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範丹林晚飯後來過,告訴她:後天舉行他母親的追悼會。

    她是一定要去的。

    自己今後對範丹林什麼态度呢?他對自己的意思是明白的。

    還有,鐘小魯呢? 敲門聲。

    是童偉。

    “我來看看你的新居。

    ”他說。

    請坐吧。

    她說。

    “你一個人幹什麼呢?”我正走神呢。

    “生活反差太大了,有點恍惚?”是吧。

    “這很好理解,人生多變嘛。

    ”人生太怪了,有時候簡直弄不清它是怎麼回事。

    “弄不清就弄不清呗。

    ”近兩個月來,她和他經過幾次唇槍舌劍,現在相互很平和。

    他很願意和她聊點什麼,她也很願意和他談點什麼,磊磊落落的好朋友。

    “我和你在一塊兒時,人性就變得好一些。

    ”他說。

    什麼意思?她問。

    “我這個人不好,從内心深處蔑視他人,特别是蔑視女人。

    和你在一起時我比較尊重人,也比較心平氣和。

    ”那是為什麼?“因為你教訓了我吧?”她笑了:我能教訓你?“你不明白,和你在一起,我一點邪念都沒有,隻覺得和你是好朋友。

    我和其他女人從沒這樣過。

    ”其他女人都順着你?“古人說不打不相交,相互尊重的友誼大概需要建立在力量平衡的基礎上。

    不平衡,總會出現以強淩弱的。

    ”是嗎?她目光中露出了思索。

     童偉走了,夜更靜了。

    她獨自在沙發上坐着。

    沙發很軟,腳很舒服地踏在地毯上。

    隻開着壁燈,光線柔和地照着房間。

    這個安谧的窩是她的?寫字台上的電話是她的?牆上挂着自己的大劇照,畫報封面上登着自己的彩照,那也是她的?她不斷地懷疑,又不斷地确認。

    人生是怎麼回事?什麼叫實現自我?這些問題都顯得大而無當。

    眼下要考慮的是:自己下一步幹什麼?接受哪個劇本?結婚不結婚?再想得多了,是毫無必要的奢侈,是可笑的矯情。

    隻有那些最虛僞的人才一天到晚用“人生價值”這樣的詞藻來說道。

     她一下富有了:事業,地位,名譽,金錢,社交,愛慕者,機會……可她反而有點寂寞。

    人生莫非如此?真靜啊。

    她目光久久地停在電話機上,心中突然生出和誰談談的願望。

    安逸獨居的女人大概都這樣?她走到電話機旁,順手撥了個号碼。

     李向南接電話了,兩個人随随便便聊開了,極平常的一些話。

    最後,李向南告訴她:他最近常胃疼,經醫生診斷,很可能是胃癌。

     他一開始也不相信自己會得癌症。

     坐在自己面前的是個年輕的男醫生,白衣帽增加着他一絲不苟的嚴謹。

    “你一個人來的?”他問,“沒有人陪着你來?”自己笑笑:我這麼個大活人,能走能跑的,要啥人陪啊。

    随即又有些警覺:是不是我有什麼惡症?“這個……”醫生埋頭在病曆上寫着什麼。

    有什麼情況您如實說吧,我經受得住,我會很冷靜。

    要是讓我懷個懸念,反而心理負擔太重。

     醫生講了他的診斷。

     他不相信:這不可能。

     “你有過胃潰瘍病史吧?”是,他下鄉時患過,後來好了。

    “這就是個基礎。

    你不是很長時間以來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嗎?”是……可他不能講明自己這兩個月的心理背景。

    “後來,你又胃部疼痛吧?”是。

    可胃疼不是常見病嗎?“不能孤立地看。

    你最近不是還有嘔吐現象嗎?那也是胃癌的典型症狀。

    ”我……“而且,嘔吐物是咖啡色吧?”這我沒注意。

    “讓你做了大便隐血試驗,雖然陰性,但這種試驗并不一定能排除癌症,關鍵是你又很瘦削。

    ”我一貫比較瘦。

    “我剛才不是問你了,你最近是不是更瘦了?” 大夫,胃癌還應有什麼症狀? “貧血,皮膚蒼白。

    ”我不貧血啊。

    “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貧血。

    如果胃腫瘤出血不多,時間不長,并不一定表現為貧血,就像不明顯造成大便隐血一樣。

    可是你其他症狀很像,我剛才在你胃部,就是劍突下面,摸到了腫塊。

    這是最重要的。

    ” 他一時說不上話來。

     還有哪些症狀可以确定這一點?他又問。

     “你的臨床症狀已經很夠下這個診斷了。

    還有一點,胃癌患者,往往左側鎖骨的淋巴結腫大,這一點你不明顯,但是,以上症狀已構成判斷了。

    并不是所有人表現全部症狀。

    ” 那就算确診了? “不,這是最初步的。

    還要做個X線鋇餐檢查,拍個片子,不過今天不能做。

    你先預約登記一下,可能要排到下個月中下旬。

    ” 要等一個月?他不能拖這麼久,要盡快确診,他不能忍受這不明确性的折磨。

    他把情況告訴了李文靜和李文敏,并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