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交上去。
我們做我們能做的,盡可能把工作做細一些。
孫志華說,如果不想批轉,就隻有這一種辦法。
唐小舟說,那好,我們兩人一起見見那些作家吧。
孫志華拿起面前的電話,讓人把作家們請到會議室。
相關人員把作家們安頓好以後,過來請孫志華和唐小舟。
倆人一起走到門口,孫志華要請唐小舟先進去 ,唐小舟讓孫志華,推讓了一番,還是唐小舟領先走進去。
唐小舟剛出現,立即有很多人主動和他打招呼。
他放眼望去,還真有不少老朋友。
他以前和這些文化圈内人交往還算多,即使沒有私誼特别深厚的,見了面,還是稱兄道弟。
文人嘛,就是這樣,能夠彼此尊重,已經非常不易,讓他敬服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後來他當了秘書,進入官場,和這些文化人仍然保持聯絡,隻是相聚的機會少了。
唐小舟坐下來,對作家君卓說,君卓,你的《官場秘簽》很暢悄啊,聽說賣到了二十萬冊?什麼時候送我一套?君卓是本省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新作《官場秘簽》,從官場簽字的講究入手,将大量實際案例,引入小說中,讀後令人耳目一新。
官員的簽字,非常講究,既講究形式,也講究内容,表面上看去,就那麼幾個字或者幾行字,認真研究,奧妙無窮。
如果從形式看,官場簽字有兩個階段,一是不同筆階段,二是簽字筆階段。
早期沒有簽字筆,官員的辦公桌上擺了很多筆,鋼筆、鉛筆、毛筆等等,不同的筆代表着不同的意義。
後來統一用簽字筆,其他筆,少人用。
于是,有人開始講究簽字的排法以及标點符号的應用。
但這一類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官員,隻是某些官員和秘書之間的默契或者約定。
實際上,更多的官員,考慮的還是措詞,一份文件簽下來,措詞會讓下面辦事的官員斟酌再三。
唐小舟接觸過諸多相關案例。
比如當初公安廳辦孟慶西案子,想擺脫政法委的影響,将案子從政法委拿回公安廳。
趙德良不好越過政法委直接指揮公安廳,想了一個辦法,讓他們打一個報告,報送政法委,抄送省委。
報送和抄送同時到達,趙德良便在抄送件上簽了字。
事後政法委有意見,找趙德良交涉,趙德良隻好說,這是我理解錯誤,既然我已經簽了字,先隻能這樣了,過段時間再考慮吧。
趙德良什麼樣的理解錯誤?他沒有解釋,你總不能因為這麼一件小事,糾纏趙德良是否越權吧?還有一件事,發生在尹越和藍智蒙身上。
當時的兩府建設,由尹越擔任副指揮長,實際上,陳運達的指揮長隻是挂名,基本不管事,所有一切事務,均由尹越負責。
兩府工程的綠化,由藍智蒙中标,原因是他們出價最低,委院和府院各兩千萬。
當時就有人說,這個有問題,兩院工程的綠化要求很高,兩千萬絕對不夠用。
後來,兩院工程爛尾,成了胡子工程,綠化工程實際一分錢都還沒有投入,卻打報告稱,前期投入巨大,由于主體工程未能按期完工,受施工影響,前期栽種的樹木草皮等,無法維護,全部損失。
又因物價上漲等因素,請市政府追加投資。
報告送到陳運達那裡,他批了四個字,請尹酌處。
尹越怎麼理解省長的意 思甯不同意甯那他千嘛不直接說明甯顯然話裡還有别的意思。
同意甯可他又為什麼不寫同意夕尹越要的就是這個酌處,大筆一揮,各追加了一千萬。
尹越出事後,大家明白了,陳運達知道這裡面一定有貓膩,又怕背責任,才有這個酌處。
尹越因為酌處了二千萬,因而多了一項罪名,陳運達卻一點影響都沒有。
君卓的新書,寫的就是這類微妙關系,因而一紙風行,在官場中廣為傳閱。
