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走廊地面碎裂。
食堂還是那個禮堂,像個閑置的倉庫。
噴水池早已不噴水,池邊殘破,雜草從水泥裂縫中滋生出來,嘈嘈雜雜地長了半池子,中間那隻噴水的石仙鶴像隻脫毛雞。
“文化大革命”中有個生活作風有問題的教師曾被紅衛兵拖打,淹死在才半人深的池水中了。
這是他們走到池邊說起的第一件事。
還有什麼看的?那一排排平房學生宿舍冷冷清清。
他們那時十六人住一間房,冬天上廁所也要半夜裹着大衣跑出來。
每到快天亮時,宿舍區就接連不斷地有沓沓沓的跑步聲。
還有就是宿舍區後面的操場了,單杠,雙杠,吊環,爬竿,他們邊走邊撫摸着,無限惆怅,學生時代的跑跳說笑都浮現在眼前。
再看什麼?操場東南角的遊泳池,全校師生勞動修建的,現在幹涸了。
我那時能一個猛子潛遊橫渡過去。
不知是哪位男性在誇當年勇。
林虹問李向南:記得吧,那次校運會,你賽跑,手榴彈砸着你腳了。
李向南笑笑,他提議去看看老師。
隔着一條溝有一片平房,房前屋後十分擁擠。
水龍頭邊打水的,洗衣服的,洗菜的,各家都開着電視,剁着餡,有人在門口澆花,大人小孩進進出出,有姑娘在屋裡嚷:爸爸,這道題怎麼做啊?快給我講講。
一家家轉過。
大多是這些年新調來的老師。
原來的老教師,調走的,搬走的,所剩無幾,見到校友們由衷地熱情,讓坐,問長問短。
然而,看到老師們十幾年來老了這麼多,居住如此窘迫,心中竟有些悲涼。
他們此刻都感到:這次久别重聚是怎樣與預期不同了。
咱們到圓明園看看吧。
有人提議。
快中午十二點了。
有人猶豫道。
沒關系,一人出五塊錢。
我騎車去買點吃的,你們先去。
有人自告奮勇。
到半夜,他感覺酒勁兒過去了。
他讓李文敏回去睡,獨自有些發呆:醉酒。
一生中沒有過,真不像話。
該坐下來,好好清理一下思想了。
鋪開了紙,卻感到倦乏,出去轉轉。
輕輕地推車,輕輕地開院門,院門吱嘎響了一下,回頭看院裡,窗戶有黑有亮,别驚動他們。
他突然想到:眼前這景象怎麼如此熟悉?身子一陣發飄,想到回京第一夜的夢了。
後半夜了,北京的街道曠蕩得很,他任意馳騁,如入無人之境,兩邊的商店、飯館溜溜溜地往後滑掠,空得神秘,靜得神秘。
已經到了西單,齊嶄嶄的荷花燈柱直線延伸,照着空蕩蕩的長安街。
夢中好像是騎到了紫竹院公園,現在也去那兒?十幾裡地,半夜三更的不是開玩笑。
不怕,他發瘋般高速騎進,燈光攪着風呼呼地往後掠着,幾個開摩托巡夜的警察懷疑地看着他。
是紫竹院了,該是小湖小山了,和夢中完全一樣,像圖畫。
然而,他沒有像夢中那樣看到童年的自己。
慢慢騎回。
淩晨三點了,徹底清醒了。
在紙上又寫下了: “目前的形勢及我們的任務、策略” 形勢是明擺的,不用說了。
他什麼任務,什麼策略呢?到這會兒他完全明白:古陵這盤棋已經輸了,無可挽回了。
所謂絕不輸着離開棋盤,隻能演化為再擺一盤了。
可悲的是,他連再擺一盤的權利也沒有了。
他猛地一捶桌面站起來,眼前浮現出邢笠那張尖下巴的小白臉,還有安晉玉的面孔,還有……讓這幫小人爬上去,中國一百年也沒希望。
眼前浮現出屈原、嶽飛的形象了。
一個峨冠博帶,一個戴盔披甲。
壯懷激烈。
