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家中籠罩着陰郁的氣氛。
哥哥,你幹脆别從政了,調回北京搞學問算了。
李文敏看着李向南說道。
他沒說話。
哥,我看你那套傳統的政治抱負,還有那套人生信條都該抛棄了。
弟弟李向東揮着細長手臂激烈地說道。
他也沒說話。
父親背着手在客廳裡來來回回踱着,許久,站住,看了看大兒子,又垂下眼思索着。
我也見不到成猛。
他聲音蒼啞地隻說了這樣一句,沉默了好一會兒,又踱開了。
一些好朋友來看望他。
義憤,上邊怎麼不了解了解情況;慨歎,政治就是風雲變幻;勸慰,聽其自然吧;鼓勵,沒關系,再想辦法向上反映;辯論,沒用,越反映越糟;建議,幹脆歇幾年,好好讀點書,有機會再出山;大家紛紛說完了,覺得不解決問題,都沉默下來。
其實,沒有任何方法能挽救這個結局,改變一個現實是複雜的;承認一個現實卻是簡單的。
黃平平來了,把鼓囊囊的牛皮紙信封又交還給他:“我找了安晉玉,他很為難。
”他接過來掂了掂,沒說什麼。
黃平平說:“你要不急的話,材料先放我這兒,我再想想辦法。
”他想了想,說:“我想複印幾份,然後再給你。
”黃平平又說了不少話。
但他覺出來了:她很忙,事很多,她不過是為了表示并未對他喪失熱情,還很關心,她的興奮中心此刻顯然不在他身上,外面有一輛小汽車在等她,車上還坐着兩個他不認識的人,她要去參加一個青年經濟學家月會,想必感到着時間的催迫,但她竭力表現她不急。
“不要在我這兒耽誤時間了,該去忙你的事了。
”他說。
她目光閃爍了一下:“那我有時間再來看你。
”李向南垂下眼微微一笑:“你前幾天不是說可以陪我散散心嗎,明天陪我去爬香山吧?”黃平平說:“你有這興緻?行,咱們去。
” 天剛微明,兩人已騎車在十字路口彙合。
然後,迎着晨風以高速在清涼空寂的公路上騎行。
兩個多小時,一口氣騎了幾十公裡,到了香山。
稍事休息,落汗,喝汽水,吃面包,李向南一指劈面而立的“鬼見愁”主峰,五百多米,險峻陡峭,上不上?黃平平還未歇過勁來,但不甘示弱,背上挎包:上。
對于他,還是對于她,都是太累了。
氣喘着,腿軟着,幾乎再也沒勁了。
他不時停住拉她一把。
再堅持一下,再咬咬牙,再拼上這一截,再爬上那一段。
騎車消耗體力太大了,兩個人歪歪斜斜蹬着陡坡上的石頭,扶着小樹,呼哧哧拉着肺葉“風箱”,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能上去吧?李向南仰頭看看還有一大截的山頂。
黃平平掠了一下被汗水粘在臉上的頭發,能吧,一步步上呗。
好長時間不爬山,體力不行了。
他自嘲地說。
我也是。
兩個人都需要為自己此刻的狼狽解釋解釋。
但他們總算咬着牙拼了幾把力,上到了山頂。
天高地闊,京郊的田野如織如錦,昆明湖在遠處鏡子般閃亮,西郊機場上一架飛機,小得如玩具一般反射着耀眼陽光,風吹得衣服嘩啦啦響。
透心的涼快。
真想喊,真想唱,黃平平迎風站着竟真的喊了起來,惹得周圍的人直看她。
李向南看着浩瀚天地,說道:如果我們半途而廢,那就太沮喪了。
上山時爬陡坡,下山時順路盤旋而降,極輕快,又時時感到膝蓋發軟。
黃平平不時閃着腿。
到了山下,她說:真累壞了。
又說:再讓我上可上不去了。
聽着這話,李向南又仰頭看了看山頂,說:怎麼樣,要是需要咱們再上一次呢?她倒在椅子上笑了:要是拼出命來,總能上去吧。
他說:那咱們再上一次吧?她聽出他話中的玩笑意味:行,上。
他神色一下認真起來:我是說真的。
她依然認為是玩笑:我也沒說假的。
他更認真了:平平,我真的想上第二次,我要考驗一下自己的毅力。
黃平平半信半疑地望着他:真的?真的。
她一時說不上話來。
大概很少有人一天之内兩次登上“鬼見愁”的,大多數人連一次都上不去,更何況他們騎了幾十公裡自行車。
天又這麼熱,正中午。
先歇會兒吧。
她說。
那你在這兒等我。
我一個人再上一次。
李向南說道。
等等,我跟你一塊兒上。
她伸出手,李向南拉着她站起來。
她感到自己快癱了。
他也隻是在拉她的一刹那才稍覺自己有了些力氣。
你們還上?爬兩次?一些與他們一起上到山頂的遊人剛剛下到山腳,都驚訝地看着他們。
還沿着正面陡坡上?是。
李向南答道。
上到頂嗎?當然上到頂。
兩個人慢慢朝前走去。
你幹嗎和他們說得那麼死,如果上不到頂呢?黃平平手撐着膝蓋,左一步右一步,吃力地攀登着。
我這樣吹出牛去,就把後路絕了。
李向南說。
這簡直是衰竭至極的消耗戰。
咱們肯定上不去了。
黃平平滿嘴白沫地喘着說。
