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悲歌
關燈
小
中
大
一層煤灰,上衣裂開,露出一片雪胸脯,站在了自己面前。
她嚴肅地說: "聽眉娘的話,快跑!" 他望着在昏暗中閃閃發光的妻子的眼睛,心中湧起一股酸楚的激情。
在這個特别的時刻,他才感覺到這個外貌柔弱的女人是如此的勇敢和機智。
他撲上前去,緊緊地抱住妻子。
妻子用力推開他,說: "快跑,他爹,不要管我們!" 他蹿出了店門,沿着平時挑水走熟了的那條小路,爬上了馬桑河大堤。
他隐身在一棵大柳樹的後邊,居高臨下地注視着甯靜的村鎮、灰色的道路和自家的房屋。
他清楚地聽到了寶兒和雲兒的哭泣聲,心痛如割。
那鈎蛾眉新月低低地懸在西天的邊上,顯得格外的妩媚。
廣大的天幕上綴滿繁星,星光璀璨,宛若寶石。
鎮子上漆黑一片,沒有一戶人家點燈。
他知道,人們都沒入睡,都在靜靜地聽着街上的動靜,似乎沉在黑暗中就能彌禍消災一樣。
馬蹄聲由遠而近,鎮上的狗咬成了一片。
黑黢黢的馬隊擁擁擠擠地過來了,看不清到底有多少匹馬,隻聽到石頭街上蹄聲一片,隻看到馬腳上的蹄鐵與街上的石頭相碰,濺起一串串巨大的暗紅色火星。
馬隊擁到了他家的店門前,亂紛紛地轉了幾圈停住了。
他看到模模糊糊的捕快從模模糊糊的馬背上模模糊糊地跳下來。
捕快們吵吵鬧鬧,好像是要故意地暴露目标一樣。
吵了一陣,他們才點燃了幾根随身帶來的火把。
火光照亮了黑暗的街道和房屋,也照亮了河堤上的柳樹。
他将身體緊縮起來躲到樹後。
樹上的宿鳥被驚動,撲撲棱棱地飛起來。
他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的河水,做好了跳水逃命的準備。
但捕快們根本就沒留意樹上的烏亂,更沒人想到要到河堤上巡邏一番。
這時他看清了,一共有九匹馬。
馬們毛色斑駁,有白有黑,有紅有黃。
都是些本地出産的土種馬,模樣不俊,膘不肥,體不壯,鬃毛淩亂,鞍具破舊。
有兩匹馬根本就沒有鞍具,隻在馬腰上搭了一條麻袋。
在火把的照耀下,馬的頭顯得又大又笨,馬的眼顯得又明又亮。
捕快們舉着火把,特意地照看了店門上方懸挂的匾牌,然後便不緊不慢地敲門。
沒人來開門。
捕快們砸門。
他隐隐約約地感覺到,這些捕快,根本就沒想抓他,如果真要抓,他們就不會這樣子磨蹭,他們也不會這樣耐着性子敲門。
他們當中不乏翻牆越屋的高手。
他的心中,生出了許多的對捕快們的好感。
當然他更明白,捕快的背後,是錢大老爺,而錢大老爺的背後,是自己的女兒眉娘。
店門終于被砸開了,捕快們舉着火把,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
他随即聽到了妻子裝瘋賣傻的哭聲和笑聲,還有兩個孩子驚恐萬端的哭聲。
捕快們折騰了一陣,打着火把出來,有的嘴裡嘟哝着什麼,有的連連打着哈欠。
他們在店前磨蹭一陣,便吆二喝三地上馬走了。
馬蹄聲和火光穿街而過,鎮子裡恢複了甯靜。
他正要下堤回家,就看到,鎮子裡的千家燈火,如同接到了一個統一的命令似的,一齊亮了。