風飄飄兮,天地蕭瑟,黃葉橫飛,滿目凄涼,他仰天悲歌,一步步走向白茫茫的汨羅江。
耳邊響起饒小男的話,傳統文化……屈原……嶽飛……眼前也浮現出小莉的形象,又有弟弟向東……他痛楚地發現:年輕人對他的批判是含着真理的。
自己遭厄運時,一下湧上來的不正是屈原式的悲憤慷慨嗎?那不是典型的傳統文化? 沒有比承認這一點更讓他不能忍受的了。
作為社會先驅犧牲,自己可以驕傲,可成了傳統文化的塑造品,就太可悲了。
這就是“過渡性人物”的悲劇?曆史每一步前進都是具體的,他受到了兩面夾擊。
傳統勢力把他視為最直接、最危險的敵人,迎面先把他打倒,它們無暇顧及站在他背後空談闊論的書生;那些書生也不屑于對官僚主義等守舊勢力開火——那課題太不尖端了——而從背後向他實行打擊。
批判李向南,要比批判顧榮那樣的官僚縣長更表現思想的先驅性,又不必承擔任何政治風險。
好一幅腹背受敵的圖畫。
他想用拳頭去砸四面的牆,把房子都砸塌了。
自己變成一個炸彈,把腹背的桎梏都炸碎。
憤怒的沖動在裡面狂亂奔突,理智的殼就要破碎了。
他發瘋般亂砍亂殺……要克制住自己。
毀自己,隻會讓仇敵幸災樂禍。
用仇恨來克制仇恨。
他還是不能使自己冷靜,憤怒的黑焰還是燎來燎去。
他知道,隻有一個辦法能使自己恢複鎮靜,那就是尋到出路,尋到解決危機的環節。
然而,他現在去找什麼?去搞戰略理論?這樣一個下場,你的戰略研究沒人理睬,隻會加重上層的戒心。
縮起來修身養性?這隻讓他一絲冷笑。
想到插隊時有個算命先生居然給他算了一卦:“虎在籠中躍躍,魚在缸中洋洋”,現在可真應了。
看了看桌上那沓活頁紙,不由得一把抓過來揉成一團。
突然,一個念頭閃
食堂還是那個禮堂,像個閑置的倉庫。
噴水池早已不噴水,池邊殘破,雜草從水泥裂縫中滋生出來,嘈嘈雜雜地長了半池子,中間那隻噴水的石仙鶴像隻脫毛雞。
“文化大革命”中有個生活作風有問題的教師曾被紅衛兵拖打,淹死在才半人深的池水中了。
這是他們走到池邊說起的第一件事。
還有什麼看的?那一排排平房學生宿舍冷冷清清。
他們那時十六人住一間房,冬天上廁所也要半夜裹着大衣跑出來。
每到快天亮時,宿舍區就接連不斷地有沓沓沓的跑步聲。
還有就是宿舍區後面的操場了,單杠,雙杠,吊環,爬竿,他們邊走邊撫摸着,無限惆怅,學生時代的跑跳說笑都浮現在眼前。
再看什麼?操場東南角的遊泳池,全校師生勞動修建的,現在幹涸了。
我那時能一個猛子潛遊橫渡過去。
不知是哪位男性在誇當年勇。
林虹問李向南:記得吧,那次校運會,你賽跑,手榴彈砸着你腳了。
李向南笑笑,他提議去看看老師。
隔着一條溝有一片平房,房前屋後十分擁擠。
水龍頭邊打水的,洗衣服的,洗菜的,各家都開着電視,剁着餡,有人在門口澆花,大人小孩進進出出,有姑娘在屋裡嚷:爸爸,這道題怎麼做啊?快給我講講。
一家家轉過。
大多是這些年新調來的老師。
原來的老教師,調走的,搬走的,所剩無幾,見到校友們由衷地熱情,讓坐,問長問短。
然而,看到老師們十幾年來老了這麼多,居住如此窘迫,心中竟有些悲涼。
他們此刻都感到:這次久别重聚是怎樣與預期不同了。
咱們到圓明園看看吧。
有人提議。
快中午十二點了。
有人猶豫道。
沒關系,一人出五塊錢。
我騎車去買點吃的,你們先去。
有人自告奮勇。
到半夜,他感覺酒勁兒過去了。
