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各科室一分了事。
經他一檢查,不對,照章辦。
各科室先上報實到人數,彙集到各處,再彙到各部,再到基金會,由會長辦公室轉後勤福利處,經處長簽字,再交給分管的幹事;再發票,程序與剛才逆行,到會長辦公室,分到各部,再分到各處,再到科室,再到每個人;然後,再來一次反饋:票是否發到每個人頭,科室,處,部,逐層彙集,又到後勤福利處,作為下次發票的參考依據。
這分票是小事,可養成按程序工作的習慣是大事,人人都有明确的崗位責任。
他訓導道。
真不錯?他聽了薛彩明的稱贊笑不可支,左右端詳着圖表,這是他上任兩個月來的心血啊。
夜以繼日的設計構思,伏案制作,汗流浃背,把他這個理工科大學生的才能全面用上了。
“那就這樣吧,再一個個辦公室巡回征求意見,都沒意見了,就做個大鏡框,挂在一樓大廳的牆上,大家一目了然。
……小薛,走,跟我一起去林老那兒。
” 薛彩明笑了:“今天讓黃冬平陪你去吧,讓她也鍛煉鍛煉。
” “嗯?”沒反應過來。
“去老頭子們那兒,有個年輕姑娘氣氛會輕松得多,說話要款也容易些。
” “啊……”蘇兆年不完全自然地笑了,“好吧。
” 小轎車平穩駛過街道,蘇兆年興緻勃勃沒點官架子,一路上又說又笑。
他是怎麼來基金會的,他是如何不愛當官,林老過去是他父親的老戰友,基金會有事就去找林老,中國太落後,思想不解放…… 林老耳朵不太好了,蘇兆年要對着他耳朵大聲說話,也介紹了冬平,她拘謹地坐在一邊。
林老很和藹,談笑風生,她聽着蘇兆年彙報這彙報那,林老是基金會名譽會長,許多老大的事情随随便便就談了,解決了,或沒解決。
挺有意思。
上班這些天,就是認識一個又一個人,見識一個又一個場面。
她生性溫和,話不多,倒很适合這個環境。
遇到要翻譯的活動她就認真了,全力以赴,有時太緊張,譯錯了,中國人,外國人,都對她和藹地笑笑,她年輕,她美麗,因而不僅能得到寬諒,而且還增加了談話的愉快。
慢慢她懂得了這一點,便更從容些了。
基金會特别注重從海外和港澳募集資金,她也便很忙。
北京飯店又召開基金會成立一周年紀念會,請來海内外各方名流,濟濟一堂。
認識了這一位,香港巨富,迪耀宗,個兒不高不矮,人不胖不瘦,線條堅挺有力,有鷹的神情,又挺溫和。
他也是基金會副會長,金色的頭銜,榮耀的位子,如此隆重的集會,有上百名中外記者,有搖來搖去的攝像機,有明天報紙上的新聞和照片,有遍及全世界的電訊,有刻在曆史的名字,有紀念碑,于是,他便在上台講話時豪爽地認捐一億港元;于是便有熱烈的掌聲,就有閃光燈一片耀眼;于是就有一桌桌人在低聲議論:這才是實質性的呢。
于是他便感到安然,當然也略有一絲不安:錢是不是捐得太輕易了?于是他下台來坐下了,很謙虛,雙手放在身前,但卻感到自己很有身份;于是他聽到還有人認捐百萬,十萬,就感到有一種從容的優越;于是他感到有更多的人在注意他,想到用錢買來的知名度;于是他想到自己祖先的貧困和自己坎坷艱辛的發家史;于是他想到嫁女時婚禮的豪華如何驚動了香港;于是他想到為福建故鄉捐贈的一億港元,在那裡受到的歡迎使他熱淚盈眶,他還看到了故鄉的窮困;于是他又想了想自己的财富,有百捐一才是舍得的;于是他又想到錢這東西畢竟是身外物,死後帶不走;于是他又想到自己對中國文化、教育、體育的捐款,他希望中國人揚眉吐氣;于是他想到中國首腦人物對他的器重,一次又一次接見,這是極高的禮遇;于是,他想到,可以憑借這些優勢,在中國大陸捕捉更多的機會,賺更多的錢;于是他想到自己死了要落葉歸根,還埋到閩江邊的故鄉,那裡會給他樹個紀念碑;于是他想到到八達嶺登長城時,如何想捐錢修長城;于是他想到自己文化很淺,把一個個子女送到美國去讀碩士、讀博士;于是他想到自己還能活多少年,身體怎麼樣;于是當他從走下講台時的發熱、矜持中輕松過來後,和身旁這位叫黃冬平的大陸小姐交談時,覺得自己更有臉面。
“迪先生,您想什麼呢?” “沒想什麼。
”笑笑。
“我看過寫您的一部長篇傳記文學。
” “大陸也登了?” “好幾家刊物都轉載了。
” “哦。
”錢還是該捐的。
“我很敬佩您。
” “我沒做什麼……黃小姐,歡迎您以後到香港來玩玩,我邀請您。
” “謝謝,有機會我一定去。
” 黃冬平非常樂意接受這邀請,到基金會上班沒多少天,她已接到好幾個這樣的邀請了。
一位美籍華人,一位泰國籍華人,都這樣熱情邀請她。
一個個新認識的人在她眼前疊印,蘇兆年隔幾日就來找她打乒乓球。
薛彩明那微呈紅褐的鬈發更常在眼前晃動,殷勤文雅的微笑。
陳曉時來電話了,問:有個讨論會願不願去參加?她這才想到他,查了查台曆,回答說:我正好有事,沒時間去。
