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十一 禮四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戶二百七十八
口一千二百一十七
北陸興和中置。
南汾州 領郡九 縣十八 戶一千九百三十二 口七千六百四十八 北吐京郡 領縣四 戶八十八 口三百五十一 平昌 北平昌 石城 吐京 西五城郡 領縣三 戶二百四十七 口一千一百一十八 西五城 昌甯 平昌 南吐京郡 領縣一 戶三十二 口七十三 新城 西定一陽一郡 領縣一 戶四十二 口一百四十 洛陵 定一陽一郡 領縣一 戶五十四 口一百九十 永甯 北鄉郡 領縣二 戶二百九 口七百五十九 龍門 汾一陰一 五城郡 領縣二 戶二百一十四 口八百八十四 五城 平昌 中一陽一郡 領縣二 戶四百六十八 口一千六百三十七 洛陵 昌甯 龍門郡 領縣二 戶五百七十八 口二千四百九十六 西太平 汾一陽一 南營州孝昌中營州陷,永熙二年置。
寄治英雄城。
領郡五 縣十一 戶一千八百一十三 口九千三十六 昌黎郡永興中置。
領縣三 戶五百九 口二千六百五十八 龍城永熙中置。
廣興永熙中置。
定荒興和中置。
遼東郡永熙中置。
領縣二 戶五百六十五 口二千六百三十四 太平永熙中置。
新昌永熙中置。
建德郡永熙中置。
領縣二 戶一百七十八 口八百一十四 石城永熙中置。
廣都興和中置。
營丘郡天平四年置。
領縣三 戶五百一十二 口二千七百二十七 富平天平四年置。
永安元象中置。
帶方元象中置。
樂良郡天平四年置。
領縣一 戶四十九 口二百三 永樂興和二年置。
東燕州太和中分桓州東部置燕州,孝昌中陷,天平中領流民置。
寄治幽州宣都城。
領郡三 縣六 戶一千七百六十六 口六千三百一十七 平昌郡孝昌中陷,天平中置。
領縣二 戶四百五十 口一千七百一十三 萬言天平中置。
昌平天平中置。
有龍泉。
上谷郡天增中置。
領縣二 戶九百四十二 口三千九十三 平舒孝昌中陷,天平中置。
居庸孝昌中陷,天平中置。
偏城郡武定元年置 。
領縣二 戶三百七十四 口一千五百一十三 廣武武定元年置。
沃野武定元年置。
營州治和龍城。
太延二年為鎮,真君五年改置。
永安末陷,天增初複。
領郡六 縣十四 戶一千二十一 口四千六百六十四 昌黎郡晉分遼東置,真君八年并冀一陽一屬焉。
領縣三 戶二百一 口九百一十八 龍城真君八年并柳城、昌黎、棘城屬焉。
有堯祠、榆頓城、狼水。
廣興真君八年并徒何、永樂、燕昌屬焉。
有雞鳴山、石城、大柳城。
定荒正光末置。
有鹿頭山、松山。
建德郡真君八年置。
治白狼城。
領縣三 戶二百 口七百九十三 石城前漢屬右北平,後屬。
真君八年并遼一陽一、路、大樂屬焉,有白鹿山祠。
廣都真君八年并白狼、建德、望平屬焉。
有金紫城。
一陽一武正光末置。
有三合城。
遼東郡秦置,後罷。
正光中複。
治固都城。
領縣二 戶一百三十一 口八百五十五 襄平二漢、晉屬後罷。
正光中複。
有青山。
新昌二漢、晉屬,後罷。
正光中複。
樂良郡前漢武帝置,二漢、晉曰樂一浪一,後改,罷。
正光末複。
治連城。
領縣二 戶二百一十九 口一千八 永洛正光末置。
有鳥山。
帶方二漢屬,晉屬帶方,後罷。
正光末複屬。
冀一陽一郡真君八年并昌黎,武定五年複。
領縣二 戶八十九 口二百九十六 平剛 柳城 營丘郡正光末置。
