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吃吧。
”我把馍馍向孩子伸過去。
“她剛吃了。
”她說,“你吃吧,吃吧。
” 可是孩子伸出手來嚷嚷:“我吃,我吃。
” “爾舍,聽話!”她把孩子往炕裡挪去,不讓孩子的手夠着我手中的馍馍,旋即跳下炕,又揭開鍋蓋,拿出一個蒸熟的土豆。
“給!爾舍,你看這是哈?你吃這個。
” 孩子笑了,接過去,用小手笨拙地剝着皮。
因為她純真的慷慨,我更不忍心吃掉她給的這樣珍貴的東西了。
我的饑餓感,被對這個馍馍的珍惜抑制住了。
我甚至覺得有點“暴殄天物”,我的肚皮,是随便什麼都可以填滿的,何必要吃這麼貴重的食品呢?我很想把這個馍馍換兩個還在籠屜上放着的土豆——我的近視眼對食物卻異常敏銳,她一掀一蓋鍋之間,我就看見籠屜上放滿了土豆。
可是,我又不好意思說出口。
她見我還把馍馍拿在手裡,指着我對孩子說:“說:‘叔叔,你吃,你吃吧。
’說!” 孩子把塞在嘴裡的土豆取出來,用沾滿土豆泥的小手指着我:“吃,你吃,你吃嘛!” “我不吃,”我酸楚地對孩子說,“留給你爸爸吃,好不好?” “嘻嘻!”她又笑了,“她爸爸在爪哇國哩!你吃了吧。
你看,你們念過書的人盡來這個虛套套!” 我不知道她說的這個“爪哇國”是什麼意思。
我隻知道古典小說中常把非常遙遠的或根本沒有的地方叫“爪哇國”,而這個地區農民的許多日常用語還保留着古漢語的特色。
那麼,是她丈夫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呢?還是孩子現在沒有爸爸? “那麼……還是,你自己留着吃吧。
”我眼睛看着鍋,想把馍馍仍放進去。
如果她再客氣的話,我就可以說我吃兩個土豆就行了。
“你看你這個沒起色的貨!”不料,她勃然嗔怒了,“扶不起個扌周不起!那你把馍馍給我放下,你哪兒來的還滾到哪兒去吧!”她掉轉身摟着孩子,眼睛也不看我了。
我尴尬地兩手捧着馍馍不知所措,和端着一盆盛得滿滿的熱湯不知放在什麼地方好似的。
“你,你不是說要打爐子麼?” “打個球!”她又忍不住嘻嘻笑了,“我的爐子是喜喜子給我打的,也好燒着哩。
是這麼回事:昨天休息,我把喜喜子拾來的麥子推了點白面,蒸了五個馍馍。
喜喜子一個,我一個,娃娃兩個,還有一個,我就想着給你。
可我昨天找你找不見……沒酵子,隻好蒸死面的。
你湊合着吃吧。
白面我還有哩,酵子我也發下了,下次就能吃發面的了。
” 還有下次!我也不好問她為什麼“想着”給我。
這是不禮貌的。
除了憐憫,還能為什麼呢?我不像“營業部主任”、中尉和老會計幾個人,一出勞改農場就把那層皮扒了,換上家裡寄來的幹部服。
我一身棉衣棉褲還是勞改農場發的。
這種沒有領子、三個貼兜的衣服,和臉上的金印同樣是受懲罰的記号。
布,近似于醫用的紗布,剛穿幾天就磨了幾個窟窿,現在又硬得跟甲殼一樣,我縮在這樣一套棉衣棉褲裡,如同一隻蛹沒有成熟就死在繭裡似的。
沉默了一會兒,她見我低着頭,看着手中的馍馍,有要吃的意思,就又掀開那土台子的布簾,端出一碟鹹蘿蔔,拿出一雙筷子,用手抹了抹,放在我的旁邊。
“以後,你肚子餓了你就來。
那天我看你,臉都發灰了,跟伊不利斯①一個樣……”不知她想起了什麼,突然又嘻嘻笑了。
可是她馬上忍住笑,抿着嘴,坐在炕上瞅着我。
經過這一番推讓,我當然要吃了。
“恭敬不如從命”。
但我很不好意思在她面前吃東西。
我那緻命的虛榮心還沒有完全丢掉。
同時,我知道我現在的吃相很不好,我怕一個女人看見我狼吞虎咽的模樣。
她不理解我這種心理,也不懂得不要坐在旁邊看客人吃東西的社交禮貌,奇怪地問:“吃吧,還等啥?”又催促我,“快吃,一會兒說不定來人哩。
” 是的,這倒有點可怕。
今天農工們都休息,很可能有人來她這兒串門子。
看見我在她這裡吃東西,這多不好!我又①伊不利斯,阿拉伯語,魔鬼。
不能把這珍貴的食物拿到
