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張春橋背着手,在中南海寬大的辦公室中慢慢踱着步。
他從窗戶上看着樓下的景色,已是冬去春來的萌芽時期了。
秘書推開房門從外間屋走進來,輕聲請示道:“呼昌盛和四個學生已經到了中南海西大門,警衛剛來的電話。
”張春橋略扭過頭,看着神情恭敬的年輕秘書說道:“告訴門衛,隻讓呼昌盛一個人進來。
”秘書點了點頭,出去安排了。
張春橋扶了一下眼鏡,又背着手端詳起窗外的景色來。
這是二層樓,樓下有不露季節的松柏,也有露着季節的柳樹。
秃了一個冬天的柳樹雖然還沒有綠樹成蔭,但枝條已經變軟,像女人的長發一般柔軟下垂着。
倘若下樓細看,一定已經長出嫩芽。
這樣朦胧地看去,隻能感到萌發的氣息和模模糊糊的綠色。
冬去春來,萬象更新,自然的辯證法不可逆轉。
人類曆史也是一樣,除舊布新是不可抗拒的。
他凝視着中南海内朦胧的景色,覺出灰暗中的安詳,沉默中的躁動以及寂寞中的生氣。
他可以去釣魚台國賓館辦公,那裡早已是中央文革新的辦公地點,而且景色也開朗得多,不像這裡這樣沉悶,然而,釣魚台是江青趾高氣揚的地方,自己去反有許多不便。
像現在這樣躲在偌大的中南海中,坐在某一座樓的某一套辦公室裡,表面上處在不惹人注意的位置,才可以更從容地策劃很多事情。
他在寫字台前坐下了,目光又習慣地凝視起寫字台上的一個盆景。
那是一座險峻的山峰,詭谲多變的石山立在水中。
不知是用什麼樣的天然石頭略做加工而成,山峰上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山洞。
石頭疏松多孔,從山腳下的一片水汪中拔上水分來,整塊石頭上長滿了青苔,像是一座山峰上的陰森草木。
山峰的整個神态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陰險”。
當他将這兩個字賦予案台上的山峰時,便使山峰有了真正的神韻。
沒有比陰險的山峰更深刻有力的了。
陰沉,陰森,險峻,險惡,艱險,危險,險象環生,險處逢生,這些十分刺激人的詞彙,最後綜合在“陰險”二字中,讓人感到警醒。
他是一個善于運用語言的政治家,一輩子玩弄修辭,知道語言的力量。
一般人中庸愚昧,将全部詞彙分成了貶意、褒意兩大類。
當拒絕用貶意詞描述自己、邏輯思想時,人們常常失去了最深刻的智慧。
一說陰險,就是反面人物,其實,陰險何其壯觀!一座光明正大的山峰有什麼看頭?一座端莊秀麗的山峰有什麼特色?所謂青山綠水,更是俗媚。
突兀立起一座陰險的山峰,讓你悚然一驚,渾身冒出冷汗,然後以敬畏的目光仰視它,這是何等的奇絕!一個政治家倘若做事如一座端莊秀麗的山峰,無疑是平庸之輩。
倘若做到“陰險”二字,就十分有力量。
用不着多想,隻要想到“陰險”二字,立刻就能覺出臉上那庸俗淺薄、一廂情願的書生氣蕩然無存,同時覺得自己的眉骨立刻像岩石一樣陰沉地凸起,在這裡蘊藏着陰沉險峻的力量。
你的目光立刻變得犀利,你的鼻子和嘴的線條立刻變得有力,整個人立刻進入“陰險”的狀态。
你不再風流才子,俗态百出,你也不再怨天尤地,一廂情願,你不用東張西望,猶豫徘徊。
你會覺得陰險的眉骨下射出的陰險的目光帶動着整個身體朝向智慧的方向陰險有力地突進,你會躲在人群中露出更清醒的觀察,你絕不輕易張牙舞爪,而是警覺地伺機而動,你絕不被别人所驅使,而能夠驅使别人。
他抽着煙,随着陰險的目光将煙徐徐噴向陰險的山峰。
在煙霧缭繞中,那座山峰陰險得更為深邃。
他一口一口将青煙吐向山峰,思想便和陰險的山峰融合為一。
就像開闊的江天讓人思想開闊,狹窄的幽徑讓人思想狹窄一樣,面對陰險的山峰,他的思想永遠不離開陰險的境界。
搞政治,隻要有一絲浪漫幼稚,無論有多少才華,最終都将犯愚蠢的錯誤。
而隻要沉浸在陰險的境界中,你就會比别人看得深一層,計劃得比别人多一步,你就略高一籌。
一個好棋手應該是陰險的棋手。
一個好政治家應該是陰險的政治家。
一個好軍事家應該是陰險的軍事家。
倘若要他寫一本政治鬥争的戰略戰術,他就會把它寫成《陰險論》。
何為陰?何為險?他要做出含義廣泛的注釋與發揮。
想到這裡,他陰險的眉骨和目光裡露出一絲自我諷刺的微笑。
真正陰險的人不會去寫《陰險論》;寫了《陰險論》,就是對陰險的悖離。
古今中外一切出色的政治、軍事、外交策略,都是“陰險”二字的注釋。
不敢這樣想,就是迂腐。
敢于這樣透徹地思想,就會通達天機,左右逢源,無攻不克,無往不勝。
中國古話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他則要補充一句,陰險者治人,不陰險者治于人。
吐出的煙霧将陰險的山峰環繞得更為陰險,他在陰險的凝視中,感到了整個身心陰險的徹底。