領縣二 戶一百八十二 口七百九十四 富平正光末置。
永安正光末置。
平州晉置。
治肥如城。
領郡二 縣五 戶九百七十三 口三千七百四十一 遼西郡秦置。
領縣三 戶五百三十七 口一千九百五 肥如二漢、晉屬。
有孤竹山祠、碣石、武王祠、令支城、黃山、濡河。
一陽一樂二漢、晉屬,真君七年并令支合資屬焉。
有武曆山、覆舟山、林榆山、太真山。
海一陽一二漢、晉屬。
有橫山、新婦山、清水。
北平郡秦置。
領縣二 戶四百三十 口一千八百三十六 朝鮮二漢、晉屬樂一浪一,後罷。
延和元年徙朝鮮民於肥如,複置,屬焉。
新昌前漢屬涿,後漢、晉屬遼東,後屬,有盧龍山。
恆州天興中置司州,治代都平城,太和中改。
孝昌中陷,天平二年置,寄治肆州秀容郡城。
領郡八 縣十四 代郡秦置,孝昌中陷,天平二年置。
領縣四 平城二漢、晉屬雁門,後屬。
太平 武周二漢屬雁門,晉罷,後複屬。
永固。
善無郡天平二年置。
領縣二 善無前漢屬雁門,後漢屬定襄,後屬。
沃一陽一 梁城郡天平二年置。
領縣二 參合前漢屬代,後漢、晉罷,後複屬。
裋鴻一本作祗鴻 繁畤郡天平二年置。
領縣二 崞山二漢、晉曰崞,屬雁門,後改屬。
繁畤二漢、晉屬雁門,後改屬。
高柳郡永熙中置。
領縣二 安一陽一二漢曰東安一陽一,屬代郡,晉屬,後改屬。
高柳二漢屬代郡,晉罷,後複屬。
北靈丘郡天平二年置。
領縣二 靈丘前漢屬代,後漢、晉罷,後複屬。
莎泉 内附郡天平二年置。
靈丘郡天平二年置。
朔州本漢五原郡,延和二年置為鎮,後改為懷朔,孝昌中改為州。
後陷,今寄治并州界。
領郡五 縣十三 大安郡 領縣二 狄那 捍殊 廣甯郡 領縣二 石門 中川 神武郡 領縣二 尖山 殊頹 太平郡 領縣三 太平 太清 永甯 附化郡 領縣四 附化 息澤 五原 廣牧 雲州舊置朔州,後陷,永熙中改,寄治并州界。
領郡四 縣九 盛樂郡永熙中置。
領縣二 歸順永興中置,州、郡治。
還安永熙中置。
雲中郡秦置。
領縣二 延民永興中置。
雲一陽一永熙中置。
建安郡永熙中置。
領縣二 永定永熙中置。
永樂永熙中置。
真興郡永熙中置。
領郡三 真興永熙中置。
建義永熙中置。
南恩永熙中置。
蔚州永安中改懷荒、禦夷二鎮置,寄治并州邬縣界。
領縣三 縣七 始昌郡永安中置。
領縣二 幹門永安中置。
蘭泉永安中置。
忠義郡永安中置。
領縣二 葦池永安中置。
楊柳永安中置。
附恩郡永平中置。
領縣三 西涼天平中置。
利石天平中置。
化政天平中置。
顯州天安中置。
治汾州六壁城。
領郡四 縣四 定戎郡天安中置。
治瓜城。
領縣二 零山天安中置。
一陽一林永安中置。
建平郡天安中置,州治。
領縣二 升原永安中置。
赤谷永安中置。
真君郡天平中置,治東多城。
武昌郡武定四年置,治圍城。
廓州武定元年置。
治肆州敷城界郭城。
領郡三 廣安郡武定元年置。
永定郡武定元年置。
建安郡武定元年置。
武州武定元年置。
治雁門川,武定三年始立州城。
領郡三 縣四 吐京郡武定八年置。
領縣二 吐京武定三年置。
新城武定三年置。
齊郡武定元年置,州治。
領縣二 昌國武定元年置。
安平武定元年置。
新安郡武定元年置。
西夏州寄治并州界。
領郡二 太安郡 神武郡。
甯州興和中置,寄治汾州介休城。
領郡四 武康郡武定四年置,治東多城。
靈武郡武定元年置。
初平郡武定元年置。
武定郡武定元年置。
靈州太延二年置薄鼻律鎮,孝昌中改,後陷關西。