我們做我們能做的,盡可能把工作做細一些。
孫志華說,如果不想批轉,就隻有這一種辦法。
唐小舟說,那好,我們兩人一起見見那些作家吧。
孫志華拿起面前的電話,讓人把作家們請到會議室。
相關人員把作家們安頓好以後,過來請孫志華和唐小舟。
倆人一起走到門口,孫志華要請唐小舟先進去 ,唐小舟讓孫志華,推讓了一番,還是唐小舟領先走進去。
唐小舟剛出現,立即有很多人主動和他打招呼。
他放眼望去,還真有不少老朋友。
他以前和這些文化圈内人交往還算多,即使沒有私誼特别深厚的,見了面,還是稱兄道弟。
文人嘛,就是這樣,能夠彼此尊重,已經非常不易,讓他敬服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後來他當了秘書,進入官場,和這些文化人仍然保持聯絡,隻是相聚的機會少了。
唐小舟坐下來,對作家君卓說,君卓,你的《官場秘簽》很暢悄啊,聽說賣到了二十萬冊?什麼時候送我一套?君卓是本省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新作《官場秘簽》,從官場簽字的講究入手,将大量實際案例,引入小說中,讀後令人耳目一新。
官員的簽字,非常講究,既講究形式,也講究内容,表面上看去,就那麼幾個字或者幾行字,認真研究,奧妙無窮。
如果從形式看,官場簽字有兩個階段,一是不同筆階段,二是簽字筆階段。
早期沒有簽字筆,官員的辦公桌上擺了很多筆,鋼筆、鉛筆、毛筆等等,不同的筆代表着不同的意義。
後來統一用簽字筆,其他筆,少人用。
于是,有人開始講究簽字的排法以及标點符号的應用。
但這一類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官員,隻是某些官員和秘書之間的默契或者約定。
實際上,更多的官員,考慮的還是措詞,一份文件簽下來,措詞會讓下面辦事的官員斟酌再三。
唐小舟接觸過諸多相關案例。
比如當初公安廳辦孟慶西案子,想擺脫政法委的影響,将案子從政法委拿回公安廳。
趙德良不好越過政法委直接指揮公安廳,想了一個辦法,讓他們打一個報告,報送政法委,抄送省委。
報送和抄送同時到達,趙德良便在抄送件上簽了字。
事後政法委有意見,找趙德良交涉,趙德良隻好說,這是我理解錯誤,既然我已經簽了字,先隻能這樣了,過段時間再考慮吧。
趙德良什麼樣的理解錯誤?他沒有解釋,你總不能因為這麼一件小事,糾纏趙德良是否越權吧?還有一件事,發生在尹越和藍智蒙身上。
當時的兩府建設,由尹越擔任副指揮長,實際上,陳運達的指揮長隻是挂名,基本不管事,所有一切事務,均由尹越負責。
兩府工程的綠化,由藍智蒙中标,原因是他們出價最低,委院和府院各兩千萬。
當時就有人說,這個有問題,兩院工程的綠化要求很高,兩千萬絕對不夠用。
後來,兩院工程爛尾,成了胡子工程,綠化工程實際一分錢都還沒有投入,卻打報告稱,前期投入巨大,由于主體工程未能按期完工,受施工影響,前期栽種的樹木草皮等,無法維護,全部損失。
又因物價上漲等因素,請市政府追加投資。
報告送到陳運達那裡,他批了四個字,請尹酌處。
尹越怎麼理解省長的意 思甯不同意甯那他千嘛不直接說明甯顯然話裡還有别的意思。
同意甯可他又為什麼不寫同意夕尹越要的就是這個酌處,大筆一揮,各追加了一千萬。
尹越出事後,大家明白了,陳運達知道這裡面一定有貓膩,又怕背責任,才有這個酌處。
尹越因為酌處了二千萬,因而多了一項罪名,陳運達卻一點影響都沒有。
君卓的新書,寫的就是這類微妙關系,因而一紙風行,在官場中廣為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