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也大她們二十歲,人家是算好夫妻先死後死前後不差幾年才肯娶了她們的。
道理說清了,說清了一個村子依然是哭聲滔天,滿山遍野都是尋閨女和找媳婦。
這當兒村長藍百歲從家裡出來了,他立在人前,說,有啥兒好哭哩,四百多畝土地換了一遍土,家家戶戶都能長壽了,丢幾個閨女媳婦算啥兒。
對着那些丢了媳婦的男人說: “你們剛過三十歲,還有幾十年好活哩,還怕找不到媳婦呀。
” 對着那些丢了閨女的大人說: “你們夫妻離死還遠呢,閨女走了不能再生嗎?活着還怕生不出孩娃喲。
” 又說: “都下地幹活去吧,該把秋天的早蜀黍種上啦。
” 四百多畝的新翻土地,在耙耧山脈的深處,一塊一塊連成一片,如同漫無邊際又起伏不止的湖面。
那血紅的新土,終日散發着酷烈而又溫馨的褐色土香。
遠遠站着,總有一種熱麥氣息淡淡地從鼻下掠過。
如果置身了那紅土間,土腥味便浸人心脾得使你醉癡起來。
早晨時候,站在村頭,望那潮了一夜土地,土地如水洗了的布匹,還能聽到從布匹上滴落的水聲。
到了午時,土地又呈出暗紅暗黃,土香味如炒過一樣,夾雜了燒核桃的紫色油氣。
至天将暮黑,太陽燦爛紅豔,土地便血成黑色,腥香的土氣愈發顯得濃稠,如攪不開的粘液把人和村落、樹木全都淹沒了。
半夜時候,不能入睡的三姓村人。
就都盤腿坐在村頭的新地裡納涼談天,勾畫歲月中未來的日月。
那樣很長一段日子,藍、杜、司馬三姓的男女,都沉浸在新土的氣息中,閨女和媳婦随人走了的哀傷,很快被長壽的喜悅所占據,直到播種第一季的秋糧,人們都沉醉在新翻土地換來的興奮裡。
有人持鋤,有人點種,兩個人結成一對,待夏盛之後,炎熱還沒有徹底過去,便開始分布在四百畝田地的每一道梁上,起早貪黑,說着笑着種秋糧,有的夫妻還在播種時候,忽然想到将和所有的外人一樣活過四十、五十、到七老八十,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悅,就在那土地的避處做床上的事情。
這樣半月的忙碌,四百多畝土地才算種了一遍,又趕上風調雨順的際遇,在玉蜀黍苗破土露頭後,連降三天雨水,以為遭了陰雨天氣,卻又忽然天晴,玉蜀黍苗綠下滿世界的青亮碧光,慌忙忙趕着鋤草間苗,封土施肥,終日間都是桃杏顔色的說說笑笑,料定了這新土第一季的豐收。
然到了苗有膝高時候,卻忽然看見了它的窮相,一棵棵顯出黃色的瘦弱,仿佛是十幾年前那場無休無止的饑荒又降到了耙耧山脈,碧綠的青色沒有了,病黃像雨樣淋在田地裡,苗兒沒了腰骨般彎着細身。
于是又忙着施肥去,連各家竈下剛燒的柴灰和火燼都挑到了田地裡,仍是不見玉蜀黍苗的盛旺,就終于明白,原來所有的肥料都給田土吞沒了。
終于明了,二尺地下的生土,原來是沒有任何肥力的。
這一年秋季,糧食十收有四,村裡死了二人。
下一個麥季,十收有五。
村裡死了三人。
到了又一個下年,依然如此,新墳像春苗一樣增長。
第三年的春天,村人家家割草積肥,在前一個春秋季裡,把麥稭、樹葉,豆葉,雜草全都壓在各家門口的糞坑,一夏一秋,村莊漫滿了白色的肥臭,蠅子、蚊子終日彌天漫地,滿街都是水流一樣黑污色嗡嗡的聲音。
牛棚下的老牛,蠅子落滿它的全身,睡不成時就往柱上猛撞。
為了驅蚊趕蠅,一個夏天三姓村人把山上的苦艾都割燃盡了。
有個姓杜的嬰娃,爹娘忙着積肥,把肥料往土地裡挑送,以改新地的土性,增大地力,讓糧食有些收成,就把他放在樹蔭下耍着,邊上點了艾棵。
可待天黑回來,艾棵燃燒完了,孩娃滿身都叮滿蚊子,無論如何趕它不散,等一一把那蚊子拍死趕走,孩娃已滿身青腫,活活被蚊子咬死去了。
可這一年,生土成了熟土,田裡的糧食已近了六年前的收成,家家都把缸、罐滿了。
從春天到秋天,又到了隆冬,村裡人全吃新土糧食,以為完全可以抗了喉症,卻又發現四人喉疼。
冬天時候,農閑都貓在家裡,坐吃站喝,那四個喉症死了一個。
到了下月,又死了一個。
冬将盡時,有天早晨忽然奇冷,倒春寒的大風刮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風停樹靜,另兩個喉症也都死了。
最大的三十七歲。
埋人時算了一下,一個二百人的村落,冬天死了四個,全年死了九個,統共才生六個。
且在樹葉發時,又有了三個喉疼症害将起來。
村裡人口比起往年有減無增。
減了的是村裡媳婦幾年前逃了十餘,增了的是墳地堆起的新生蘑菇一樣的墳墓。
因此村人們就開始疑懷,改地換土并不能使人真的活過四十,人們依然是短壽得駭人,就都在春暧花開将要來時心寒起來
