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縣城。
縣城大街上昔日的繁華,不知何時悄然去了,往日的店鋪都一律地關了門戶,吃飯館子是一個也不再營業。
他有些詫異,想問個明白,卻是一個人影也沒有。
要說對縣城的熟悉,就是教大院的那個地方。
他領着家人從縣城穿街而過,到城東教火院的門口,見那兩扇熟悉的紅漆木門嚴嚴地關着,門口坐了一位老人,在曬着暖兒,問教火院今兒不上班嗎?老人不解地看他,說早不上了。
問人都幹啥去了?更是對他驚疑起來,像見了世外的人樣。
“能去幹啥?煉鋼去了。
” 終于也就明了,一個世界都在忙着一件事情:挖下爐子,運些礦石,投進爐裡,點火七天七夜,就把石頭燒成鋼了。
就想起他們宿在河邊菜屋時候,看見了夜間的天空,紅紅火火一片,徹夜通明不熄,原來是一世人都在忙呢。
教火院的大門上,往日總是在風中叮當的門铞兒,這當兒不知走到了哪去,在門上留下兩個深黑的窟窿,像兩隻被人挖了眼珠的眼睛。
那老人就在那一雙瞎眼下面,瘦嶙嶙地笑了一下,說你們是出來逃荒的吧,朝教火院西邊去吧,那兒的人有吃有喝,天天脹得肚疼。
這樣說了,老人就站了起來,顫顫巍巍從他們身邊擦了過去。
司馬笑笑也就終于看清,這老人原來是在馬路對面開了一輩子館子的掌櫃,每一次三姓村人到這兒賣皮,都要到他那兒,要幾碗羊雜碎湯,泡上帶來的幹糧海吃海喝一頓。
他的館子幾乎是同教火院同時開張的,司馬笑笑跟着父親第一次進那館子時,也才十歲,那時候掌櫃六十出頭,胖的從窗口把羊雜碎湯遞到廳裡時,胳膊上的肉差一點落到湯碗裡。
可是這一會,掌櫃奇瘦下來,身上的肉不見了,落下的皮像穿在他身上的寬松衫樣無盡地松弛着,一走一擺,把他的肋骨拍得嘩嘩啦啦。
他好像是在教火院門前等了許久,好像是專門在等着司馬笑笑們的到來。
所以他對他們說完那麼幾句,就搖搖擺擺走了。
跨過馬路,走進了他的館子,将門虛虛地掩了。
司馬笑笑看見那門上一樣的沒有铞兒,一樣的有一雙又小又黑的瞎眼。
他開始朝教火院西邊瞅去。
他知道那兒原是一片平展展的菜地,專供教火院的病人和教火院門前幾家館子的鮮菜。
他對家裡人說,你們在這等着,我到那邊看看,就把行李丢在司馬藍的面前,往教火院以西去了。
拐過教火院的圍牆,眼睛被一片新褐色土堆兒攔了去向。
是一片新墳地,三十個,或是五十個,淩淩亂亂,沒有一堆舊土。
最老的墳墓,也許就是去年落成,黃土上的野草,稀稀疏疏幾根,仿佛被風吹起的幾根黃線。
更多的墳堆上,卻連一根茅草還未及生長,燦爛的土粒,散發着濃烈的寒味。
司馬笑笑看着那新生的墳群,一陣惘然渾沌,像誰從他腦後冷不丁兒砸了一棒,使腦海裡成了泥泥糊糊一團。
他站在那一片墳前感到有一股怪異的腥味從胸膛裡升了上來,到喉嚨那兒,又被他咽了回去。
開館的老人說:“想吃啥呢?這兒啥都有哩。
” 司馬笑笑說:“全都是餓死的?” 老人說:“回家去吧,天下荒年。
” 老人又說:“這是老天專收人命的年月哩。
” 回過身來,看看黃黃糊糊的日光,看看空曠無人的四野,司馬笑笑回到了一家人的面前,張嘴讓媳婦看了喉嚨,說我聞到了一股腥氣。
媳婦看了一陣,說:“通通暢暢,啥也沒有。
” 司馬鹿看後,說:“爹,有點紅哩。
” 司馬藍冷眼盯着司馬鹿,司馬虎就又看了,說:“爹,娘和四哥哄你,真的有一塊紅哩。
” 司馬笑笑媳婦就一腳踢在司馬虎的屁股上。
司馬虎恨着娘說:“是真的紅哩,你踢我就别指望我長大了養你。
” 一家人在教火院門前呆了一會,司馬笑笑臉上忽然浮了一層笑意,說輪到我享福去了,咱們回村裡去吧,餓死到路邊,倒不如死在咱三姓村呢。
就領着一家人又回到了耙耧山脈。
随後就有許多人跟着回來。
便都回了。
都說:“日他奶奶,還不如耙耧山脈,隻少不用餓着肚子去砍樹木煉鋼。
”又說外面的墳,比我們三姓村的還多,死到外邊,哪如死到村裡。
杜姓的說他們去了幾個村落,還去了鄰縣的一個街鎮,不要說能給我們一口飯了,他們自己還為半碗湯菜在村頭打哩。
藍姓的人說他們見了天下奇事,說一個村人吃一個食堂,領飯的排成長隊,每人卻隻分半碗面湯,無論如何沒有咱們吃得飽呢。
司馬笑笑來到了村頭,看着從外邊返回的村人,把那返村的協議掏出來随意扔了,或撕成紙條,卷些樹葉抽煙,他便迎着那剛剛回村的一家,說回來了?回來了好,眼下是滿世界荒年。
又說我喉嚨痛了,熬不過荒年了,你們看我喉嚨。
村人就一個個趴在他張大的口