停了片刻,大街上便出現了幾十盞燈籠,彙集成一條燈火的長蛇,飛快地朝他家的方向移動。
他的雙眼裡,流出來滾燙的淚水。
七 遵照着有經驗的老人的指示,在以後的幾天裡,他白天還是躲了出去,到了夜晚人腳安定之後再悄悄地溜回來。
白天他躲到馬桑河對岸那一大片柳樹林子裡。
那裡邊有十幾棟鄉民們烤煙用的小土屋子。
他白天在那些小土屋裡睡覺,到了晚上,就過河回家。
第二天早晨,用包袱包着煎餅,用葫蘆頭提着水,再回到土屋裡去。
緊靠着他藏身土屋的那幾棵大柳樹上,有十幾個喜鵲的巢穴。
他躺在土炕上,吃了睡,睡了吃。
起初他還不敢出屋,漸漸地就喪失了警惕。
他溜到樹下,仰着臉看喜鵲吵架。
一個放羊的身材高大的青年與他成了朋友。
青年名字叫木犢,非常的憨厚,心眼子有點不夠用。
他把自己的煎餅送給木犢吃,并且對他說了自己就是那個打死德國鐵路技師的孫丙。
二月初七日,也就是打死德國技師的第五天中午。
他吃了幾張煎餅,喝了一碗涼水,躺在土炕上,聽着外邊喜鵲的喳喳聲和啄木鳥鑽樹洞的笃笃聲,迷迷糊糊,似睡非睡。
突然從河對岸傳來一聲特别尖銳的槍響。
這是他平生第一次聽到後膛快槍的聲音,與土槍土炮的聲音大不一樣。
他的心裡一驚,知道大事不好了。
他從炕上跳起來,抄起棗木棍子,把身體影在破舊的門闆後邊,等待着他的敵人。
随即又是幾聲尖銳的槍響。
槍聲還是從河對岸傳過來。
他在屋子裡待不住了,便溜出門,弓着腰,翻過幾道頹敗的土牆,竄進了柳樹林子。
他聽到馬桑鎮上,老婆哭,孩子叫,馬嘶、驢鳴。
狗汪汪,雜亂的叫聲連成一片。
看不到對岸的情景,他急中生智,将棗木棍子别在腰帶上,爬上了最高的一棵大樹。
喜鵲們看到入侵者,結成群體向他發起猛烈的進攻。
他掄圓棍子,一次又一次地将它們轟退。
他站在一個巨大的喜鵲巢旁邊,手扶着樹杈子向對岸張望,鎮上的情景,曆曆地擺在眼前。
他看到,足有五十匹高大的洋馬,散亂在他家店前那片空地上。
一群衣衫燦爛的洋兵,都戴着飾有鳥毛的圓筒帽子,端着上有槍刺的瓦藍色的快槍,對着他家的門窗啪啪地射擊。
槍口裡噴出一簇簇白煙,如團團旋轉的雛菊,久久不飄散。
洋兵們身上的黃銅紐扣和槍筒上的雪亮刺刀,在陽光下散射出耀眼的光芒。
在洋兵的背後,還站着一些頭戴紅纓子涼帽、前胸後背補有圓形白布的清兵。
他一陣目眩,手裡的棗木棍子脫落,碰撞着樹杈子,噼裡啪啦地掉了下去。
幸虧他的一隻手牢牢地抓住了樹枝,才沒有栽倒樹下。
他心急如焚,知道大禍真正地降臨了。
但他的心中還是殘存着一線希望,這希望就是:妻子發揮演過多年戲的特長,特别優秀地裝瘋賣傻,而那些德國兵也如錢大老爺派來的捕快一樣,折騰一陣,然後就無功而返。
也就是這一刻,他下定決心,如果能逃過這一劫,馬上就帶着妻子兒女遠走他鄉。
最怕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
他看到,兩個德國兵架着妻子的胳膊往河堤上拖。
妻子尖利地喊叫着,雙腿拖拉着地面。
兩個孩子,被一個身材高大的德國兵一手一個,倒提着腿兒,仿佛提着雞鴨,拎到了河堤上。
小石頭從一個德國兵手裡掙脫,好像還咬了德國兵一口。
