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就不是?”“什麼‘4課時’、‘20元’錢,有依據嗎?學校領導想當然!”“簡直四不像嘛,好意思發紅頭文件!”“做家教不讓超過五個學生,怎麼查?每次弄五個,分期分批,誰能搞清楚?規定四課時,是指一個學生呢,還是一個老師所帶學生上課的總和?一個學生的話課時數夠多的啦,如果是總和,又太少。

    ”“什麼二十元三十元,家長給老師報酬又不通過學校财務,誰去監督?根本是一紙空文!”“咱反正‘各級各類先進模範’都評不上,還不如多做家教掙幾個錢呢!什麼‘影響正常晉職晉級’,晉職晉級從來就不正常。

    工作業績是個屁,最終領導說了算!”…… 類似的議論傳到學校領導耳朵,他們心裡也沒底,弄不清是文件規定正确,還是老師議論得更有道理。

     文件執行的效果也讓人哭笑不得。

    熱衷靠家教掙錢的人根本沒有收斂,隻是形式上更隐蔽。

    教英語的胡岩,和病故的曾寶銀一樣,做家教掙了不少錢,嫌原配妻子不漂亮不風騷,正鬧着換老婆。

    學校“規定”出台以後他照樣做家教拼命掙錢,隻是把教學地點轉移到一個由學生家長提供的場所,搞名副其實的規模化辦班,隻不過這個分批次上課的家教班名義上不是由他主辦。

    胡岩新買了一款高檔轎車,車體是炫目的金桔色。

    駕照沒有考,竟然雇個漂亮女子做私人司機,開着車在校園招搖。

    有的老師看了胡岩的做派,說:“咱也要好好做家教,多掙錢,換老婆,買車子,住别墅,有什麼不好?”語文、政治、曆史、地理等學科很少有家長請做家教,老師慨歎:“他娘的咱上大學沒有先見之明,學科選錯了,想做家教掙錢沒門兒,隻能望洋興歎啊!” 家教行為并沒有因為“規定”出台而收斂,學校也沒辦法依據“規定”懲處個别職業道德不好的老師,阮克剛很喪氣。

    他對方知行說:“還是要想想辦法。

    堵的手段不靈,咱采用疏導的方式,由學校出面組織辦課外輔導班,讓最有能力的老師通過給輔導班帶課掙錢,讓學生能找到更便宜、效果好輔導方式。

    我就不信,咱幹不過那些像搞地下活動的家教?” 方知行說:“克剛你想得對。

    我也頭疼,咱搞了個限制和規範家教行為的‘規定’,啥作用沒有,豈不等于打自己臉?” “再仔細想想,一定要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 “嗯,我支持你。

    ” 市一中綜合樓建設工程進入前期準備,主管教育的蔔義仁副市長負責領導、協調招标工作。

    通過招标選擇有實力、有資質的建築單位,是保障工程質量的重要前提。

    市長周世勳在相關會議上說:“市一中這棟樓是港商愛國愛家鄉的體現,一定要把它建設好,百年大計,質量第一,讓這棟樓為培養龍川市下一代發揮應有的作用。

    ”他向蔔義仁建議:“我看可以采用邀請招标的方式,本市有幾家大的建築單位,資質、信譽都很好,從他們當中選一家,完全可以把樓建好。

    當然,公開招标也可以。

    你先組織相關部門論證一下,然後進入招标程序。

    ” 蔔義仁組織召開有建設局、财政局、教育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會議,研究部署市一中綜合樓項目招标工作。

    蔔副市長講得慷慨激昂:“市一中這棟樓,是截至目前我市教育系統花錢最多、設計最豪華、吸引社會關注度最大的一棟樓,說它是教育系統的形象工程一點兒不為過。

    況且,這棟樓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港商彭老先生捐助桑梓,是一項慈善工程。

    正因為這棟樓重要,投資多,引人注目,我們必須把相關工作做好。

    從現在開始,進行招投标的前期準備,主要由建設局抓,教育局配合,财政局準備好政府相應的投資。

    我重點強調一個問題,這棟樓的招标投标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不允許出現任何問題!否則的話,我們對不起政府和人民的重托,對不起捐助善款造福桑梓的彭老先生,對不起龍川市下一代!” 會議之後,龍川市一中綜學樓工程的前期準備緊鑼密鼓進行。

     建築商劉庚旺聞風而動。

    他首先找教育局長程元複。

     “程局長,程哥,市一中的綜合樓是不是快招标了?趕緊給兄弟指條路,接下來我該幹啥?”劉庚旺故意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和程元複套近乎,隻差沒去拍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