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梁漱溟先生學習
關燈
小
中
大
今天上午秋高氣爽,令人食欲大振,于是中午吃了6個包子兩根黃瓜。
飯後天色忽轉陰沉,有點鬧肚子,遂以孔門秘訣“四面出擊法”治之。
一邊看電視,一邊打棋譜,一邊逗小貓,一邊讀點舊書。
先讀了本《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這是張申府、梁漱溟、湯用彤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重點閱讀了梁漱溟的部分,其他部分快速浏覽一遍。
不知不覺陷入對梁漱溟問題的思考,遂又讀了一本《梁漱溟問答錄》,15萬多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
同年6月,梁漱溟老人就以95歲高齡仙逝了。
這本問答錄,是汪東林陸續整理的,86年就在《人物》雜志上連載過,我曾看過一部分。
這次完整地讀一遍,勾勾畫畫,寫點心得。
擡眼一看,已經是明月在窗,晴光滿天了。
梁漱溟的大名,眼下有點火。
其實跟其他被吹捧的大師一樣,吹捧者大多既未曾見過其人,也未曾讀過其文。
隻不過聽說梁漱溟曾經跟毛澤東當面叫闆過,于是就推崇為“反共大師”。
當今的漢奸陣營也真是可憐,既無學問,也無德操,隻要聽說誰跟共産黨紅過臉,馬上就認作親爹。
怪不得汪精衛先生一氣之下,憤然填了海呢。
梁漱溟祖上并非漢人,所以請漢奸弟兄們就不要打他的主意啦。
人家本來是元朝宗室,蒙古人,姓“也先帖木耳”,封為“梁王”,住在河南汝陽一帶。
元朝滅亡後,就改姓梁了,說是取自“孟子見梁惠王”。
其實他們也先家族跟孟老夫子,八竿子打不着,這麼說大約是為了顯得有文化。
不過孔老師覺得,孟子見梁惠王那一篇,講的都是如何施仁政,如何建設理想國,什麼“仁者無敵”啊,什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妻吾妻以及人之妻”啊,可以說就是中國古代的共産主義偉大理想吧,這些恰巧跟梁漱溟先生的思想驚人相似,所以梁老先生印象深刻焉。
這個也先家族,跟漢族通婚了幾百年,從河南跑到廣西,再到河北,再到山西,再到北京,明朝的時候就給老朱家做官,清朝的時候就給愛新覺羅家做官,早已忘卻自己是蒙古人了——這就是中華民族的融合性,家譜裡寫着祖先,但不搞種族優越論,自然融合,平等競争。
梁漱溟的爹爹梁巨川,在清末當個四品官的内閣侍讀,“意趣超俗,滿腔熱忱,一身俠骨,不肯随俗浮沉”,這樣的人在時代轉折處,有時候會想不開。
當張勳複辟失敗後,老人家知道大清王朝真的無可挽回了,就在1918年,自己花甲大壽的前夕,一頭紮進積水潭,以身殉清,頓時轟動了京城。
陳獨秀李大钊胡适等新一代文豪都寫了文章,對這種封建餘孽進行批判。
但孔老師認為,凡是對自己的思想立場忠心耿耿,并不惜以身相殉者,不論那思想“對錯”,這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梁漱溟幼年,親曆過八國聯軍闖進家中,把他的玩具都砸壞了。
那些污蔑義和團是“暴徒”的漢奸們口口聲聲說八國聯軍是“文明之師,正義之師”,梁漱溟先生的看法則一定會讓他們失望的。
梁漱溟七歲進了北京第一個洋學堂“中西小學堂”,後來多次轉學。
他學習比較差,最高學曆是中學畢業,卻年紀輕輕就成了北大教授。
是不是梁漱溟天資聰穎,智商超人呢?非也。
梁漱溟從小就體弱多病,腦子愚笨。
