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關燈
蕊多條,淡紅色。

    莢果條形,扁平,不裂。

    主要産于我國中部。

    喜光,耐幹旱瘠薄。

    木材紅褐色,紋理直,結構細,幹燥時易裂,可制家具、枕木等。

    樹皮可提制栲膠。

    中醫學上以幹燥樹皮入藥,性平、味甘,功能安神、解郁、活血,主治氣郁胸悶、失眠、跌打損傷、肺癰等症。

    花稱“合歡花”,功用相似。

    又為綠化樹。

    啊!這條目下所有解釋的文字,沒有一點不和她相似的:“喜光,耐幹旱瘠薄”,不就是她的性格嗎? 可是,這一晚上我卻失眠了——她作為藥物的功能沒有起到作用。

    “綠化樹!綠化樹!……”我眼前總是一株株綠化樹,最後變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綠化樹三十七整整二十年過去了。

    二十年,五分之一世紀!我們國家和我都擺脫了厄運,付清了曆史必須要我們付的代價。

    還是在那種多雪的春天,我和省文化廳的負責人及制片廠的同志,分乘兩輛“豐田”小轎車,帶着一部根據我寫的長篇小說拍攝的彩色寬銀幕影片,到這個農場來舉行答謝演出。

    電影放映完了,場長、書記們把我們送回招待所。

    我問場長,謝隊長在哪裡,他甚至不知道有謝隊長這個幹部;他是一九七八年調來的,大概謝隊長早就離開這個農場了吧。

     但是,在深夜,我還是從設備很好的招待所裡悄悄走出來。

    月色朦胧,夜涼如冰。

    我沒有驚動司機,獨自一人踏上了通往一隊的大路。

    白皚皚的雪,還是那種白皚皚的雪,把我居住過的一隊整個罩住,羊圈那邊傳來陣陣狗吠,除此之外,夜靜得像夢幻一般。

    我伫立在橋頭,往事如煙如霧,從小橋那邊漫卷而來。

    我耳邊分明響起了她的歌聲,她的“花兒”,那麼清晰,那麼悠揚,那麼婉轉,那麼情深:金山銀山八寶山,檀香木刻下的地闆;若要咱倆的姻緣散,十二道黃河的水幹! 我清清楚楚地看見她向我笑盈盈地迎過來。

    她飄飛着,雪地上沒有留下一點足迹。

    她仍然是那樣美麗,那樣健康,那樣開朗,那樣容光煥發。

    到我面前,她嘻嘻一笑——啊,那種笑我是多麼熟悉!——說:“就是鋼刀把我頭砍斷,我血身子還陪着你哩!” ……可是,還是靜悄悄的夜,還是白茫茫、灰糊糊的雪。

    除了我,四周沒有一個人,沒有一點聲息……我發覺,一顆清涼的淚水,在我久已幹涸的眼眶中流了出來。

    它是從記憶的深處滲出來的,冰得真如古井中滲出的水滴。

    是的,人不應該失去記憶,失去了記憶也就失去了自己。

    我雖然在這裡度過了那麼艱辛的生活,但也就是在這裡開始認識到生活的美麗。

     馬纓花、謝隊長、海喜喜……雖然都和我失去了聯系,但這些普通的體力勞動者心靈中的閃光點,和那寶石般的中指紋,已經溶進了我的血液中,成了我變為一種新的人的因素。

     一九八三年六月,我出席在首都北京召開的一次共和國重要會議。

    軍樂隊奏起莊嚴的國歌,我同國家和黨的領導人,同來自全國各地各界有影響的人士一齊肅然起立,這時,我腦海裡蓦然掠過了一個個我熟悉的形象。

    我想,這莊嚴的國歌不隻是為近百年來為民族生存、國家興盛而奮鬥的仁人志士演奏的,不隻是為締造共和國而奮鬥的革命先輩演奏的,不隻是為保衛國家領土和尊嚴而犧牲的烈士演奏的……這莊嚴的樂曲,還為了在共和國成立以後,始終自覺和不自覺地緊緊地和我們共和國、我們黨在一起,用自己的耐力和刻苦精神支持我們黨,終于探索到這樣一條正确道路的普通勞動者而演奏的吧!他們,正是在祖國遍地生長着的“綠化樹”呀!那樹皮雖然粗糙、枝葉卻郁郁蔥蔥的“綠化樹”,才把祖國點綴得更加美麗!啊,我的遍布于大江南北的、美麗而聖潔的“綠化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