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八十九 氐 吐谷渾 宕昌 高昌 鄧至 蠻 獠
關燈
小
中
大
氐者,西夷之别種,号曰白馬。
三代之際,蓋自有君長,而世一朝見,故詩稱“自彼氐羌,莫敢不來王”也。
秦漢以來,世居岐隴以南,漢川以西,自立豪帥。
漢武帝遣中郎将郭昌、衛廣滅之,以其地為武都郡。
自汧渭抵于巴蜀,種類實繁,或謂之白氐,或謂之故氐,各有侯王,受中國封拜。
漢建安中,有楊騰者,為部落大帥。
騰勇健多計略,始徙居仇池。
仇池方百頃,因以為号,四面鬥絕,高七裡餘,羊腸蟠道三十六回,其上有豐水泉,煮土成鹽。
騰後有名千萬者,魏拜為百頃氐王。
千萬孫名飛龍,漸強盛,晉武帝假平西将軍。
無子,養外甥令狐茂搜為子。
惠帝元康中,茂搜自号輔國将軍、右賢王,群氐推以為主。
關中人士流移者多依之。
愍帝以為骠騎将軍、左賢王。
茂搜死,子難敵統位,與弟堅頭分部曲。
難敵自号左賢王,屯下辨;堅頭号右賢王,屯河池。
難敵死,子毅立,自号使持節、龍骧将軍、左賢王下辨公,以堅頭子盤為使持節、冠軍将軍、右賢王、河池公。
臣晉,晉以毅為征南将軍。
三年,毅族兄初襲殺毅,并有其衆,自立為仇池公,臣于石虎,後稱籓于晉。
永和十年,改初為天水公。
十一年,毅小弟宋奴使姑子梁三王因侍直手刃殺初,初子國率左右誅三王及宋奴,複自立為仇池公。
桓溫表國為秦州刺史,國子安為武都太守。
十二年,國從叔後複殺國自立。
國子安叛苻生,殺俊,複稱籓于晉。
安死,子世自立為仇池公。
晉太和三年,以世為秦州刺史,弟統為武都太守。
世死,統廢世子纂自立。
統一名德。
纂聚一黨一襲殺統,自立為仇池公,遣使詣簡文帝,以纂為秦州刺史。
晉鹹安元年,苻堅遣楊安伐纂,克之,徙其民于關中,空百頃之地。
宋奴之死,二子佛奴、佛狗逃奔苻堅,堅以妻佛奴子定,拜為尚書、領軍。
苻堅之敗,關右擾亂,定盡力于堅。
堅死,乃率衆奔隴右。
徙治曆城,去他池百二十裡,置倉儲于百頃。
招夷夏得千餘家,自稱龍骧将軍、仇池公,稱籓于晉,孝武即以其自号假之,後以為秦州刺史。
登國四年,遂有秦州之地,自号隴西王。
為後乞伏乾歸所殺,無子。
佛狗子盛,先為監國,守仇池,乃統事,自号征西将軍、秦州刺史、仇池公、谥定為武王。
分諸氐羌為二十部護軍,各為鎮戍,不置郡縣。
遂有漢中之地,仍稱籓于晉。
天興初,遣使朝貢,诏以盛為征南大将軍、仇池王。
隔礙姚興,不得歲通貢使。
盛以兄子撫為平南将軍、梁州刺史,守漢中。
劉裕永初中,封盛為武都王。
盛死,私谥曰惠文王,子玄統位。
玄字黃眉,号征西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雖稱籓于劉義隆,仍奉晉永熙之号,後始用義隆元嘉正朔。
初,盛謂玄曰:“吾年已老,當終為晉臣,汝善事宋帝。
”故玄奉焉。
玄善于待士,為流舊所懷。
始光四年,世祖遣大鴻胪公孫軌拜玄為征南大将軍、都督、梁州刺史、南秦王,玄上表請比内籓,許之。
玄死,私谥孝昭王,子保宗統位。
初,玄臨終,謂弟難當曰:“今境候未甯,方須撫一慰,保宗沖昧,吾授卿國事,其無墜先勳。
”難當固辭,請立保宗以輔之。