天平中置,寄治汾州隰城縣界。
郡縣關。
前自恆州已下十州,永安已後,禁旅所出,戶口之數,并不得知。
南汾州 領郡九 縣十八 戶一千九百三十二 口七千六百四十八 北吐京郡 領縣四 戶八十八 口三百五十一 平昌 北平昌 石城 吐京 西五城郡 領縣三 戶二百四十七 口一千一百一十八 西五城 昌甯 平昌 南吐京郡 領縣一 戶三十二 口七十三 新城 西定一陽一郡 領縣一 戶四十二 口一百四十 洛陵 定一陽一郡 領縣一 戶五十四 口一百九十 永甯 北鄉郡 領縣二 戶二百九 口七百五十九 龍門 汾一陰一 五城郡 領縣二 戶二百一十四 口八百八十四 五城 平昌 中一陽一郡 領縣二 戶四百六十八 口一千六百三十七 洛陵 昌甯 龍門郡 領縣二 戶五百七十八 口二千四百九十六 西太平 汾一陽一 南營州孝昌中營州陷,永熙二年置。
寄治英雄城。
領郡五 縣十一 戶一千八百一十三 口九千三十六 昌黎郡永興中置。
領縣三 戶五百九 口二千六百五十八 龍城永熙中置。
廣興永熙中置。
定荒興和中置。
遼東郡永熙中置。
領縣二 戶五百六十五 口二千六百三十四 太平永熙中置。
新昌永熙中置。
建德郡永熙中置。
領縣二 戶一百七十八 口八百一十四 石城永熙中置。
廣都興和中置。
營丘郡天平四年置。
領縣三 戶五百一十二 口二千七百二十七 富平天平四年置。
永安元象中置。
帶方元象中置。
樂良郡天平四年置。
領縣一 戶四十九 口二百三 永樂興和二年置。
東燕州太和中分桓州東部置燕州,孝昌中陷,天平中領流民置。
寄治幽州宣都城。
領郡三 縣六 戶一千七百六十六 口六千三百一十七 平昌郡孝昌中陷,天平中置。
領縣二 戶四百五十 口一千七百一十三 萬言天平中置。
昌平天平中置。
有龍泉。
上谷郡天增中置。
領縣二 戶九百四十二 口三千九十三 平舒孝昌中陷,天平中置。
居庸孝昌中陷,天平中置。
偏城郡武定元年置 。
領縣二 戶三百七十四 口一千五百一十三 廣武武定元年置。
沃野武定元年置。
營州治和龍城。
太延二年為鎮,真君五年改置。
永安末陷,天增初複。
領郡六 縣十四 戶一千二十一 口四千六百六十四 昌黎郡晉分遼東置,真君八年并冀一陽一屬焉。
領縣三 戶二百一 口九百一十八 龍城真君八年并柳城、昌黎、棘城屬焉。
有堯祠、榆頓城、狼水。
廣興真君八年并徒何、永樂、燕昌屬焉。
有雞鳴山、石城、大柳城。
定荒正光末置。
有鹿頭山、松山。
建德郡真君八年置。
治白狼城。
領縣三 戶二百 口七百九十三 石城前漢屬右北平,後屬。
真君八年并遼一陽一、路、大樂屬焉,有白鹿山祠。
廣都真君八年并白狼、建德、望平屬焉。
有金紫城。
一陽一武正光末置。
有三合城。
遼東郡秦置,後罷。
正光中複。
治固都城。
領縣二 戶一百三十一 口八百五十五 襄平二漢、晉屬後罷。
正光中複。
有青山。
新昌二漢、晉屬,後罷。
正光中複。
樂良郡前漢武帝置,二漢、晉曰樂一浪一,後改,罷。
正光末複。
治連城。
領縣二 戶二百一十九 口一千八 永洛正光末置。
有鳥山。
帶方二漢屬,晉屬帶方,後罷。
正光末複屬。
冀一陽一郡真君八年并昌黎,武定五年複。
領縣二 戶八十九 口二百九十六 平剛 柳城 營丘郡正光末置。
領縣二 戶一百八十二 口七百九十四 富平正光末置。
永安正光末置。
平州晉置。
治肥如城。
領郡二 縣五 戶九百七十三 口三千七百四十一 遼西郡秦置。
領縣三 戶五百三十七 口一千九百五 肥如二漢、晉屬。
