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藍四十回到耙耧山深皺的三姓村,已是盛夏的五月間。
她原沒想到她這次生意會天長地久,計劃着湊夠司馬藍短缺的八千元手術費也就是了,沒料到司馬藍将上手術台的前一日,從省會裡來了大夫,到各底層醫院巡診,看了司馬藍的病案,說這喉病由他們手術,也許還能多活一些日子。
多活的那一段日子到底多長,大夫卻是無論如何不肯說出來。
不說出來,愈發顯得撩撥人心,鼓脹人的血脈。
那時候藍四十已經準備回村,尋到九号院的回頭客都已懶得接了。
她說我作賤自己夠了,給多少錢我都不再侍奉了。
正說走的時候,司馬藍家老二葛一臉風塵地趕到九号院落,說她爹想讓省醫院的大夫做手術,說手術後還能活很長很長的日子,也許能活過五十歲或是六十産,也亦未可知哩,說無論如何請她再在九号院呆些日子。
自然,藍四十不再走了,又在九号院住下來,繼續偷摸着她的皮肉營生。
自藤那一天撕了她的繡花褲頭,摔了她的兩瓶藥水,當天獨自回了耙耧山脈,葛就住在九都陪伴四十,每五天來回去一次,送一筆錢款,交給縣醫院的那個收費窗口。
葛每一次回到家裡,都要帶一些新的消息,她先對四十說:“爹真的用了那新的機器,新機器上塗了黃漆,明光發亮,和桶一樣,爹鑽進去,外邊的人連他的骨頭縫兒都能看得見。
” 葛又說:“爹前天做了手術,脖子像割斷了一樣,刀疤繞着脖子捆了一圈。
” 再說:“大姐藤合鋪兒了,嫁的是舅家老大,我表哥杜流。
” 最後一次來到九都,一進門就說:“爹快出院了,讓我來接姑回哩。
” 她就同葛一道回了村落口。
來接她們的是杜柏。
杜柏夾着他的藥書,把一群羊趕到山坡上,沿着梁道悠然地向山外走去。
夏天已經在耙耧山脈鋪天蓋地,昏黃色的酷暑,一浪一浪在梁上波動着。
小麥已經開始揚花,麥杆、麥葉都有了黃褐之色。
從梁路上過去,麥香和青臊氣息使杜柏想打嗝兒。
這些日子,有一種果熟倉滿的感覺蕩溢在杜柏的血液裡,使他走在梁道上,不自覺地一下一下把路邊的石頭、瓦片踢到路下去。
他邊走邊唱,把一個空木盒兒從這個梁頂踢到那個梁頂,少說踢了三裡路。
那木盒飛起落下的響聲,每一次都如民間彈唱的墜胡響在空寥的山脈上。
妹妹竹翠住在娘家那段鬧心的日子,風吹雲散過去了。
他說竹翠,你不想在這世上多活幾年呀?竹翠說,連畜生都怕死,不想活在幾年前我知道藤她爹和四十瓜葛不斷每年都替她犁地、割麥、種豆時我就上吊了。
杜柏說這不完了嘛,司馬藍說他去住院是為了活着回來去修那靈隐渠,那渠修通了,水引來了,也許村人們真就活過四十,活五十、六十、七老八十哩。
杜竹?翠呆呆急急地盯着杜柏,說哥呀,她真的是為了和四十合鋪兒哩。
杜柏便想了好一會,說讓他們合去呀,他不和她合鋪兒她會去做人肉營生嗎?她不去做人肉營生,他活不下來,誰能把那渠水引過來?活着事大,還是你們再夫妻半年,他嘩啦一聲死了你守活寡事兒大?他盯着妹妹說,你是死腦啊,你不能對他說要合鋪兒也行,先把渠水引回來,讓大夥都吃着那水都活過四十歲了再合鋪兒。
竹翠離開娘家回自家宅院了,念在夫妻一場的份上,還烙過一次雞蛋餅讓女兒帶給做過手術的司馬藍。
眼下,藍四十從九都回村了。
四十一回村,司馬藍不消幾天就該出院了。
出了院就該領着村人去接着修那靈隐渠,如鍊條一樣一環扣一環,渠通了,水來了,也許村人就果然長壽了,他就再也不消天天為死心慌神亂了,熬喝那黑紅的中藥苦水了。
如經過了一季苦雨,終于看到日頭擠出山縫一樣,杜柏從來沒有像今兒這樣心裡松活過,他腳下哐叮叮、哐叮叮地踢着那個小木盆,哼着小調朝着山外走。
村落離他越來越遠,身後的羊群一片白點樣淹在了草坡上。
頭頂的日頭開始幹烈烈地烘人時,他看見從山坡下爬上來了兩個人,一前一後,由小到大,看見前邊的人肩上搭着一件紅色的毛衣時,他扯着嗓子叫起來: “是四十和葛吧──我在這等你們半天啦──” “本來竹翠和藤也要來接哩,我說去那麼多人打狼啊。
” 杜柏的說話聲就如崖上的清水跌在崖下的石頭上,清清爽爽亮在空曠的山脈間。