然後他看到石頭的小小的烏黑的身子在河堤上倒退着,倒退着,一直倒退到站在他的背後的德國人的槍口前面,刺刀在豔陽下一閃爍,他的身體就被戳穿了。
那孩子似乎叫了一聲,似乎什麼聲音也沒發出,就像一個黑色的小球,滾到河堤下面去了。
孫丙貼在樹上,隻看到河堤上一片血光,灼暗了他的眼睛。
德國兵都退到了河堤上,有的單腿跪着,有的站着,托着槍,瞄着鎮子裡的人。
他們的槍法都很準,一聲槍響,幾乎就有一個人,在大街上或是在院子裡,前仆或是後仰。
清兵們舉着火把,把他家的房子點燃了。
先是黑煙如樹,直沖雲天,一會兒就升起了金黃色的大火。
火苗子啵啵地響着,宛如鞭炮齊鳴、風突然地大起來,火和煙都東倒西歪着,煙熏火燎的味道,和着濃厚的煙塵,飄到了他的面前。
更加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他看到德國兵把他的妻子推來搡去,在推來搡去的過程中撕破了她的衣裳,最後使她一絲不挂……他的牙齒深深地啃進了樹皮,額頭也在樹幹上碰破了。
他的心像一顆火球,飛到了對岸,但他的身體如被綁在了樹上,一動也動不了。
德國人把妻子白花花的身體擡起來,前悠後蕩着,然後一脫手——妻子宛若一條白色的大魚,落進了馬桑河裡。
河水無聲地飛濺起一朵朵白花,一朵朵白花,無聲無息地落下。
最後,德國兵把他的雲兒和寶兒用刺刀挑起來,也扔到河裡去了。
他的眼前一片血紅,如被噩夢魔住,心中急如火燒,身體無法動彈。
他竭盡全力掙紮着,終于,發出了一聲吼叫,身體解放了,會動了。
他努力地往前撲去,身體砸斷了一些樹杈子,沉重地落在了柳樹下柔軟的沙地上。
她嚴肅地說: "聽眉娘的話,快跑!" 他望着在昏暗中閃閃發光的妻子的眼睛,心中湧起一股酸楚的激情。
在這個特别的時刻,他才感覺到這個外貌柔弱的女人是如此的勇敢和機智。
他撲上前去,緊緊地抱住妻子。
妻子用力推開他,說: "快跑,他爹,不要管我們!" 他蹿出了店門,沿着平時挑水走熟了的那條小路,爬上了馬桑河大堤。
他隐身在一棵大柳樹的後邊,居高臨下地注視着甯靜的村鎮、灰色的道路和自家的房屋。
他清楚地聽到了寶兒和雲兒的哭泣聲,心痛如割。
那鈎蛾眉新月低低地懸在西天的邊上,顯得格外的妩媚。
廣大的天幕上綴滿繁星,星光璀璨,宛若寶石。
鎮子上漆黑一片,沒有一戶人家點燈。
他知道,人們都沒入睡,都在靜靜地聽着街上的動靜,似乎沉在黑暗中就能彌禍消災一樣。
馬蹄聲由遠而近,鎮上的狗咬成了一片。
黑黢黢的馬隊擁擁擠擠地過來了,看不清到底有多少匹馬,隻聽到石頭街上蹄聲一片,隻看到馬腳上的蹄鐵與街上的石頭相碰,濺起一串串巨大的暗紅色火星。
馬隊擁到了他家的店門前,亂紛紛地轉了幾圈停住了。
他看到模模糊糊的捕快從模模糊糊的馬背上模模糊糊地跳下來。
捕快們吵吵鬧鬧,好像是要故意地暴露目标一樣。
吵了一陣,他們才點燃了幾根随身帶來的火把。
火光照亮了黑暗的街道和房屋,也照亮了河堤上的柳樹。
他将身體緊縮起來躲到樹後。
樹上的宿鳥被驚動,撲撲棱棱地飛起來。
他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的河水,做好了跳水逃命的準備。
