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四 天象一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鍵之辔,君上所宜獨一操一,非骖服所當共也。
先是,高肇為尚書令,而歲星三省執法。
是歲至升為司徒,猶怏怏不悅,而歲星又再循之,所以示人主審矣。
間二歲而上崩,肇亦誅滅。
或曰木與房合,主喪、水。
又元年二月,月暈井、鬼、軒轅;十月,又暈井、五車、參、畢。
皆水旱饑赦之祥。
自元年二月不雨至六月雨,大水。
二年四月庚子,出絹十五萬匹赈河南饑人。
是夏,州郡十二大水。
八月,滅天下殊死。
四年四月庚午,熒惑軒轅大星;十月壬申,月失行,犯軒轅大星。
至延昌元年三月,填星在氐,守之九十餘日。
占曰“有德令,拜太子,女主不居宮”。
至十月,立皇太子,賜為父後者爵,旌孝友之家。
至二年三月乙醜,填星守房。
占曰“女主有黜者,以地震為征”。
地震者,一陰一盈而失其一性一也。
四月丙申,月掩填星;七月戊午,又如之。
是為後妃有相遷奪者,且曰“女主死之”。
時比歲地震。
至三年八月,太白又犯軒轅。
十二月,月掩熒惑。
皆小君之谪也。
時高後席一寵一兇悍,雖人主猶畏之,莫敢動搖,故世宗胤嗣幾絕。
明年上崩,後廢為尼,降居瑤光寺,尋為胡氏所害,以厭天變也。
延昌元年八月己未,有流星起五車,西南流入畢。
畢,邊兵也。
占曰“有兵車之事,以所直名之”。
至二年十一月戊午,又有流星起五車,西南流,殷殷有聲。
馮怒者,事盛也。
十二月己卯,有流星西南流,分而為二。
又偏師之象也。
至三年六月辛巳,太白晝見。
占曰“西兵大起,有王者之喪”。
十一月,大将軍高肇伐蜀,益州刺史傅豎眼出北巴,平南羊祉出涪,安西奚康生出綿竹,撫軍甄琛出劍閣,會帝崩旋師。
先是元年三月己酉,木、土相犯。
占曰“人君有失地者,将死之”。
又曰“先作事者敗,兵起必受其殃”。
三年九月,太白掩右執法。
是為大将軍有罹刑辟者。
先是二年二月,梁郁洲人徐玄明斬大将張稷來降。
及肇出征,還亦就戮。
元年二月乙未,有流星起太一陽一守,曆北鬥,入紫宮,抵北極,至華蓋而滅。
太一陽一守所以弼承帝車,大臣之象。
今使星由之,以語天極之位,臣執國命,将由此始乎?且占曰“天下大兇,主室其空”。
先是,去年八月至十月,月再入太微;是歲三月,又如之;十二月甲戌,月犯火于太微。
占曰“君死,不出三年,貴人奪權失勢”。
二年三月辛酉,熒惑又犯太微。
占曰“天下不安,有立君之戒”。
九月丁卯,入太微,犯屏星。
明年正月而世宗崩,於是王室遂卑,政在公輔。
三年二月,月暈畢、昴、五車、太白、東井。
占主赦。
是月,太白失行,在天關北。
占“有關梁之兵,道不通”。
明年正月,肅宗立,大赦天下。
二月,梁将任太洪帥衆寇關城。
四年五月庚戌,九月乙醜,十月癸巳,月皆犯太微。
中歲而驟幹之,強臣不禦,執法多門之象也。
閏月戊午,月犯軒轅。
又女主之谪。
十一月庚寅,木、火會于室,相距一尺;至甲午,火徙居東北,亦相距一尺。
