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元帥話别
關燈
小
中
大
共産黨的軍人這樣稱他,國民黨的軍人這樣稱他;人民這樣稱他,曆史也這樣稱他。
可以說,他沒有打過敗仗。
即使早年在軍閥部隊作戰。
他也是常勝将軍。
成為革命軍人後,即使是在黨的錯誤路線下,當紅軍戰略上遭受失敗挫折,不得不做重大戰略轉移之時,他所指揮的每一個具體戰役,仍然都是勝仗。
所以,正如朱德榮獲“紅軍之父”的譽稱一樣,他被軍人、百姓尊稱為“戰神”。
他就是名震中外的劉伯承元帥。
他不但是指揮過千百次戰鬥的統帥人物。
而且是軍事理論家。
他曾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是千百名高級将領的尊師。
“報告劉帥.段蘇權奉召來見!” 将軍不曾禮畢,匆忙趨前幾步,伸出雙手:“劉帥,您不要起來了。
”他知道劉伯承元帥近來身體不好。
見元帥起身,忙扶他重新坐好,像學生一樣恭敬,自己在旁邊沙發上輕輕坐下。
“蘇權同志,很快就要走了?”劉伯承平靜地詢問。
“是。
劉帥。
” “都準備好了?” “可以說……”将軍本想說“差不多”。
卻突然想起元帥不喜歡這類心中無數的模糊詞。
忙斟酌改口道:“是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
” “你們這次出去,任務很艱巨,很光榮。
”劉伯承一字一闆,說得緩慢、有力。
“我來希望能得到劉帥的指導幫助。
” “你喝茶。
”工作人員送上一杯清茶,劉伯承指指茶水。
他待客永遠是清茶一杯,沒有香煙水果。
他生活的清貧淡泊是工作人員們聊天的一項重要内容,幾十位曾在他身邊工作過的人回憶往事時,都不免感慨:“我們是一點光一點油水也沒沾上。
因為他自己遠離這一切。
連特供食物都不買不要。
”當一些高幹子弟開始出國觀光、學習。
甚至經商時,他的小女兒也曾感慨:“我們沒沾上父親任何光。
” “首先是政策問題,政策和策略是關劍關于這個問題,你要清小平同志将政策杠杠劃清楚。
” 将軍在20多年後,雖記不得元帥談話的全部内容,但這第一條指示他記得清清楚楚。
自劉鄧大軍挺進中原,揭開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曆史一頁後,劉鄧的名字便曆史性地聯在了一起。
在重大曆史關頭的合作戰鬥所建立的友誼、信任和了解,都是最深刻而又無可改變的。
“小平同志已經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全面指示。
”段蘇權回答。
“其次,”元帥伸出兩根指頭,“要形成拳頭,要改變那種對峙拼消耗,要打殲滅戰。
”劉伯承略一停頓,加重語氣:“打小的殲滅戰。
一個排、一個連。
一個營地吃悼他,力争全殲。
” 将軍頻頻點頭。
後來事實的發展正如元帥所指示所預料的那樣,無論老撾還是越南,都走上了這條路。
他們不可能有中國發生過的那些大戰役,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據後來的戰報和報紙公開的消息,開始報道的是“全殲一個排”,不久又報出了“全殲美軍一個連”,以後發展到全殲一個營……而在此之前,用中央負責同志的話講,”殲滅戰的問題。
不但老撾不僮,越南也沒有很好地解決。
要反複給他們講這個問題……”“第三是民族問題。
”劉伯承元帥顯然對老撾問題是很了解的,緩緩講下去。
“苗族是個問題。
聽說,巴特寮有個苗族高級幹部,隻是吸大煙就被開除了。
吸大煙當然是不好,但要耐心說服教育。
要有政策和策略,要有原則性,也要有靈活性。
不能脫離實際環境和曆史背影,特别縣對少數民族。
” 将軍注意傾聽,想到了當年紅軍長征到雲南尋甸回族彜族自治縣丹桂村時,劉伯承元帥指揮搶渡金沙江,仍不忘記叫人在清真寺的牆上刷出一條大标語:“紅軍絕對保護回家工農群衆利益。
”這條标語被回族群衆保留至今,成為曆史的記錄。
當紅軍長征經過冕甯彜族地區時,先頭部隊被彜族圍祝軍委總參謀長劉伯承親自去宣傳共産黨的政策,井同彜族沽基家支首領小葉丹在海子邊殺雞飲血,結為盟友。
幫助他們組織”中國彜民紅軍沽基支隊”,還贈送他們一些槍支和一面”中國彜民紅軍沽基支隊”的紅旗,打開了勝利北上的道路。
“彜海結盟”又成了民族團結的千古佳話。
“建黨、建軍、建政、建立根據地、處理好民族問題,堅持自力更生,堅持持久戰,這就叫任重道遠呵。
”劉伯承諄諄告誡,”遇問題難解,要請示中央,請示毛主席。
不要以為麻煩中央,要多請示。
