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能不能進奧運

關燈
淩晨被萬蹄亂踏之聲震醒,以為張藝謀大哥在俺窗下率衆擊缶,又搞開幕式也。

    仔細一聽,是嘩嘩的大雨,宛如天在哭泣。

    想起曾有占蔔大師預測,八月北京“将有大震”,不禁一笑。

    此大震之說,實乃暗喻華國鋒逝世也。

    雖隻在位三載,按照封建迷信,也算一朝天子,天子駕崩,即為“天崩地裂”也。

     下午冒雨去中國網,跟北京社科院的體育專家金燦老師一起談武術進奧運的問題。

    金燦老師主要講了奧運規則掌控于歐美之手,人家不樂意中國擴大奧運優勢,這是武術進奧運的最大障礙。

     我主要從武術自身講,中華武術的核心思想是修身養性,跟“金牌意識”有着天然的沖突。

    再者,凡是表演的武術,俱為武術之末流,皆已蛻變為“功夫體操”。

    李連傑成龍,在現實的武林中,隻是三流角色。

    真正的武林高手對決,可能一秒鐘就分出勝負,哪裡有什麼觀賞性?甚至連裁判都看不清楚,絕不可能像影視劇中那樣,暴打三五分鐘還一次次“死而複生”。

    套路清晰,看着漂亮的,不一定是高手。

    所以武術天然就跟奧運贊助商“一切為了好看”的鐵血規則相矛盾。

    這跟做學問一樣,外行人熱烈吹捧的所謂國學大師,以在美國雜志上發表論文為榮的,可能有一半都是欺世盜名之徒,你以為你每天在家裡“坐冷闆凳”就是嚴肅的學者啦?那是因為沒有熱闆凳給你坐。

    馬谡出去打仗是廢物,在家裡呆着專門攻擊别人也是廢物。

     現在人們經常拿跆拳道跟武術比,須知韓國跆拳道成功進入奧運,是做出了巨大犧牲的。

    跆拳道作為“東亞武術”系統中的一支,本來就是實戰性最差的花拳繡腿,下盤不穩,單腿遠擊,遇到中等以上武師,等于送命。

    不過現代戰争都使用熱兵器,平常生活也是法制社會,不許打架鬥毆,再高明的武術也已經實用性不大,所以人家幹脆以短為長,按照奧運套路把跆拳道改造成一種“下半身拳擊”,從而打進了奧林匹克家族。

    據此,我認為中國武術應該兵分兩路,整體上要繼承武術的博大精深、百花齊放,不可為奧運而暴殄天物。

    但武術界這麼龐大,國家不妨抽出一支力量,緻力于奧運戰略,改造成便于觀賞、便于評分的一種東東。

    雖然歐美百分之百會阻撓,而且奧運項目正在“瘦身”,但總要尋找恰當時機,占據一席之地,不可滿足于本屆的“表演項目”。

    而一旦武術進入了奧運,可千萬記住,一定不要把金牌都自家得了,而要“環球同此涼熱”。

     說到歐美,本來多是孔和尚真正敬佩的體育強國。

    可是這兩天,美國的媒體開始有點犯酸。

    大概是看到金牌霸主已經鐵丢了,美國記者就開始算另外一本賬了。

    有的說不能光看金牌,要看獎牌總數,金銀銅加起來,今天美國已經比中國多了12枚。

    有的說現在的金牌含金量不如過去了,過去美國跟蘇聯拼,打的都是硬仗,一枚金牌等于現在的兩枚。

    還有的說不能光看本屆奧運,要完整地看待一部百年奧運史,美國在曆屆奧運會上所獲金牌的總和,比中國多多啦!所以美國人民要振奮起來、堅決克服“恐華症”雲雲。

    這些話說得都對,千真萬确的對!但這些話要是由中國人來說就得體了,現在由美國人說出來,怎麼聽着那麼不是味兒?聽着有點兒耳熟,好像是中國一位紹興農民說的:“老子祖上比你闊多啦。

    ”孔和尚還以為美國真的不在乎金牌呢?提醒美國記者朋友注意,學中國什麼都可以,千萬不要學這種“未莊修辭法”啊。

     回到家裡,主動洗了手,到廚房尋了個醬豬蹄,盤腿作在地闆上,一邊啃一邊看電視。

    有個中信銀行的廣告,裡面老說一句話:“讓潑婦恒久不變。

    ”至今我也沒弄懂到底是啥意思。

    《我愛我家》也看得津津有味,高遠東師兄說該劇可算經典,但對我來說,這是90年代萬馬齊喑生活中一絲溫馨的回憶。

     今天中國隻得了一枚跳水金牌,靜等着美國奮起直追。

    女排女籃都輸了,輸得很慘,被人家啃得像爛豬蹄兒似的,每丢一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