室為後宮,火與木合曰内亂,環而營之,或一婬一事幹一逼一諸侯之象。
占曰“一奸一臣謀,大将戮。
若有夷族之害,以赦令除之”。
先是,三年九月,太白犯執法。
是歲八月,領軍于忠擅戮仆射郭祚。
九月,太後臨朝,一婬一放日甚,至一逼一幸清河王怿。
其後,羽林千餘人焚征西将軍張彜宅,辜死者百數,朝廷不能讨,于是大赦。
原羽林亦營室之故也。
魏收以為月犯太微,大臣有死者。
其後安定王薨。
月犯軒轅,女主憂之。
其後皇太後高尼崩于瑤光寺。
營室又主土功也。
胡太後害高氏以厭天變,乃以後禮葬之。
四年十月,太白犯南鬥,鬥為吳分。
占曰“大兵起”。
先是三年四月,有流星起天津,東南流,轹虛、危。
天津主水事,且曰:有大衆之行。
其後梁造浮山堰,以害淮泗,諸将攻之。
是歲閏月,有大奔星起七星,南流,色正赤,光明燭地,尾長丈餘,曆南河,至東井。
七星,河南之分也,流星出之,有兵起;施及東井,将以水禍終之。
又占曰“所與城等”。
疑 是時,鎮南崔亮攻梁師于硖石。
明年二月,鎮東蕭寶夤大破梁淮北軍。
九月,淮堰決,梁人十餘萬口皆漂入海。
肅宗熙平元年三月丙子,太白犯歲星;十二月甲辰,月犯歲星。
是謂強盛之一陰一而陵少一陽一之君。
歲,又諸侯也。
天象若曰:始由内亂幹之,終以威刑及之。
是歲正月,熒惑犯房;四月庚子,又逆行犯之;癸卯,月又犯房。
占曰“天下有喪,諸侯起霸,将相戮”。
十一月,大流星起織女,東南流,長且三丈,光明照地。
占曰“王後憂之,有女子白衣之會”。
間歲,高太後殂,司徒國珍薨。
中宮再有喪事。
其後仆射于忠,司徒、任城王澄薨。
既而太後幽一逼一,清河、中山王戮死。
或曰:“月、太白犯歲星,馑祥也;火犯房,陳兵滿野,有饑國,且大赦。
”又元年十二月,月暈井、觜、參、五車。
占曰“水旱,有赦”。
至二年正月,大赦。
十月,幽、冀、滄、瀛大饑。
是月,月再暈畢、參、五車。
占曰“饑,赦”。
明年,幽州大饑,死者數千人,自正月不雨至六月。
是歲,四夷反叛,兵大出,又赦改元。
二年六月癸醜,有大流星出河鼓,東南流,至牛;十一月,流星起河鼓,色黃赤,西南流,長且三丈,有光照地;至神龜元年四月壬子,有流星起河鼓,西北流,至北鬥散滅。
河鼓,鼓旗之應也,故流星出之兵出。
入之兵入。
昔宋泰始初,大流星出自河鼓,西南行,竟夜,有小星百數從之。
既而諸侯同時作亂。
至是三出河鼓,秦州屬國羌及南秦、東益氐皆反。
七月,河州人卻鐵忽與群盜又起,自稱水池王,诏行台源子恭及諸将四出征之。
朝廷多事,故天應屢見雲。
神龜二年四月甲戌,大流星起天市垣西,東南流,轹尾,光明燭地。
天象若曰:将作大衆而從後妃之事矣,以所首名之。
是歲九月,太後幸崧高。
或曰市垣所以均國風,尾,幽州也。
明年,诏尚書長孫稚撫巡北蕃,觀省風俗。
二年丙辰,月在參,暈井、觜、參、歲星、五車。
占曰“有死相,且赦”。
明年,諸王多伏辜,又大赦。
二年八月己亥,太白犯軒轅;是月,月又犯之;至正光元年正月,月又犯軒轅大星。
四月庚戌,金、火合于井,相去一尺。
占曰“王業易,君失政,大臣首亂,将相戮死,以用師大敗”。
五月丙午,太白犯月,相距三寸。
