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如乘勢

關燈
說:“那隻是羅貫中筆下的戰争藝術,紙上談兵罷了,你還當真了?” “呵呵!紙上談兵也有深淺之分,不可一概而論。

    ”稍加思忖,江彬又說:“司馬懿最終能克死諸葛孔明,不是因為他特能打,而是因為他特能忍。

    司馬懿的可怕之處,就在于他的心中容得下江河山川,任它風起雲湧,我自巋然不動。

    心不亂動,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 “喔?這就是你一直空倉的理由?” “震清,你說私募不賺錢就是等死,你太自以為是了!”江彬頓了頓,接着說:“我可以給你透個底,我這兒資金的成本,是零。

    打持久戰,我有的是工夫,有的是耐心。

    ” “阿彬,你别誤會,我沒脅迫你的意思,我隻是想改善一下你目前的處境。

    ” 江彬冷笑一聲:“我的處境怎麼了?我這日子過得挺好的嘛。

    私募的第一原則是不賠錢,其次就是跑赢大盤。

    近一兩年大盤持續弱勢下行,我隻需要戰略性空倉,坐着不動就能很容易做到這兩條。

    還需要你幫忙改善什麼處境?投資,比的不是誰腦子厲害,比的是誰屁股厲害。

    ” “好好好,我不跟你争這個。

    ”蘇震清挪正了身子,肅然說:“我們還是仔細談談财慧傳播的事,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 江彬直言:“這個财慧傳播,我也不是不可以做,隻是它現今所處的位置,不太适合介入。

    況且,這個股票被你姐夫陳建年控了盤,你又想把我攪進去,不知你是何居心?” 蘇震清辯解說:“阿彬,你想多了,這次不是做莊,是做實業。

    我那姐夫幾乎把全部身家都陷進去了,前段日子又玩過了火,被證監局盯上了。

    迫不得已,隻得考慮……” “行了,那事兒我已經知道了。

    你是要我來當救火隊員,幫陳建年脫危解困?” “老實說,是這麼回事。

    你是媒體人出身,如今又掌管了這麼大一家私募公司,有你介入進來,财慧傳播就不會輕易走向崩潰。

    ” 4媒體往事 送走蘇震清後,江彬歪到了靠窗的太師椅上。

    有一道陽光從沒遮蔽好的窗簾下透了進來,輕輕打在江彬臉上,像一把白光閃耀的銀色長刀。

    江彬眯縫着眼,看着那把銀刀,慢慢感受到了倦意。

    江彬望了一眼辦公桌後的牆壁上挂的那個牌匾,上書“價值、專注、誠信”六個隸體大字,然後閉上雙眼,漸漸陷入沉思。

     江彬1995年中明大學新聞專業畢業,同年年中進入廣濱市一家報社服務,幹起實習刑事記者。

    在新聞這個行當裡,江彬是那種知道何時出現在恰當地方的人。

    江彬剛入行一個月,就有一個瘋狂的殺人犯沖入一家夜總會行兇,那家夜總會就緊挨着他租住公寓的那個街區。

    江彬比任何一個刑事記者更早到達現場,成為最早報道這起重大刑事案件的人。

    同時他還很快弄清楚了那殺人犯會有如此駭人舉動,是因為他的女友和妹妹被同一個有錢男人泡了,于是他又追加報道,質疑那些暴富起來的人的心态。

    他對這個案子的報道立刻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公衆議論紛紛,對90年代那批暴富起來的人的驕狂以及思想原則的缺失大加撻伐。

    影響實在太大,以緻那些對暴發戶有某種仇視心理的編輯們都嚷嚷着要江彬去為他們工作,那些編輯一緻認為他有一種很強的能力——抓住公衆的敏感思維神經。

     後來江彬做起證券投資,他總能對市場的興奮點有精準的把握,都是源自這段經曆。

     江彬本可以在刑事記者的崗位上大有作為,但一次驚險經曆促使他重新思考職業方向。

    那天編輯讓他報道一個15歲的狙擊手阿兇,他正和警方在校園對峙。

    令人吃驚的是,阿兇事後告訴江彬,他是一個刑警的兒子,他偷了他父親的槍,而後之所以會在校園裡行兇是因為雨天和星期一的課程總令他感到沮喪。

     江彬到達現場後,給編輯打了電話,告訴他此案已經有很多媒體做了大量報道。

    當時還是編輯的蔡斌要求他弄出點不同的東西,建議他穿過警戒線直接沖向學校,體驗一下暴露在火線下是什麼感覺。

    正當江彬左右權衡,是不是值得為一個月不到1000塊的薪水成為一個發了瘋的孩子的活靶時,突然一顆子彈飛過來,他身後的牆壁上立刻冒出一個很深的槍眼。

     此事過後,江彬向領導多次申請調離刑事記者的崗位,他說無法承受這種壓力,再這樣下去會神經衰弱。

    江彬的執著有了效果,不久他就被調往海深市成了一名财經記者,從那開始,他接觸到了股票。

     1996年,由于降息導緻了投資者對貨币政策松動的預期,使得上證股指春節後就由552點高開于583點,從而揭開了一輪聲勢浩大的大牛市。

    那波牛市可以這樣說,隻要在12月前買入股票,基本都能賺錢,隻是賺多賺少而已。

    那年,社會對股市的關注與傾心程度,與2007年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到了12月份,整個股市已經進入瘋狂階段,人們都在盼着出利空消息,因為隻有利空消息,才能創造逢低買入的機會。

     整個1996年,江彬都在亢奮的股民當中來回穿梭,不過他自己并沒拿真錢交易,他太過謹慎,患得患失,隻敢在心中模拟操作。

    江彬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最活躍的股票上賺取小額收益。

    所謂“活躍的股票”就是低市盈率的股票,那時績優概念特别熱門,績優的标志就是低市盈率,并沒多少人去多想其中是否存在水分,或者這些數字是否有持續性。

    江彬在“心理賬戶”上賺了不少錢,他時常想,要是幻想等于現實該有多好! 進入1997年,江彬總算正式投入進去,因為他碰到了一個大鳄——朱煥良。

     1997年的一天,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