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關燈
百姓從貪欲之人的墳墓基博羅哈他瓦走到哈西錄,就住在哈西錄。

    以後百姓從哈西錄起行,在巴蘭的曠野安營。

    快到那美好寬闊流奶與密之地的迦南了。

     以後的事情出人意料。

     村人各戶過了很長一段食肉的日子。

    在司馬藍們埋了哥弟姐妹的第二天,大人們就到西梁下的那條溝裡去了,他們回來時比前一天孩娃們捉的烏鴉更多。

     第三天又去了,又捉回一串一串的黑烏鴉。

     司馬笑笑每天把那些烏鴉按照人頭分到各戶,多時兩人一隻,少時一家兩家一隻。

    天氣是終于到了正春,無論多麼缺少雨水,該綠的草木還是依然綠了,野菜也多将起來,女娃們有時到房前屋後走走,就能掐回一把兩把,配着烏鴉肉煮進鍋裡,日子中就有了許多油水,人臉上就有了淺淡的潤紅。

    隻是鴉肉煮菜裡沒有了鹽,十天半月之後,大人孩娃就都吐得翻江倒海。

    原來沒有鹹鹽,就是何樣的山珍,也是不見味兒,也是一樣使人生不出力氣。

     一天黃昏,男人們又捉了幾串兒烏鴉從山梁上回來,聚到村頭分的時候,藍百歲說:“不能沒有鹽呀。

    ” 杜岩說:“人不吃鹽會活活虛脫死的。

    ” 司馬笑笑想了一會。

     “該賣些皮了,幾年沒有賣過人皮了。

    賣些皮買點鹽背回來分分。

    ” 誰去呢?落日在梁上粉粉淡淡,稀疏的麥地裡旺盛了蓬勃的雜草,看上去一座山脈都是荒草野地。

    村落的街巷胡同,像流淌着紅水的河道。

    男人們在村頭站了一片,二十幾隻烏鴉,死的傷的栓在一塊,如一串大螞昨挂在一棵樹上。

    都覺得該去城裡或鎮上買些鹽吃,就都說是該賣一次人皮去了。

    司馬笑笑說還是老輩的規矩吧,成家立業的去,沒娶媳婦的留兩條好腿也讓媳婦摸摸看看。

    就挑出了杜根、杜岩、籃百歲、籃長壽七八個有妻有小的男人,讓其站到村頭三間草屋的房後。

    司馬笑笑先把自己的褲子脫了,露出兩條一半光滑,另一半疤如樹皮的紅腿,說都脫掉褲子看看,比我腿上疤多的留下,比我少的去一趟救火院,賣了皮買鹽,你們自家可以多吃一斤二斤。

     就有幾個脫了褲子。

    一排兒大腿上紅疤累累,像糊了一層紅泥。

     藍百歲沒有脫褲。

     “我去吧,”他說“我腿上還有一塊好皮呢。

    ” 幾天後杜根和藍長壽把藍百歲用門闆擡了回來,門闆頭上放了半袋食鹽。

    他們說滿天下都在熬着饑荒,先前半張腿皮能換半缸鹽哩,眼下一張腿皮換不了一袋兒鹽。

    然而,終歸是有了鹽喲,大戶每家分了八兩,小戶每家六兩。

    恰巧那天是谷雨,也算一個節日,就在村前架了三口大鍋,燒了一鍋開水,又派十幾男人出村兩個時辰,背回了三十幾隻烏鴉,居然還有兩隻老鷹,熱熱鬧鬧在村前大吃大喝一頓。

    三姓村所有的男人女人,在他們生前回憶起谷雨那天,都說那頓飯是他們平生吃得最好的一頓,說他們永生永世,不會忘了司馬笑笑給他們的那一頓野鴉煮菜。

    有鹽、有肉、又有菜,人都忽然興奮起來,在村裡叫着吃鹹肉了喲──吃鹹肉了喲──各家就都關了門戶,拿上碗筷,到村前的一片麥地上靜靜等着。

    男人們把捉回的野鴉、老鷹在地邊殺了,除了毛和髒物,其餘全都丢進大鍋煮了。

    待肉将熟時,各家把幹的、鮮的野菜一盒一盒往鍋裡倒着。

    火燒得旺極,噼噼剝剝炸響。

    村裡多少年沒有這樣的盛事了,一個村人無論張家李家,藍姓杜姓都集在一塊吃飯,和往年盛世時候娶親擺宴一樣。

    日頭金裡泛綠,風像細綢從村前飄過。

    那些還帶有血迹的羽毛,在村頭田頭忽舞忽歇。

    空氣中沖滿了油膩膩的紅色的香味,朝三口大鍋周圍的房屋下,田軒間,溝壑裡,遙遙遠遠的音樂樣蕩漾過去。

    大人們在大鍋的遠處抽煙說話,司司馬藍娘和藍四十的娘,還有杜岩的女人司馬桃花,一個人守着一座鍋台,在燒火攪鍋。

    孩娃們則堰閘了自己的口水,站在大鍋邊一動不動,把海碗端在手裡,這一隻累了就換到那隻手去,眼睛瞪得似乎要流進鍋裡。

    這時候司馬藍娘把蓋掀開看了,大聲朝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