占曰“将相相攻,秦國有戰”。
七月,太白犯角。
角,天門也,是為兵及朝庭。
占曰“有謀不成,破軍斬将”。
是月,侍中元叉矯诏幽太後于北宮,殺太傅、清河王怿。
八月,中山王熙起兵誅元義,不克遇害。
明春,衛将軍奚康生謀讨叉于禁中,事洩又死。
是冬,諸将伐氐,官軍敗績。
正光元年九月辛巳,有彗星光焰如火,出于東方,一陰一動争明之異也。
《感一精一符》曰:“天下以兵相威,以勢相乘,至威疑 亂,起布衣,從衡禍,未庸息,帝宮其空。
”昔正始中,天讒孛于東北,是歲而攝提複周。
故天象若曰:夫讒之亂萌有自來矣,彗除之象今著矣,戰國之禍将由此作乎?間三年而北鎮肇亂,關中迹之。
自是一奸一雄鼎沸,複軍相踵,其災之所以及且二十餘年而猶未弭焉。
《梁志》曰:九月乙亥,有星晨見東方,光如火。
占曰“國皇見,有内難急兵”。
明年,義州反。
乙亥去辛巳六日,而北方觌之,其氣蓋同矣。
”始幹其明,以妖南國,既又彗而布之,以除魏邦。
二年四月甲辰,火、土相犯於危;十一月辛亥,金、土又相犯于危。
危,存亡之機,太白司兵,熒惑司亂,而玄枵司人,土下之所系命也。
三一精一幾聚,群臣葉謀,以濟屯複之運焉。
占曰“天下方亂,甲兵大起,王後專制,有虛國徙王”。
至四年四月己未,火、土又相犯于室。
是謂後宮内亂。
且占曰“欲殺主,天子不以壽終”。
或曰:魏氏,軒轅之裔。
填星之物也,赤靈為母,白靈為子,經綸建國之命,所以傳撥亂之君也,其受之者将在并州與有齊之國乎?其後太後一婬一昏,天下大壞,上春秋方壯,誅諸佞臣。
由是鄭俨等竦懼,遂說太後鸩帝。
既而爾朱氏興于并州,終啟齊室之運,蔔洛之業遂丘墟矣。
二年十月,月掩心大
先是,高肇為尚書令,而歲星三省執法。
是歲至升為司徒,猶怏怏不悅,而歲星又再循之,所以示人主審矣。
間二歲而上崩,肇亦誅滅。
或曰木與房合,主喪、水。
又元年二月,月暈井、鬼、軒轅;十月,又暈井、五車、參、畢。
皆水旱饑赦之祥。
自元年二月不雨至六月雨,大水。
二年四月庚子,出絹十五萬匹赈河南饑人。
是夏,州郡十二大水。
八月,滅天下殊死。
四年四月庚午,熒惑軒轅大星;十月壬申,月失行,犯軒轅大星。
至延昌元年三月,填星在氐,守之九十餘日。
占曰“有德令,拜太子,女主不居宮”。
至十月,立皇太子,賜為父後者爵,旌孝友之家。
至二年三月乙醜,填星守房。
占曰“女主有黜者,以地震為征”。
地震者,一陰一盈而失其一性一也。
四月丙申,月掩填星;七月戊午,又如之。
是為後妃有相遷奪者,且曰“女主死之”。
時比歲地震。
至三年八月,太白又犯軒轅。
十二月,月掩熒惑。
皆小君之谪也。
時高後席一寵一兇悍,雖人主猶畏之,莫敢動搖,故世宗胤嗣幾絕。
明年上崩,後廢為尼,降居瑤光寺,尋為胡氏所害,以厭天變也。
延昌元年八月己未,有流星起五車,西南流入畢。
畢,邊兵也。
占曰“有兵車之事,以所直名之”。
至二年十一月戊午,又有流星起五車,西南流,殷殷有聲。
馮怒者,事盛也。
十二月己卯,有流星西南流,分而為二。
又偏師之象也。
至三年六月辛巳,太白晝見。
占曰“西兵大起,有王者之喪”。