藍四十從山下爬上來,滿臉濕津津的汗水裡,透着一些喜悅,到
她原沒想到她這次生意會天長地久,計劃着湊夠司馬藍短缺的八千元手術費也就是了,沒料到司馬藍将上手術台的前一日,從省會裡來了大夫,到各底層醫院巡診,看了司馬藍的病案,說這喉病由他們手術,也許還能多活一些日子。
多活的那一段日子到底多長,大夫卻是無論如何不肯說出來。
不說出來,愈發顯得撩撥人心,鼓脹人的血脈。
那時候藍四十已經準備回村,尋到九号院的回頭客都已懶得接了。
她說我作賤自己夠了,給多少錢我都不再侍奉了。
正說走的時候,司馬藍家老二葛一臉風塵地趕到九号院落,說她爹想讓省醫院的大夫做手術,說手術後還能活很長很長的日子,也許能活過五十歲或是六十産,也亦未可知哩,說無論如何請她再在九号院呆些日子。
自然,藍四十不再走了,又在九号院住下來,繼續偷摸着她的皮肉營生。
自藤那一天撕了她的繡花褲頭,摔了她的兩瓶藥水,當天獨自回了耙耧山脈,葛就住在九都陪伴四十,每五天來回去一次,送一筆錢款,交給縣醫院的那個收費窗口。
葛每一次回到家裡,都要帶一些新的消息,她先對四十說:“爹真的用了那新的機器,新機器上塗了黃漆,明光發亮,和桶一樣,爹鑽進去,外邊的人連他的骨頭縫兒都能看得見。
” 葛又說:“爹前天做了手術,脖子像割斷了一樣,刀疤繞着脖子捆了一圈。
” 再說:“大姐藤合鋪兒了,嫁的是舅家老大,我表哥杜流。
” 最後一次來到九都,一進門就說:“爹快出院了,讓我來接姑回哩。
” 她就同葛一道回了村落口。
來接她們的是杜柏。
杜柏夾着他的藥書,把一群羊趕到山坡上,沿着梁道悠然地向山外走去。
夏天已經在耙耧山脈鋪天蓋地,昏黃色的酷暑,一浪一浪在梁上波動着。
小麥已經開始揚花,麥杆、麥葉都有了黃褐之色。
從梁路上過去,麥香和青臊氣息使杜柏想打嗝兒。
這些日子,有一種果熟倉滿的感覺蕩溢在杜柏的血液裡,使他走在梁道上,不自覺地一下一下把路邊的石頭、瓦片踢到路下去。
他邊走邊唱,把一個空木盒兒從這個梁頂踢到那個梁頂,少說踢了三裡路。
那木盒飛起落下的響聲,每一次都如民間彈唱的墜胡響在空寥的山脈上。
妹妹竹翠住在娘家那段鬧心的日子,風吹雲散過去了。
他說竹翠,你不想在這世上多活幾年呀?竹翠說,連畜生都怕死,不想活在幾年前我知道藤她爹和四十瓜葛不斷每年都替她犁地、割麥、種豆時我就上吊了。
杜柏說這不完了嘛,司馬藍說他去住院是為了活着回來去修那靈隐渠,那渠修通了,水引來了,也許村人們真就活過四十,活五十、六十、七老八十哩。
杜竹?翠呆呆急急地盯着杜柏,說哥呀,她真的是為了和四十合鋪兒哩。
杜柏便想了好一會,說讓他們合去呀,他不和她合鋪兒她會去做人肉營生嗎?她不去做人肉營生,他活不下來,誰能把那渠水引過來?活着事大,還是你們再夫妻半年,他嘩啦一聲死了你守活寡事兒大?他盯着妹妹說,你是死腦啊,你不能對他說要合鋪兒也行,先把渠水引回來,讓大夥都吃着那水都活過四十歲了再合鋪兒。
竹翠離開娘家回自家宅院了,念在夫妻一場的份上,還烙過一次雞蛋餅讓女兒帶給做過手術的司馬藍。
眼下,藍四十從九都回村了。
四十一回村,司馬藍不消幾天就該出院了。
出了院就該領着村人去接着修那靈隐渠,如鍊條一樣一環扣一環,渠通了,水來了,也許村人就果然長壽了,他就再也不消天天為死心慌神亂了,熬喝那黑紅的中藥苦水了。
如經過了一季苦雨,終于看到日頭擠出山縫一樣,杜柏從來沒有像今兒這樣心裡松活過,他腳下哐叮叮、哐叮叮地踢着那個小木盆,哼着小調朝着山外走。
村落離他越來越遠,身後的羊群一片白點樣淹在了草坡上。
頭頂的日頭開始幹烈烈地烘人時,他看見從山坡下爬上來了兩個人,一前一後,由小到大,看見前邊的人肩上搭着一件紅色的毛衣時,他扯着嗓子叫起來: “是四十和葛吧──我在這等你們半天啦──” “本來竹翠和藤也要來接哩,我說去那麼多人打狼啊。
” 杜柏的說話聲就如崖上的清水跌在崖下的石頭上,清清爽爽亮在空曠的山脈間。
藍四十從山下爬上來,滿臉濕津津的汗水裡,透着一些喜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