縣城大街上昔日的繁華,不知何時悄然去了,往日的店鋪都一律地關了門戶,吃飯館子是一個也不再營業。
他有些詫異,想問個明白,卻是一個人影也沒有。
要說對縣城的熟悉,就是教大院的那個地方。
他領着家人從縣城穿街而過,到城東教火院的門口,見那兩扇熟悉的紅漆木門嚴嚴地關着,門口坐了一位老人,在曬着暖兒,問教火院今兒不上班嗎?老人不解地看他,說早不上了。
問人都幹啥去了?更是對他驚疑起來,像見了世外的人樣。
“能去幹啥?煉鋼去了。
” 終于也就明了,一個世界都在忙着一件事情:挖下爐子,運些礦石,投進爐裡,點火七天七夜,就把石頭燒成鋼了。
就想起他們宿在河邊菜屋時候,看見了夜間的天空,紅紅火火一片,徹夜通明不熄,原來是一世人都在忙呢。
教火院的大門上,往日總是在風中叮當的門铞兒,這當兒不知走到了哪去,在門上留下兩個深黑的窟窿,像兩隻被人挖了眼珠的眼睛。
那老人就在那一雙瞎眼下面,瘦嶙嶙地笑了一下,說你們是出來逃荒的吧,朝教火院西邊去吧,那兒的人有吃有喝,天天脹得肚疼。
這樣說了,老人就站了起來,顫顫巍巍從他們身邊擦了過去。
司馬笑笑也就終于看清,這老人原來是在馬路對面開了一輩子館子的掌櫃,每一次三姓村人到這兒賣皮,都要到他那兒,要幾碗羊雜碎湯,泡上帶來的幹糧海吃海喝一頓。
他的館子幾乎是同教火院同時開張的,司馬笑笑跟着父親第一次進那館子時,也才十歲,那時候掌櫃六十出頭,胖的從窗口把羊雜碎湯遞到廳裡時,胳膊上的肉差一點落到湯碗裡。
可是這一會,掌櫃奇瘦下來,身上的肉不見了,落下的皮像穿在他身上的寬松衫樣無盡地松弛着,一走一擺,把他的肋骨拍得嘩嘩啦啦。
他好像是在教火院門前等了許久,好像是專門在等着司馬笑笑們的到來。
所以他對他們說完那麼幾句,就搖搖擺擺走了。
跨過馬路,走進了他的館子,将門虛虛地掩了。
司馬笑笑看見那門上一樣的沒有铞兒,一樣的有一雙又小又黑的瞎眼。
他開始朝教火院西邊瞅去。
他知道那兒原是一片平展展的菜地,專供教火院的病人和教火院門前幾家館子的鮮菜。
他對家裡人說,你們在這等着,我到那邊看看,就把行李丢在司馬藍的面前,往教火院以西去了。
拐過教火院的圍牆,眼睛被一片新褐色土堆兒攔了去向。
是一片新墳地,三十個,或是五十個,淩淩亂亂,沒有一堆舊土。
最老的墳墓,也許就是去年落成,黃土上的野草,稀稀疏疏幾根,仿佛被風吹起的幾根黃線。
更多的墳堆上,卻連一根茅草還未及生長,燦爛的土粒,散發着濃烈的寒味。
司馬笑笑看着那新生的墳群,一陣惘然渾沌,像誰從他腦後冷不丁兒砸了一棒,使腦海裡成了泥泥糊糊一團。
他站在那一片墳前感到有一股怪異的腥味從胸膛裡升了上來,到喉嚨那兒,又被他咽了回去。
開館的老人說:“想吃啥呢?這兒啥都有哩。
” 司馬笑笑說:“全都是餓死的?” 老人說:“回家去吧,天下荒年。
” 老人又說:“這是老天專收人命的年月哩。
” 回過身來,看看黃黃糊糊的日光,看看空曠無人的四野,司馬笑笑回到了一家人的面前,張嘴讓媳婦看了喉嚨,說我聞到了一股腥氣。
媳婦看了一陣,說:“通通暢暢,啥也沒有。
” 司馬鹿看後,說:“爹,有點紅哩。
” 司馬藍冷眼盯着司馬鹿,司馬虎就又看了,說:“爹,娘和四哥哄你,真的有一塊紅哩。
” 司馬笑笑媳婦就一腳踢在司馬虎的屁股上。
司馬虎恨着娘說:“是真的紅哩,你踢我就别指望我長大了養你。
” 一家人在教火院門前呆了一會,司馬笑笑臉上忽然浮了一層笑意,說輪到我享福去了,咱們回村裡去吧,餓死到路邊,倒不如死在咱三姓村呢。
就領着一家人又回到了耙耧山脈。
随後就有許多人跟着回來。
便都回了。
都說:“日他奶奶,還不如耙耧山脈,隻少不用餓着肚子去砍樹木煉鋼。
”又說外面的墳,比我們三姓村的還多,死到外邊,哪如死到村裡。
杜姓的說他們去了幾個村落,還去了鄰縣的一個街鎮,不要說能給我們一口飯了,他們自己還為半碗湯菜在村頭打哩。
藍姓的人說他們見了天下奇事,說一個村人吃一個食堂,領飯的排成長隊,每人卻隻分半碗面湯,無論如何沒有咱們吃得飽呢。
司馬笑笑來到了村頭,看着從外邊返回的村人,把那返村的協議掏出來随意扔了,或撕成紙條,卷些樹葉抽煙,他便迎着那剛剛回村的一家,說回來了?回來了好,眼下是滿世界荒年。
又說我喉嚨痛了,熬不過荒年了,你們看我喉嚨。
村人就一個個趴在他張大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