十一月,大将軍高肇伐蜀,益州刺史傅豎眼出北巴,平南羊祉出涪,安西奚康生出綿竹,撫軍甄琛出劍閣,會帝崩旋師。
先是元年三月己酉,木、土相犯。
占曰“人君有失地者,将死之”。
又曰“先作事者敗,兵起必受其殃”。
三年九月,太白掩右執法。
是為大将軍有罹刑辟者。
先是二年二月,梁郁洲人徐玄明斬大将張稷來降。
及肇出征,還亦就戮。
元年二月乙未,有流星起太一陽一守,曆北鬥,入紫宮,抵北極,至華蓋而滅。
太一陽一守所以弼承帝車,大臣之象。
今使星由之,以語天極之位,臣執國命,将由此始乎?且占曰“天下大兇,主室其空”。
先是,去年八月至十月,月再入太微;是歲三月,又如之;十二月甲戌,月犯火于太微。
占曰“君死,不出三年,貴人奪權失勢”。
二年三月辛酉,熒惑又犯太微。
占曰“天下不安,有立君之戒”。
九月丁卯,入太微,犯屏星。
明年正月而世宗崩,於是王室遂卑,政在公輔。
三年二月,月暈畢、昴、五車、太白、東井。
占主赦。
是月,太白失行,在天關北。
占“有關梁之兵,道不通”。
明年正月,肅宗立,大赦天下。
二月,梁将任太洪帥衆寇關城。
四年五月庚戌,九月乙醜,十月癸巳,月皆犯太微。
中歲而驟幹之,強臣不禦,執法多門之象也。
閏月戊午,月犯軒轅。
又女主之谪。
十一月庚寅,木、火會于室,相距一尺;至甲午,火徙居東北,亦相距一尺。
室為後宮,火與木合曰内亂,環而營之,或一婬一事幹一逼一諸侯之象。
占曰“一奸一臣謀,大将戮。
若有夷族之害,以赦令除之”。
先是,三年九月,太白犯執法。
是歲八月,領軍于忠擅戮仆射郭祚。
九月,太後臨朝,一婬一放日甚,至一逼一幸清河王怿。
其後,羽林千餘人焚征西将軍張彜宅,辜死者百數,朝廷不能讨,于是大赦。
原羽林亦營室之故也。
魏收以為月犯太微,大臣有死者。
其後安定王薨。
月犯軒轅,女主憂之。
其後皇太後高尼崩于瑤光寺。
營室又主土功也。
胡太後害高氏以厭天變,乃以後禮葬之。
四年十月,太白犯南鬥,鬥為吳分。
占曰“大兵起”。
先是三年四月,有流星起天津,東南流,轹虛、危。
天津主水事,且曰:有大衆之行。
其後梁造浮山堰,以害淮泗,諸将攻之。
是歲閏月,有大奔星起七星,南流,色正赤,光明燭地,尾長丈餘,曆南河,至東井。
七星,河南之分也,流星出之,有兵起;施及東井,将以水禍終之。
又占曰“所與城等”。
疑 是時,鎮南崔亮攻梁師于硖石。
明年二月,鎮東蕭寶夤大破梁淮北軍。
九月,淮堰決,梁人十餘萬口皆漂入海。
肅宗熙平元年三月丙子,太白犯歲星;十二月甲辰,月犯歲星。
是謂強盛之一陰一而陵少一陽一之君。
歲,又諸侯也。
天象若曰:始由内亂幹之,終以威刑及之。
是歲正月,熒惑犯房;四月庚子,又逆行犯之;癸卯,月又犯房。
占曰“天下有喪,諸侯起霸,将相戮”。
十一月,大流星起織女,東南流,長且三丈,光明照地。
占曰“王後憂之,有女子白衣之會”。
間歲,高太後殂,司徒國珍薨。
中宮再有喪事。
其後仆射于忠,司徒、任城王澄薨。
既而太後幽一逼一,清河、中山王戮死。
或曰:“月、太白犯歲星,馑祥也;火犯房,陳兵滿野,有饑國,且大赦。
”又元年十二月,月暈井、觜、參、五車。
占曰“水旱,有赦”。
