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每個人都處在曆史潮流中,可能信仰這個主義或那個主義。
每個人又都是飲食男女,有着再庸俗及瑣碎不過的欲念與活動。
每個人又都在裝模作樣和赤身裸體地折騰。
反工作組的政治冒險給盧小龍帶來了不小的名聲,也給他帶來了北清中學“校文革”頭目的地位,再加上他是北清中學紅衛兵的首領,這一切似乎使他飛黃騰達。
然而,在大規模的社會風暴中,他隻能算一縷說不上來的小風。
他可能越刮越大,也可能銷聲匿迹,他當然要越刮越大。
現在,他在洶洶嚷嚷的人群中看着燈光雪亮的辯論台上的辨論,正在做一股風如何越刮越大的思索。
這是北清大學的一個辯論台,背靠三層宿舍樓的側牆搭起來的木台子有一人多高,因為它兩邊是北清大學最大的兩個學生食堂,又是校内東南西北交彙的交通樞紐,所以成了北清大學中心區,人們管它叫五角場。
這一晚進行着一場牽動北京大多數學校的大辯論,是關于一副對聯的辯論。
那副對聯自從在一所中學被提出之後,就席卷全北京,引發了許多學校通宵達旦的辯論。
今天北清大學的辯論是一個大會戰,五角場人山人海,幾盞聚光燈将辯論台上下照得雪亮。
在辯論台後面的牆上,就高高大大地貼了這副對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橫批是:“基本如此”。
對聯一直頂到三層樓頂,白紙黑字像是矗立的鬼門關。
盧小龍密切關注着台上辯論的進行,而且無可回避地做着自己的抉擇。
北清大學今天的這場辯論居然是北清中學紅衛兵挑起的。
當這副對聯傳入北清中學後,立刻在部分幹部子弟中引起狂熱,而他們大多又是北清中學紅衛兵的成員。
在黃海、田小黎的帶領下,北清中學數百名紅衛兵騎着自行車沖進了北清大學并占據了辯論台,很快便在北清大學引發了支持和反對的激烈辯論。
盧小龍對這副對聯引起的政治狂熱還來不及做出判斷,僅從自己的出身講,他絕不反感這副對聯,甚至有血緣聯系的親切感。
從政治鬥争考慮,他也還做不出周全的思考。
在他遲疑的時候,也便是喪失領導權的時候。
當黃海吆喝着幾百個紅衛兵沖出北清中學時,盧小龍沒有任何幹預的力量。
他停頓了幾秒鐘,便随便跳上一輛自行車的後座,跟着隊伍來到了北清大學。
這是一股旋風的沖撞,左奔右突沖刷過整個北清大學,滌蕩起塵土、枯枝和碎葉。
這是一股洪水的沖撞,一瀉千裡,将大江小河全部沖得堤岸奔突。
盧小龍希望自己能在時代的洪流中乘勢前進。
他總要選擇流向,選擇立足點,又常常難以左右自己。
當這群身穿黃軍裝、腰紮武裝帶、臂戴紅袖章的紅衛兵在北清大學内高呼口号掃蕩着前進時,他隻有跟随的資格,沒有領導的權力。
辯論台前燈光雪亮,萬頭攢動,首先跳上台的就是黃海。
他黑瘦的臉,短短的頭發,圓圓的腦袋,一副眼鏡閃閃發光,一身舊軍裝袖子挽到胳膊肘上,皮帶紮在腰中,講話時近乎瘋狂,他說:“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就是基本如此,就是客觀規律,這是階級鬥争的曆史總結。
這個世界上就是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紅色政權是老一輩革命者打下來的,革命的後代就天生熱愛這個紅色政權,就天生要捍衛這個紅色政權,這就是我們的階級本性。
被革命鎮壓的反動階級,他們人還在心不死,随時企圖複辟。
他們的孝子賢孫從小受到反動家庭的教育,就仇視這個紅色政權。
他們天生就有反革命傾向,就有混蛋傾向,必須接受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才可能被革命隊伍所接受。
”他一邊說,一邊滿臉放光地揮舞着手臂,五角場上的人海中不斷響起雷霆般的掌聲和狂熱的呼喊。
黃海扶了扶眼鏡,繼續演說:“老子們英雄打下了天下,兒子們好漢就要坐天下,就是如此。
老子們反動被革命打倒,兒子們混蛋對抗革命,就是如此。
這就是我們的階級陣線。
紅色的江山絕不允許反動階級的孝子賢孫們染指,有誰膽敢伸出手來,就立刻斬斷他們的黑手。
他們隻有老老實實與反動家庭劃清界限,接受革命的洗禮和改造,才可能獲得重新做人的權利。
“接着,是一片更加狂熱的狂呼。
看着黃海在台上的表演,盧小龍深深感到強大的革命狂熱。
雖然狂熱呼喊的人在人山人海中不一定到半數,然而沉默的人在狂潮中是顯不出他們的存在的,狂熱的呼喊淹沒了整個空間。
黃海找到了一個題目,争得了他的機會。
他不時在台上叫道:“我叫黃海,我是北清中學紅衛兵。
我在這裡設下擂台,有種的上來辯論。
”他的每一聲呼喊都在台下激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北清中學幾百名紅衛兵簇擁在台下,一陣又一陣振臂高呼烘