道理說清了,說清了一個村子依然是哭聲滔天,滿山遍野都是尋閨女和找媳婦。
這當兒村長藍百歲從家裡出來了,他立在人前,說,有啥兒好哭哩,四百多畝土地換了一遍土,家家戶戶都能長壽了,丢幾個閨女媳婦算啥兒。
對着那些丢了媳婦的男人說: “你們剛過三十歲,還有幾十年好活哩,還怕找不到媳婦呀。
” 對着那些丢了閨女的大人說: “你們夫妻離死還遠呢,閨女走了不能再生嗎?活着還怕生不出孩娃喲。
” 又說: “都下地幹活去吧,該把秋天的早蜀黍種上啦。
” 四百多畝的新翻土地,在耙耧山脈的深處,一塊一塊連成一片,如同漫無邊際又起伏不止的湖面。
那血紅的新土,終日散發着酷烈而又溫馨的褐色土香。
遠遠站着,總有一種熱麥氣息淡淡地從鼻下掠過。
如果置身了那紅土間,土腥味便浸人心脾得使你醉癡起來。
早晨時候,站在村頭,望那潮了一夜土地,土地如水洗了的布匹,還能聽到從布匹上滴落的水聲。
到了午時,土地又呈出暗紅暗黃,土香味如炒過一樣,夾雜了燒核桃的紫色油氣。
至天将暮黑,太陽燦爛紅豔,土地便血成黑色,腥香的土氣愈發顯得濃稠,如攪不開的粘液把人和村落、樹木全都淹沒了。
半夜時候,不能入睡的三姓村人。
就都盤腿坐在村頭的新地裡納涼談天,勾畫歲月中未來的日月。
那樣很長一段日子,藍、杜、司馬三姓的男女,都沉浸在新土的氣息中,閨女和媳婦随人走了的哀傷,很快被長壽的喜悅所占據,直到播種第一季的秋糧,人們都沉醉在新翻土地換來的興奮裡。
有人持鋤,有人點種,兩個人結成一對,待夏盛之後,炎熱還沒有徹底過去,便開始分布在四百畝田地的每一道梁上,起早貪黑,說着笑着種秋糧,有的夫妻還在播種時候,忽然想到将和所有的外人一樣活過四十、五十、到七老八十,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悅,就在那土地的避處做床上的事情。
這樣半月的忙碌,四百多畝土地才算種了一遍,又趕上風調雨順的際遇,在玉蜀黍苗破土露頭後,連降三天雨水,以為遭了陰雨天氣,卻又忽然天晴,玉蜀黍苗綠下滿世界的青亮碧光,慌忙忙趕着鋤草間苗,封土施肥,終日間都是桃杏顔色的說說笑笑,料定了這新土第一季的豐收。
然到了苗有膝高時候,卻忽然看見了它的窮相,一棵棵顯出黃色的瘦弱,仿佛是十幾年前那場無休無止的饑荒又降到了耙耧山脈,碧綠的青色沒有了,病黃像雨樣淋在田地裡,苗兒沒了腰骨般彎着細身。
于是又忙着施肥去,連各家竈下剛燒的柴灰和火燼都挑到了田地裡,仍是不見玉蜀黍苗的盛旺,就終于明白,原來所有的肥料都給田土吞沒了。
終于明了,二尺地下的生土,原來是沒有任何肥力的。
這一年秋季,糧食十收有四,村裡死了二人。
下一個麥季,十收有五。
村裡死了三人。
到了又一個下年,依然如此,新墳像春苗一樣增長。
第三年的春天,村人家家割草積肥,在前一個春秋季裡,把麥稭、樹葉,豆葉,雜草全都壓在各家門口的糞坑,一夏一秋,村莊漫滿了白色的肥臭,蠅子、蚊子終日彌天漫地,滿街都是水流一樣黑污色嗡嗡的聲音。
牛棚下的老牛,蠅子落滿它的全身,睡不成時就往柱上猛撞。
為了驅蚊趕蠅,一個夏天三姓村人把山上的苦艾都割燃盡了。
有個姓杜的嬰娃,爹娘忙着積肥,把肥料往土地裡挑送,以改新地的土性,增大地力,讓糧食有些收成,就把他放在樹蔭下耍着,邊上點了艾棵。
可待天黑回來,艾棵燃燒完了,孩娃滿身都叮滿蚊子,無論如何趕它不散,等一一把那蚊子拍死趕走,孩娃已滿身青腫,活活被蚊子咬死去了。
可這一年,生土成了熟土,田裡的糧食已近了六年前的收成,家家都把缸、罐滿了。
從春天到秋天,又到了隆冬,村裡人全吃新土糧食,以為完全可以抗了喉症,卻又發現四人喉疼。
冬天時候,農閑都貓在家裡,坐吃站喝,那四個喉症死了一個。
到了下月,又死了一個。
冬将盡時,有天早晨忽然奇冷,倒春寒的大風刮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風停樹靜,另兩個喉症也都死了。
最大的三十七歲。
埋人時算了一下,一個二百人的村落,冬天死了四個,全年死了九個,統共才生六個。
且在樹葉發時,又有了三個喉疼症害将起來。
村裡人口比起往年有減無增。
減了的是村裡媳婦幾年前逃了十餘,增了的是墳地堆起的新生蘑菇一樣的墳墓。
因此村人們就開始疑懷,改地換土并不能使人真的活過四十,人們依然是短壽得駭人,就都在春暧花開将要來時心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