至二年正月,大赦。
十月,幽、冀、滄、瀛大饑。
是月,月再暈畢、參、五車。
占曰“饑,赦”。
明年,幽州大饑,死者數千人,自正月不雨至六月。
是歲,四夷反叛,兵大出,又赦改元。
二年六月癸醜,有大流星出河鼓,東南流,至牛;十一月,流星起河鼓,色黃赤,西南流,長且三丈,有光照地;至神龜元年四月壬子,有流星起河鼓,西北流,至北鬥散滅。
河鼓,鼓旗之應也,故流星出之兵出。
入之兵入。
昔宋泰始初,大流星出自河鼓,西南行,竟夜,有小星百數從之。
既而諸侯同時作亂。
至是三出河鼓,秦州屬國羌及南秦、東益氐皆反。
七月,河州人卻鐵忽與群盜又起,自稱水池王,诏行台源子恭及諸将四出征之。
朝廷多事,故天應屢見雲。
神龜二年四月甲戌,大流星起天市垣西,東南流,轹尾,光明燭地。
天象若曰:将作大衆而從後妃之事矣,以所首名之。
是歲九月,太後幸崧高。
或曰市垣所以均國風,尾,幽州也。
明年,诏尚書長孫稚撫巡北蕃,觀省風俗。
二年丙辰,月在參,暈井、觜、參、歲星、五車。
占曰“有死相,且赦”。
明年,諸王多伏辜,又大赦。
二年八月己亥,太白犯軒轅;是月,月又犯之;至正光元年正月,月又犯軒轅大星。
四月庚戌,金、火合于井,相去一尺。
占曰“王業易,君失政,大臣首亂,将相戮死,以用師大敗”。
五月丙午,太白犯月,相距三寸。
占曰“将相相攻,秦國有戰”。
七月,太白犯角。
角,天門也,是為兵及朝庭。
占曰“有謀不成,破軍斬将”。
是月,侍中元叉矯诏幽太後于北宮,殺太傅、清河王怿。
八月,中山王熙起兵誅元義,不克遇害。
明春,衛将軍奚康生謀讨叉于禁中,事洩又死。
是冬,諸将伐氐,官軍敗績。
正光元年九月辛巳,有彗星光焰如火,出于東方,一陰一動争明之異也。
《感一精一符》曰:“天下以兵相威,以勢相乘,至威疑 亂,起布衣,從衡禍,未庸息,帝宮其空。
”昔正始中,天讒孛于東北,是歲而攝提複周。
故天象若曰:夫讒之亂萌有自來矣,彗除之象今著矣,戰國之禍将由此作乎?間三年而北鎮肇亂,關中迹之。
自是一奸一雄鼎沸,複軍相踵,其災之所以及且二十餘年而猶未弭焉。
《梁志》曰:九月乙亥,有星晨見東方,光如火。
占曰“國皇見,有内難急兵”。
明年,義州反。
乙亥去辛巳六日,而北方觌之,其氣蓋同矣。
”始幹其明,以妖南國,既又彗而布之,以除魏邦。
二年四月甲辰,火、土相犯於危;十一月辛亥,金、土又相犯于危。
危,存亡之機,太白司兵,熒惑司亂,而玄枵司人,土下之所系命也。
三一精一幾聚,群臣葉謀,以濟屯複之運焉。
占曰“天下方亂,甲兵大起,王後專制,有虛國徙王”。
至四年四月己未,火、土又相犯于室。
是謂後宮内亂。
且占曰“欲殺主,天子不以壽終”。
或曰:魏氏,軒轅之裔。
填星之物也,赤靈為母,白靈為子,經綸建國之命,所以傳撥亂之君也,其受之者将在并州與有齊之國乎?其後太後一婬一昏,天下大壞,上春秋方壯,誅諸佞臣。
由是鄭俨等竦懼,遂說太後鸩帝。
既而爾朱氏興于并州,終啟齊室之運,蔔洛之業遂丘墟矣。
二年十月,月掩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