每個人又都是飲食男女,有着再庸俗及瑣碎不過的欲念與活動。
每個人又都在裝模作樣和赤身裸體地折騰。
反工作組的政治冒險給盧小龍帶來了不小的名聲,也給他帶來了北清中學“校文革”頭目的地位,再加上他是北清中學紅衛兵的首領,這一切似乎使他飛黃騰達。
然而,在大規模的社會風暴中,他隻能算一縷說不上來的小風。
他可能越刮越大,也可能銷聲匿迹,他當然要越刮越大。
現在,他在洶洶嚷嚷的人群中看着燈光雪亮的辯論台上的辨論,正在做一股風如何越刮越大的思索。
這是北清大學的一個辯論台,背靠三層宿舍樓的側牆搭起來的木台子有一人多高,因為它兩邊是北清大學最大的兩個學生食堂,又是校内東南西北交彙的交通樞紐,所以成了北清大學中心區,人們管它叫五角場。
這一晚進行着一場牽動北京大多數學校的大辯論,是關于一副對聯的辯論。
那副對聯自從在一所中學被提出之後,就席卷全北京,引發了許多學校通宵達旦的辯論。
今天北清大學的辯論是一個大會戰,五角場人山人海,幾盞聚光燈将辯論台上下照得雪亮。
在辯論台後面的牆上,就高高大大地貼了這副對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橫批是:“基本如此”。
對聯一直頂到三層樓頂,白紙黑字像是矗立的鬼門關。
盧小龍密切關注着台上辯論的進行,而且無可回避地做着自己的抉擇。
北清大學今天的這場辯論居然是北清中學紅衛兵挑起的。
當這副對聯傳入北清中學後,立刻在部分幹部子弟中引起狂熱,而他們大多又是北清中學紅衛兵的成員。
在黃海、田小黎的帶領下,北清中學數百名紅衛兵騎着自行車沖進了北清大學并占據了辯論台,很快便在北清大學引發了支持和反對的激烈辯論。
盧小龍對這副對聯引起的政治狂熱還來不及做出判斷,僅從自己的出身講,他絕不反感這副對聯,甚至有血緣聯系的親切感。
從政治鬥争考慮,他也還做不出周全的思考。
在他遲疑的時候,也便是喪失領導權的時候。
當黃海吆喝着幾百個紅衛兵沖出北清中學時,盧小龍沒有任何幹預的力量。
他停頓了幾秒鐘,便随便跳上一輛自行車的後座,跟着隊伍來到了北清大學。
這是一股旋風的沖撞,左奔右突沖刷過整個北清大學,滌蕩起塵土、枯枝和碎葉。
這是一股洪水的沖撞,一瀉千裡,将大江小河全部沖得堤岸奔突。
盧小龍希望自己能在時代的洪流中乘勢前進。
他總要選擇流向,選擇立足點,又常常難以左右自己。
當這群身穿黃軍裝、腰紮武裝帶、臂戴紅袖章的紅衛兵在北清大學内高呼口号掃蕩着前進時,他隻有跟随的資格,沒有領導的權力。
辯論台前燈光雪亮,萬頭攢動,首先跳上台的就是黃海。
他黑瘦的臉,短短的頭發,圓圓的腦袋,一副眼鏡閃閃發光,一身舊軍裝袖子挽到胳膊肘上,皮帶紮在腰中,講話時近乎瘋狂,他說:“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就是基本如此,就是客觀規律,這是階級鬥争的曆史總結。
這個世界上就是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紅色政權是老一輩革命者打下來的,革命的後代就天生熱愛這個紅色政權,就天生要捍衛這個紅色政權,這就是我們的階級本性。
被革命鎮壓的反動階級,他們人還在心不死,随時企圖複辟。
他們的孝子賢孫從小受到反動家庭的教育,就仇視這個紅色政權。
他們天生就有反革命傾向,就有混蛋傾向,必須接受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才可能被革命隊伍所接受。
”他一邊說,一邊滿臉放光地揮舞着手臂,五角場上的人海中不斷響起雷霆般的掌聲和狂熱的呼喊。
黃海扶了扶眼鏡,繼續演說:“老子們英雄打下了天下,兒子們好漢就要坐天下,就是如此。
老子們反動被革命打倒,兒子們混蛋對抗革命,就是如此。
這就是我們的階級陣線。
紅色的江山絕不允許反動階級的孝子賢孫們染指,有誰膽敢伸出手來,就立刻斬斷他們的黑手。
他們隻有老老實實與反動家庭劃清界限,接受革命的洗禮和改造,才可能獲得重新做人的權利。
“接着,是一片更加狂熱的狂呼。
看着黃海在台上的表演,盧小龍深深感到強大的革命狂熱。
雖然狂熱呼喊的人在人山人海中不一定到半數,然而沉默的人在狂潮中是顯不出他們的存在的,狂熱的呼喊淹沒了整個空間。
黃海找到了一個題目,争得了他的機會。
他不時在台上叫道:“我叫黃海,我是北清中學紅衛兵。
我在這裡設下擂台,有種的上來辯論。
”他的每一聲呼喊都在台下激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北清中學幾百名紅衛兵簇擁在台下,一陣又一陣振臂高呼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