”我把馍馍向孩子伸過去。
“她剛吃了。
”她說,“你吃吧,吃吧。
” 可是孩子伸出手來嚷嚷:“我吃,我吃。
” “爾舍,聽話!”她把孩子往炕裡挪去,不讓孩子的手夠着我手中的馍馍,旋即跳下炕,又揭開鍋蓋,拿出一個蒸熟的土豆。
“給!爾舍,你看這是哈?你吃這個。
” 孩子笑了,接過去,用小手笨拙地剝着皮。
因為她純真的慷慨,我更不忍心吃掉她給的這樣珍貴的東西了。
我的饑餓感,被對這個馍馍的珍惜抑制住了。
我甚至覺得有點“暴殄天物”,我的肚皮,是随便什麼都可以填滿的,何必要吃這麼貴重的食品呢?我很想把這個馍馍換兩個還在籠屜上放着的土豆——我的近視眼對食物卻異常敏銳,她一掀一蓋鍋之間,我就看見籠屜上放滿了土豆。
可是,我又不好意思說出口。
她見我還把馍馍拿在手裡,指着我對孩子說:“說:‘叔叔,你吃,你吃吧。
’說!” 孩子把塞在嘴裡的土豆取出來,用沾滿土豆泥的小手指着我:“吃,你吃,你吃嘛!” “我不吃,”我酸楚地對孩子說,“留給你爸爸吃,好不好?” “嘻嘻!”她又笑了,“她爸爸在爪哇國哩!你吃了吧。
你看,你們念過書的人盡來這個虛套套!” 我不知道她說的這個“爪哇國”是什麼意思。
我隻知道古典小說中常把非常遙遠的或根本沒有的地方叫“爪哇國”,而這個地區農民的許多日常用語還保留着古漢語的特色。
那麼,是她丈夫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呢?還是孩子現在沒有爸爸? “那麼……還是,你自己留着吃吧。
”我眼睛看着鍋,想把馍馍仍放進去。
如果她再客氣的話,我就可以說我吃兩個土豆就行了。
“你看你這個沒起色的貨!”不料,她勃然嗔怒了,“扶不起個扌周不起!那你把馍馍給我放下,你哪兒來的還滾到哪兒去吧!”她掉轉身摟着孩子,眼睛也不看我了。
我尴尬地兩手捧着馍馍不知所措,和端着一盆盛得滿滿的熱湯不知放在什麼地方好似的。
“你,你不是說要打爐子麼?” “打個球!”她又忍不住嘻嘻笑了,“我的爐子是喜喜子給我打的,也好燒着哩。
是這麼回事:昨天休息,我把喜喜子拾來的麥子推了點白面,蒸了五個馍馍。
喜喜子一個,我一個,娃娃兩個,還有一個,我就想着給你。
可我昨天找你找不見……沒酵子,隻好蒸死面的。
你湊合着吃吧。
白面我還有哩,酵子我也發下了,下次就能吃發面的了。
” 還有下次!我也不好問她為什麼“想着”給我。
這是不禮貌的。
除了憐憫,還能為什麼呢?我不像“營業部主任”、中尉和老會計幾個人,一出勞改農場就把那層皮扒了,換上家裡寄來的幹部服。
我一身棉衣棉褲還是勞改農場發的。
這種沒有領子、三個貼兜的衣服,和臉上的金印同樣是受懲罰的記号。
布,近似于醫用的紗布,剛穿幾天就磨了幾個窟窿,現在又硬得跟甲殼一樣,我縮在這樣一套棉衣棉褲裡,如同一隻蛹沒有成熟就死在繭裡似的。
沉默了一會兒,她見我低着頭,看着手中的馍馍,有要吃的意思,就又掀開那土台子的布簾,端出一碟鹹蘿蔔,拿出一雙筷子,用手抹了抹,放在我的旁邊。
“以後,你肚子餓了你就來。
那天我看你,臉都發灰了,跟伊不利斯①一個樣……”不知她想起了什麼,突然又嘻嘻笑了。
可是她馬上忍住笑,抿着嘴,坐在炕上瞅着我。
經過這一番推讓,我當然要吃了。
“恭敬不如從命”。
但我很不好意思在她面前吃東西。
我那緻命的虛榮心還沒有完全丢掉。
同時,我知道我現在的吃相很不好,我怕一個女人看見我狼吞虎咽的模樣。
她不理解我這種心理,也不懂得不要坐在旁邊看客人吃東西的社交禮貌,奇怪地問:“吃吧,還等啥?”又催促我,“快吃,一會兒說不定來人哩。
” 是的,這倒有點可怕。
今天農工們都休息,很可能有人來她這兒串門子。
看見我在她這裡吃東西,這多不好!我又①伊不利斯,阿拉伯語,魔鬼。
不能把這珍貴的食物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