但捕快們根本就沒留意樹上的烏亂,更沒人想到要到河堤上巡邏一番。
這時他看清了,一共有九匹馬。
馬們毛色斑駁,有白有黑,有紅有黃。
都是些本地出産的土種馬,模樣不俊,膘不肥,體不壯,鬃毛淩亂,鞍具破舊。
有兩匹馬根本就沒有鞍具,隻在馬腰上搭了一條麻袋。
在火把的照耀下,馬的頭顯得又大又笨,馬的眼顯得又明又亮。
捕快們舉着火把,特意地照看了店門上方懸挂的匾牌,然後便不緊不慢地敲門。
沒人來開門。
捕快們砸門。
他隐隐約約地感覺到,這些捕快,根本就沒想抓他,如果真要抓,他們就不會這樣子磨蹭,他們也不會這樣耐着性子敲門。
他們當中不乏翻牆越屋的高手。
他的心中,生出了許多的對捕快們的好感。
當然他更明白,捕快的背後,是錢大老爺,而錢大老爺的背後,是自己的女兒眉娘。
店門終于被砸開了,捕快們舉着火把,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
他随即聽到了妻子裝瘋賣傻的哭聲和笑聲,還有兩個孩子驚恐萬端的哭聲。
捕快們折騰了一陣,打着火把出來,有的嘴裡嘟哝着什麼,有的連連打着哈欠。
他們在店前磨蹭一陣,便吆二喝三地上馬走了。
馬蹄聲和火光穿街而過,鎮子裡恢複了甯靜。
他正要下堤回家,就看到,鎮子裡的千家燈火,如同接到了一個統一的命令似的,一齊亮了。
停了片刻,大街上便出現了幾十盞燈籠,彙集成一條燈火的長蛇,飛快地朝他家的方向移動。
他的雙眼裡,流出來滾燙的淚水。
七 遵照着有經驗的老人的指示,在以後的幾天裡,他白天還是躲了出去,到了夜晚人腳安定之後再悄悄地溜回來。
白天他躲到馬桑河對岸那一大片柳樹林子裡。
那裡邊有十幾棟鄉民們烤煙用的小土屋子。
他白天在那些小土屋裡睡覺,到了晚上,就過河回家。
第二天早晨,用包袱包着煎餅,用葫蘆頭提着水,再回到土屋裡去。
緊靠着他藏身土屋的那幾棵大柳樹上,有十幾個喜鵲的巢穴。
他躺在土炕上,吃了睡,睡了吃。
起初他還不敢出屋,漸漸地就喪失了警惕。
他溜到樹下,仰着臉看喜鵲吵架。
一個放羊的身材高大的青年與他成了朋友。
青年名字叫木犢,非常的憨厚,心眼子有點不夠用。
他把自己的煎餅送給木犢吃,并且對他說了自己就是那個打死德國鐵路技師的孫丙。
二月初七日,也就是打死德國技師的第五天中午。
他吃了幾張煎餅,喝了一碗涼水,躺在土炕上,聽着外邊喜鵲的喳喳聲和啄木鳥鑽樹洞的笃笃聲,迷迷糊糊,似睡非睡。
突然從河對岸傳來一聲特别尖銳的槍響。
這是他平生第一次聽到後膛快槍的聲音,與土槍土炮的聲音大不一樣。
他的心裡一驚,知道大事不好了。
他從炕上跳起來,抄起棗木棍子,把身體影在破舊的門闆後邊,等待着他的敵人。
随即又是幾聲尖銳的槍響。
槍聲還是從河對岸傳過來。
他在屋子裡待不住了,便溜出門,弓着腰,翻過幾道頹敗的土牆,竄進了柳樹林子。
他聽到馬桑鎮上,老婆哭,孩子叫,馬嘶、驢鳴。
狗汪汪,雜亂的叫聲連成一片。
看不到對岸的情景,他急中生智,将棗木棍子别在腰帶上,爬上了最高的一棵大樹。
喜鵲們看到入侵者,結成群體向他發起猛烈的進攻。
他掄圓棍子,一次又一次地将它們轟退。