當他吸煙時
他從窗戶上看着樓下的景色,已是冬去春來的萌芽時期了。
秘書推開房門從外間屋走進來,輕聲請示道:“呼昌盛和四個學生已經到了中南海西大門,警衛剛來的電話。
”張春橋略扭過頭,看着神情恭敬的年輕秘書說道:“告訴門衛,隻讓呼昌盛一個人進來。
”秘書點了點頭,出去安排了。
張春橋扶了一下眼鏡,又背着手端詳起窗外的景色來。
這是二層樓,樓下有不露季節的松柏,也有露着季節的柳樹。
秃了一個冬天的柳樹雖然還沒有綠樹成蔭,但枝條已經變軟,像女人的長發一般柔軟下垂着。
倘若下樓細看,一定已經長出嫩芽。
這樣朦胧地看去,隻能感到萌發的氣息和模模糊糊的綠色。
冬去春來,萬象更新,自然的辯證法不可逆轉。
人類曆史也是一樣,除舊布新是不可抗拒的。
他凝視着中南海内朦胧的景色,覺出灰暗中的安詳,沉默中的躁動以及寂寞中的生氣。
他可以去釣魚台國賓館辦公,那裡早已是中央文革新的辦公地點,而且景色也開朗得多,不像這裡這樣沉悶,然而,釣魚台是江青趾高氣揚的地方,自己去反有許多不便。
像現在這樣躲在偌大的中南海中,坐在某一座樓的某一套辦公室裡,表面上處在不惹人注意的位置,才可以更從容地策劃很多事情。
他在寫字台前坐下了,目光又習慣地凝視起寫字台上的一個盆景。
那是一座險峻的山峰,詭谲多變的石山立在水中。
不知是用什麼樣的天然石頭略做加工而成,山峰上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山洞。
石頭疏松多孔,從山腳下的一片水汪中拔上水分來,整塊石頭上長滿了青苔,像是一座山峰上的陰森草木。
山峰的整個神态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陰險”。
當他将這兩個字賦予案台上的山峰時,便使山峰有了真正的神韻。
沒有比陰險的山峰更深刻有力的了。
陰沉,陰森,險峻,險惡,艱險,危險,險象環生,險處逢生,這些十分刺激人的詞彙,最後綜合在“陰險”二字中,讓人感到警醒。
他是一個善于運用語言的政治家,一輩子玩弄修辭,知道語言的力量。
一般人
當拒絕用貶意詞描述自己、邏輯思想時,人們常常失去了最深刻的智慧。
一說陰險,就是反面人物,其實,陰險何其壯觀!一座光明正大的山峰有什麼看頭?一座端莊秀麗的山峰有什麼特色?所謂青山綠水,更是俗媚。
突兀立起一座陰險的山峰,讓你悚然一驚,渾身冒出冷汗,然後以敬畏的目光仰視它,這是何等的奇絕!一個政治家倘若做事如一座端莊秀麗的山峰,無疑是平庸之輩。
倘若做到“陰險”二字,就十分有力量。
用不着多想,隻要想到“陰險”二字,立刻就能覺出臉上那庸俗淺薄、一廂情願的書生氣蕩然無存,同時覺得自己的眉骨立刻像岩石一樣陰沉地凸起,在這裡蘊藏着陰沉險峻的力量。
你的目光立刻變得犀利,你的鼻子和嘴的線條立刻變得有力,整個人立刻進入“陰險”的狀态。
你不再風流才子,俗态百出,你也不再怨天尤地,一廂情願,你不用東張西望,猶豫徘徊。
你會覺得陰險的眉骨下射出的陰險的目光帶動着整個身體朝向智慧的方向陰險有力地突進,你會躲在人群中露出更清醒的觀察,你絕不輕易張牙舞爪,而是警覺地伺機而動,你絕不被别人所驅使,而能夠驅使别人。
他抽着煙,随着陰險的目光将煙徐徐噴向陰險的山峰。
在煙霧缭繞中,那座山峰陰險得更為深邃。
他一口一口将青煙吐向山峰,思想便和陰險的山峰融合為一。
就像開闊的江天讓人思想開闊,狹窄的幽徑讓人思想狹窄一樣,面對陰險的山峰,他的思想永遠不離開陰險的境界。
搞政治,隻要有一絲浪漫幼稚,無論有多少才華,最終都将犯愚蠢的錯誤。
而隻要沉浸在陰險的境界中,你就會比别人看得深一層,計劃得比别人多一步,你就略高一籌。
一個好棋手應該是陰險的棋手。
一個好政治家應該是陰險的政治家。
一個好軍事家應該是陰險的軍事家。
倘若要他寫一本政治鬥争的戰略戰術,他就會把它寫成《陰險論》。
何為陰?何為險?他要做出含義廣泛的注釋與發揮。
想到這裡,他陰險的眉骨和目光裡露出一絲自我諷刺的微笑。
真正陰險的人不會去寫《陰險論》;寫了《陰險論》,就是對陰險的悖離。
古今中外一切出色的政治、軍事、外交策略,都是“陰險”二字的注釋。
不敢這樣想,就是迂腐。
敢于這樣透徹地思想,就會通達天機,左右逢源,無攻不克,無往不勝。
中國古話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他則要補充一句,陰險者治人,不陰險者治于人。
吐出的煙霧将陰險的山峰環繞得更為陰險,他在陰險的凝視中,感到了整個身心陰險的徹底。
當他吸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