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奔向延安
關燈
小
中
大
趙大刀和十幾名青年學生一同出發了,他們的目标是革命根據地――延安。
那時,從全國各地投奔到延安的進步青年不計其數,延安就像燃亮在黑暗中的一座燈塔,人們奔着那亮光,前赴後繼地湧去。
他們的第一站是西安,那裡也有八路軍的辦事處,到了西安,延安也就不遠了。
一路上,日本鬼子和僞軍設了許多道封鎖線,日本人早知曉了延安在中國的影響,他們要封鎖中國的紅區,不讓抗日的烽火蔓延。
鐵路兩旁的交通要道,也雨後春筍般地立起了鬼子的炮樓。
想通過敵人一道又一道的封鎖,任務還是很艱巨的。
從武漢辦事處出發時,他們被編成了幾個組,畢竟十幾個人在一起,目标太大了。
有時他們也會化整為零,分頭行動。
路線是辦事處的人早就設定主好的,每到一站都有當地的交通員接應,那些交通員就像在進行一場接力賽,一站站地把他們傳遞下去。
趙大刀和趙果分在了一組。
趙果的樣子有些瘦小,穿在身上的衣服大了一号,看着像個稻草人。
趙大刀一看見趙果就笑了,在趙果瘦弱的肩頭上搗了一下道:你小子長成這樣,還想當八路,能扛動槍嗎? 也就是從那時起,趙大刀發現趙果這孩子愛臉紅,不管說什麼話,都先紅了臉,兩隻眼睛水汪汪地盯着人看。
趙大刀就用兩隻大手,愛撫地摩娑着趙果的頭說:你小子,不是當兵的料,我看唱個歌、跳個舞啥的還行。
趙果聽了,自然又紅了臉道:我能行,不信咱們到了延安比比看。
趙大刀就笑了,笑過了,就拍着胸脯說:兄弟,我可是老資格了,當年在蘇維埃,我參加過的戰鬥數都數不過來。
這時,他又想到湘江邊無名高地的那一戰,一個連的弟兄壯烈犧牲的場面,他不再說話了,眼裡有晶瑩的東西在湧動。
戰友們永遠地留在了無名高地上,隻剩下他一個人。
他覺得他是代表着十三連的弟兄們,一起在尋找主力部隊,他經常做夢,每次都會夢見陣亡的戰友們,站在他面前,一聲聲地問他:連長,我們啥時候歸隊呀,我們想紅軍主力呢。
每次做這樣的夢,他都會流下熱淚,從夢裡哭到夢外,醒來後,他就呆呆地望着天上的星星,在心裡铿锵地說:弟兄們,放心吧,我一定帶着你們歸隊。
一路上,趙大刀的心情興奮而又迫切,他不斷地催促着身後的趙果,跟上他的腳步。
趙果看樣子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苦,氣喘噓噓,小跑地跟着這十幾人的隊伍。
趙大刀不時地停下來等趙果。
在這之前,趙大刀早就把趙果身上帶的幹糧和一個布包背在自己身上,就是這樣,他還要不停地等趙果。
趙大刀就說:兄弟,要不我背你一程吧,你的小身闆,我看快不行了。
趙果人小志氣高,他聽趙大刀這麼說,小臉又漲紅了,汗珠晶亮地挂在額頭和鼻翼上,他賭氣地說:大刀哥,别小瞧人,我行。
趙果自從認識了趙大刀,就一直把他喊作大刀哥。
因為倆人都姓趙,彼此間就多了一份親近。
趙大刀稱趙果兄弟,要麼就叫他一聲“一家子”,趙果爽快地答應了。
幾日之後,趙大刀就了解了趙果的一些情況。
趙果在投奔延安前是漢口一家師範學院的學生,别看他長得小,每次的抗日遊行,他都是組織者之一呢。
在學校讀書時,就參加了大學的進行青年詩社,油印小報宣傳抗日的思想,還被警察抓去過。
趙大刀聽了趙果的經曆,就伸出手指頭在趙果的鼻子上刮了一下:你個小鬼,還不簡單啊。
趙果也向趙大刀打聽紅軍隊伍上的事。
跟着趙大刀一起出發的學生們,這時已經知道趙大刀曾經是紅軍的連長,對他都是一臉的敬仰。
提起紅軍和紅色根據地,趙大刀的話就收不住了。
每次休息的時候,趙大刀都會聲情并茂地給他們講述紅軍和蘇維埃。
講這些時,他似乎又看到了滿眼的紅旗,還有那一張張生動的笑臉。
他一遍遍地描述着,似乎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思念。
他又講到了湘江西岸無名高地上的阻擊戰,還有他那些犧牲的戰友們。
學生們傾聽時都噤了聲,一臉的崇敬與肅穆。
趙果是個感情脆弱的孩子,趙大刀每次講到十三連六天六夜慘烈的阻擊戰時,他都會流淚,眼淚順着臉頰無聲地流下,然後“吧嗒吧嗒”地掉在了地上。
趙大刀一年歲趙果的眼淚,心就軟了,有一股溫暖的東西在他身體裡彌漫着。
他想張開手臂,把趙果擁在懷裡。
他自己也不說不清楚,為什麼為會有這樣的感覺。
自從認識了趙果,他就對趙果有一種天然的親近,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趙大刀沖趙果說:兄弟,等到了延安,我找到部隊後,你就給我當通訊員吧,那樣咱們就不會分開了。
趙大刀無疑是這十幾個人的精神領袖,他有時走在隊伍的前面,有時走在最後。
過敵人的封鎖線時,他總是率先沖過去,把趙果帶到安全地方,然後再回來接其他的人。
