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于是,連買帶做,添了幾條裙子。

    要有點民族風格。

    平平等鼓動道,于是,做了兩件旗袍。

    上衣,毛衣,鞋襪,也都五顔六色逐一添置。

    該燙頭發。

    平平說,春平說,姐妹們一起說,于是,她第一次去理發館燙發。

    她完全是不得已地、被動地做着這一切。

    披着波浪般的鬈發回來了,正好,旗袍也做好送來了,快試試。

    姐妹們一起撺掇着。

    她淡淡一笑,不願掃她們的興,聽憑她們七手八腳圍上來擺弄着給自己穿好了,妝扮好了。

    真漂亮,太漂亮了。

    姐妹們像一朵花開放一樣拍着手從自己身邊四散開,又拍着手圍着她轉着,觀覽着,驚歎着。

    快認不出你了,二姐。

    平平高興地嚷着。

    快,到鏡子前照照,你自己看看。

     有什麼看的,她還不知道自己?幹瘦,憔悴,身材單薄,再打扮也是那灰樣子。

    平平,你鬧什麼呀。

    她腳底下站不住,被硬推到穿衣鏡前。

    隻是随便的一瞥,但目光停住了。

    鏡子裡出現的不是自己。

    誰,這麼漂亮?很面熟又很面生。

    吃驚地直愣愣地盯視着。

    一片恍惚,猶如夢境。

    她認識,這是自己,是夏平,頭發是剛燙的,旗袍是剛做的,後面站的是平平。

     是自己。

    她清醒了,平靜了,鏡面不再波光晃動了。

    穿着打扮能起這麼大作用,這是她第一次發現。

    這麼說,她還好看。

    當然,她也看出了自己的缺陷:臉色不好,人顯瘦。

    衣服是衣服,剝去衣服還是自己。

     二姐,你該練習練習出國訪問了。

    平平笑着說。

     這怎麼練習? 就穿上這一身,我陪你去天壇公園,那兒每星期天都有個“英語世界”,你可以去那兒驗一驗你的英語水平。

     她拗不過平平。

    星期天上午,她又像被推着一樣跟平平來到天壇公園。

     封建皇帝祭天之處,自然規模巨大。

    占地四千畝,是故宮的三倍。

    中國現存的最大壇廟建築。

    她們從西門進,筆直的大道,直通前面的祈年殿和圜丘壇——一千米遠處的綠蔭後殿亭掩映。

    大道兩旁古柏蒼蒼,濃蔭蔽天。

    兒童運動場陽光燦爛,土黃草青,滑梯,翹闆,轉椅,秋千,孩子們笑鬧嬉戲着。

    含笑旁觀的是一對對幸福的家長。

     到了。

    平平說。

     幾株參天古柏布下幾畝濃蔭,蠕動着一大片喧嘈嘈的人群。

    越走近,嘈聲越大。

    最後,便被這嘈聲淹沒了。

    真是個英語世界。

    成百上千的人聚在這裡,别無他事,就是來說英語。

    有老年,有中年,青年最多,許多大學生。

    和你說,和他說,左右說,前後說,走着說,打着手勢說,翻着書說,風趣地說,認真地說,潇灑地說,矜持地說,一圈一圈地說,兩個兩個地說,男的和男的說,女的和女的說,男的和女的說,女的和男的說,流暢地說,結巴地說,自信地說,怯懦地說,微笑含情地說,神情嚴謹地說,交換對手地說,固定對手地說。

    四面有不少圍觀的人,有人幹脆深入到圈裡,目不暇接地左顧右盼着。

    及至有人上前禮貌地用英語與之交談時,他們便臉一紅,連忙搖手。

     “你好。

    ”一位戴着眼鏡的男青年上來熱情地對平平用英語說。

     “你好。

    ”平平也連忙用英語回答(英語,是這個“世界”中的惟一語言)。

    因為嘈聲如潮,在這裡講話必須大聲。

     “你頭一次來嗎?”對方的英語很流利。

     “我來過。

    她是頭一次來,我姐姐。

    她要出國,我陪她來感受一下英語世界。

    ”黃平平也用流利的英語回答。

     “您去哪個國家?”男青年轉向夏平,也許是夏平比較年長,也許是夏平穿戴漂亮,也許是她要出國,小夥子對她尊稱“您”。

     “噢,”夏平猝不及防,臉紅了,連忙用英語回答,“美國,加拿大。

    ” “是攻碩士、博士嗎,自費還是公費?” “不,不,是陪我父親出國訪問。

    ” “是什麼代表團?您英語講得很好。

    ” “講得不好。

    我今天就是随便看看。

    ”夏平用英語窘促地答道,轉頭對平平用中文小聲道,“咱們走吧。

    ”她已經出汗了。

     “好,對不起,再見。

    ”年輕人禮貌地告别,又回頭看了平平一眼。

     “二姐,你怎麼了?”平平拉住夏平,“這就是讓你訓練一下嘛。

    ” “我不行……” “什麼不行。

    你的英語不是挺棒嗎?比我棒多了。

    ” “你們好,可以和你們交談嗎?”一個禮貌的、有些沙啞的聲音。

    英語。

    這是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性,偏瘦,個子較高,穿着簡樸,一股子謙謹的知識分子氣。

     “請和她交談吧,她英語好。

    ”平平用英語答道,同時,堅決地把夏平推到前面。

     “您好。

    ”看見盛裝典雅的夏平,那個男人更顯局促。

    他随着平平的目光低頭看到了自己手中印有“環球出版社”字樣的筆記本,連忙用英語解釋道:“我是做編輯工作的,搞點筆譯。

    英語會話很差,大概很難和您對等交談。

    您若嫌我水平低,可以淘汰我,另換對手。

    ” 夏平一直被自己的窘促困擾着,一路上是因為自己的打扮引人注目而窘促,現在是為進入這樣的交際場合而窘促,眼下遇到一位比自己還窘促的人,倒稍稍放松了一些。

    她對這位忠厚老實的中年人頗有好感。

    “這裡都是水平對等的會話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