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杜柏面前,想說啥兒沒能說出來,回身從包袱裡摸出了一包九都産的帶嘴的香煙遞過去。
杜柏笑笑說,是給我捎的呀,藍四十說九都的人都吸這牌子的煙。
杜柏就拆開點了一根吸着,接過藍四十的行李,悄聲悄語道: “再過半月村長就回來。
” 藍四十嘭的一愣,把頭低下了。
杜柏說:“回來你們就合鋪兒,竹翠是我親妹我當她的家。
” 四十扭頭望着路邊的莊稼地。
杜柏把行李扛到肩上,瞟了一眼藍四十。
“一合鋪兒村長就要領着村人去修渠,他不會自己活過了四十不管你,不管我們大夥兒。
” 就那麼平淡随意地說着話,朝村裡邁着步。
一場大戲的最後一道幕布拉開了,四十就成最最重要的一個角色了。
三姓村裡各家各戶便在不知不覺間鑼鼓喧天了,人人都唱生死大戲了。
全村人都知道藍四十從繁鬧的都市回來了,可沒有誰見她從家裡出來過。
一連三日,藍四十沒有出過門。
藍家的大門總是那麼虛掩着。
藍四十好像從村裡徹底消失了。
或者她壓根還沒有從九都回來哩。
可她回來了。
有人在她回村的第二天,一早起床就在門口候着她,掃地的一直掃到她門口,從門縫沒見她端着尿盆從上房進茅廁,也沒見她如幾個月前樣,一早起來把院落掃一掃,至飯時,至午間,也終是不見她把大門打開來。
一日前晌,将近午時,有人敲門進了藍四十的家,才發現她剛剛從床上睡起來,正穿衣梳洗,把自己收拾得近了幾分城裡的人。
還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在身上散落一世界,終于就都明了,她是在九都侍奉男人久了,夜裡不能睡着,來日白天睡不醒的習慣還未更改過來。
于是,村人們就相約着去陪她熬磨光陰,三間上房,坐滿了村裡男女。
孩娃們吃着她帶回的小糖,把紅綠的糖紙收藏起來,齊整整疊成一打,比誰的多少。
大人們則問九都的景況,男人們說九都有沒有城門,紙煙多少錢一包,大街上有沒有賣麻糖和羊腸湯。
女人們問針和頂針是不是和教火院那兒一個價格,有沒有繡花線兒賣,或是九都女人的皮鞋跟兒有沒有城裡女人的鞋跟高。
沒有人問藍四十的生意,沒有人說一句她侍奉男人的長短。
司馬家弟兄也都來了。
司馬鹿坐在牆角吸煙,司馬虎在門口不斷地問些不着邊際的話題。
四十以自己的見解答着村人,最後說到九都的奶奶抱自己的孫子,一月要孩子交幾十上百的保姆費時,三姓村的人面面相觑,不可思議。
司馬虎說:“不會吧?是自己的孫子孫女呀?” 藍四十說:“我住那個院的房東就是,月底兒子不給她交錢,她就把孫子送走,再也不管不看,天天打麻将去。
” 感歎了一陣城市裡的怪異,說他們壽命長的,反不心疼孫子孫女,隻心疼錢哩;說三姓村的人,誰都心疼孫子孫女,卻沒有一個能活到做爺做奶的年齡。
又說了一些别的話題,夜便深了,星光月光溶溶,隔着門框朝院裡張望,如望一湖水哩,平靜得能聽見水紋的波動。
忽然司馬虎又問,聽說九都那兒坐過九個朝廷?四十說,反正都說是坐過九個朝廷才叫九都。
村人就感歎要能再出一個朝廷該多好,說再出一個朝廷,三姓村人也是天子腳下的人哩,還愁修不通一條水渠?還愁活不過四十?還愁趕集要跑八十裡的路?最後就從四十家裡散了,走去的腳步如一排船槳打在泥黃的水面,由近至遠,慢慢地村子又歸了無聲無息。
四十家的三間上房,兩間廂廈,一方院落,又歸了平靜。
直到這一夜,村人們才冷丁發現,四十閉口沒談要和司馬藍合鋪之事,這就像到了秋天,莊稼人閉口不談收成一樣使村人感到奇怪,想這怎麼會呢?她不是為了和司馬藍過日子才讓他活過四十的嗎?才去九都做侍奉男人的營生嗎?委實叫人難解,來日就有人在村頭等着,看四十挑了水桶去了井上,也忙回家挑一副空桶跟去。
問:“聽說你不再讓竹翠和村長分鋪啦?” 答:“……” 問:“啥時候和村長合鋪兒?” 答:“過些日子再說吧。
” 這樣的景況,全村都在等到着司馬藍出院回來,等着一場戲的男女主角同在台上。
司馬藍從縣醫院回來是在開鐮割麥的時候,天氣爆熱得梁上生煙,地上落根火柴,怕就孕着一場火災。
