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大車艱難地翻過嘎嘎作響的拱形木橋,就到了我們前來就業的農場了。
木橋下是一條冬日幹涸了的渠道。
渠壩兩旁挺立着枯黃的冰草,紋絲不動,有幾隻被大車驚起的蜥蜴在草叢中簌簌地亂爬。
木橋簡陋不堪,橋面鋪的黃土,已經被來往的車輛碾成了細細的粉末。
黃土下,作為襯底的蘆葦把子,龇出的兩端參差不齊,幾乎耷拉到結着一層泥皮的渠底,以緻看起來橋面要比實際的寬度寬得多。
然而,車把式仍不下車,盡管三匹馬呼哧呼哧地東倒西歪,翻着乞憐的白眼,粗大的鼻孔裡噴出一團團混濁的白氣,他還是端端正正地坐在車轅上,用磕膝彎緊夾着車底盤,熟練地、穩穩當當地把車趕過像陷阱似的橋面。
牲口并不比我強壯。
我已經瘦得夠瞧的了,一米七八的個子,隻有四十四公斤重,可以說是皮包骨頭。
勞改隊的醫生在我走下磅秤時咂咂嘴,這樣誇獎我:“不錯!你還是活過來了。
”他認為我能夠活下來簡直是個奇迹;他有權分享我的驕傲。
可是這幾匹牲口卻沒人關心它們。
瘦骨嶙峋的大腦袋安在木棍一般的脖子上,眼睛上面都有深窩。
它們使勁時,從咧着的嘴裡都可以看到被磨損得殘缺不全的黃色牙齒。
有一匹棗紅馬的嘴唇還被籠頭勒出了裂口,一縷鮮紅的血從傷口涔涔流下,滴在車路的沿途,在一片黃色的塵土上分外顯眼。
但車把式還是端坐在車轅上,用一種冷漠而略帶悒郁的目光望着看不見盡頭的遠方。
有時,有機械地晃動一下手中的鞭子。
他每晃動一下,那幾匹瘦馬就要緊張地抖動抖動耳朵。
尤其是那匹嘴唇破裂了的棗紅馬更為神經質,盡管車把式并不想抽打它。
我理解車把式的冷漠與無動于衷:你餓嗎?餓着哩!餓死了沒有?嗯,那還沒有。
沒有,好,那你就得幹活! 饑餓,遠遠比他手中的鞭子厲害,早已把憐憫與同情從人們心中驅趕得一幹二淨。
可是,我終于忍不住了,一邊瞧着幾匹比我還瘦的牲口,一邊用饑荒年代的人能表現出來的最大的和善語氣問他:“海師傅,場部還遠麼?” 他分明聽見了,卻不答理我,甚至臉上連一點輕蔑的表情也沒有,而這又表示了最大的輕蔑。
他穿着半新的黑布棉褲褂,衣裳的袢紐很密,大約有十幾個,從上到下齊整的一排,很像十八世紀歐洲貴族服裝上的胸飾。
雖然拉着他的不過是三匹可憐的瘦馬,但他還是有一種雄豪的、威武的神氣。
我當然自慚形穢了。
輕蔑,我也忍受慣了,已經感覺不到人對我的輕蔑了。
我仍然興緻勃勃。
今天,是我出勞改隊走上新的生活的第一天,按管教幹部的說法是,我已經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了。
沒有什麼能使我掃興的! 确切地說,這隻是到了我們前來就業的農場的地界,離有人煙的居民點還遠得很。
至少現在極目望去還看不見一幢房子。
這個農場和勞改農場僅有一渠之隔,但馬車從早晨九點鐘出發,才走到這裡。
看看南邊的太陽,時光大概已經過中午了吧。
這裡的田地和渠那邊一樣,這裡的天更和渠那邊相同,然而那條渠卻是自由與不自由的界線。
車路兩邊是稻田。
稻茬子留得很高。
茬口毛茸茸的,一看就知道是鈍口的鐮刀收割的。
難道農場的工人也和我們一樣懶,連鐮刀也不磨利點?不過我遺憾的不是這個,遺憾的是路兩邊沒有玉米田。
如果是玉米田,說不定田裡還能找出幾個丢失下來的小玉米。
遺憾!這裡沒有玉米田。
太陽暖融融的。
西山腳下又像往日好天氣時一樣,升騰起一片霧霭,把鋸齒形的山巒塗抹上異常柔和的乳白色。
天上沒有雲,藍色的穹窿覆蓋着一望無際的田野。
而天的藍色又極有層次,從頭頂開始,逐漸淡下來,淡下來,到天邊與地平線接壤的部分,就成了一片淡淡的青煙。