他站在一個巨大的喜鵲巢旁邊,手扶着樹杈子向對岸張望,鎮上的情景,曆曆地擺在眼前。
他看到,足有五十匹高大的洋馬,散亂在他家店前那片空地上。
一群衣衫燦爛的洋兵,都戴着飾有鳥毛的圓筒帽子,端着上有槍刺的瓦藍色的快槍,對着他家的門窗啪啪地射擊。
槍口裡噴出一簇簇白煙,如團團旋轉的雛菊,久久不飄散。
洋兵們身上的黃銅紐扣和槍筒上的雪亮刺刀,在陽光下散射出耀眼的光芒。
在洋兵的背後,還站着一些頭戴紅纓子涼帽、前胸後背補有圓形白布的清兵。
他一陣目眩,手裡的棗木棍子脫落,碰撞着樹杈子,噼裡啪啦地掉了下去。
幸虧他的一隻手牢牢地抓住了樹枝,才沒有栽倒樹下。
他心急如焚,知道大禍真正地降臨了。
但他的心中還是殘存着一線希望,這希望就是:妻子發揮演過多年戲的特長,特别優秀地裝瘋賣傻,而那些德國兵也如錢大老爺派來的捕快一樣,折騰一陣,然後就無功而返。
也就是這一刻,他下定決心,如果能逃過這一劫,馬上就帶着妻子兒女遠走他鄉。
最怕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
他看到,兩個德國兵架着妻子的胳膊往河堤上拖。
妻子尖利地喊叫着,雙腿拖拉着地面。
兩個孩子,被一個身材高大的德國兵一手一個,倒提着腿兒,仿佛提着雞鴨,拎到了河堤上。
小石頭從一個德國兵手裡掙脫,好像還咬了德國兵一口。
然後他看到石頭的小小的烏黑的身子在河堤上倒退着,倒退着,一直倒退到站在他的背後的德國人的槍口前面,刺刀在豔陽下一閃爍,他的身體就被戳穿了。
那孩子似乎叫了一聲,似乎什麼聲音也沒發出,就像一個黑色的小球,滾到河堤下面去了。
孫丙貼在樹上,隻看到河堤上一片血光,灼暗了他的眼睛。
德國兵都退到了河堤上,有的單腿跪着,有的站着,托着槍,瞄着鎮子裡的人。
他們的槍法都很準,一聲槍響,幾乎就有一個人,在大街上或是在院子裡,前仆或是後仰。
清兵們舉着火把,把他家的房子點燃了。
先是黑煙如樹,直沖雲天,一會兒就升起了金黃色的大火。
火苗子啵啵地響着,宛如鞭炮齊鳴、風突然地大起來,火和煙都東倒西歪着,煙熏火燎的味道,和着濃厚的煙塵,飄到了他的面前。
更加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他看到德國兵把他的妻子推來搡去,在推來搡去的過程中撕破了她的衣裳,最後使她一絲不挂……他的牙齒深深地啃進了樹皮,額頭也在樹幹上碰破了。
他的心像一顆火球,飛到了對岸,但他的身體如被綁在了樹上,一動也動不了。
德國人把妻子白花花的身體擡起來,前悠後蕩着,然後一脫手——妻子宛若一條白色的大魚,落進了馬桑河裡。
河水無聲地飛濺起一朵朵白花,一朵朵白花,無聲無息地落下。
最後,德國兵把他的雲兒和寶兒用刺刀挑起來,也扔到河裡去了。
他的眼前一片血紅,如被噩夢魔住,心中急如火燒,身體無法動彈。
他竭盡全力掙紮着,終于,發出了一聲吼叫,身體解放了,會動了。
他努力地往前撲去,身體砸斷了一些樹杈子,沉重地落在了柳樹下柔軟的沙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