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想。
然而,實際生活卻不是這樣,要複雜得多,惡得多。
因此,我對你第一個忠告是:要使自己正視現實,明白嗎?其實,你思想上很不願意正視現實的,你不願意結束學校生活踏入社會的。
對吧?(是。
)第二,你今後要避免輕信的錯誤。
(就是,我們昨天還說她呢,她就容易輕信。
女生們七嘴八舌說道。
)特别對那些故作優雅博取你同情的男人要有警惕。
當男人想賺取女人的同情心時,不管他用什麼手段都要明白:那是最虛僞不過的了。
第三,你應該有更多的想像力。
有些人野心大,能力小,會犯滑稽的錯誤,但你的“野心”太少了一點。
這樣有可能丢失許多機會,許多原本可以争到的東西會從你手中滑掉,懂嗎?第四,生活該更勇敢些。
你會很嚴謹,但同時便會很拘泥。
你應該更活潑些,大膽些,不僅在事業上,也在感情上。
當然,做任何抉擇都該尊重你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必勉強自己。
能理解我這些意思嗎? 黃平平卻在想:這個陳曉時,你坐在這群女大學生中,和藹,睿智,誠摯,扮演一個啟蒙導師的角色,看那些姑娘們多崇拜你。
在她們眼中,你再崇高不過了。
看看她們注視你講話時的眼睛,這就是你此刻講話的動力,看你得意的。
不知為什麼,自己對這樣的場面有着強烈的反感…… 座談會開到一半,休息十分鐘,黃平平乘機告退:“陳曉時,我去找個人。
後半截我不參加了,下午咱倆一塊兒回。
” 她到建築系找翁伯雲。
怎麼?電視台正在拍攝對他的專訪。
節目主持人,一個漂亮姑娘,二十多歲吧,自己認得,叫矯慧君,拿着話筒走來走去,春風微笑地導演着一切。
往這邊坐坐,對,臉朝這兒看,表情放松些,她調度着翁伯雲,讓他在一張大寫字台前坐好,在他面前排列着他的著作,有英文的,有中文的,硬皮精裝,燙金字,顯顯赫赫十幾大本。
(自己還不知道他已有這麼多著作呢。
)對,看着我,自然些。
矯慧君指點着,便有人舉起兩盞大燈,有人端着攝像機嘩嘩地拍着,一個從美國歸來的建築學博士,又是台灣籍,年輕,溫文爾雅,又多著作,真是宣傳的重點。
然後,又拍他講課的鏡頭。
一群人呼呼噜噜湧進一間大教室,那裡早已坐滿學生。
翁伯雲走上講台,從容溫和,學者風度,偶爾夾着英文。
自己突然覺得:翁伯雲比以往更寶貴了。
自己像學生一樣坐在最後一排,不由得想起一句格言:任何人都在他的舞台上表演出他的價值和魅力。
拍攝下課的情景了,他微笑着走下講台,幾個女學生熱切地圍住他。
他講解着,女生們不時又提出新的問題。
他真耐心,像和自己在一起時一樣。
這不免刺痛了她:難道他的善良關心并非獨獨給予她的?嫉妒像一隻貓爪從心頭伸上來,抓搔着她的咽喉。
她真想讓他發現自己。
他被簇擁着過來了,這才看見自己,他敦厚地一笑:我正身不由己呢,等我一會兒吧。
他又被擁到了會議室,她也隻好跟進去。
他此刻無暇顧及她,但她仍很自信。
很快這一切就都結束了,他又隻和她在一起了。
這會兒是拍攝矯慧君和他的對話了。