一趟一趟的,總是有驚無險。
這裡的交通
那時,從全國各地投奔到延安的進步青年不計其數,延安就像燃亮在黑暗中的一座燈塔,人們奔着那亮光,前赴後繼地湧去。
他們的第一站是西安,那裡也有八路軍的辦事處,到了西安,延安也就不遠了。
一路上,日本鬼子和僞軍設了許多道封鎖線,日本人早知曉了延安在中國的影響,他們要封鎖中國的紅區,不讓抗日的烽火蔓延。
鐵路兩旁的交通要道,也雨後春筍般地立起了鬼子的炮樓。
想通過敵人一道又一道的封鎖,任務還是很艱巨的。
從武漢辦事處出發時,他們被編成了幾個組,畢竟十幾個人在一起,目标太大了。
有時他們也會化整為零,分頭行動。
路線是辦事處的人早就設定主好的,每到一站都有當地的交通員接應,那些交通員就像在進行一場接力賽,一站站地把他們傳遞下去。
趙大刀和趙果分在了一組。
趙果的樣子有些瘦小,穿在身上的衣服大了一号,看着像個稻草人。
趙大刀一看見趙果就笑了,在趙果瘦弱的肩頭上搗了一下道:你小子長成這樣,還想當八路,能扛動槍嗎? 也就是從那時起,趙大刀發現趙果這孩子愛臉紅,不管說什麼話,都先紅了臉,兩隻眼睛水汪汪地盯着人看。
趙大刀就用兩隻大手,愛撫地摩娑着趙果的頭說:你小子,不是當兵的料,我看唱個歌、跳個舞啥的還行。
趙果聽了,自然又紅了臉道:我能行,不信咱們到了延安比比看。
趙大刀就笑了,笑過了,就拍着胸脯說:兄弟,我可是老資格了,當年在蘇維埃,我參加過的戰鬥數都數不過來。
這時,他又想到湘江邊無名高地的那一戰,一個連的弟兄壯烈犧牲的場面,他不再說話了,眼裡有晶瑩的東西在湧動。
戰友們永遠地留在了無名高地上,隻剩下他一個人。
他覺得他是代表着十三連的弟兄們,一起在尋找主力部隊,他經常做夢,每次都會夢見陣亡的戰友們,站在他面前,一聲聲地問他:連長,我們啥時候歸隊呀,我們想紅軍主力呢。
每次做這樣的夢,他都會流下熱淚,從夢裡哭到夢外,醒來後,他就呆呆地望着天上的星星,在心裡铿锵地說:弟兄們,放心吧,我一定帶着你們歸隊。
一路上,趙大刀的心情興奮而又迫切,他不斷地催促着身後的趙果,跟上他的腳步。
趙果看樣子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苦,氣喘噓噓,小跑地跟着這十幾人的隊伍。
趙大刀不時地停下來等趙果。
在這之前,趙大刀早就把趙果身上帶的幹糧和一個布包背在自己身上,就是這樣,他還要不停地等趙果。
趙大刀就說:兄弟,要不我背你一程吧,你的小身闆,我看快不行了。
趙果人小志氣高,他聽趙大刀這麼說,小臉又漲紅了,汗珠晶亮地挂在額頭和鼻翼上,他賭氣地說:大刀哥,别小瞧人,我行。
趙果自從認識了趙大刀,就一直把他喊作大刀哥。
因為倆人都姓趙,彼此間就多了一份親近。
趙大刀稱趙果兄弟,要麼就叫他一聲“一家子”,趙果爽快地答應了。
幾日之後,趙大刀就了解了趙果的一些情況。
趙果在投奔延安前是漢口一家師範學院的學生,别看他長得小,每次的抗日遊行,他都是組織者之一呢。
在學校讀書時,就參加了大學的進行青年詩社,油印小報宣傳抗日的思想,還被警察抓去過。
趙大刀聽了趙果的經曆,就伸出手指頭在趙果的鼻子上刮了一下:你個小鬼,還不簡單啊。
趙果也向趙大刀打聽紅軍隊伍上的事。
跟着趙大刀一起出發的學生們,這時已經知道趙大刀曾經是紅軍的連長,對他都是一臉的敬仰。
提起紅軍和紅色根據地,趙大刀的話就收不住了。
每次休息的時候,趙大刀都會聲情并茂地給他們講述紅軍和蘇維埃。
講這些時,他似乎又看到了滿眼的紅旗,還有那一張張生動的笑臉。
他一遍遍地描述着,似乎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思念。
他又講到了湘江西岸無名高地上的阻擊戰,還有他那些犧牲的戰友們。
學生們傾聽時都噤了聲,一臉的崇敬與肅穆。
趙果是個感情脆弱的孩子,趙大刀每次講到十三連六天六夜慘烈的阻擊戰時,他都會流淚,眼淚順着臉頰無聲地流下,然後“吧嗒吧嗒”地掉在了地上。
趙大刀一年歲趙果的眼淚,心就軟了,有一股溫暖的東西在他身體裡彌漫着。
他想張開手臂,把趙果擁在懷裡。
他自己也不說不清楚,為什麼為會有這樣的感覺。
自從認識了趙果,他就對趙果有一種天然的親近,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趙大刀沖趙果說:兄弟,等到了延安,我找到部隊後,你就給我當通訊員吧,那樣咱們就不會分開了。
趙大刀無疑是這十幾個人的精神領袖,他有時走在隊伍的前面,有時走在最後。
過敵人的封鎖線時,他總是率先沖過去,把趙果帶到安全地方,然後再回來接其他的人。
一趟一趟的,總是有驚無險。
這裡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