保宗即立,難當妻姚氏謂難當曰:“國險宜立長君,反事孺子,非久計。
”難當從之,廢保宗而自立,稱籓于劉義隆。
難當拜保宗為鎮南将軍,鎮石昌,以次子順為鎮東将軍、秦州刺史,守上邽。
保宗謀襲難當,事洩被擊。
先是,四方流人以仇池豐實,多往依附。
流人有許穆之、郝惔之二人投難當,并改姓為司馬,穆之自雲名飛龍,惔之自雲名康之,雲是晉室近戚。
康之尋為人所殺。
時劉義隆梁州刺史甄法護刑政不理,義隆遣刺史蕭思話代任,難當以思話未至,遣将舉兵襲梁州,破白馬,遂有漢中之地。
尋而思話使其司馬蕭承之先驅進讨,所向克捷,遂平梁州,因又附義隆。
難當後釋保宗,遣鎮董亭。
保宗與兄保顯歸京師,世祖拜保宗征南大将軍、秦州牧、武都王,尚公主;保顯為鎮西将軍、晉壽公。
後遣大鴻胪崔赜拜難當為征南大将軍、儀同三司、領護西羌校尉、秦二州牧、南秦王。
難當後自立為大秦王,号年曰建義,立妻為王後,世子為太子,置百官,具拟天朝。
然猶貢獻于劉義隆不絕。
尋而其國大旱,多災異,降大秦王複為武都王。
太延初,難當立鎮上邽,世祖遣車騎大将軍、樂平王丕等督河西高平諸軍取上邽,又诏谕難當,難當奉诏攝守。
尋而傾國南寇,規有蜀土,襲義隆益州,攻涪城,又伐巴西,獲維州流人七千餘家還于仇池。
義隆怒,遣将裴方明等伐之。
難當為方明所敗,棄仇池,與千餘騎奔上邽,世祖遣中山王辰迎之赴行宮。
方明既克仇池,以保宗弟保熾守之,河間公齊擊走之。
先是,诏保宗鎮上邽,又诏鎮駱谷,複其本國。
保宗弟文德先逃氐中,乃說保宗令叛,事洩,齊執保宗送京師,诏難當殺之。
氐羌立文德,屯于濁水。
文德自号征西将軍、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求援于義隆。
義隆封文德為武都王,遣偏将房亮之等助之。
齊逆擊,禽亮之。
文德奔守葭蘆,武都、一陰一平氐多歸之。
诏淮一陽一公皮豹子等率諸軍讨之,文德走漢中,收其妻子僚屬資糧,及保宗妻公主送京師,賜死。
初,公主勸保宗反,人問曰:“背父母一之邦若何?”公主曰:“禮,婦人外成,因夫而榮,事立,據守一方,我亦一國之母,豈比小縣之主。
”以此得罪。
高宗時,拜難當營州刺史,還為外都大官。
卒,谥曰忠。
子和,随父歸國,别賜爵仇池公。
子德襲難當爵,早卒。
子小眼襲,例降為公,拜天水太守,卒。
子大眼,别有《傳》。
小眼子公熙襲爵。
正光中,尚書右丞張普惠為行台,送租于南秦、東益,普惠啟公熙俱行。
至南秦,以氐反不得進,遣公熙先慰氐。
東益州刺史魏子建以公熙險薄,密令訪察,公熙果有潛謀,将為叛亂。
子建仍報普惠,令其攝錄。
普惠急追,公熙竟不肯赴,東出漢中。
普惠表列其事,公熙大行一賄賂,終得免罪。
後為假節、别将,與都督元志同守岐州,為秦賊莫折天生所虜,死于秦州。
文德後自漢中入統隴,遂有一陰一平、武興之地後為劉義隆荊州刺史劉義宣所殺。
保宗之執也,子元和奔義隆,以為武都、白水太守。
元和據城歸順,高宗嘉之,拜征南大将軍、武都王,内徙京師。
元和從叔僧嗣複自稱武都王于葭蘆。
僧嗣死,從弟文度自立為武興王,遣使歸順,顯祖授文度武興鎮将。
既而複叛。
高祖初,征西将軍皮歡喜攻葭蘆破之,斬文度首。
文度弟弘,小名鼠,犯顯祖廟諱,以小名稱。