你今後有什麼打算?你還在寫新的著作?你對清華大學的學生有何評價?你滿意自己的工作嗎?你想念在美國、在台灣的親人嗎?我的打算是好好教書,好好寫書,好好生活;我正在寫新的書;我很喜歡我的學生們,他們朝氣蓬勃很可愛;我滿意我的工作;我想念我的親人;我還有什麼打算?我想盡早找到合适的對象,結婚,成家……兩個人一問一答,談得真親切,矯慧君眼裡含着笑意,甚至有一絲愛慕。
她很美,在國内知名度很高,是很紅的節目主持人。
她對翁伯雲也很感興趣?自己又感到一絲妒忌,自己是不常有妒忌的,因為她一貫自我感覺優越。
她此刻仍感優越,想到和翁伯雲在一起時,自己如何随心所欲,恣意撒歡。
那是她在他這兒才有的特權吧?又到室外拍攝了。
清華園綠樹成蔭,拍翁伯雲一人朝這邊走來,與迎面相遇的師生們打招呼。
他很自然,同他平常一樣敦敦厚厚,沒有一絲做作,把假的完全當真的來。
總算都拍完了。
他和電視台的人握手告别,他和矯慧君握手的時間格外長些,矯慧君一直不抽回手,說笑着,揚手,再見。
都走了。
翁伯雲還久久地目送着他們,小面包車拐彎了,他才轉過頭,才發現自己:你一直等着呢? 她可不是一直等着呢,可她沒有生氣,她很少真正生氣,隻是有些不高興:你那麼光彩奪目的,哪還看得見别人。
翁伯雲笑了:那燈光照得我眼花,是看不大見。
兩個人在濃蔭遮蔽的校園裡走着,她告訴他自己是來開座談會的,順便看看他。
她還說:中國這種宣傳報道你領教了吧?就是讓你按它的要求說一些它需要的話,假話空話都不少。
她有意無意地貶低着剛才的電視采訪。
翁伯雲卻認真地抓抓後腦勺,笑了:我對他們說的都是真話。
說着,他站住:平平,我有件事情要和你商量。
什麼事?黃平平第一次見翁伯雲這樣鄭重其事。
翁伯雲說:坐下談吧。
兩個人在長條石凳上坐下了。
“我想結婚了。
”他說。
“結婚?”她
然而,實際生活卻不是這樣,要複雜得多,惡得多。
因此,我對你第一個忠告是:要使自己正視現實,明白嗎?其實,你思想上很不願意正視現實的,你不願意結束學校生活踏入社會的。
對吧?(是。
)第二,你今後要避免輕信的錯誤。
(就是,我們昨天還說她呢,她就容易輕信。
女生們七嘴八舌說道。
)特别對那些故作優雅博取你同情的男人要有警惕。
當男人想賺取女人的同情心時,不管他用什麼手段都要明白:那是最虛僞不過的了。
第三,你應該有更多的想像力。
有些人野心大,能力小,會犯滑稽的錯誤,但你的“野心”太少了一點。
這樣有可能丢失許多機會,許多原本可以争到的東西會從你手中滑掉,懂嗎?第四,生活該更勇敢些。
你會很嚴謹,但同時便會很拘泥。
你應該更活潑些,大膽些,不僅在事業上,也在感情上。
當然,做任何抉擇都該尊重你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必勉強自己。
能理解我這些意思嗎? 黃平平卻在想:這個陳曉時,你坐在這群女大學生中,和藹,睿智,誠摯,扮演一個啟蒙導師的角色,看那些姑娘們多崇拜你。
在她們眼中,你再崇高不過了。
看看她們注視你講話時的眼睛,這就是你此刻講話的動力,看你得意的。
不知為什麼,自己對這樣的場面有着強烈的反感…… 座談會開到一半,休息十分鐘,黃平平乘機告退:“陳曉時,我去找個人。
後半截我不參加了,下午咱倆一塊兒回。
” 她到建築系找翁伯雲。
怎麼?電視台正在拍攝對他的專訪。
節目主持人,一個漂亮姑娘,二十多歲吧,自己認得,叫矯慧君,拿着話筒走來走去,春風微笑地導演着一切。