在天底下,裸露的田野黃得
木橋下是一條冬日幹涸了的渠道。
渠壩兩旁挺立着枯黃的冰草,紋絲不動,有幾隻被大車驚起的蜥蜴在草叢中簌簌地亂爬。
木橋簡陋不堪,橋面鋪的黃土,已經被來往的車輛碾成了細細的粉末。
黃土下,作為襯底的蘆葦把子,龇出的兩端參差不齊,幾乎耷拉到結着一層泥皮的渠底,以緻看起來橋面要比實際的寬度寬得多。
然而,車把式仍不下車,盡管三匹馬呼哧呼哧地東倒西歪,翻着乞憐的白眼,粗大的鼻孔裡噴出一團團混濁的白氣,他還是端端正正地坐在車轅上,用磕膝彎緊夾着車底盤,熟練地、穩穩當當地把車趕過像陷阱似的橋面。
牲口并不比我強壯。
我已經瘦得夠瞧的了,一米七八的個子,隻有四十四公斤重,可以說是皮包骨頭。
勞改隊的醫生在我走下磅秤時咂咂嘴,這樣誇獎我:“不錯!你還是活過來了。
”他認為我能夠活下來簡直是個奇迹;他有權分享我的驕傲。
可是這幾匹牲口卻沒人關心它們。
瘦骨嶙峋的大腦袋安在木棍一般的脖子上,眼睛上面都有深窩。
它們使勁時,從咧着的嘴裡都可以看到被磨損得殘缺不全的黃色牙齒。
有一匹棗紅馬的嘴唇還被籠頭勒出了裂口,一縷鮮紅的血從傷口涔涔流下,滴在車路的沿途,在一片黃色的塵土上分外顯眼。
但車把式還是端坐在車轅上,用一種冷漠而略帶悒郁的目光望着看不見盡頭的遠方。
有時,有機械地晃動一下手中的鞭子。
他每晃動一下,那幾匹瘦馬就要緊張地抖動抖動耳朵。
尤其是那匹嘴唇破裂了的棗紅馬更為神經質,盡管車把式并不想抽打它。
我理解車把式的冷漠與無動于衷:你餓嗎?餓着哩!餓死了沒有?嗯,那還沒有。
沒有,好,那你就得幹活! 饑餓,遠遠比他手中的鞭子厲害,早已把憐憫與同情從人們心中驅趕得一幹二淨。
可是,我終于忍不住了,一邊瞧着幾匹比我還瘦的牲口,一邊用饑荒年代的人能表現出來的最大的和善語氣問他:“海師傅,場部還遠麼?” 他分明聽見了,卻不答理我,甚至臉上連一點輕蔑的表情也沒有,而這又表示了最大的輕蔑。
他穿着半新的黑布棉褲褂,衣裳的袢紐很密,大約有十幾個,從上到下齊整的一排,很像十八世紀歐洲貴族服裝上的胸飾。
雖然拉着他的不過是三匹可憐的瘦馬,但他還是有一種雄豪的、威武的神氣。
我當然自慚形穢了。
輕蔑,我也忍受慣了,已經感覺不到人對我的輕蔑了。
我仍然興緻勃勃。
今天,是我出勞改隊走上新的生活的第一天,按管教幹部的說法是,我已經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了。
沒有什麼能使我掃興的! 确切地說,這隻是到了我們前來就業的農場的地界,離有人煙的居民點還遠得很。
至少現在極目望去還看不見一幢房子。
這個農場和勞改農場僅有一渠之隔,但馬車從早晨九點鐘出發,才走到這裡。
看看南邊的太陽,時光大概已經過中午了吧。
這裡的田地和渠那邊一樣,這裡的天更和渠那邊相同,然而那條渠卻是自由與不自由的界線。
車路兩邊是稻田。
稻茬子留得很高。
茬口毛茸茸的,一看就知道是鈍口的鐮刀收割的。
難道農場的工人也和我們一樣懶,連鐮刀也不磨利點?不過我遺憾的不是這個,遺憾的是路兩邊沒有玉米田。
如果是玉米田,說不定田裡還能找出幾個丢失下來的小玉米。
遺憾!這裡沒有玉米田。
太陽暖融融的。
西山腳下又像往日好天氣時一樣,升騰起一片霧霭,把鋸齒形的山巒塗抹上異常柔和的乳白色。
天上沒有雲,藍色的穹窿覆蓋着一望無際的田野。
而天的藍色又極有層次,從頭頂開始,逐漸淡下來,淡下來,到天邊與地平線接壤的部分,就成了一片淡淡的青煙。
在天底下,裸露的田野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