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一切生命都善于适應環境,人也不例外。

     黃公愚很快就習慣了家中的新秩序。

    子女們各管各飯,大多早出晚歸。

    新來的姜阿姨隻做他和祁阿姨的飯,夥食明顯比過去好了。

    院内也較以前安靜些。

    隻是夏平每日不在家中陪伴,頗覺孤寂。

    聽說有個老年人俱樂部,不遠,便與一兩個老朋友晚上相約着去了。

     一塊錢一張門票。

    裡面是個雅緻的禮堂。

    中間是舞廳,有樂隊,四面有些活動間。

    一桌桌圍棋,象棋,麻将,撲克。

    香煙袅袅,茶氣幽幽。

    圍觀的比下的、打的人更多,看樣子都是些老幹部、老知識分子,熱鬧又不喧嚣。

    還有搞書畫的,幾條長桌上鋪着白氈子和大幅白紙,擺着筆墨,圍着一群老先生在寫,在畫,在評議,在切磋交流。

    有些字畫挂在了牆上,衆人指點。

    有一堆人在讨論氣功,什麼“内養功法”,“強壯功法”,“小周天練功法”,“放松功”,“意功”,“太極捧氣功”,還有“因是子靜坐功法”,一是靜坐前後的調和功夫,二是止觀法門,三是六妙法門。

    詳而又詳,玄而又玄。

    要買煙,買酒,買冷飲,買茶糖糕點,禮堂一角有個小賣部,全是高檔品,年輕的女售貨員沖你甜迷迷地微笑。

    舞池裡不滿也不空。

    有幾十對在舞,多是老夫老妻——那是一眼就看出來的,也有不是夫妻的。

    來俱樂部的有不少單身的老頭老太太,還有些不算老的五十來歲的婦女,他們都坐在舞池周圍的一張張圓桌旁,看着聊着。

    “這倒是個說話解悶的地方。

    ”他說。

    “可不光是說話解悶。

    ”老朋友在一旁谑語道。

    “還可以活動活動身子。

    ”他指了指舞池。

    “不,這還是喪偶的老年人找對象的地方。

    ”老朋友點破道。

    他一聽仰身哈哈笑了,表明這很有趣很可笑,心中卻不禁浮想起在清華大學盛律明教授家做客的情景,那一對新婚的老年夫妻。

     他來了幾次,既不下棋也不打麻将。

    偶爾在書法堆中和人們聊聊,寫幾個字。

    慢慢,人們都知道了他,老幹部,東方藝術協會的主席,有身份的人。

    他便得到了應有的尊敬。

    因為是老單身,也便有女人來認識他。

     她,一個上了年紀的戲曲演員,五十多歲,胖胖的,白白的,見他坐在舞池邊,便走過來坐下。

    談談藝術,挺投機。

    “黃老,您講得真好。

    ”她由衷地說。

    “不好,不算好。

    ”他連連謙虛道。

    晚了,漸漸散場了,他們也常自然而然一起走出禮堂。

    “您是走着來的?”她關心地問,看着俱樂部門口的人流。

    “這麼近,又不是開會,就不叫單位小車接送了。

    再說腿腳好好的,走走也是鍛煉嘛。

    ”他說。

    “那我送送您吧。

    ”她說。

    兩個人走了一段,随便談着,多是她提問題,他講。

     偶爾,她也很随意地問問他家裡的情況:“您和這麼多子女住在一塊兒,倒不寂寞。

    ” “住在一塊兒有好處,也有不好處,互相太幹擾。

    ” “噢……” “他們有人勸我,把這一院房子換成幾套房子,和子女們分開住。

    ” 他站住了,到家門口了,看見夏平也剛從外面回來:“爸爸。

    ” “這是我的二女兒,夏平。

    這是黃阿姨。

    ” 她也姓黃,叫黃桂花。

     夏平越來越忙。

    要看的外文書很多,要參加的活動更多:聽課,看未經譯制的外國電影,外國藝術展覽,貿易展覽,書籍展覽,參加外語學院的一些活動,和歐美留學生接觸交朋友。

    她越來越主動地承擔圖書館整理外文資料的工作。

    時間很緊,卻比過去注意打扮了。

    亂買着吃飯,又要節儉,臉色倒比過去好了。

    中午,圖書館快下班了,她緊張而快樂地收拾着書籍,與她一起工作的莎莎笑着說:“你今天怎麼也哼開流行歌曲了。

    ”她一下停住,才意識到剛才一邊摞着書一邊在哼歌呢。

    從未有過。

    想着,笑了。

     她試着翻譯了一篇學術文章,想請羊士奇看看。

    他不是在《哲學社會科學譯林》雜志編輯部嗎?能發表嗎?打電話,編輯部回答:他不在。

    又打一次,回答:他不在了。

    多了個“了”。

    怎麼不在了?回答:他已調走了。

    調哪兒去了?調回原單位去了。

    原單位是哪兒?電話裡沒聽清楚,是一個工廠。

     他怎麼了,出事了?電話中灰沉沉的口氣讓她有這感覺。

    那次在天壇公園的情景又在眼前浮現出來…… 她若有所失地來到天壇公園的“英語世界”。

    這兒依然熙熙攘攘,松柏濃蔭下,是密匝匝的人群和ABCD的聲音。

    看了一遍,細細的,沒有他。

    接連幾個星期天都不見他了。

    周圍接連有人與她用英語會話,她一一應對着,最後不再搜尋了,終于設法把他忘了,使自己逐步投入英語會話的興奮中。

    她突然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在人群外移動,她禮貌地終止會話,猶豫地穿過人群,來到“世界”之外。

    一個男人,高高瘦瘦的背影,垂着頭在樹下踽踽獨行,偶爾往“英語世界”看看。

    那背影的每一線條都很凄涼,像是被人群遺棄了,又止不住想來看看。

    她遲遲疑疑走到他前面,是羊士奇:蓬頭,胡茬很長,眼窩下陷,黯然無神。

     “你怎麼了?”她聽見了自己綿細的聲音。

     “我……”他沉重地垂下了頭,頭發很亂地披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