往這邊坐坐,對,臉朝這兒看,表情放松些,她調度着翁伯雲,讓他在一張大寫字台前坐好,在他面前排列着他的著作,有英文的,有中文的,硬皮精裝,燙金字,顯顯赫赫十幾大本。
(自己還不知道他已有這麼多著作呢。
)對,看着我,自然些。
矯慧君指點着,便有人舉起兩盞大燈,有人端着攝像機嘩嘩地拍着,一個從美國歸來的建築學博士,又是台灣籍,年輕,溫文爾雅,又多著作,真是宣傳的重點。
然後,又拍他講課的鏡頭。
一群人呼呼噜噜湧進一間大教室,那裡早已坐滿學生。
翁伯雲走上講台,從容溫和,學者風度,偶爾夾着英文。
自己突然覺得:翁伯雲比以往更寶貴了。
自己像學生一樣坐在最後一排,不由得想起一句格言:任何人都在他的舞台上表演出他的價值和魅力。
拍攝下課的情景了,他微笑着走下講台,幾個女學生熱切地圍住他。
他講解着,女生們不時又提出新的問題。
他真耐心,像和自己在一起時一樣。
這不免刺痛了她:難道他的善良關心并非獨獨給予她的?嫉妒像一隻貓爪從心頭伸上來,抓搔着她的咽喉。
她真想讓他發現自己。
他被簇擁着過來了,這才看見自己,他敦厚地一笑:我正身不由己呢,等我一會兒吧。
他又被擁到了會議室,她也隻好跟進去。
他此刻無暇顧及她,但她仍很自信。
很快這一切就都結束了,他又隻和她在一起了。
這會兒是拍攝矯慧君和他的對話了。
你今後有什麼打算?你還在寫新的著作?你對清華大學的學生有何評價?你滿意自己的工作嗎?你想念在美國、在台灣的親人嗎?我的打算是好好教書,好好寫書,好好生活;我正在寫新的書;我很喜歡我的學生們,他們朝氣蓬勃很可愛;我滿意我的工作;我想念我的親人;我還有什麼打算?我想盡早找到合适的對象,結婚,成家……兩個人一問一答,談得真親切,矯慧君眼裡含着笑意,甚至有一絲愛慕。
她很美,在國内知名度很高,是很紅的節目主持人。
她對翁伯雲也很感興趣?自己又感到一絲妒忌,自己是不常有妒忌的,因為她一貫自我感覺優越。
她此刻仍感優越,想到和翁伯雲在一起時,自己如何随心所欲,恣意撒歡。
那是她在他這兒才有的特權吧?又到室外拍攝了。
清華園綠樹成蔭,拍翁伯雲一人朝這邊走來,與迎面相遇的師生們打招呼。
他很自然,同他平常一樣敦敦厚厚,沒有一絲做作,把假的完全當真的來。
總算都拍完了。
他和電視台的人握手告别,他和矯慧君握手的時間格外長些,矯慧君一直不抽回手,說笑着,揚手,再見。
都走了。
翁伯雲還久久地目送着他們,小面包車拐彎了,他才轉過頭,才發現自己:你一直等着呢? 她可不是一直等着呢,可她沒有生氣,她很少真正生氣,隻是有些不高興:你那麼光彩奪目的,哪還看得見别人。
翁伯雲笑了:那燈光照得我眼花,是看不大見。
兩個人在濃蔭遮蔽的校園裡走着,她告訴他自己是來開座談會的,順便看看他。
她還說:中國這種宣傳報道你領教了吧?就是讓你按它的要求說一些它需要的話,假話空話都不少。
她有意無意地貶低着剛才的電視采訪。
翁伯雲卻認真地抓抓後腦勺,笑了:我對他們說的都是真話。
說着,他站住:平平,我有件事情要和你商量。
什麼事?黃平平第一次見翁伯雲這樣鄭重其事。
翁伯雲說:坐下談吧。
兩個人在長條石凳上坐下了。
“我想結婚了。
”他說。
“結婚?”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