因為天熱,幾天前的一個喉症,覺得喉嚨裡幹得跟着火一樣,又滴水不能咽下,
杜柏笑笑說,是給我捎的呀,藍四十說九都的人都吸這牌子的煙。
杜柏就拆開點了一根吸着,接過藍四十的行李,悄聲悄語道: “再過半月村長就回來。
” 藍四十嘭的一愣,把頭低下了。
杜柏說:“回來你們就合鋪兒,竹翠是我親妹我當她的家。
” 四十扭頭望着路邊的莊稼地。
杜柏把行李扛到肩上,瞟了一眼藍四十。
“一合鋪兒村長就要領着村人去修渠,他不會自己活過了四十不管你,不管我們大夥兒。
” 就那麼平淡随意地說着話,朝村裡邁着步。
一場大戲的最後一道幕布拉開了,四十就成最最重要的一個角色了。
三姓村裡各家各戶便在不知不覺間鑼鼓喧天了,人人都唱生死大戲了。
全村人都知道藍四十從繁鬧的都市回來了,可沒有誰見她從家裡出來過。
一連三日,藍四十沒有出過門。
藍家的大門總是那麼虛掩着。
藍四十好像從村裡徹底消失了。
或者她壓根還沒有從九都回來哩。
可她回來了。
有人在她回村的第二天,一早起床就在門口候着她,掃地的一直掃到她門口,從門縫沒見她端着尿盆從上房進茅廁,也沒見她如幾個月前樣,一早起來把院落掃一掃,至飯時,至午間,也終是不見她把大門打開來。
一日前晌,将近午時,有人敲門進了藍四十的家,才發現她剛剛從床上睡起來,正穿衣梳洗,把自己收拾得近了幾分城裡的人。
還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在身上散落一世界,終于就都明了,她是在九都侍奉男人久了,夜裡不能睡着,來日白天睡不醒的習慣還未更改過來。
于是,村人們就相約着去陪她熬磨光陰,三間上房,坐滿了村裡男女。
孩娃們吃着她帶回的小糖,把紅綠的糖紙收藏起來,齊整整疊成一打,比誰的多少。
大人們則問九都的景況,男人們說九都有沒有城門,紙煙多少錢一包,大街上有沒有賣麻糖和羊腸湯。
女人們問針和頂針是不是和教火院那兒一個價格,有沒有繡花線兒賣,或是九都女人的皮鞋跟兒有沒有城裡女人的鞋跟高。
沒有人問藍四十的生意,沒有人說一句她侍奉男人的長短。
司馬家弟兄也都來了。
司馬鹿坐在牆角吸煙,司馬虎在門口不斷地問些不着邊際的話題。
四十以自己的見解答着村人,最後說到九都的奶奶抱自己的孫子,一月要孩子交幾十上百的保姆費時,三姓村的人面面相觑,不可思議。
司馬虎說:“不會吧?是自己的孫子孫女呀?” 藍四十說:“我住那個院的房東就是,月底兒子不給她交錢,她就把孫子送走,再也不管不看,天天打麻将去。
” 感歎了一陣城市裡的怪異,說他們壽命長的,反不心疼孫子孫女,隻心疼錢哩;說三姓村的人,誰都心疼孫子孫女,卻沒有一個能活到做爺做奶的年齡。
又說了一些别的話題,夜便深了,星光月光溶溶,隔着門框朝院裡張望,如望一湖水哩,平靜得能聽見水紋的波動。
忽然司馬虎又問,聽說九都那兒坐過九個朝廷?四十說,反正都說是坐過九個朝廷才叫九都。
村人就感歎要能再出一個朝廷該多好,說再出一個朝廷,三姓村人也是天子腳下的人哩,還愁修不通一條水渠?還愁活不過四十?還愁趕集要跑八十裡的路?最後就從四十家裡散了,走去的腳步如一排船槳打在泥黃的水面,由近至遠,慢慢地村子又歸了無聲無息。
四十家的三間上房,兩間廂廈,一方院落,又歸了平靜。
直到這一夜,村人們才冷丁發現,四十閉口沒談要和司馬藍合鋪之事,這就像到了秋天,莊稼人閉口不談收成一樣使村人感到奇怪,想這怎麼會呢?她不是為了和司馬藍過日子才讓他活過四十的嗎?才去九都做侍奉男人的營生嗎?委實叫人難解,來日就有人在村頭等着,看四十挑了水桶去了井上,也忙回家挑一副空桶跟去。
問:“聽說你不再讓竹翠和村長分鋪啦?” 答:“……” 問:“啥時候和村長合鋪兒?” 答:“過些日子再說吧。
” 這樣的景況,全村都在等到着司馬藍出院回來,等着一場戲的男女主角同在台上。
司馬藍從縣醫院回來是在開鐮割麥的時候,天氣爆熱得梁上生煙,地上落根火柴,怕就孕着一場火災。
因為天熱,幾天前的一個喉症,覺得喉嚨裡幹得跟着火一樣,又滴水不能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