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有情無累

關燈
1非常私募 “每個人每天都會與不計其數的人擦肩而過,有的會成為知己,有的就成了陌路。

    ”一想起王家衛在《堕落天使》中的這句話,江彬就唏噓不已。

    金城武夜半無人給豬按摩的場景在多年以後讓他再看見時,那昏暗搖拽的燈光,那落寞孤寂的眼神,一下子讓他的思緒回到那黑暗的房間,正在悄然流淌的音樂,順着天花闆默默上揚的煙霧,淩晨瘋長的情緒。

     《莊子》中有一個莊周夢蝴蝶的故事,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快活地飛着,突然一覺醒來,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

    近來江彬就有這種感覺,有時夢見自己在操盤室苦戰,一覺醒來,才知是夢;有時明明是在操盤室做盤,卻感覺是在做夢。

     夜深人靜時,江彬總感覺意識裡空洞洞的,拔劍四顧心茫然,不知路在何方。

    金融市場萬般兇險,私募恰恰徘徊在風險與誘惑之間,極力在克制人類與生俱來的恐懼與貪婪,以防稍有不慎,鑄成大錯。

     這邊江彬還在靜夜深思,那邊陳建年卻已是躁動不安。

    陳建年給江彬來了一個電話。

     八年前陳建年還是沙金市炙手可熱的副市長,那時他是當地大型國企老總們巴結的熱門人物,因為他主管的是招商引資和推動當地企業上市的工作。

     一部分政府官員和企業領導看到了股票的巨大利益。

    不過中國經濟是有計劃的,有計劃就有指标,有指标就有争奪戰,于是不少政府官員和企業領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上市指标争奪戰。

    最終陳建年将上市指标給了财慧傳播,因為其老總莊瑞雄通過私密賬戶給他劃了五百萬原始股,同時他還笑納了保薦機構送的一枚20克拉的大鑽戒。

     事後陳建年把招股書給蘇震清看,蘇震清是内行,見公司過去三年的财務報表,有幾組非常漂亮的數據:公司的銷售額和淨利潤每年都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而且每年的淨利潤都100%的分紅給股東。

    僅從數據上看,财慧傳播是一家快速成長的企業。

    然而蘇震清就銷售、成本和利潤三個點一問陳建年,就出現了另一幅畫面。

    公司的銷售額中充滿了水分,銷售訂單一半以上不是來自客戶,而是母公司僞造的。

     原來母公司下單後,就安排一筆周轉資金以銷售額的形式進入公司。

    這樣,銷售額就被做大了。

    銷售額做大後,成本依舊,公司的稅前利潤就做大了。

    可是所得稅呢?要交稅就擡高了做假賬的成本。

    妙的是公司的所得稅不用交了,因為公司申請到了高新技術企業稱号,所得稅享受5年免5年減半的待遇。

    賣報紙搞印刷的企業就這樣被做成了高新技術企業。

    每年财慧傳播稅後利潤100%用來分紅,這構成了整個假賬遊戲另外一個關鍵。

    公司上市前,母公司是它唯一的股東,稅後利潤100%分紅,等于這筆錢全部又回到了母公司手中,成為下一年再做大銷售額所需的周轉資金。

    整筆周轉資金在公司内走了一圈,最後以分紅的方式出來,然後再進入公司,再出來,如此循環往複,公司的賬目也就相當壯觀了。

     蘇震清知道這樣操作是違規的,稍微有點頭腦的人就能看出來。

    但陳建年心疼那一枚20克拉的大鑽戒,遲遲不肯放手,後來隻得痛吃苦果。

     被“雙規”後,陳建年身心如同進了發酵池,繼續他人生的發酵。

    紀委派出的調查組對他不斷審訊,但他始終什麼都不說。

    那一枚20克拉的大鑽戒價值百萬,足夠給他定罪了的,調查小組後以那枚鑽戒作為受賄的證據交由檢察院對他起訴。

    就在檢察院準備起訴時,一個懂得打假的檢察官發現那枚鑽戒是個假貨,其真實價值還不到1000塊。

    他的受賄罪名因此無法成立,其“雙規”随即被撤銷,整件事情充滿了傳奇,陳建年自由了。

     自由往往就意味着無依無靠。

    經過一年多的風風雨雨,陳建年已不可能官複原職了。

    這次折騰過後,陳建年已被發酵成一個新人。

    他意識到因為他的堅強不屈而未受牽連的官員各個明哲保身,并未如他當初預想的那樣對他進行拯救和安排。

    上級想讓他去人大或政協挂個職,被他婉言謝絕,他對官場已是心灰意冷。

     盡管沒了從前權力的依靠,但也少了權力的羁絆。

    另一種自由度反而較從前大增。

    陳建年有更多時間考慮下一步謀生的手段,想來想去,他想到了炒股,因為這既和他原來的工作有關,也是他一直努力鑽研的領域。

    再說,那500萬股财慧傳播也必須處理。

     還沒等陳建年想好下一步,轟轟烈烈的“5?19”行情引爆了,科技股帶頭暴漲,而财慧傳播恰恰又有這方面題材,漲得一發不可收拾。

    憑長期在政府工作的經驗,陳建年知道中國股市基本是一個政策市,大的機會由政策驅動,行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因此一定要見好就收。

    陳建年果斷将手中的500萬股全部抛掉,套現近兩個億。

    如果說被“雙規”是飛來橫禍,那麼這個瘋牛行情就是天降橫财。

    就在陳建年抛貨後,财慧傳播果然開始下跌,他賣出了該股的一個曆史最高價。

     有了這兩個億之後,陳建年從事股票投資的信心大增,他準備在這一行做大,讓生命再創一次輝煌。

    他廣泛聯絡以前的各種關系籌集資金,幸運的是他總共籌集到七億資金,用這筆錢,他成立了一個國内流行的私募基金,并将其命名為“建年基金”。

     陳建年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憑借過去在政府的背景,專在各級政府部門收買内線,靠套内幕消息炒作;二是狙擊已上市的公司,先鎖定一批經營不佳的上市公司,然後在市場上慢慢收集股票,等籌碼收集完成後,再去找主管的政府官員,用包括金錢在内的各種手段将其搞定,讓他們公開表态支持其收購行為。

    到了這個階段,他進可攻,退可守,既可将公司收購,又可憑借收購公司的煙幕故意将有關消息讓權威人士證實,等市場對這家公司充滿憧憬而搶購股票時,逐步出貨套現。

     陳建年的這種運作模式非常成功,到2001年年底,他的七億資金就增值到了十億,以後他吸引了更多的機構資金,就連一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