經他一檢查,不對,照章辦。
各科室先上報實到人數,彙集到各處,再彙到各部,再到基金會,由會長辦公室轉後勤福利處,經處長簽字,再交給分管的幹事;再發票,程序與剛才逆行,到會長辦公室,分到各部,再分到各處,再到科室,再到每個人;然後,再來一次反饋:票是否發到每個人頭,科室,處,部,逐層彙集,又到後勤福利處,作為下次發票的參考依據。
這分票是小事,可養成按程序工作的習慣是大事,人人都有明确的崗位責任。
他訓導道。
真不錯?他聽了薛彩明的稱贊笑不可支,左右端詳着圖表,這是他上任兩個月來的心血啊。
夜以繼日的設計構思,伏案制作,汗流浃背,把他這個理工科大學生的才能全面用上了。
“那就這樣吧,再一個個辦公室巡回征求意見,都沒意見了,就做個大鏡框,挂在一樓大廳的牆上,大家一目了然。
……小薛,走,跟我一起去林老那兒。
” 薛彩明笑了:“今天讓黃冬平陪你去吧,讓她也鍛煉鍛煉。
” “嗯?”沒反應過來。
“去老頭子們那兒,有個年輕姑娘氣氛會輕松得多,說話要款也容易些。
” “啊……”蘇兆年不完全自然地笑了,“好吧。
” 小轎車平穩駛過街道,蘇兆年興緻勃勃沒點官架子,一路上又說又笑。
他是怎麼來基金會的,他是如何不愛當官,林老過去是他父親的老戰友,基金會有事就去找林老,中國太落後,思想不解放…… 林老耳朵不太好了,蘇兆年要對着他耳朵大聲說話,也介紹了冬平,她拘謹地坐在一邊。
林老很和藹,談笑風生,她聽着蘇兆年彙報這彙報那,林老是基金會名譽會長,許多老大的事情随随便便就談了,解決了,或沒解決。
挺有意思。
上班這些天,就是認識一個又一個人,見識一個又一個場面。
她生性溫和,話不多,倒很适合這個環境。
遇到要翻譯的活動她就認真了,全力以赴,有時太緊張,譯錯了,中國人,外國人,都對她和藹地笑笑,她年輕,她美麗,因而不僅能得到寬諒,而且還增加了談話的愉快。
慢慢她懂得了這一點,便更從容些了。
基金會特别注重從海外和港澳募集資金,她也便很忙。
北京飯店又召開基金會成立一周年紀念會,請來海内外各方名流,濟濟一堂。
認識了這一位,香港巨富,迪耀宗,個兒不高不矮,人不胖不瘦,線條堅挺有力,有鷹的神情,又挺溫和。
他也是基金會副會長,金色的頭銜,榮耀的位子,如此隆重的集會,有上百名中外記者,有搖來搖去的攝像機,有明天報紙上的新聞和照片,有遍及全世界的電訊,有刻在曆史的名字,有紀念碑,于是,他便在上台講話時豪爽地認捐一億港元;于是便有熱烈的掌聲,就有閃光燈一片耀眼;于是就有一桌桌人在低聲議論:這才是實質性的呢。
于是他便感到安然,當然也略有一絲不安:錢是不是捐得太輕易了?于是他下台來坐下了,很謙虛,雙手放在身前,但卻感到自己很有身份;于是他聽到還有人認捐百萬,十萬,就感到有一種從容的優越;于是他感到有更多的人在注意他,想到用錢買來的知名度;于是他想到自己祖先的貧困和自己坎坷艱辛的發家史;于是他想到嫁女時婚禮的豪華如何驚動了香港;于是他想到為福建故鄉捐贈的一億港元,在那裡受到的歡迎使他熱淚盈眶,他還看到了故鄉的窮困;于是他又想了想自己的财富,有百捐一才是舍得的;于是他又想到錢這東西畢竟是身外物,死後帶不走;于是他又想到自己對中國文化、教育、體育的捐款,他希望中國人揚眉吐氣;于是他想到中國首腦人物對他的器重,一次又一次接見,這是極高的禮遇;于是,他想到,可以憑借這些優勢,在中國大陸捕捉更多的機會,賺更多的錢;于是他想到自己死了要落葉歸根,還埋到閩江邊的故鄉,那裡會給他樹個紀念碑;于是他想到到八達嶺登長城時,如何想捐錢修長城;于是他想到自己文化很淺,把一個個子女送到美國去讀碩士、讀博士;于是他想到自己還能活多少年,身體怎麼樣;于是當他從走下講台時的發熱、矜持中輕松過來後,和身旁這位叫黃冬平的大陸小姐交談時,覺得自己更有臉面。
“迪先生,您想什麼呢?” “沒想什麼。
”笑笑。
“我看過寫您的一部長篇傳記文學。
” “大陸也登了?” “好幾家刊物都轉載了。
” “哦。
”錢還是該捐的。
“我很敬佩您。
” “我沒做什麼……黃小姐,歡迎您以後到香港來玩玩,我邀請您。
” “謝謝,有機會我一定去。
” 黃冬平非常樂意接受這邀請,到基金會上班沒多少天,她已接到好幾個這樣的邀請了。
一位美籍華人,一位泰國籍華人,都這樣熱情邀請她。
一個個新認識的人在她眼前疊印,蘇兆年隔幾日就來找她打乒乓球。
薛彩明那微呈紅褐的鬈發更常在眼前晃動,殷勤文雅的微笑。
陳曉時來電話了,問:有個讨論會願不願去參加?她這才想到他,查了查台曆,回答說:我正好有事,沒時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