…“沒有做過這樣複雜的工作……”将軍微露不安
可以說,他沒有打過敗仗。
即使早年在軍閥部隊作戰。
他也是常勝将軍。
成為革命軍人後,即使是在黨的錯誤路線下,當紅軍戰略上遭受失敗挫折,不得不做重大戰略轉移之時,他所指揮的每一個具體戰役,仍然都是勝仗。
所以,正如朱德榮獲“紅軍之父”的譽稱一樣,他被軍人、百姓尊稱為“戰神”。
他就是名震中外的劉伯承元帥。
他不但是指揮過千百次戰鬥的統帥人物。
而且是軍事理論家。
他曾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是千百名高級将領的尊師。
“報告劉帥.段蘇權奉召來見!” 将軍不曾禮畢,匆忙趨前幾步,伸出雙手:“劉帥,您不要起來了。
”他知道劉伯承元帥近來身體不好。
見元帥起身,忙扶他重新坐好,像學生一樣恭敬,自己在旁邊沙發上輕輕坐下。
“蘇權同志,很快就要走了?”劉伯承平靜地詢問。
“是。
劉帥。
” “都準備好了?” “可以說……”将軍本想說“差不多”。
卻突然想起元帥不喜歡這類心中無數的模糊詞。
忙斟酌改口道:“是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
” “你們這次出去,任務很艱巨,很光榮。
”劉伯承一字一闆,說得緩慢、有力。
“我來希望能得到劉帥的指導幫助。
” “你喝茶。
”工作人員送上一杯清茶,劉伯承指指茶水。
他待客永遠是清茶一杯,沒有香煙水果。
他生活的清貧淡泊是工作人員們聊天的一項重要内容,幾十位曾在他身邊工作過的人回憶往事時,都不免感慨:“我們是一點光一點油水也沒沾上。
因為他自己遠離這一切。
連特供食物都不買不要。
”當一些高幹子弟開始出國觀光、學習。
甚至經商時,他的小女兒也曾感慨:“我們沒沾上父親任何光。
” “首先是政策問題,政策和策略是關劍關于這個問題,你要清小平同志将政策杠杠劃清楚。
” 将軍在20多年後,雖記不得元帥談話的全部内容,但這第一條指示他記得清清楚楚。
自劉鄧大軍挺進中原,揭開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曆史一頁後,劉鄧的名字便曆史性地聯在了一起。
在重大曆史關頭的合作戰鬥所建立的友誼、信任和了解,都是最深刻而又無可改變的。
“小平同志已經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全面指示。
”段蘇權回答。
“其次,”元帥伸出兩根指頭,“要形成拳頭,要改變那種對峙拼消耗,要打殲滅戰。
”劉伯承略一停頓,加重語氣:“打小的殲滅戰。
一個排、一個連。
一個營地吃悼他,力争全殲。
” 将軍頻頻點頭。
後來事實的發展正如元帥所指示所預料的那樣,無論老撾還是越南,都走上了這條路。
他們不可能有中國發生過的那些大戰役,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據後來的戰報和報紙公開的消息,開始報道的是“全殲一個排”,不久又報出了“全殲美軍一個連”,以後發展到全殲一個營……而在此之前,用中央負責同志的話講,”殲滅戰的問題。
不但老撾不僮,越南也沒有很好地解決。
要反複給他們講這個問題……”“第三是民族問題。
”劉伯承元帥顯然對老撾問題是很了解的,緩緩講下去。
“苗族是個問題。
聽說,巴特寮有個苗族高級幹部,隻是吸大煙就被開除了。
吸大煙當然是不好,但要耐心說服教育。
要有政策和策略,要有原則性,也要有靈活性。
不能脫離實際環境和曆史背影,特别縣對少數民族。
” 将軍注意傾聽,想到了當年紅軍長征到雲南尋甸回族彜族自治縣丹桂村時,劉伯承元帥指揮搶渡金沙江,仍不忘記叫人在清真寺的牆上刷出一條大标語:“紅軍絕對保護回家工農群衆利益。
”這條标語被回族群衆保留至今,成為曆史的記錄。
當紅軍長征經過冕甯彜族地區時,先頭部隊被彜族圍祝軍委總參謀長劉伯承親自去宣傳共産黨的政策,井同彜族沽基家支首領小葉丹在海子邊殺雞飲血,結為盟友。
幫助他們組織”中國彜民紅軍沽基支隊”,還贈送他們一些槍支和一面”中國彜民紅軍沽基支隊”的紅旗,打開了勝利北上的道路。
“彜海結盟”又成了民族團結的千古佳話。
“建黨、建軍、建政、建立根據地、處理好民族問題,堅持自力更生,堅持持久戰,這就叫任重道遠呵。
”劉伯承諄諄告誡,”遇問題難解,要請示中央,請示毛主席。
不要以為麻煩中央,要多請示。
…“沒有做過這樣複雜的工作……”将軍微露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