李向南也覺
哥哥,你幹脆别從政了,調回北京搞學問算了。
李文敏看着李向南說道。
他沒說話。
哥,我看你那套傳統的政治抱負,還有那套人生信條都該抛棄了。
弟弟李向東揮着細長手臂激烈地說道。
他也沒說話。
父親背着手在客廳裡來來回回踱着,許久,站住,看了看大兒子,又垂下眼思索着。
我也見不到成猛。
他聲音蒼啞地隻說了這樣一句,沉默了好一會兒,又踱開了。
一些好朋友來看望他。
義憤,上邊怎麼不了解了解情況;慨歎,政治就是風雲變幻;勸慰,聽其自然吧;鼓勵,沒關系,再想辦法向上反映;辯論,沒用,越反映越糟;建議,幹脆歇幾年,好好讀點書,有機會再出山;大家紛紛說完了,覺得不解決問題,都沉默下來。
其實,沒有任何方法能挽救這個結局,改變一個現實是複雜的;承認一個現實卻是簡單的。
黃平平來了,把鼓囊囊的牛皮紙信封又交還給他:“我找了安晉玉,他很為難。
”他接過來掂了掂,沒說什麼。
黃平平說:“你要不急的話,材料先放我這兒,我再想想辦法。
”他想了想,說:“我想複印幾份,然後再給你。
”黃平平又說了不少話。
但他覺出來了:她很忙,事很多,她不過是為了表示并未對他喪失熱情,還很關心,她的興奮中心此刻顯然不在他身上,外面有一輛小汽車在等她,車上還坐着兩個他不認識的人,她要去參加一個青年經濟學家月會,想必感到着時間的催迫,但她竭力表現她不急。
“不要在我這兒耽誤時間了,該去忙你的事了。
”他說。
她目光閃爍了一下:“那我有時間再來看你。
”李向南垂下眼微微一笑:“你前幾天不是說可以陪我散散心嗎,明天陪我去爬香山吧?”黃平平說:“你有這興緻?行,咱們去。
” 天剛微明,兩人已騎車在十字路口彙合。
然後,迎着晨風以高速在清涼空寂的公路上騎行。
兩個多小時,一口氣騎了幾十公裡,到了香山。
稍事休息,落汗,喝汽水,吃面包,李向南一指劈面而立的“鬼見愁”主峰,五百多米,險峻陡峭,上不上?黃平平還未歇過勁來,但不甘示弱,背上挎包:上。
對于他,還是對于她,都是太累了。
氣喘着,腿軟着,幾乎再也沒勁了。
他不時停住拉她一把。
再堅持一下,再咬咬牙,再拼上這一截,再爬上那一段。
騎車消耗體力太大了,兩個人歪歪斜斜蹬着陡坡上的石頭,扶着小樹,呼哧哧拉着肺葉“風箱”,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能上去吧?李向南仰頭看看還有一大截的山頂。
黃平平掠了一下被汗水粘在臉上的頭發,能吧,一步步上呗。
好長時間不爬山,體力不行了。
他自嘲地說。
我也是。
兩個人都需要為自己此刻的狼狽解釋解釋。
但他們總算咬着牙拼了幾把力,上到了山頂。
天高地闊,京郊的田野如織如錦,昆明湖在遠處鏡子般閃亮,西郊機場上一架飛機,小得如玩具一般反射着耀眼陽光,風吹得衣服嘩啦啦響。
透心的涼快。
真想喊,真想唱,黃平平迎風站着竟真的喊了起來,惹得周圍的人直看她。
李向南看着浩瀚天地,說道:如果我們半途而廢,那就太沮喪了。
上山時爬陡坡,下山時順路盤旋而降,極輕快,又時時感到膝蓋發軟。
黃平平不時閃着腿。
到了山下,她說:真累壞了。
又說:再讓我上可上不去了。
聽着這話,李向南又仰頭看了看山頂,說:怎麼樣,要是需要咱們再上一次呢?她倒在椅子上笑了:要是拼出命來,總能上去吧。
他說:那咱們再上一次吧?她聽出他話中的玩笑意味:行,上。
他神色一下認真起來:我是說真的。
她依然認為是玩笑:我也沒說假的。
他更認真了:平平,我真的想上第二次,我要考驗一下自己的毅力。
黃平平半信半疑地望着他:真的?真的。
她一時說不上話來。
大概很少有人一天之内兩次登上“鬼見愁”的,大多數人連一次都上不去,更何況他們騎了幾十公裡自行車。
天又這麼熱,正中午。
先歇會兒吧。
她說。
那你在這兒等我。
我一個人再上一次。
李向南說道。
等等,我跟你一塊兒上。
她伸出手,李向南拉着她站起來。
她感到自己快癱了。
他也隻是在拉她的一刹那才稍覺自己有了些力氣。
你們還上?爬兩次?一些與他們一起上到山頂的遊人剛剛下到山腳,都驚訝地看着他們。
還沿着正面陡坡上?是。
李向南答道。
上到頂嗎?當然上到頂。
兩個人慢慢朝前走去。
你幹嗎和他們說得那麼死,如果上不到頂呢?黃平平手撐着膝蓋,左一步右一步,吃力地攀登着。
我這樣吹出牛去,就把後路絕了。
李向南說。
這簡直是衰竭至極的消耗戰。
咱們肯定上不去了。
黃平平滿嘴白沫地喘着說。
李向南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