他讓李文敏回去睡,獨自有些發呆:醉酒。
一生中沒有過,真不像話。
該坐下來,好好清理一下思想了。
鋪開了紙,卻感到倦乏,出去轉轉。
輕輕地推車,輕輕地開院門,院門吱嘎響了一下,回頭看院裡,窗戶有黑有亮,别驚動他們。
他突然想到:眼前這景象怎麼如此熟悉?身子一陣發飄,想到回京第一夜的夢了。
後半夜了,北京的街道曠蕩得很,他任意馳騁,如入無人之境,兩邊的商店、飯館溜溜溜地往後滑掠,空得神秘,靜得神秘。
已經到了西單,齊嶄嶄的荷花燈柱直線延伸,照着空蕩蕩的長安街。
夢中好像是騎到了紫竹院公園,現在也去那兒?十幾裡地,半夜三更的不是開玩笑。
不怕,他發瘋般高速騎進,燈光攪着風呼呼地往後掠着,幾個開摩托巡夜的警察懷疑地看着他。
是紫竹院了,該是小湖小山了,和夢中完全一樣,像圖畫。
然而,他沒有像夢中那樣看到童年的自己。
慢慢騎回。
淩晨三點了,徹底清醒了。
在紙上又寫下了: “目前的形勢及我們的任務、策略” 形勢是明擺的,不用說了。
他什麼任務,什麼策略呢?到這會兒他完全明白:古陵這盤棋已經輸了,無可挽回了。
所謂絕不輸着離開棋盤,隻能演化為再擺一盤了。
可悲的是,他連再擺一盤的權利也沒有了。
他猛地一捶桌面站起來,眼前浮現出邢笠那張尖下巴的小白臉,還有安晉玉的面孔,還有……讓這幫小人爬上去,中國一百年也沒希望。
眼前浮現出屈原、嶽飛的形象了。
一個峨冠博帶,一個戴盔披甲。
壯懷激烈。
風飄飄兮,天地蕭瑟,黃葉橫飛,滿目凄涼,他仰天悲歌,一步步走向白茫茫的汨羅江。
耳邊響起饒小男的話,傳統文化……屈原……嶽飛……眼前也浮現出小莉的形象,又有弟弟向東……他痛楚地發現:年輕人對他的批判是含着真理的。
自己遭厄運時,一下湧上來的不正是屈原式的悲憤慷慨嗎?那不是典型的傳統文化? 沒有比承認這一點更讓他不能忍受的了。
作為社會先驅犧牲,自己可以驕傲,可成了傳統文化的塑造品,就太可悲了。
這就是“過渡性人物”的悲劇?曆史每一步前進都是具體的,他受到了兩面夾擊。
傳統勢力把他視為最直接、最危險的敵人,迎面先把他打倒,它們無暇顧及站在他背後空談闊論的書生;那些書生也不屑于對官僚主義等守舊勢力開火——那課題太不尖端了——而從背後向他實行打擊。
批判李向南,要比批判顧榮那樣的官僚縣長更表現思想的先驅性,又不必承擔任何政治風險。
好一幅腹背受敵的圖畫。
他想用拳頭去砸四面的牆,把房子都砸塌了。
自己變成一個炸彈,把腹背的桎梏都炸碎。
憤怒的沖動在裡面狂亂奔突,理智的殼就要破碎了。
他發瘋般亂砍亂殺……要克制住自己。
毀自己,隻會讓仇敵幸災樂禍。
用仇恨來克制仇恨。
他還是不能使自己冷靜,憤怒的黑焰還是燎來燎去。
他知道,隻有一個辦法能使自己恢複鎮靜,那就是尋到出路,尋到解決危機的環節。
然而,他現在去找什麼?去搞戰略理論?這樣一個下場,你的戰略研究沒人理睬,隻會加重上層的戒心。
縮起來修身養性?這隻讓他一絲冷笑。
想到插隊時有個算命先生居然給他算了一卦:“虎在籠中躍躍,魚在缸中洋洋”,現在可真應了。
看了看桌上那沓活頁紙,不由得一把抓過來揉成一團。
突然,一個念頭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