他6歲了還不會系褲帶,一天早上,母親隔屋喊他,責問為何還不起床,他嚷道:“妹妹不幫我穿褲子呀!”招得全家大笑。
進入青春期後,梁漱溟同學的智力才開始發達。
所以大家明白孔老師為何推薦梁漱溟為學習對象了吧?像魯迅胡适錢鐘書張愛玲那類人尖子,平常人是學不來的。
而梁漱溟這種資質低劣得近乎郭靖的人,後來居然成為一代大師,這足以激勵千萬個在班裡排名到三十以後的朋友吧? 梁漱溟原名煥鼎,字壽銘,在《民國報》當記者時筆名壽民或瘦民。
總編輯孫炳文(參見孔慶東《十大元帥情緣》系列文章)曾給他題了一個扇面曰“漱溟”,從此就用這個名了。
按東博釋名法,此名的三個字中都含水,所以後來才能跟毛澤東叫闆,“毛澤東”加上“毛潤之”才兩個水,隻好讓他一籌,必須的。
而毛澤東當時雖然生氣,過後并不計較也。
梁漱溟一生關注兩大問題:人生問題,國家問題。
而這兩個問題在中國,是互相聯系的。
孔老師認為,作為1840年以後的中國知識分子,誰要是不關心國家問題,或者号稱隻關心“普世價值”,而放棄中國的具體問題,那他就連一個“普世的人”也不配。
我們把梁漱溟當作佛學大師也好,儒學大師也好,都不該忘記他首先是一個社會活動家,是一個思想實踐家。
他早年參加同盟會,參加國民黨,都是為了救中國。
後來退出國民黨,組建民盟,也是為了救中國。
梁漱溟通過觀察思考認為,人生的苦樂不在外界,而在自身。
他到北大之前,在家裡閑居了兩年,大量研讀佛經和佛學著作(跟魯迅相似),19歲開始吃素,一度有出家之念,後來進一步看破,29歲那年結了婚。
正像孔老師認為的,出家人未必是真和尚,特别是現代商業社會,廟裡已經沒有一個真僧,世上也沒有一座真廟了。
真正的好和尚,都拖家帶口戰鬥在世俗的海洋裡呢。
梁漱溟在家裡自己給自己當博導,讀了兩年自費博士,24歲就被蔡元培請到北大當了哲學教授。
現在很多糊塗人一窩蜂似的鼓吹“民主邪教”,他們不知道蔡元培當年之所以創造了北大神話,全靠“獨裁專制
飯後天色忽轉陰沉,有點鬧肚子,遂以孔門秘訣“四面出擊法”治之。
一邊看電視,一邊打棋譜,一邊逗小貓,一邊讀點舊書。
先讀了本《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這是張申府、梁漱溟、湯用彤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重點閱讀了梁漱溟的部分,其他部分快速浏覽一遍。
不知不覺陷入對梁漱溟問題的思考,遂又讀了一本《梁漱溟問答錄》,15萬多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
同年6月,梁漱溟老人就以95歲高齡仙逝了。
這本問答錄,是汪東林陸續整理的,86年就在《人物》雜志上連載過,我曾看過一部分。
這次完整地讀一遍,勾勾畫畫,寫點心得。
擡眼一看,已經是明月在窗,晴光滿天了。
梁漱溟的大名,眼下有點火。
其實跟其他被吹捧的大師一樣,吹捧者大多既未曾見過其人,也未曾讀過其文。
隻不過聽說梁漱溟曾經跟毛澤東當面叫闆過,于是就推崇為“反共大師”。
當今的漢奸陣營也真是可憐,既無學問,也無德操,隻要聽說誰跟共産黨紅過臉,馬上就認作親爹。
怪不得汪精衛先生一氣之下,憤然填了海呢。
梁漱溟祖上并非漢人,所以請漢奸弟兄們就不要打他的主意啦。
人家本來是元朝宗室,蒙古人,姓“也先帖木耳”,封為“梁王”,住在河南汝陽一帶。
元朝滅亡後,就改姓梁了,說是取自“
其實他們也先家族跟孟老夫子,八竿子打不着,這麼說大約是為了顯得有文化。