鼠自為武興王,遣使奉表謝罪,貢其方物,高祖納之。
鼠遣子苟奴入侍,拜鼠都督、南秦州刺史、征西将軍、西戎校尉
三代之際,蓋自有君長,而世一朝見,故詩稱“自彼氐羌,莫敢不來王”也。
秦漢以來,世居岐隴以南,漢川以西,自立豪帥。
漢武帝遣中郎将郭昌、衛廣滅之,以其地為武都郡。
自汧渭抵于巴蜀,種類實繁,或謂之白氐,或謂之故氐,各有侯王,受中國封拜。
漢建安中,有楊騰者,為部落大帥。
騰勇健多計略,始徙居仇池。
仇池方百頃,因以為号,四面鬥絕,高七裡餘,羊腸蟠道三十六回,其上有豐水泉,煮土成鹽。
騰後有名千萬者,魏拜為百頃氐王。
千萬孫名飛龍,漸強盛,晉武帝假平西将軍。
無子,養外甥令狐茂搜為子。
惠帝元康中,茂搜自号輔國将軍、右賢王,群氐推以為主。
關中人士流移者多依之。
愍帝以為骠騎将軍、左賢王。
茂搜死,子難敵統位,與弟堅頭分部曲。
難敵自号左賢王,屯下辨;堅頭号右賢王,屯河池。
難敵死,子毅立,自号使持節、龍骧将軍、左賢王下辨公,以堅頭子盤為使持節、冠軍将軍、右賢王、河池公。
臣晉,晉以毅為征南将軍。
三年,毅族兄初襲殺毅,并有其衆,自立為仇池公,臣于石虎,後稱籓于晉。
永和十年,改初為天水公。
十一年,毅小弟宋奴使姑子梁三王因侍直手刃殺初,初子國率左右誅三王及宋奴,複自立為仇池公。
桓溫表國為秦州刺史,國子安為武都太守。
十二年,國從叔後複殺國自立。
國子安叛苻生,殺俊,複稱籓于晉。
安死,子世自立為仇池公。
晉太和三年,以世為秦州刺史,弟統為武都太守。
世死,統廢世子纂自立。
統一名德。
纂聚一黨一襲殺統,自立為仇池公,遣使詣簡文帝,以纂為秦州刺史。
晉鹹安元年,苻堅遣楊安伐纂,克之,徙其民于關中,空百頃之地。
宋奴之死,二子佛奴、佛狗逃奔苻堅,堅以妻佛奴子定,拜為
苻堅之敗,關右擾亂,定盡力于堅。
堅死,乃率衆奔隴右。
徙治曆城,去他池百二十裡,置倉儲于百頃。
招夷夏得千餘家,自稱龍骧将軍、仇池公,稱籓于晉,孝武即以其自号假之,後以為秦州刺史。
登國四年,遂有秦州之地,自号隴西王。
為後乞伏乾歸所殺,無子。
佛狗子盛,先為監國,守仇池,乃統事,自号征西将軍、秦州刺史、仇池公、谥定為武王。
分諸氐羌為二十部護軍,各為鎮戍,不置郡縣。
遂有漢中之地,仍稱籓于晉。
天興初,遣使朝貢,诏以盛為征南大将軍、仇池王。
隔礙姚興,不得歲通貢使。
盛以兄子撫為平南将軍、梁州刺史,守漢中。
劉裕永初中,封盛為武都王。
盛死,私谥曰惠文王,子玄統位。
玄字黃眉,号征西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雖稱籓于劉義隆,仍奉晉永熙之号,後始用義隆元嘉正朔。
初,盛謂玄曰:“吾年已老,當終為晉臣,汝善事宋帝。
”故玄奉焉。
玄善于待士,為流舊所懷。
始光四年,世祖遣大鴻胪公孫軌拜玄為征南大将軍、都督、梁州刺史、南秦王,玄上表請比内籓,許之。
玄死,私谥孝昭王,子保宗統位。
初,玄臨終,謂弟難當曰:“今境候未甯,方須撫一慰,保宗沖昧,吾授卿國事,其無墜先勳。
”難當固辭,請立保宗以輔之。
保宗即立,難當妻姚氏謂難當曰:“國險宜立長君,反事孺子,非久計。
”難當從之,廢保宗而自立,稱籓于劉義隆。