有孤竹山祠、碣石、武王祠、令支城、黃山、濡河。
一陽一樂二漢、晉屬,真君七年并令支合資屬焉。
有武曆山、覆舟山、林榆山、太真山。
海一陽一二漢、晉屬。
有橫山、新婦山、清水。
北平郡秦置。
領縣二 戶四百三十 口一千八百三十六 朝鮮二漢、晉屬樂一浪一,後罷。
延和元年徙朝鮮民於肥如,複置,屬焉。
新昌前漢屬涿,後漢、晉屬遼東,後屬,有盧龍山。
恆州天興中置司州,治代都平城,太和中改。
孝昌中陷,天平二年置,寄治肆州秀容郡城。
領郡八 縣十四 代郡秦置,孝昌中陷,天平二年置。
領縣四 平城二漢、晉屬雁門,後屬。
太平 武周二漢屬雁門,晉罷,後複屬。
永固。
善無郡天平二年置。
領縣二 善無前漢屬雁門,後漢屬定襄,後屬。
沃一陽一 梁城郡天平二年置。
領縣二 參合前漢屬代,後漢、晉罷,後複屬。
裋鴻一本作祗鴻 繁畤郡天平二年置。
領縣二 崞山二漢、晉曰崞,屬雁門,後改屬。
繁畤二漢、晉屬雁門,後改屬。
高柳郡永熙中置。
領縣二 安一陽一二漢曰東安一陽一,屬代郡,晉屬,後改屬。
高柳二漢屬代郡,晉罷,後複屬。
北靈丘郡天平二年置。
領縣二 靈丘前漢屬代,後漢、晉罷,後複屬。
莎泉 内附郡天平二年置。
靈丘郡天平二年置。
朔州本漢五原郡,延和二年置為鎮,後改為懷朔,孝昌中改為州。
後陷,今寄治并州界。
領郡五 縣十三 大安郡 領縣二 狄那 捍殊 廣甯郡 領縣二 石門 中川 神武郡 領縣二 尖山 殊頹 太平郡 領縣三 太平 太清 永甯 附化郡 領縣四 附化 息澤 五原 廣牧 雲州舊置朔州,後陷,永熙中改,寄治并州界。
領郡四 縣九 盛樂郡永熙中置。
領縣二 歸順永興中置,州、郡治。
還安永熙中置。
雲中郡秦置。
領縣二 延民永興中置。
雲一陽一永熙中置。
建安郡永熙中置。
領縣二 永定永熙中置。
永樂永熙中置。
真興郡永熙中置。
領郡三 真興永熙中置。
建義永熙中置。
南恩永熙中置。
蔚州永安中改懷荒、禦夷二鎮置,寄治并州邬縣界。
領縣三 縣七 始昌郡永安中置。
領縣二 幹門永安中置。
蘭泉永安中置。
忠義郡永安中置。
領縣二 葦池永安中置。
楊柳永安中置。
附恩郡永平中置。
領縣三 西涼天平中置。
利石天平中置。
化政天平中置。
顯州天安中置。
治汾州六壁城。
領郡四 縣四 定戎郡天安中置。
治瓜城。
領縣二 零山天安中置。
一陽一林永安中置。
建平郡天安中置,州治。
領縣二 升原永安中置。
赤谷永安中置。
真君郡天平中置,治東多城。
武昌郡武定四年置,治圍城。
廓州武定元年置。
治肆州敷城界郭城。
領郡三 廣安郡武定元年置。
永定郡武定元年置。
建安郡武定元年置。
武州武定元年置。
治雁門川,武定三年始立州城。
領郡三 縣四 吐京郡武定八年置。
領縣二 吐京武定三年置。
新城武定三年置。
齊郡武定元年置,州治。
領縣二 昌國武定元年置。
安平武定元年置。
新安郡武定元年置。
西夏州寄治并州界。
領郡二 太安郡 神武郡。
甯州興和中置,寄治汾州介休城。
領郡四 武康郡武定四年置,治東多城。
靈武郡武定元年置。
初平郡武定元年置。
武定郡武定元年置。
靈州太延二年置薄鼻律鎮,孝昌中改,後陷關西。
天平中置,寄治汾州隰城縣界。
郡縣關。
前自恆州已下十州,永安已後,禁旅所出,戶口之數,并不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