指門上的兩副對聯,“我的政治态度就是這兩句話。
一句,求通民情,願聞己過,歡迎同志們提意見。
還有一句,和他們一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隻不過是各人對‘道’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樣吧。
大家要以國計民生、天下大利為道。
失此道,可是難免要衆叛親離的。
” 小胡想說什麼沒說,走了。
“看見沒有,這就是你付出的代價。
”康樂看着小胡的背影說。
“要想哄着所有人高興,那就什麼改革也不要搞了。
即使那樣,也無法使所有人高興。
”李向南嚴肅地說,“該觸犯的就要觸犯。
” “李書記,我,咳,我沒管教好他。
”胡凡一指小胡走出去的院門,氣得白胡茬直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