難當拜保宗為鎮南将軍,鎮石昌,以次子順為鎮東将軍、秦州刺史,守上邽。
保宗謀襲難當,事洩被擊。
先是,四方流人以仇池豐實,多往依附。
流人有許穆之、郝惔之二人投難當,并改姓為司馬,穆之自雲名飛龍,惔之自雲名康之,雲是晉室近戚。
康之尋為人所殺。
時劉義隆梁州刺史甄法護刑政不理,義隆遣刺史蕭思話代任,難當以思話未至,遣将舉兵襲梁州,破白馬,遂有漢中之地。
尋而思話使其司馬蕭承之先驅進讨,所向克捷,遂平梁州,因又附義隆。
難當後釋保宗,遣鎮董亭。
保宗與兄保顯歸京師,世祖拜保宗征南大将軍、秦州牧、武都王,尚公主;保顯為鎮西将軍、晉壽公。
後遣大鴻胪崔赜拜難當為征南大将軍、儀同三司、領護西羌校尉、秦二州牧、南秦王。
難當後自立為大秦王,号年曰建義,立妻為王後,世子為太子,置百官,具拟天朝。
然猶貢獻于劉義隆不絕。
尋而其國大旱,多災異,降大秦王複為武都王。
太延初,難當立鎮上邽,世祖遣車騎大将軍、樂平王丕等督河西高平諸軍取上邽,又诏谕難當,難當奉诏攝守。
尋而傾國南寇,規有蜀土,襲義隆益州,攻涪城,又伐巴西,獲維州流人七千餘家還于仇池。
義隆怒,遣将裴方明等伐之。
難當為方明所敗,棄仇池,與千餘騎奔上邽,世祖遣中山王辰迎之赴行宮。
方明既克仇池,以保宗弟保熾守之,河間公齊擊走之。
先是,诏保宗鎮上邽,又诏鎮駱谷,複其本國。
保宗弟文德先逃氐中,乃說保宗令叛,事洩,齊執保宗送京師,诏難當殺之。
氐羌立文德,屯于濁水。
文德自号征西将軍、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求援于義隆。
義隆封文德為武都王,遣偏将房亮之等助之。
齊逆擊,禽亮之。
文德奔守葭蘆,武都、一陰一平氐多歸之。
诏淮一陽一公皮豹子等率諸軍讨之,文德走漢中,收其妻子僚屬資糧,及保宗妻公主送京師,賜死。
初,公主勸保宗反,人問曰:“背父母一之邦若何?”公主曰:“禮,婦人外成,因夫而榮,事立,據守一方,我亦一國之母,豈比小縣之主。
”以此得罪。
高宗時,拜難當營州刺史,還為外都大官。
卒,谥曰忠。
子和,随父歸國,别賜爵仇池公。
子德襲難當爵,早卒。
子小眼襲,例降為公,拜天水太守,卒。
子大眼,别有《傳》。
小眼子公熙襲爵。
正光中,尚書右丞張普惠為行台,送租于南秦、東益,普惠啟公熙俱行。
至南秦,以氐反不得進,遣公熙先慰氐。
東益州刺史魏子建以公熙險薄,密令訪察,公熙果有潛謀,将為叛亂。
子建仍報普惠,令其攝錄。
普惠急追,公熙竟不肯赴,東出漢中。
普惠表列其事,公熙大行一賄賂,終得免罪。
後為假節、别将,與都督元志同守岐州,為秦賊莫折天生所虜,死于秦州。
文德後自漢中入統隴,遂有一陰一平、武興之地後為劉義隆荊州刺史劉義宣所殺。
保宗之執也,子元和奔義隆,以為武都、白水太守。
元和據城歸順,高宗嘉之,拜征南大将軍、武都王,内徙京師。
元和從叔僧嗣複自稱武都王于葭蘆。
僧嗣死,從弟文度自立為武興王,遣使歸順,顯祖授文度武興鎮将。
既而複叛。
高祖初,征西将軍皮歡喜攻葭蘆破之,斬文度首。
文度弟弘,小名鼠,犯顯祖廟諱,以小名稱。
鼠自為武興王,遣使奉表謝罪,貢其方物,高祖納之。
鼠遣子苟奴入侍,拜鼠都督、南秦州刺史、征西将軍、西戎校尉