不過孔老師覺得,孟子見梁惠王那一篇,講的都是如何施仁政,如何建設理想國,什麼“仁者無敵”啊,什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妻吾妻以及人之妻”啊,可以說就是中國古代的共産主義偉大理想吧,這些恰巧跟梁漱溟先生的思想驚人相似,所以梁老先生印象深刻焉。
這個也先家族,跟漢族通婚了幾百年,從河南跑到廣西,再到河北,再到山西,再到北京,明朝的時候就給老朱家做官,清朝的時候就給愛新覺羅家做官,早已忘卻自己是蒙古人了——這就是中華民族的融合性,家譜裡寫着祖先,但不搞種族優越論,自然融合,平等競争。
梁漱溟的爹爹梁巨川,在清末當個四品官的内閣侍讀,“意趣超俗,滿腔熱忱,一身俠骨,不肯随俗浮沉”,這樣的人在時代轉折處,有時候會想不開。
當張勳複辟失敗後,老人家知道大清王朝真的無可挽回了,就在1918年,自己花甲大壽的前夕,一頭紮進積水潭,以身殉清,頓時轟動了京城。
陳獨秀李大钊胡适等新一代文豪都寫了文章,對這種封建餘孽進行批判。
但孔老師認為,凡是對自己的思想立場忠心耿耿,并不惜以身相殉者,不論那思想“對錯”,這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梁漱溟幼年,親曆過八國聯軍闖進家中,把他的玩具都砸壞了。
那些污蔑義和團是“暴徒”的漢奸們口口聲聲說八國聯軍是“文明之師,正義之師”,梁漱溟先生的看法則一定會讓他們失望的。
梁漱溟七歲進了北京第一個洋學堂“中西小學堂”,後來多次轉學。
他學習比較差,最高學曆是中學畢業,卻年紀輕輕就成了北大教授。
是不是梁漱溟天資聰穎,智商超人呢?非也。
梁漱溟從小就體弱多病,腦子愚笨。
他6歲了還不會系褲帶,一天早上,母親隔屋喊他,責問為何還不起床,他嚷道:“妹妹不幫我穿褲子呀!”招得全家大笑。
進入青春期後,梁漱溟同學的智力才開始發達。
所以大家明白孔老師為何推薦梁漱溟為學習對象了吧?像魯迅胡适錢鐘書張愛玲那類人尖子,平常人是學不來的。
而梁漱溟這種資質低劣得近乎郭靖的人,後來居然成為一代大師,這足以激勵千萬個在班裡排名到三十以後的朋友吧? 梁漱溟原名煥鼎,字壽銘,在《民國報》當記者時筆名壽民或瘦民。
總編輯孫炳文(參見孔慶東《十大元帥情緣》系列文章)曾給他題了一個扇面曰“漱溟”,從此就用這個名了。
按東博釋名法,此名的三個字中都含水,所以後來才能跟毛澤東叫闆,“毛澤東”加上“毛潤之”才兩個水,隻好讓他一籌,必須的。
而毛澤東當時雖然生氣,過後并不計較也。
梁漱溟一生關注兩大問題:人生問題,國家問題。
而這兩個問題在中國,是互相聯系的。
孔老師認為,作為1840年以後的中國知識分子,誰要是不關心國家問題,或者号稱隻關心“普世價值”,而放棄中國的具體問題,那他就連一個“普世的人”也不配。
我們把梁漱溟當作佛學大師也好,儒學大師也好,都不該忘記他首先是一個社會活動家,是一個思想實踐家。
他早年參加同盟會,參加國民黨,都是為了救中國。
後來退出國民黨,組建民盟,也是為了救中國。
梁漱溟通過觀察思考認為,人生的苦樂不在外界,而在自身。
他到北大之前,在家裡閑居了兩年,大量研讀佛經和佛學著作(跟魯迅相似),19歲開始吃素,一度有出家之念,後來進一步看破,29歲那年結了婚。
正像孔老師認為的,出家人未必是真和尚,特别是現代商業社會,廟裡已經沒有一個真僧,世上也沒有一座真廟了。
真正的好和尚,都拖家帶口戰鬥在世俗的海洋裡呢。
梁漱溟在家裡自己給自己當博導,讀了兩年自費博士,24歲就被蔡元培請到北大當了哲學教授。
現在很多糊塗人一窩蜂似的鼓吹“民主邪教”,他們不知道蔡元培當年之所以創造了北大神話,全靠“獨裁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